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乐坛—中州古韵—河南板头曲综述遗憾与现状
尽管“板头曲”有较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也曾为我国民间传统音乐的发展起过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却没能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对它的研究和宣传比较欠缺,致使知之者渐少,甚至有些专搞民乐的人也对它一无所知。这种令人深感遗憾的境况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首先在它的早期,作为河南大调曲子的一个组成部分,“板头曲”仅是在说唱的从属地位,专门以演奏“板头曲”为主的场合很少(当地称之为“清玩”),往往都是以唱曲为主开展活动的,加上大调曲子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帮闲性质,一般多是家境较殷实的地主、商人几当地的文人雅士们在闲暇是以自娱演唱的形式进行的。他们往往聚在某人家的客厅或茶馆中演奏和演唱,相互进行交流切磋、自娱自乐、以曲会友,彼此之间以“曲友”或“玩友”相称,当地称之为“客房台玩艺”。虽有时也应邀为人家或地方的喜庆活动助兴演出,但机会较少,且耻于收费,以走票为风尚。他们的演奏和演唱一味追求高雅,注重端庄大方的坐唱,屏弃表演,所演的段子也多“三国”、“列国”、“西厢”、“红楼梦”之类的故事,且唱词考究,富含典故,致使一般老百姓难于接受。如此一来,尽管他们的演奏和演唱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和品位,但由于“曲高和寡”,就必然限制了“板头曲”的传播与发展,此种情况与昆曲有些相类似。
当然,也有一些家境贫寒的“穷玩家”(当地俗称)在一般百姓中进行大调曲子的演奏和演唱,并以此来养家糊口,他们通常也不收钱,但演出后主家往往管顿饭或给点杂粮作酬。这类艺人一般文化素质不高,技艺欠精良,被人称之为“乡里玩家”,演出的段子名为“家常戏”,当地称之为“针线簸箩戏”,如《小寡妇上坟》、《小姑贤》、《三娘教子》等。因为他们的行为有悖于当时大调曲子走票的风尚,故倍受地方权贵和习惯势力的轻蔑,且地位低下,它们的艺术也就相应被人看不起,引不起人们的关注,自然也就成不了大调曲子艺术的主流。
由于以上两方面的原因,再加上政治、经济及其他因素的限制和影响,导致“板头曲”这一乐种的传播面逐渐缩小河相对集中,仅在豫南和豫东、豫西少数地区的民间流传。
解放后,虽然“板头曲”艺人的社会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个别优秀的民间音乐家还被聘入专业艺术院校授课(如曹东扶和王省吾两位先生),但是,一来由于当时河南的戏曲——特别是豫剧,已在全国有了巨大的影响,几乎形成了压倒本省其他艺术品种之势;加上“板头曲”艺人没有形成固定的社团,并且仅相对局限于河南南阳地区的民间,很难与外界进行艺术交流,致使“板头曲”没能造成一定的影响。虽然在解放初期也曾对其进行过挖掘整理,但却由于种种原因,对它的宣传和重视程度还是远远不够的,造成了“板头曲”的自流发展。久而久之,随着日月的流逝,大多数人把这一河南省唯一的珍贵乐种给忽略了、淡忘了,最终使人们形成了“河南省只有戏曲”这一篇颇不实的印象。
然而,是金子总会要发光的,优秀的艺术品种决不会被长久埋没。
近些年来,经过有识之士的大力支持,加上许多民间和专业音乐家们的努力,“板头曲”又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有了一定的起色。
在全国不少省市和地区,如北京、上海、西安、武汉、山东和河南本省的音乐院校或专业文艺团体中,均有人对“板头曲”进行学习和研究,有的演奏家(特别是古筝演奏家)还把一些“板头曲”作为保留曲目进行演奏。尤其是这些年来,不少优秀的“板头曲”已被陆续录制进盒式磁带广为传播;部分有古筝演奏的曲目还相继被日本、英国、港台等国家和地区的电台、影响公司做为中国名曲录音录像,另外,还值得一提的是,“板头曲”之一的《落院》,在1989年举办的“中国民族器乐国际大赛”中被选定为古筝组的规定曲目,借此来选定参赛者技艺之优劣。
以上这一切均向人们证明了“板头曲”具有的不可忽视的艺术价值。
但这仅是个良好的开端,相信在目前大力提倡和弘扬民族精神,振兴民族文化艺术的洪流中,“河南板头曲”这一珍贵民间乐种必将会释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