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中原行吟—寻梦中原—醉金谷石崇受诛洛阳历史故事43

2018-01-25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66
转发:0
评论:0
中原行吟—寻梦中原—醉金谷石崇受诛洛阳历史故事43,石崇,字季伦,生于青州。父亲石苞,因辅佐司马炎废魏建晋有功,位居大司马兼侍中
  石崇,字季伦,生于青州。父亲石苞,因辅佐司马炎废魏建晋有功,位居大司马兼侍中之位,石氏家族因此显贵一时。石崇少年有勇有谋,石苞死前分家财,几个儿子都有一份,惟独不给幼子石崇。石崇母亲对此不理解,石苞说:“这孩子虽小有本领,将来能发财致富,你我不用替他发愁。”石苞死后,石崇出任荆州刺史。
  在荆州期间,派手下人拦劫长江上往来商船,得到无数财宝。296年,石崇回到京师洛阳任太仆卿。其间,曾奉旨持节出使青州、徐州、督查二州驻军事务。石崇利用职权,又得到大批财富。石崇回京后,将多年积累的财富用于营建园林别墅。他在洛阳北邙金谷涧营建了一座“金谷园”。金谷园中,地势高低错落,森林茂密,流水淙淙,鱼池、水磨相间;竹园、果园、林园、药园、柏园无不具备。石崇独创的自然山水园林,连皇家园林也不能比。石崇在园中尽情娱乐,王公贵戚羡慕不已。征西大将军祭酒王翊从洛阳还长安,石崇在金谷园中为王翊设宴饯行。王翊一行及石崇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席间,美女轮流作伴,佳酿尽让品尝,亭台不断转换。从清晨到深夜,游乐饮宴不绝。众人游至山顶,饮于凉亭,居高鸟瞰园景;步到水边,把酒临风,琴瑟共鸣;车还旅馆,前有锣鼓开道,后有锁呐相送。送别之前,石崇又设大宴,令与会所有宾客赋诗述怀:能即席赋诗的,赏给狼毫;宝砚一副;不能的,罚酒三斗兑现。宴后,石崇把所赋诗篇录为一集,命名为“金谷集”。石祟为“金谷集”亲自作序,并写入诗人姓名雅号。这次金谷盛宴被世人传为佳话。
    金谷宴后,石崇因事受株连被降为九卿之一——卫尉卿。此时石崇年已五十岁,仕途上不再进取,一心在金谷园中娱乐。他扩建金谷园,引水筑堤,挖土造湖。馆舍四周,水光四溢;鸟飞其上,鱼游其下;海棠、石榴、芳梨转眼可见。石崇好友河阳县令潘岳以诗相赞:“徊溪紫曲阻,峻阪路逶施;绿池泛淡淡,青柳沼依依;槛泉龙鳞涧,激波画珠挥;前庭树沙棠,后园植鸟碑;灵囿繁石榴,茂林列芳梨;饮至临华沼,迁坐登隆坻。”
    石崇爱好文学,所交朋友多是一代文豪。当时洛阳文人云集,常到金谷园中作客的有潘岳、左思、陆机、陆云、郭彰、刘琨、欧阳建、杜斌、王碎、邹捷、崔基、刘环、周恢、陈吻、刘讷、缪征、挚虞、诸葛诠、和郁、牵秀、许猛、刘舆;杜育等二十三人。石崇与他们结为好友,世称“金谷二十四友”。
    石崇爱好美女。他有爱姬数百人,都是身穿锦绣,佩带金翠。其中,绿珠最艳丽。石崇出使交州时遇到绿珠,用珍珠三斛买回。绿珠能歌善舞,尤其擅长吹笛。石崇曾谱写“归思引”一曲,让绿珠吹奏。笛声宛转修扬,闻者无不。
    石崇与潘岳依附于贾南风之弟贾谧。赵王司马伦诛灭贾氏家族,石崇因党附贾谧被免官。司马伦称帝后,孙秀受到重用。孙秀与石崇好友潘岳、石崇外甥欧阳建有过节。听说石崇有绿珠这样的绝世美女,孙秀就派使者索取。当时,石崇正与爱姬在金谷园中游步,孙秀使者人园说明来意。石崇叫出爱姬数十人,请使者挑选。使者说:“不知其中谁是绿珠?”石崇回答:“绿珠是我心爱之人,不能给。”使者说:“君侯博古通今,察远知近。绿珠之事可要三思。”石崇不以为然。使者离开不久又返回来,提醒石崇不要感情用事。石崇仍然不交出绿珠。使者告诉孙秀,孙秀大怒。正值淮南王司马允讨伐司马伦兵败身死之时,孙秀向赵王伦  诬告石崇、潘岳、欧阳建是司马允内应。赵王伦下令捉拿石崇、潘岳、欧阳建。石崇正在金谷园酒楼上与绿珠饮宴,看见佩甲武土赶到楼下,知道大祸临头,对绿珠说:“我今天要为你犯罪了。”绿珠泣不成声;“我应该死在官人面前。”说罢跳楼自尽。石崇被装入囚车押到东市行刑,仍然怀念绿珠而连声哀叹:“绿珠为我守家财而死。”押送他的人说:“财大招祸,你为何不早点把家财分给别人?”石崇低头不语。不久,潘岳也被押到刑场。石崇说:“你也来了。”潘岳说:“在金谷园中我曾有诗句:‘投分寄石友,白头同所归。’今日咱俩归期已到。”石崇听了感叹不已。石崇、潘岳被杀,两家亲族也无一幸免。
    石崇死后,金谷园中财产尽被没收。登记人册的水园有三十多处,奴婢八百多人,金银珠宝好几房间。
    金谷园风流事随着主人的消逝而到尽头。后人凭吊金谷园有诗一首:“积金累作山,山高小于趾。栽花比绿珠,花落还相似。徒有敌国富,不能买东市。徒有绝市容,不能楼上死。祗此上高楼,何如在平地。”杜牧也有金谷园诗以鉴后人:“繁华事散绝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堕楼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原行吟—寻梦中原—诛宦官外戚同尽洛阳历史故事32
东汉中期以后,外戚与宦官的斗争愈演愈烈。公元189年,汉灵帝驾崩,太子刘辩继位,刘辩就是汉少帝。因少帝年幼,少帝的母亲何太后临朝理政。何太后无力控制局面,便以兄长何进辅政,掌管尚书省。何进在黄巾起义时就进位大将军,掌管着宿卫京师与皇宫的禁卫新军。但在黄巾起义后,汉灵帝重用宦官蹇硕,以蹇硕为禁卫军统帅,何进失去了军权。何进辅政不久,借故诛杀蹇硕,重新夺回了东汉禁卫军统帅之职,并以他的弟弟何苗为车骑将军,掌管禁卫军中的骑兵。至此,何氏兄妹三人,控制着东汉朝政。何进虽然大权在握,但宦官势力仍然是他的最大威胁。宦官侍从皇帝左右,可以传达皇帝号令;宦官还控制着一支宿卫皇帝寝殿的武装。汉和帝以来,宦官凭着特殊的职业之便,曾多次发动诛灭外戚的政变,且屡屡得手。前车之鉴,触目惊心,何进要避免杀身之祸,就必须先诛宦官。中军校尉袁绍是何进的心腹,他劝何进趁大权在握之时,先发制人,全部消灭宫廷宦官,拔掉祸根。何...
· 中原行吟—寻梦中原—灭北齐周克金墉洛阳历史故事54
550年,高欢之于高洋废东魏建立北齐。557年,宇文泰之子宇文觉废西魏建立北周。南北朝时期的大分裂,随着各民族之间的大融合,正在演变为大统一,北周、北齐为争取主动,继续发动对中原洛阳的争夺,20年间,大规模的战役在洛阳反复发生。565年,周武帝看到北齐国内危机四伏,派北周晋公宇文护调集中央和地方军队20万人从潼关出发,征伐北齐,派柱国大将军尉迟迥率精兵10万直接攻打洛阳,派大将军权景宜率兵攻悬瓠城(今河南汝南),派少帅杨出轵关(今河南济源西北)。11月,宇文护屯兵弘农,尉迟迥包围洛阳,邙山之上,全部也驻扎着北周军队,洛阳北齐军处于重围之中。战争初期,北周主将杨嗽由于有轻敌思想,出轵关后不设防御,孤军深入,在渡河至洛阳北后被北齐太尉娄睿突袭,杨部众溃不成军,他自己也降于北齐。但其他各路北周军却节节胜利,权景宜先后攻下了悬瓠城和永州(今河南信阳北)。当时尉迟迥已攻打洛阳30多天,筑土山挖地道,...
· 中原行吟—寻梦中原—司马光在洛阳的故事
我国宋代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1019口1086),在宋朝洛阳,主持编写《资治通鉴》这部巨著,前后历时十九年之久。政治家的司马光是保守的,史学家的司马光是勤奋的,而生活中的司马光是严谨的。他在洛阳的传说故事,对此有所反映。一、“警枕”仓律相传,司马光着手写书以后,就用圆木做了一个枕头,取名“警枕”,意即时刻警惕自己不要贪睡。头枕在这样一块圆木头上,进入梦乡后,只要稍稍一动,“警枕”就会翻滚,把司马光惊醒。司马光一醒,就立即起床,握笔写书。《资治通鉴》的几百万字初稿,司马光都用非常漂亮的楷书抄成,全书都没有一个潦草字。书成后,在洛阳住所存放的未用残稿,就堆满了两大间房子。这部煌煌巨著记载了从战国时期到五代时期的史实,和《史记》一道被誉为史学“双璧”。洛阳人至今还在传说司马光“警枕”的妙用。二、拱手对妾传说司马光中年丧妻后续娶,后娶的夫人按照朝制被封清河郡君。司马光夫妻感情很好。但一直有...
· 中原行吟—寻梦中原—秦袭郑崤山中伏洛阳历史故事17
秦原为周在西方的一个附庸小国,周平王东迁洛邑时,秦襄公护送平王有功,被封为诸侯。至秦穆公时,秦国对周边国家不断发动兼并战争,开疆辟地,势力大增,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周襄王二十六年(公元前627年),秦乘晋文公去世之际,派兵偷袭郑国,企图插足中原,以此打击遏制晋国势力,扩大秦的霸业。战前,秦穆公召集群臣商议出兵攻打郑国之事。谋臣蹇叔和百里奚分析形势后,奉劝秦穆公勿操之过急,暂时不要远征郑国。但秦穆公仍坚持己见,他派孟明视(百里奚之子)为木将,西乞术、白乙丙(均为蹇叔之子)为副将,率领兵车300乘东进偷袭郑国。秦军经路过晋国辖地崤山和洛邑王城的北门,到达滑国(今洛阳市偃师府店一带)地界。当时,郑国商人弦高正赶着一群牛到洛邑贩卖,听到秦军将去袭击郑国的消息,不顾个人安危,一面派人星夜奔赴郑国急告郑君,做好迎敌准备;一面前往秦军大营,诈传奉郑君之命,献上12头肥牛慰劳秦军。秦军统帅以为郑国已经做...
· 中原行吟—寻梦中原—八王之乱帝京虚洛阳历史故事44
公元290年,司马炎死,惠帝司马衷即位,统治阶级内部太后与皇后、皇后与太子、中央与诸侯王、诸侯王与诸侯王之间,发生了一连串的政治惨杀和战争。从公元291年起,先后有八个诸侯王为争夺中央权力而进行了互相攻杀,历时16年之久,历史上称这次战乱为“八王之乱”。“八王之乱”的爆发虽然在晋惠帝时,但其祸根却早在公元265年就已埋下,当时司马炎认为曹魏政权只所以被司马氏篡夺是因为曹氏不分封同姓诸侯王,皇室缺乏屏藩的缘故,所以就大封皇族27人为王。这些诸侯既有封地又有军队,并且有权任命各自的大小官吏。有的诸侯王还兼领中央和地方的双重军政大权。这样,各诸侯王国就逐渐形成了强大的割据势力。加上当时西晋以杨、贾两家为首的外戚势力较为强大,他们操纵着朝廷大事,甚至皇帝的废立。这样以来,祸乱就首先从宫廷内部发作起来。惠帝司马衷是个白痴,不能主持国家政事,所以朝廷大臣就把希望寄托在齐王司马攸身上,但由于惠帝的生母杨...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