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行吟—寻梦中原—隋唐时期的郑州武则天与登封
中原行吟—寻梦中原—隋唐时期的郑州武则天与登封,一提到中岳嵩山和少林寺,大家都知道位于郑州西南的登封境内。但您知道“登封”这
一提到中岳嵩山和少林寺,大家都知道位于郑州西南的登封境内。但您知道“登封”这一名称的来历吗?原来呀,“登封”名称是由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赐予的。
中岳嵩山,因位居“天下之中”而受到历代帝王的青睐。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封禅嵩山,并令嵩山脚下300户人家,设置一个崇高县,免除他们的赋税徭役,让他们专门祭祀中岳神灵。崇高就是嵩高,古时候祟、嵩相通。崇高县就是登封的前身。
在武则天掌权的四十多年中,曾多次来嵩山封禅(封禅是古代王朝最为盛大的庆典)。如684年,武则天独掌大权后,立即赴中岳嵩山封禅。垂拱四年(688年),武则天改嵩山为神岳,封嵩山神为“天中王”。695年,武则天在嵩山峻极峰筑“登封坛”。第二年,即万岁登封元年(696年),女皇武则天在“登封坛”上,封“神岳天中王‘为’神岳天中皇帝”,奉嵩山为五岳之首,并亲往嵩山封禅、封岳神。接着,武则天下诏令改年号为“万岁登封”。为了纪念这一系列的盛大典礼,武则天把嵩阳县改为登封县,把阳城县改为告成县,以表示“登嵩封岳大功告成”之意。
过了四年,七十多岁的武则天又来登封,并在石淙河宴请大臣,饮酒作诗。不料乐极生悲,年逾古稀的武则天患了重病。大臣们祭祀中岳嵩山,为她祈求除病消灾。一个月后,武则天痊愈了。她大赦天下,又专程派太监到中岳嵩山祈福,并把一枚金简投入山中。
中岳嵩山,因位居“天下之中”而受到历代帝王的青睐。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封禅嵩山,并令嵩山脚下300户人家,设置一个崇高县,免除他们的赋税徭役,让他们专门祭祀中岳神灵。崇高就是嵩高,古时候祟、嵩相通。崇高县就是登封的前身。
在武则天掌权的四十多年中,曾多次来嵩山封禅(封禅是古代王朝最为盛大的庆典)。如684年,武则天独掌大权后,立即赴中岳嵩山封禅。垂拱四年(688年),武则天改嵩山为神岳,封嵩山神为“天中王”。695年,武则天在嵩山峻极峰筑“登封坛”。第二年,即万岁登封元年(696年),女皇武则天在“登封坛”上,封“神岳天中王‘为’神岳天中皇帝”,奉嵩山为五岳之首,并亲往嵩山封禅、封岳神。接着,武则天下诏令改年号为“万岁登封”。为了纪念这一系列的盛大典礼,武则天把嵩阳县改为登封县,把阳城县改为告成县,以表示“登嵩封岳大功告成”之意。
过了四年,七十多岁的武则天又来登封,并在石淙河宴请大臣,饮酒作诗。不料乐极生悲,年逾古稀的武则天患了重病。大臣们祭祀中岳嵩山,为她祈求除病消灾。一个月后,武则天痊愈了。她大赦天下,又专程派太监到中岳嵩山祈福,并把一枚金简投入山中。
1000多年过去了,金简埋在山中,无人知晓。1982年,登封县唐庄乡农民屈西怀在嵩山北侧放羊时,偶然发现这枚金简。后经文物部门鉴定,这就是当年武则天派人投下的除罪金简。金简长36.3厘米、宽8.2厘米、厚约0.1厘米、重247克,上面镌刻楷书铭文63字。武则天在铭文中祷告天地神灵为自己除罪。武则天金简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为数极少的与武则天直接有关的历史文物之一,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参考价值,堪称稀世珍宝。
石淙会饮
嵩山玉女台下的平洛涧,涧水清澈见底,金鱼游戏,草影跳动,水击石响淙淙有声,故名“石淙河”。其面积约3000平方米。河两岸的巨石中间,有一大水潭,水面墨绿,深不可测。潭中有一块大石独出水面,高约5米,宽约丈余,石顶平整如案,可围坐十余人。登上石顶眺望,红日染河、微风扑面,使人有在画中之感。
唐大周久视元年(700年)五月,武则天游中岳嵩山时曾在此平台上大宴群臣,笙笛歌舞,即兴作诗,即所谓“石淙会饮”。现石淙河留有武则天、李显、张易之、武三思、薛曜等十七人的诗刻:“摩崖碑”,武则天住过的“娘娘洞”,以及“观鱼洞”等胜迹。
会善寺
会善寺位于郑州登封城北6公里嵩山南麓的积翠峰下。该寺原为北魏孝文帝时期的离宫,隋文帝时赐名会善寺。武则天曾到此拜道安禅师为国师,赐名安国寺,并置镇国金刚佛像于寺内。此时增建殿宇、戒坛、塔,规模宏大。
今寺院范围包括常住院、戒坛遗址、古塔、寺内碑碣等物。其中寺内的大雄宝殿为元代建筑,在建筑艺术上具有较高的价值;寺内遗存的东魏《中岳嵩阳寺碑》,为东魏孝静帝天平二年(535年)刻立,碑首雕有六条盘龙和佛像,碑南面雕刻佛像九十四尊,碑北面雕一尊大佛,数尊小佛,碑侧浮雕图案。整座碑雕工精细、线条优美、布局协调、结构匀称,是嵩山古代石刻中的。其余的北齐《会善寺碑》、唐《道安禅师碑》、《会善寺戒坛碑》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除了以上的建筑和碑刻外,会善寺的出名,还在于这里高僧大德辈出,其中有禅宗七祖净藏禅师、著名天文学家一行和尚等。在寺院西边的山坡上,有唐玄宗天宝五年(746年)所建的《唐净藏禅师塔》一座,塔三层,高10.345米,周长16米,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八角形仿木结构亭式砖塔。净藏禅师塔以砖代木,表现出唐代八角亭子木结构的柱子、额坊、斗拱、门窗等作法。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曾对此塔给与高度评价,认为在唐代砖石结构的墓塔中,采用木构式样最多的,只有净藏禅师塔一处。
在净藏禅师塔东侧,有琉璃戒坛遗址,为唐代著名的高僧一行所建。据记载,他所创的琉璃戒坛,四角雕刻天王像,栋柱上雕鬼怪山水,精美异常。五代时戒坛被毁,现遗址今存石柱2根,柱面雕天王像,柱基雕鬼怪神兽。
1963年6月20日,会善寺被原河南省人民委员会确定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1988年1月13日,会善寺的净藏禅师塔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2年,会善寺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淙会饮
嵩山玉女台下的平洛涧,涧水清澈见底,金鱼游戏,草影跳动,水击石响淙淙有声,故名“石淙河”。其面积约3000平方米。河两岸的巨石中间,有一大水潭,水面墨绿,深不可测。潭中有一块大石独出水面,高约5米,宽约丈余,石顶平整如案,可围坐十余人。登上石顶眺望,红日染河、微风扑面,使人有在画中之感。
唐大周久视元年(700年)五月,武则天游中岳嵩山时曾在此平台上大宴群臣,笙笛歌舞,即兴作诗,即所谓“石淙会饮”。现石淙河留有武则天、李显、张易之、武三思、薛曜等十七人的诗刻:“摩崖碑”,武则天住过的“娘娘洞”,以及“观鱼洞”等胜迹。
会善寺
会善寺位于郑州登封城北6公里嵩山南麓的积翠峰下。该寺原为北魏孝文帝时期的离宫,隋文帝时赐名会善寺。武则天曾到此拜道安禅师为国师,赐名安国寺,并置镇国金刚佛像于寺内。此时增建殿宇、戒坛、塔,规模宏大。
今寺院范围包括常住院、戒坛遗址、古塔、寺内碑碣等物。其中寺内的大雄宝殿为元代建筑,在建筑艺术上具有较高的价值;寺内遗存的东魏《中岳嵩阳寺碑》,为东魏孝静帝天平二年(535年)刻立,碑首雕有六条盘龙和佛像,碑南面雕刻佛像九十四尊,碑北面雕一尊大佛,数尊小佛,碑侧浮雕图案。整座碑雕工精细、线条优美、布局协调、结构匀称,是嵩山古代石刻中的。其余的北齐《会善寺碑》、唐《道安禅师碑》、《会善寺戒坛碑》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除了以上的建筑和碑刻外,会善寺的出名,还在于这里高僧大德辈出,其中有禅宗七祖净藏禅师、著名天文学家一行和尚等。在寺院西边的山坡上,有唐玄宗天宝五年(746年)所建的《唐净藏禅师塔》一座,塔三层,高10.345米,周长16米,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八角形仿木结构亭式砖塔。净藏禅师塔以砖代木,表现出唐代八角亭子木结构的柱子、额坊、斗拱、门窗等作法。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曾对此塔给与高度评价,认为在唐代砖石结构的墓塔中,采用木构式样最多的,只有净藏禅师塔一处。
在净藏禅师塔东侧,有琉璃戒坛遗址,为唐代著名的高僧一行所建。据记载,他所创的琉璃戒坛,四角雕刻天王像,栋柱上雕鬼怪山水,精美异常。五代时戒坛被毁,现遗址今存石柱2根,柱面雕天王像,柱基雕鬼怪神兽。
1963年6月20日,会善寺被原河南省人民委员会确定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1988年1月13日,会善寺的净藏禅师塔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2年,会善寺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原行吟—寻梦中原—隋唐时期的郑州虎牢决战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唐朝初年,为了统一天下,当时被称为秦王的李世民率兵攻打固守在洛阳的王世充(王世充是当时最大的割据势力者)。王世充向割据河北的窦建德求援。武德四年(621年)二月,窦建德率30万大军南渡黄河,进驻管城(今郑州市管城区),屯兵荥阳,援救王世充。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秦王李世民敏锐地觉察到占据战略要地至关重要。李世民于是率3000雄兵进占战略要地虎牢关(今郑州荥阳汜水镇),阻挡窦建德。双方在虎牢进行决战。李世民用李密之计,以逸待劳,一举击溃窦建德十万之众,生擒窦建德于牛口峪,并迫使王世充降唐。虎牢之战,是唐朝初年统一天下的关键之战。这次决战,使当时割据势力最大的王世充投降唐朝,为唐朝的统一扫清了障碍。记载唐朝初年虎牢决战的有唐《大唐皇帝等慈寺之碑》和《大唐纪功讼碑》。两碑原在郑州荥阳等慈寺内,20世纪50年代被毁,1961年将两碑残块移至郑州市博物馆保存...
· 中原行吟—寻梦中原—隋唐时期的郑州郑州名称的由来
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不久统一了天下,结束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隋文帝对地方建制进行了改革,将北朝以来实行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二级制,将北周时的荥州改名为郑州,下辖荥阳、成皋、密、内牟(即中牟,因避讳隋文帝杨坚父亲杨忠之名,将中牟县改为内牟县)、苑陵(今新郑东北)等县,州治成皋(今郑州荥阳汜水镇)。从此,郑州一名开始用于今郑州地区。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管城(今郑州市管城区)从中牟县划出独立为县。同年,郑州改称管州,州治从成皋迁至管城,下辖管城、成皋、荥阳、新郑、苑陵、广武、中牟等12县。隋大业二年(606年),管州又复称郑州。唐朝时,郑州行政建置时有变化。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分置郑州、管州。郑州辖密县、汜水、荥阳、荥泽、成皋五县,州治武牢(今郑州荥阳汜水镇);管州辖管城、圃田、须水、清池(今属新郑)四县,州治管城。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废管...
· 中原行吟—寻梦中原—两周时期的郑州
周代在历史上分为两段,一是西周,一是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西周是中国奴隶制最盛的时代,它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上的许多创造,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周初进行了大规模的分封活动,仅在郑州附近,就建立了近二十个邦国。这些邦国建立之初,确实强化了周王室对地方的统治,但到了东周时期,却导致了诸侯的争霸和兼并,处在争霸中心位置的是郑国和韩国。郑州地区的古国周代黄河中下游的邦国主要集中在今天的灵宝、陕县、三门峡、渑池、新安、济源、孟津、洛阳、孟州、巩义、温县、荥阳、武陟、郑州、原阳、中牟、封丘、开封、兰考、长垣、淮阳、范县、台前等市县。其中,以郑州为中心,一百公里方圆内分布的最多。见于史书记载的,主要有:邳、羲、曼、虎方、索、京、来、冯、东虢、胥、雀、弊、隞、祭、管等。邳在今天荥阳市汜水镇一带,先是被商人所灭,周初分封时又被分封在今天山东沂水县一带,国名仍叫邳。羲,又作“戏”,位于今天...
· 中原行吟—寻梦中原—元明清时期的郑州郭守敬与登封观星台
元朝,郑州管辖管城、荥阳、汜水、河阴、原武、新郑、密县、荥泽八县。受连绵不断战火的影响,中原地区农业遭到了巨大破坏,土地大片荒芜,经济发展处于停滞状态。忽必烈统一中国后,为了发展农业,掌握季节变化,改进历法,由郭守敬、王旬主持,在登封告成镇建造了全国天文观测中心——观星台,这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建筑。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对地方建制进行改革,实行省、府、州三级制,郑州隶属开封府。为改变中原地区人口稀少,土地荒芜,农业衰退的局面,明王朝在河南设置司农司,专管垦田事宜,并出台了许多奖励垦殖的政策,郑州地区的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明朝末年,各地爆发农民起义,波及郑州地区。崇祯八年(1635年),高迎祥、张献忠等十三家农民起义军集会荥阳,商讨对明作战的方案。李自成提出的“分兵定向”主张,得到大家赞同。之后,高迎祥、李自成率领的起义军在豫、川、陕之间与明军作战。崇祯十五年(1642年)五月,李自成...
· 中原行吟—寻梦中原—隋唐时期的郑州新郑后周皇陵
大家都知道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故事。赵匡胤原来是后周的大将,他直接继承了后周的江山。如今,在郑州境内,除了巩义的北宋皇陵,在新郑还有年代稍早的后周皇陵。后周皇陵位于郑州新郑市城北约18公里的郭店镇附近,由嵩陵、庆陵、顺陵和懿陵四座陵墓组成。嵩陵是后周太祖郭威墓。郭威,五代十国时期后周的建立者,显德元年(954年)葬于此。庆陵为后周世宗柴荣的墓,在新郑郭店镇陵上村。顺陵为恭帝柴宗训的墓,位于郭店镇陵上村东北。懿陵是后周世宗皇后符氏的陵墓,在郭店镇陵上村内。和中国历史上的秦、汉、唐、宋等封建帝王的陵墓相比,后周皇陵的规模明显较小,这主要与后周太祖郭威的薄葬思想有关。据记载,郭威在临终前曾嘱咐养子柴荣说,丧事从简,不要劳财伤民,陵墓务必俭素,不用石柱、石人、石兽、不修下宫,不要守陵宫人,下葬时只用瓦棺纸衣。周太祖郭威埋葬时是否用瓦棺纸衣,尚不得而知,但嵩陵前确无石人石兽。其他的庆陵、顺陵、懿...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