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中州乐坛—中州古韵—河南唢呐的吹奏特点

2018-01-25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14
转发:0
评论:0
中州乐坛—中州古韵—河南唢呐的吹奏特点,   一九八六年五月一日至三日,河南省洛阳地区群众艺术馆和临汝县群众艺术馆,联合

    一九八六年五月一日至三日,河南省洛阳地区群众艺术馆和临汝县群众艺术馆,联合举办了地区第三届新蕾音乐会——民间器乐调演。来自十二个县市七个代表队,分别表演了丰富多采的民间器乐节目。如:海池县东安头十盘乐社演奏的《状元游街叠断桥》、《大寺朝元》,灵宝县代表队演奏的唢呐曲《张良归山》、《平调》、《反调》以及伊川县代表队演奏的《豫西二八》等,风格古朴、地方色彩浓郁.这次器乐调演,基本以各县的唢呐为主。这些民间吹奏家们长年生活在广大农村、工矿,为繁荣、发展民间吹奏艺术作出了贡献;为活跃农村的文化生活做出了可喜的成绩。
    早在明正德(公元1506年一1521)年间,王西楼所写《朝天子》词中有这样一句:“喇叭唆哪,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伏你抬身价,……”从古至今,唢呐吹奏活动和人民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民间的婚、丧、嫁、娶和庆祝活动,群众习惯于用唢呐吹奏来助兴.有时一吹就是三、四个小时,民间的这种吹奏习惯,培养了群众欣赏民间音乐的爱好.群众有时跑十几里去看“对吹”,唢呐真可谓是深受群众喜爱的民族乐器之一。
    唢呐,源自我国新疆民族乐器,在我国史书中一直有不同译写。如“锁呐”、“琐奈”、“锁哪”等等。这些写法都是根据“苏尔奈伊”而译。从我国新疆石窟克孜尔第38窟壁画描绘中得知,唢呐早在公元三世纪就已在新疆地区使用了.后由民族西迁至阿拉伯、印度,后由阿拉伯传入欧洲。唢呐在我国流传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唢呐在河南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唢呐演奏活动农村比较集中。许多艺人都是代代相传.由于各地区生活习惯、语言特点、艺术趣味不同:因而在演奏风格、色彩及曲目方面差别很大,呈现出五彩缤纷、争奇斗艳的可喜状况。豫北以安阳为代表的唢呐演奏曲目主要有:《高头站》(即《全家福》)、《罗戏娃娃》、《大八调》、《小八调》、《对胡儿》、《将军今》、《经结经》等。其演奏风格以高亢、明亮、稳健为特点。豫东以开封为代表的唢呐演奏曲目主要有:《慢龙皇》、《凡乙调》、《小开门》、《大开门》、《汉东山》、《一校花》、《娃娃》等.演奏风格以灵巧、婉转、柔和见长。豫南以许昌、驻马店地区为代表的唢呐演奏曲目主要有:《云里游》、《大起板》、《天下同》、《哭袅》、《大笛搅子》、《宫花》等.演奏特点为热情、奔放、质朴.值得提出的还有南阳地区的唢呐流派.邓县老艺人赵正阁(曾被聘于四川音院任教)演奏的《过街俏》、《翻杰子书》、《大钉缸》和吹卡宛梆、越调等曲目,乡土气味浓郁,别具一格。
    河南各地区的民间演奏家们都有自己的演奏习惯.他们使用的乐器(包括哨片)以及舌、唇、气、指等方面的运用也互有差异。豫北大都使用筒音为“A”的D调唢呐和筒音为“D”的G调中音唢呐。哨片是用铜丝缠的小哨片,发音明亮、清脆。豫东大都用筒音为“降B”的降E调或筒音为“A”的D调唢呐。豫西、豫南则喜欢使用筒音为“G”或“#G”的C调#C调唢呐.也有的地区运用筒音为“F”的bB调中音唢呐。哨片较大,又大都为线捆哨。发音敦厚、柔和.滑音有气滑音和指滑音之分,多用于五度、六度和三度音程。如用筒音为“2”的指法演奏:

等。“#4”是比“#4”略低一点,比原位“4”要略高一点的音。揉音也分为气揉音和指揉音两种(指揉音大都指不离开木杆),它的特点是圆润、松驰.搂音和揉音、颤音不同,它以快速的小的吞吐方法,求得类似弦乐揉弦的效果.如:

借孔指法在民间的演奏中,以超吹的方法,在第7音空吹出的第七孔高音,在第七孔吹出第八孔音高等。

吹“#4”不用第二孔而是半按一、三音孔,运用低控制的演奏方法在第三音孔上吹出“#4”,这样的发音,音色虚中有柔,柔而不散。超吹以三度、八度用的较多。这样的演奏方法,高音圆润、柔和,清澈透明。吐音有软吐硬吐、单吐双吐等.许多老艺人单吐较快,双吐常以翻双吐为主,即:库吐库吐,它的特点是以舌根带动舌尖,速度快,颗粒性强。用气强调松弛自然,气在“丹田”,有“哈”气之感。含哨大都是自然口型。吹中、低音区两唇略有外凸形状。唇颤音、气颤音的运用也较广泛,唇颤音快而密,巧而柔;气颤音慢而忧、悲而切。
    唢呐演奏艺术的流传、发展,是和历代艺人们的努力创造分不开的.本世纪三十年代前夕,随着地方戏曲的发展和繁荣,以演奏曲牌为主要曲目的一部分唢呐艺人,又逐渐改为以吹、卡地方戏曲为主要内容。它以不同的表演方法模拟出戏曲的各种唱腔。豫北是运用“哈腔”即用手指按住大部唢呐音孔,或在铜芯上用软的哨片“哼”出戏曲的唱段.其它地区则采用“大纳子”、“小纳子”、“哈管”“哑管”(也叫“毛脸子”)“嚼子”、(即口哨)和“闷笛”等“短家伙”来“卡”奏。演奏形式以连吹带打,吹、呐、哈相结合.虽然同是“卡戏”,但由于各个地区流行的地方剧种不同(这和各地语言、欣赏习惯紧密相连。),唢呐艺人也随之适应这种变异。豫北以“卡”高调、怀调、落腔、四股弦、大弦戏为主,豫东善卡“豫剧(祥符调)、二夹弦、道情等;豫南习惯”“卡”越调、曲剧、坠子书等;豫西多“卡”豫剧(豫西调)、曲剧等。其实,各地的地方戏曲和民间曲牌都有很近的亲缘关系,有时不太容易分清楚.有些曲牌本来就是戏曲曲牌如《大起板》等。解放以后,唢呐表演艺术在党的关怀重视下,得以蓬勃发展。各级文化主管部门曾多次组织民间音乐会演。近年来如洛阳、周口、南阳、开封等地区的唢呐会演、比赛等项活动,使许多民间艺人不仅登上了正规舞台,使其演奏艺术尽情施展、发挥,而且一部分艺人还获得了“民间吹奏家”的称号。
    河南的唢呐演奏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全国自成一“家”,在文艺百花园中是一朵盛开得娇艳的鲜花。


    (关于唢呐历史定位,由于资料失真已不可做据——笔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州乐坛—中州古韵—中原唢呐风格特点
唢呐,高亢明亮、音色优美,在中国家喻户晓,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民族乐器.民间的红白事、喜庆祭典及各种文化娱乐活动,都少不了用唢呐来助兴.民间的鼓乐班,在中原的广大地区热热火火非常活跃.有的村庄百分之五六十的人会吹唢呐。据河南扶沟县文化部门统计,全县有专业唢呐班300余个,唢呐艺人唱约1500人左右。由于政府对唢呐事业的关心、提倡,通过各种会演、比赛,使很多艺人走上了演奏家的道路.在中国比较有影响的唢呐,可以分为这么几个地区:河南、河北、山东、东北地区、山西、陕西、安徽、新疆、福建、广东等。但就其普及程度,技巧水平,曲目广泛和在全国的影响,河南、山东、河北比较突出.老一辈的演奏家赵春亭、赵春峰(河北人),任同祥(山东人),宋保才、许敬之(河南人)都是很有代表性的演奏家。新中国成立后,唢呐演奏得到飞速的发展。由农村到城市、由业余到专业、由室外到室内、由地摊到舞台,经历了众多艺人、专家和政府部门的不...
· 中州乐坛—中州古韵—河南筝
从《史记》、《汉书》中所记载的文字来看,筝在秦汉两代已有相当普遍的发展。在东汉,汉光武帝建都洛阳,而北宋建都汴梁(即今之开封),都是在河南地区,而在这个地区早就流行着民间音乐“郑卫之音”,秦筝随着迁都流入河南,和当地民间音乐「郑卫之音」融合发展成为后世有名的中州古调。河南筝在演奏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右手从靠近琴码的地方开始,流动的弹奏到靠近“岳山”的地方,同时,左手作大幅度的揉颤,音乐表现很富有戏剧性,也很有效果。在河南筝中,把这一技巧称为“游摇”。河南筝的传统用法,从民间相传的一首诗可以概见:名指扎桩四指悬,勾摇剔套轻弄弦,须知左手无别法,按颤推揉自悠然。其中尤以左手的滑按(左手按至音位,弹弦时略退少许,迎音迅速滑上,敏越无迹)、小颤(颤音细密紧促)、滑颤(边沿边颤)、大颤(颤幅阔大,动宕有情)等招法最有特色。在指法的运用上,则无论是珠圆玉润的长摇、错落有致的剔打,或是凄婉欲绝的走吟,...
· 中州乐坛—中州古韵—河南筝派
河南筝派以河南南阳为中心,流传范围很广。河南地处中原,古称中州,河南筝乐又称中州古调。河南筝曲的形成与河南豫剧、河南大调曲子、河南曲剧等民间戏曲音乐和民间说唱音乐密切相关。河南筝曲一般分为:板头曲和小曲两部分。其中:板头曲是纯器乐曲,源于大调曲子演唱开场时的前奏曲,用于调节和渲染气氛。常称为中州古调或中州古曲。另外,过去艺人相见,首先演奏一首板头曲,并取名《高山流水》,寓千古知音之意。板头曲代表曲目:《陈杏元和番》、《陈兴元落院》、《打雁》、《叹颜回》、《高山流水》、《哭周瑜》、《苏武思乡》。板头曲结构工整对称,旋律进行有很强的程式性。小曲又称牌子曲,带有唱词。牌子曲的传统筝曲多沿用原来曲名。小曲代表曲目:《山坡羊》、《剪靛花》、《银纽丝》。小曲特点:结构精致短小,情绪轻快活泼,地方风格浓郁。河南筝曲在风格上以浑厚纯朴见长,明朗粗犷,泼辣高亢,富有地方韵味。演奏上要求运指有力,滑音鲜明,按...
· 中州乐坛—中州古韵—唢呐中原民俗音乐的一枝奇葩
民间习俗音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的横吹、骑吹,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流向民间,形成各种不同形式的民俗音乐。早在明代正德年间(公元1506一1521),王西楼所作《朝天子》一词中就有这么-一句:“喇叭、唆哪、曲儿小腔儿大,来往官船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吹完这家吹那家”。中原地区是中国文化的摇篮,民俗音乐的流向与发展,与中原人民的生活和历史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其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是非常必要的。唢呐,其色清脆、明亮、穿透力强,这是大家的共识,以唢呐来助兴、宣传扩大其影响,也是其它乐器无法替代的。在中原广大城乡,民间鼓乐班的演奏活动,热热火火、非常活跃,有的村庄百分之七、八十的人会吹唢呐。据河南扶沟县统计,全县有唢呐班三百个,唢呐艺人1300余人。农忙务农,农闲则四处奔走。真是“吹完这家吹那家”。艺人们代代相授,不断地切磋技艺,以求生存、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政府部门对民间音乐的关怀重视...
· 中州乐坛—中州古韵—河南板头曲综述结构特点
和我国多数民间传统乐曲一样,“板头曲”的法特点及其曲体结构关系有不少都是民间广为流传的器乐曲牌《八板》的变体,就其曲体结构而言,基本上是属于“八板体”乐曲种类。当然,“板头曲”中也有不少是根据当地的民间音乐、民俗小调改变而成的,也有由大调曲子中的音乐素材发展衍生而成的,但它们仍大多遵循着八板体乐曲的架构。从乐曲手法上讲,八板体乐曲是属于用同一个基本音乐主题变化而成的单曲的“板式变奏体”,也就是说它们是以传曲牌《八板》的音调为主题(典型的方法),或选用其他音调为主题,但均是参照传统形象地称其为“母曲”,通过运用以“板式变奏”为主的多种手法,发展衍生出众多艺术特色各异的、表现不同的内容情趣的音乐变体。这其中,地方特色和编创者(往往也是演奏者)个人的艺术素养及风格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因为正是基于此,才形成了不同的地方乐种和不同的音乐流派。既然“板头曲”属于“八板体”乐曲类,为了有助于大家对它...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