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中原行吟—寻梦中原—北宋、南宋时期的郑州欧阳修陵园

2018-01-25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80
转发:0
评论:0
中原行吟—寻梦中原—北宋、南宋时期的郑州欧阳修陵园,“素幕悠悠逗晓风,行随哀挽出深宫。妃嫔莫向苍梧望,云覆昭陵洛水东。”这是北宋
  “素幕悠悠逗晓风,行随哀挽出深宫。妃嫔莫向苍梧望,云覆昭陵洛水东。”这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欧阳修到巩县宋仁宗昭陵祭祀时所写的挽词,其哀婉悲切,思绪缠绵。悲切、缠绵之情抒发不久,欧阳修亦追随先人而去,死后赐葬于郑州。
    欧阳修(公元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曾任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要职,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欧阳修死后,宋神宗下旨,谥文忠,追封兖(yan)国公,赐葬于新郑的旌贤乡。欧阳修的祖母李氏、续配夫人薛氏、四个儿子和两个孙子及其他家族成员也陆续葬于此地,形成了墓群。其后世子孙为守墓尽孝亦安居于此,新郑欧阳寺村便由此而来。
    掩映在翠柏丛中的欧阳修墓冢,高约5米,周长15米,墓前有碑碣。墓碑为明朝正统三年(1438年)其后代欧阳哲立,上面刻有“宋太师欧阳文忠购之墓”及“重修欧阳文忠公神道望石记”的碑文,欧阳修墓右侧是其夫人薛氏之墓。墓的前方为陵园,陵园坐南朝北,建有外照壁、大门、内照壁、大殿、东西厢房。墓地四周建有围墙,形成院落,园内中间是甬道,甬道两侧有石猪、石羊等,直达大殿。大殿古朴庄重,四角飞檐,殿前有祭台,两侧立有文官石像。这里是祭供欧阳修的地方,昔日香火袅袅,欧氏的后裔在此追思先人。
    欧阳修陵园内还有40余通宋、元以来的石碑,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北宋文学家苏辙所撰的《宋太师欧阳文忠公神道碑》,洋洋洒洒数千余字,对欧阳修人品文风给予极高评价。
    欧阳修最大成就在于文学方面,他反对宋初以来靡丽险怪的文学风气,主张散文写作应以唐朝古文大家韩愈为表率,是北宋古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其散文内容丰富,说理透彻,抒情委婉,如《醉翁亭记》、《朋党论》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历史名篇。《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的词句,以精美的语言,快乐的情调,委婉的寓意,给人以美的回味。欧阳修还写了大量的诗词,其风格与散文近似,语言自然流畅,词句婉约秀丽,传世有《六一诗话》、《六一词》等。欧阳修十分注重培养文学新人,王安石、曾巩、苏轼、苏辙等都是他的学生。后人将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和唐朝的韩愈、柳宗元合称为“唐宋八大家”。史学方面,欧阳修编写有《新唐书》、《新五代史》和《集古录》等名著。近年来,政府拨款对陵园重新进行了整修,陵园里经常举办欧阳修的专题展览,这里已成为人们凭吊这位历史文化巨人,追思其文章风采,弘扬民族文化的旅游场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原行吟—寻梦中原—北宋、南宋时期的郑州北宋皇陵
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兵变,夺取政权,建立了宋王朝,定都开封,史称北宋。北宋时期,郑州东临京都,曾一度废除建制,隶属开封府。元丰八年(1085年)郑州辖管城、新郑、荥阳、荥泽、原武五县。崇宁八年(1105年),郑州设为“西辅”,护卫京都开封西面,隶属京畿(ji音机)路(古代管辖京城地区的行政区划)。1127年,北宋为金所灭,后宋王赵构称帝,南下临安(今杭州)建都,史称南宋。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郑州被金占据,仍设州制,属河南路。宋代政治、经济、文化等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处于巅峰阶段,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都产生于这一时代。郑州地区的经济在这一时期也有较快的发展,商业、手工业尤为突出,据记载当时登封曲河附近窑场环设,商贾云集,制瓷业相当发达。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在这一时期继续发扬光大,嵩山脚下的嵩阳书院,是宋代四大书院之一,范仲淹、欧阳修、梅尧臣、司马光、程颢(hao...
· 中原行吟—寻梦中原—两周时期的郑州
周代在历史上分为两段,一是西周,一是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西周是中国奴隶制最盛的时代,它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上的许多创造,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周初进行了大规模的分封活动,仅在郑州附近,就建立了近二十个邦国。这些邦国建立之初,确实强化了周王室对地方的统治,但到了东周时期,却导致了诸侯的争霸和兼并,处在争霸中心位置的是郑国和韩国。郑州地区的古国周代黄河中下游的邦国主要集中在今天的灵宝、陕县、三门峡、渑池、新安、济源、孟津、洛阳、孟州、巩义、温县、荥阳、武陟、郑州、原阳、中牟、封丘、开封、兰考、长垣、淮阳、范县、台前等市县。其中,以郑州为中心,一百公里方圆内分布的最多。见于史书记载的,主要有:邳、羲、曼、虎方、索、京、来、冯、东虢、胥、雀、弊、隞、祭、管等。邳在今天荥阳市汜水镇一带,先是被商人所灭,周初分封时又被分封在今天山东沂水县一带,国名仍叫邳。羲,又作“戏”,位于今天...
· 中原行吟—寻梦中原—隋唐时期的郑州虎牢决战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唐朝初年,为了统一天下,当时被称为秦王的李世民率兵攻打固守在洛阳的王世充(王世充是当时最大的割据势力者)。王世充向割据河北的窦建德求援。武德四年(621年)二月,窦建德率30万大军南渡黄河,进驻管城(今郑州市管城区),屯兵荥阳,援救王世充。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秦王李世民敏锐地觉察到占据战略要地至关重要。李世民于是率3000雄兵进占战略要地虎牢关(今郑州荥阳汜水镇),阻挡窦建德。双方在虎牢进行决战。李世民用李密之计,以逸待劳,一举击溃窦建德十万之众,生擒窦建德于牛口峪,并迫使王世充降唐。虎牢之战,是唐朝初年统一天下的关键之战。这次决战,使当时割据势力最大的王世充投降唐朝,为唐朝的统一扫清了障碍。记载唐朝初年虎牢决战的有唐《大唐皇帝等慈寺之碑》和《大唐纪功讼碑》。两碑原在郑州荥阳等慈寺内,20世纪50年代被毁,1961年将两碑残块移至郑州市博物馆保存...
· 中原行吟—寻梦中原—隋唐时期的郑州郑州名称的由来
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不久统一了天下,结束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隋文帝对地方建制进行了改革,将北朝以来实行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二级制,将北周时的荥州改名为郑州,下辖荥阳、成皋、密、内牟(即中牟,因避讳隋文帝杨坚父亲杨忠之名,将中牟县改为内牟县)、苑陵(今新郑东北)等县,州治成皋(今郑州荥阳汜水镇)。从此,郑州一名开始用于今郑州地区。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管城(今郑州市管城区)从中牟县划出独立为县。同年,郑州改称管州,州治从成皋迁至管城,下辖管城、成皋、荥阳、新郑、苑陵、广武、中牟等12县。隋大业二年(606年),管州又复称郑州。唐朝时,郑州行政建置时有变化。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分置郑州、管州。郑州辖密县、汜水、荥阳、荥泽、成皋五县,州治武牢(今郑州荥阳汜水镇);管州辖管城、圃田、须水、清池(今属新郑)四县,州治管城。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废管...
· 中原行吟—寻梦中原—元明清时期的郑州郑州城隍庙
古代称有水的壕为城池,没有水的壕为隍,城和隍有保护城中居民的作用,居民开始祭祀祈祷城隍平安,同时希冀它保护一方百姓。以后,城隍逐渐神仙化,被敬奉于庙宇之中。到了明朝,全国县以上的城邑都建有城隍庙,城隍被认为是掌握生死祸福、风雨灾祥的地方正神。郑州城隍庙位于管城区商城路东段,文献记载,郑州城隍庙建于明朝初年,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重修,清朝后多次修葺。城隍庙坐北朝南,现存建筑有山门、前殿、戏楼、大殿、后寝宫和东西厢房等,其中戏楼、大殿、后寝宫最具特色。戏楼又称乐楼,是举行歌舞、戏曲、杂技演出的地方。郑州城隍庙戏楼为歇山式高台楼阁,楼高约15米,主楼居中,左右边楼与主楼相辅,上下错落,翼角重叠,小巧玲珑。这座戏楼设计精巧,布局合理,是古建中的。戏楼后是青砖碧瓦、朱漆门窗的大殿。大殿正中陈设有高大的城隍塑像,四周的墙壁上有各时代城隍的传奇故事壁画,壁画构图严谨,绘制精细。后寝宫的建筑彩绘颜色...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