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中原行吟—寻梦中原—偃师伯王弼的玄学人生

2018-01-25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34
转发:0
评论:0
中原行吟—寻梦中原—偃师伯王弼的玄学人生,出偃师老城,向东1公里处,有一座古墓。    古墓里,埋葬着一位早逝的英才,
  出偃师老城,向东1公里处,有一座古墓。
    古墓里,埋葬着一位早逝的英才,他用24个春秋构建的哲学体系,奠定了我国玄学的基础,成为宋明时期官方最为推崇的哲学理论。
    细看此墓方位,北面是山化乡的东屯村,往南走100多米,就是偃师人熟悉的老官道。当地的学究刘老先生已经80岁了,他记得原来官道的北边有一通石碑,碑文是元朝人陈思忠写的,上面写明:这里埋葬着三国时期魏国人王弼。
    提起王弼,一般人听都没听说过,但在历史典籍中,在当今的历史学界、哲学界,王弼可是赫赫有名,他是玄学的创始人之一,是“正始之音”的代表人物。
    王弼试图从哲学的高度探索世界奥秘,稳定人心 。
    王弼,生于魏黄初七年(公元226年),死于魏正始十年(公元249年),仅活了24岁。
    当王弼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黑暗、社会矛盾重重的曹魏政权统治时期。
    曹魏王朝经过曹丕的苦心经营,在中原算是有了相对安定的局面。但从魏明帝开始,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日益尖锐,曹氏集团千方百计想保持稳定局面,司马氏集团千方百计想夺权,斗争日趋白热化。
    那时候,谁都能看出司马氏家族想夺权,“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警示性民谣,所以曹魏政权急需理论支撑,也急需储备人才。-
    这时候,王弼感到了压力,有了一种使命感,因为他是站在曹氏集团一边的。少年时的记忆,使他对战争深恶痛绝,他不希望战乱再起,不愿看到司马氏集团制造新的。于是,他研究政治,研究社会,试图从哲学的高度探索世界奥秘,稳定社会和人心。-
    他殚精竭虑,创建了以《老子》、《庄子》、《周易》三种学说为基础的玄学。他的方法是:引道入儒,既研究经学,又将道家的学说贯穿其中,形成以道家思想为主流的新的哲学体系。
    小小年纪,王弼何以如此博学?
    十四五岁时,王弼对儒道两家的学说已有独到见解,常有惊人之语
    王弼出生于书香门第,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从祖父,就是“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 。王粲为啥是他的从祖父呢?
    原来,王弼的祖父王凯,与王粲是堂兄弟,两人为了躲避战乱,离开中原老家,向南到荆州去投奔刘表。刘表当时是荆州的“一把手”,有权有势,连刘备都曾跑来与他攀本家。刘表见两个有才华的青年来投奔他,心中大喜,欲在两人当中择一佳婿,把女儿嫁给他。
    他发现王粲貌丑,而王凯貌美。那时的人们很看重男子的相貌,所以刘表就把女儿嫁给了王凯。王凯生王业,王业生王弼。王弼爱读书,而王家有万卷书可读,真是天公作美。王弼的祖辈都是研究古文经学的高手,所以,王弼从小受家学的影响,爱钻研,爱思考,古文经学,孔子老子,他都研究。
    这样研究到十四五岁,王弼对儒道两家的学说已有独到见解,常有惊人之语。周围的人看他一副哲学家的样子,不迂腐,不呆板,都喜欢与他交谈。王弼喜欢老子的学说,还喜欢庄子的逍遥放任,常常游历山水,养成了旷达的性格。
    这时候,他的音乐才能也显露出来,他觉得音乐很美,大自然很美,但社会很龌龊,很复杂,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社会与自然界总是这样不和谐呢?他苦苦思索着,一头扎进了哲学领域寻找答案。
       王弼不停地思考着、总结着,不断地把自己的观点整理出来,公之于世。渐渐地,他小有名气了。一次,他去拜访享有盛名的思想家裴徽。两人交谈后,裴徽发现王弼的思想非同一般,就不再以长者的身份自居,他谦和地探来,向王弼请教有关“有”、“无”的哲学问题。
    王弼很惊讶,本来他是来向前辈请教的,现在前辈反倒向他请教起来。他有点惶恐,定了定神儿,才大胆地谈了自己的看法。
    他俩探讨的这个问题,当时思想界才刚刚触及,很“前沿”,需要从纷乱杂陈的现象中理清其间的关系。当时还没几个人敢于阐述这个问题。
    但是,裴徽却急切地要在少年王弼这里得到答案,足见他对王弼的器重,也足见王弼学问的高深。王弼的回答很简洁,他说:“无”与“有”,是反复循环的关系。“无”不可以直接解读,必须通过“有”来解释。譬如孔子,平时对“无”已经有了深刻的理解,但他从来不说“无”,而只谈“有”。但孔子说的“有”,处处都揭示了“无”,这就是玄妙之理!
    王弼此番话,就是今天的人也很难理解,但可以看出,他看问题是辨证的。在他之前,还没有任何人这样解释过“有”和“无”。王弼把思辨的方法有力地往前推了一大步。
    我们知道,中国文化一贯讲究实用,考据的成分多,思辨的色彩淡。在这里,我们应该感谢这位善于思辨的少年,是他为我们的文化添加了一些“形而上”的东西。今天,我们有时会在电视上看到“大专辩论会”,大学生们分为正、反两方,唇枪舌剑,他们思维敏捷,论点新颖,论据玄妙。而早在1700多年前,少年王弼已经这样做了,他当时的风采,怕是不比现在的“最佳辩手”差。  
    这件事传开后,王弼更加出名了,何晏也风尘仆仆地来找他切磋学问了。
    何晏何许人也?此人是鼎鼎有名的大哲学家,玄学之首倡者,当时正做着大官。他那时正在注释《老子》一书,但还没有完工,听说王弼这样有见识,就想见见他。
    原来,王弼也在注释《老子》,两人见面后,谈得颇为投机。但若按当时两人的社会地位,一个好比太阳,一个好比星星。可王弼面对何晏,落落大方,将自己注释《老子》时的心得,都讲给何晏听。这一讲不要紧,直把学界泰斗何晏听呆了,这小子,观点新颖,已超过了自己!何晏只有说“对对对”、“是是是”,显得很可笑。
    何晏想:我还注释《老子》干吗呀?小小王弼,比我注释得还好哩!再注,岂不是画蛇添足!于是,他不再搞注释了,而把多年研究《老子》的心得,写成了论文,名曰《道德论》。
    说来奇怪,那时的文人,竟然不搞文人相轻,何晏到处宣传、赞扬王弼。他说:孔子讲“后生可畏”,像王弼这样的后生,这么有学问,可堪大用!当时,恰好黄门侍郎的位置空缺,何晏有意提拔王弼,积极向上推荐。但这个“缺”最后被别人顶了,王弼仅补上了一个台郎之位。-
    当了这个小官之后,王弼一点儿也不兴奋。此时,曹魏王朝的当权者是曹爽,他听说王弼有才华,就要见王弼。但这次会见,曹爽因听不懂王弼的高深理论,没有重用他。这样一来,王弼对朝廷就有些失望,就更加清高了,与人论辩时往往不留情面。当时淮南人刘陶是辩论高手,但他与王弼一辩论,就不行了。王弼呢,舌如刀剑,弄得刘陶狼狈不堪,下不了台。王弼因此得罪不少人,这些人就到处说他的坏话。
    魏正始十年(公元249年)秋天,24岁的王弼被传染病夺去了生命,一颗智慧之星就这样陨落了。-
    王弼的学说影响深远,后世把他和何晏、夏侯玄定为玄学的奠基人
    王弼死了,由于他在受封爵位后没住在都城,而是在偃师生活,所以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偃师伯。他死后,家人就把他葬在了偃师。老百姓认为王弼并没有什么实绩,所以对他不太重视。最明显的对比是,打听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墓地,连妇女都知道具体位置,但打听王弼的墓地,人们大多不知。
    但世上还是存在有心人的,偃师市工商局的一名干部,不但知道王弼墓的确切位置,还拿来了相关资料。原来,王弼墓到元代已经荒芜,无人看护修葺,金代偃师县主簿鲜于渊重新为他立碑,并修复了墓园。
    王弼留下的主要著作有《老子注》、《老子指略》、《周易注》、《周易略例》、《论语释疑》,还有早已佚失的《王弼集》5卷。后世一般把何晏、夏侯玄、王弼称为玄学的奠基人。从这个排名看,王弼被排在了末位,这并不是说他之于玄学,没有何晏和夏侯玄的贡献大,而是因为他的寿命太短,许多真知灼见还没来得及提出就死了。而何晏活了60岁,夏侯玄活了46岁,虽非高寿,但都比王弼多搞了几十年的学问,所以在历史上的留痕,就要明显一点。
    但若拿玄学之风,来吹一吹现实的雨,怕是会出现风马牛不相及的滑稽场面,因当时正值乱世,老百姓连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没有,哪有闲情雅致谈论玄学?
    但当时的知识分子,是须臾也离不开玄学的,尤其是司马氏集团篡魏建晋之后,对知识分子进行了严酷的,因此知识分子大多不做官,采取了与统治者不合作的态度。
    不做官,搞什么?就搞玄学,搞清谈。一群人聚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高谈阔论,心态放松,举止放任,有的扪虱而谈,有的沉默不语,有的甚至几年都不说一句话。这是那个时代特有的产物,于是就产生了“竹林七贤”,出现了嵇康、阮籍之类的名士。他们是最有时代个性的人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原行吟—寻梦中原—伏羲传奇
公元前7771年十月初四,在今甘肃省天水市有一个龙图腾的母系氏族部落,首领叫华胥氏,风兖姓,她和她亲族叔嫟领着族众逐水草而居,游牧到水草丰盛的雷泽(现甘肃天祝成县一带)。在这里结识了雷泽氏,在成县仇夷山生下伏羲,然后伏羲随母又回到华胥氏的发祥地华亭华池一带。因为是以游牧为生,华胥氏居地经常有变化最后才在今甘肃秦安县大地湾一带定居下来,并长大成人,立圭表纪历,从此纪历兴起,因之这个地方又叫成纪,当地人叫“大地尼”,又叫“大帝湾”。华胥氏和雷泽氏得到的这个儿子——这是伏羲氏。这是个风和日丽的春天,按照当时的风俗,她们部落姓风兖,所以他姓也就姓风兖,当时人们以“葫芦”为食,过着半牧半农的生活,培育葫芦的族人,就被众人尊称为瓠民,部族称华族,专门培育葫芦的氏族又被称为瓠氏。葫芦又名“瓜瓞”,瓠民发现瓠不仅可食,还可作器物用。巨瓠剖之为舟作船,名盘瓠舟、天盘舟;小瓠剖之为盘、为瓢为勺;自蒂开口,为“...
· 中原行吟—寻梦中原—灵感塔情话
北宋仁宗年间,有一位名叫任苏的秀才,携带书僮兴儿来东京会考,单等朝廷发榜。闲暇之余,主仆二人慕名到开宝寺内观赏灵感塔。正是秋高气爽时节,灵感塔巍峨挺拔,飞檐斗拱,凌空绝顶,煞是壮丽。主仆二人兴致勃勃,争相攀登,每层都有佛龛,红烛高烧,照亮蹬道。他俩好容易爬到顶端,早已是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了。从塔窗向北眺望,阡陷纵横,黄河如带;向南鸟瞰,繁树烟花,叠楼重殿。任苏触景生情,吟诗填词,尽兴方归。忽然,狂风大作,从西北方向飞来一股烟尘,把佛龛内的灯烛全部吹灭,塔内顿时漆黑一团。主仆二人被围在蹬道里,叫苦不迭。正当两人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时候,红光一闪,一位少女挑着灯笼来到面前,柔声道;“二位休慌,随我慢慢下塔。"不及细问,他们就跟随灯光下到塔底。任苏这才看清姑娘,十六七岁,布衣素裙,面容俏丽。忙拱手道谢:“多谢姑娘搭救。你怎知小生和书僮在塔内?”“小事一桩,何足挂齿。"姑娘还礼道:“这红灯笼挂在塔...
· 中原行吟—寻梦中原—肖家沟
荥阳市西南的环翠峪里有一个远近闻名的村庄,叫肖家沟,肖家沟因历史上出过大官,后又被满门抄斩而闻名。据说,宋末元初时,朝中有一个姓肖的一品大员,武将出身,人们都叫他肖一品。肖一品不满皇帝昏庸,元人强暴,毅然辞官回到家乡环翠峪肖家沟务农赋闲。为防山贼盗寇,保家护院,肖一品把家中年轻力壮的男人都训练成会舞枪弄棒的庄丁。消息传出,附近无依无靠、穷困潦倒的山民猎户都来投奔。肖一品怜悯乡亲,来者不拒,不到两年光景,就拥兵三千之众。不久,朝廷就知道了肖一品招兵、树旗囤粮的事情,即派5万官兵前来围剿。官兵来到肖家沟的山口处(当地人称之为龙脖),就被守关的庄丁挡住。肖一品立即拉马抬刀,来到山口,怒向官兵道:“为何剿我肖家沟?”官兵反问:“为何拥兵逾千?”肖一品曰:“养兵为保家园,却无反上之心!”肖家兵居高临下,英勇善战,官兵久攻不下,即把兵力一分为二,一队山前佯攻,一队顺汜水河西支流逆流而上,绕道翻越天堂寨...
· 中原行吟—寻梦中原—鄢陵之战
鄢陵之战,发生于周简王十一年(公元前575年)六月鄢陵地区(今河南鄢陵西南)。是役,晋军善察战机,巧妙指挥,击败同自己争霸中原的老对手——楚国,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中原地区的优势地位。这场战争后,晋、楚两国都逐渐失去以武力争霸中原的强大势头,中原战场开始沉寂下来。从这层意义上说,鄢陵之战堪称为当时晋楚争霸的最后一幕。公元前578年,晋国取得对秦麻隧之战胜利后,已处于争霸的最有利的战略地位和历史时期。这时,秦被打败,一时无力东顾;齐、晋同盟正处于巩固阶段;中原中小诸侯国皆臣服于晋;南方的吴国和晋携手,与楚为敌。晋国只待有利时机出现,即可与楚一战,以进一步在中原地区的霸权。鄢陵之战就是这一历史背景下的必然产物。周简王九年(公元前577年),郑国兴兵攻打许国,攻入许都外城,许被迫割地媾和。许为楚国的附庸,郑国的行动自然要引起楚的干涉。于是,次年楚国便起兵攻打郑国,迫使它屈服于己。郑国叛晋后,仗恃有...
· 中原行吟—寻梦中原—黄池之会
发生时间:公元前482年所属年代:春秋战国时代发生地点:黄池(今河南封丘路南)吴服越后,成为东南无与匹敌的强国,遂北上中原与诸国争霸。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率军沿水路北上,会晋定公于黄池(今河南封丘路南),欲争中原霸主之位。会盟尚未开始,越人已趁吴国空虚攻入吴都,夫差封锁后方消息,对晋以武力相胁,最终得以主盟。黄池之会并没有给吴国带来实际利益,反而加速了吴国的灭亡。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