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中原文化—地方小戏—锣鼓杂戏

2018-01-25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31
转发:0
评论:0
中原文化—地方小戏—锣鼓杂戏,锣鼓杂戏,也称“铙鼓杂戏”。因为演唱不配丝弦,仅以锣鼓伴奏而取名。流行于垣曲、万

锣鼓杂戏,也称“铙鼓杂戏”。因为演唱不配丝弦,仅以锣鼓伴奏而取名。流行于垣曲、万荣、临猗等地。 锣鼓杂戏,相传过去每年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庙会时,临猗县村镇锣鼓杂戏班都要在县城登台演出。而临猗县的新庄、上里、高家垛三个村的锣鼓杂戏班还相互轮流到龙岩寺演出,已经成为习俗,所以,人们也叫锣鼓杂戏为“龙岩杂戏”。

该戏的演出,有一套固定的仪式。演出前挑选数名精干小伙,在寺前做跑马表演。戏班全体角色列队走街串巷,人称“摆道”。尔后,分别到各自的宗族宗庙祭祖,再登台演出。演出时,由一名身穿长袍、头戴礼帽的“打报者”引着各种角色上台至左角入坐。角色登场用“念”的方式自报家门,举手动步及唱、吟、念、白都配锣鼓。

“打报者”还负责拉前场、传令、禀报,给观众解说剧情以及充当树木、石头道具,类似宋代杂剧中的“竹竿子”。

杂剧为吟诵体,演唱不配丝弦,念多唱少,有“不被丝弦、锣鼓断句”的特征。

剧目内容大多取材于历史故事。以“三国戏”为多。剧中无论单人表演或多人交战,从脚步手势和刀枪对阵,一招一式始终贯穿拳术动作,形成一定套路和程式。剧中原无旦角,自一九二二年临猗县的新剧目《三请诸葛》、《苏护征西》中增加了徐母和邓玉蝉两个女性,才开始有妇女形象。

锣鼓杂戏中,操战鼓者指挥乐队,基本鼓点有“擂鼓”、“战鼓”、“走鼓”、“刹鼓”、“列儿鼓”、“跌场鼓”、“行营鼓”等八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原文化—地方小戏—左权“小花戏”
“小花戏”不属戏曲形式,而是流传在左权、和顺一带的一种轻盈、活泼的民间歌舞,因它产生于左权县,因而称“左权小花戏”。表演者均为十几岁的男女儿童,人人手持彭扇,边舞边唱。所唱曲调都是当地流行的小调,这些调子既是这种歌舞的一部分,又是可以独立的民歌。“小花戏”曲调优美、流畅,易于感人,结构完整,节奏鲜明。歌词以七字句式为主体,也有的十字句式。唱词也多以“五更”、“四季”、“十二月”为序列结构,所反映的题材,多系社会生活。左权县,原名辽县,古称辽州。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是八路军总部所在地。1942年5月25日,在一次反“扫荡”的战斗中,八路军总参谋长左权将军光荣牺牲在辽县麻田附近。为了纪念左权将军,经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批准,当年9月18日将辽县正式改名为左权县。“小花戏”代表性曲目有:《卖扁食》、《放风筝》等。
· 中原文化—地方小戏—浮山木偶戏
木偶戏,在山西的传播历史悠久,这种相传为“傀儡戏”、“傀儡子”的民间戏曲,源于汉代,是由殉葬木俑演变发展而来的。山西省境内,木偶戏又分成提线和杖头两种形式。清代末年,民国初年,山西境内的浮山、孝义等地木偶兴盛,浮山县有许多人以作偶制箱而闻名,这期间,山西出现了许多木偶戏艺人。一九四九年,浮山县成立了木偶剧团,吸收了蒲州梆子(今日蒲剧)和迷胡戏的音乐唱腔,排演了《金刚庙》、《闹堂》、《斩子》等剧目。以后,这个剧团参加了山西省第一届民间艺术观摩演出并随国家文艺代表团赴朝鲜慰问演出。一九五五年至一九五六年,浮山木偶剧团和孝义县木偶剧团参加了北京的演出活动,以其精湛的掌扦技术和悦耳动听的唱腔,博得了各界人士的赞赏。以后,木偶戏在山西省境内逐步发展,编演剧目三百多出,在山西省境内各地演出频繁,还到附近省份及四川等地外出表演。早期的孝义木偶戏并无职业的表演团体,木偶艺人只是随皮影班作季节性演出。一九五...
· 中原文化—地方小戏—和顺“凤台小戏”
“凤台小戏”,是由二、三人扮成角色的民歌表演唱形式,因产生于和顺县凤台村而得名。约形成于清代中叶,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由于凤台村地处偏僻山区,交通不便,因而流布不广,建国以后才逐渐流传至和顺境内的其它村镇。“凤台小戏”所唱曲调,从其曲牌名称看,有的显系明、清时代流传下来的,如《莲花落》、《银纽丝》、《打枣》、等;有的则是东山地区的民间小调,如《摘花椒》、《绣荷包》等。“凤台小戏”的曲调流畅而优美,风格清新,结构方整,节奏活跃富于变化。“凤台小戏”总的看来,具有一种湖光山色的韵味。
· 中原文化—地方小戏—耍孩儿
耍孩儿又名咳咳腔,是大同地区观众所喜爱的地方剧种。它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唱腔发声使用后嗓子,声音从喉咙下面发出来,听起来浑厚、质朴。唱腔与音乐伴奏十分和谐也是耍孩儿的又一特点。耍孩儿发声方法,使外地人乍一听起来很不习惯,说它发声不科学,但听惯了以后,觉得越听越爱听;作为当地人来说,这种唱腔是十分喜闻乐见的,好像是不用后嗓子唱就过不了“戏瘾”似的。所以解放以后,有些文艺工作者试图改革耍孩唱腔,变后嗓子演唱为前嗓子演唱,取消了耍孩儿的基本特点,结果观众很难通过,唱腔改革者不得不谨慎从事。据应县北楼口关王庙戏台题壁记载:“大清道光十三年六月二十四日有耍孩儿班到此一乐。”由此可见,耍孩儿的形成时间至少也在道光之前,甚至可以追溯到康乾时期。一开始,耍孩儿只在应县、怀仁一带活动,后来演出活动区域逐渐扩大,南到忻州地区,北至同绥铁路,直到黄河后套一带。据说,大约在清末光绪年间,耍孩儿的艺术已发展到鼎盛时期...
· 中原文化—地方小戏—广灵秧歌
广灵秧歌又名“优歌”,它是流行在广灵、浑源以及河北省的涞源、蔚县、易县一带的地方戏曲,由当地的蹦蹦戏、民歌以及北路梆子剧种之影响发展壮大而成。据清朝乾隆十九年撰写的《广灵县志》记载:“春场在先农坛。是日,设春筵用优歌。”由此可见,广灵秧歌的形成年代,起码也在乾隆十九年以前,甚至在清初康熙年间就有其雏形。清末同治、光绪年间,随着梆子剧种的蓬勃发展,广灵秧歌也不断成长壮大。大同、浑源、阳高以及河北省蔚县、涞源县、易县等地区经常有广灵秧歌班社的演出活动,因为它演出的“上坟”、“赶脚”、“过年”、“打雁”、“杀鞋”、“杀狗”等剧目,生活气息十分浓厚,符合观众厌恶战争,渴望和平幸福生活的心理,因此很受广大观众欢迎。据调查,本世纪30年代,广灵县大部分农村都建立了业余班社,这种业余秧歌班社后来逐渐发展到临近的蔚县、阳高、阳原、灵丘、浑源等县,广灵秧歌传入这些县以后,又和当地的民歌、小调、方言、土语相结...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