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中原行吟—寻梦中原—元明清时期的郑州郑州城隍庙

2018-01-25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29
转发:0
评论:0
中原行吟—寻梦中原—元明清时期的郑州郑州城隍庙,古代称有水的壕为城池,没有水的壕为隍,城和隍有保护城中居民的作用,居民开始祭
  古代称有水的壕为城池,没有水的壕为隍,城和隍有保护城中居民的作用,居民开始祭祀祈祷城隍平安,同时希冀它保护一方百姓。以后,城隍逐渐神仙化,被敬奉于庙宇之中。到了明朝,全国县以上的城邑都建有城隍庙,城隍被认为是掌握生死祸福、风雨灾祥的地方正神。
    郑州城隍庙位于管城区商城路东段,文献记载,郑州城隍庙建于明朝初年,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重修,清朝后多次修葺。城隍庙坐北朝南,现存建筑有山门、前殿、戏楼、大殿、后寝宫和东西厢房等,其中戏楼、大殿、后寝宫最具特色。戏楼又称乐楼,是举行歌舞、戏曲、杂技演出的地方。郑州城隍庙戏楼为歇山式高台楼阁,楼高约15米,主楼居中,左右边楼与主楼相辅,上下错落,翼角重叠,小巧玲珑。这座戏楼设计精巧,布局合理,是古建中的。戏楼后是青砖碧瓦、朱漆门窗的大殿。大殿正中陈设有高大的城隍塑像,四周的墙壁上有各时代城隍的传奇故事壁画,壁画构图严谨,绘制精细。后寝宫的建筑彩绘颜色艳丽,造型精美,题材内容更是丰富,有鲤鱼跃龙门、狮子滚绣球、喜鹊闹梅、凤戏牡丹、松鹤延年、龙虎相斗等,显示出民间工艺深厚的文化内涵。城隍庙院内立有多块明、清碑刻,记述了城隍庙历史沿革及修缮等情况。
    历史上,城隍神逐渐人格化,对当地有贡献的古代清官廉吏或忠臣烈士常被奉为城隍,人门把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寄托在于他们身上,如燕都(今北京)城隍为南宋名将文天祥、杭州城隍为明朝名臣周新等。史料记载,郑州的城隍是汉代的大将纪信。楚汉战争时,汉王刘邦被楚王项羽困在荥阳城内,身边大将纪信献计,自己假扮刘邦诈降,刘邦乘机悄悄逃走。刘邦依计顺利逃脱,纪信束手就擒,恼怒的项羽将他用火烧死。这个故事发生在郑州,人们被纪信的忠义之举深深感动,纪信遂被奉为郑州城隍。
    明清两代,城隍庙会是郑州民间重要活动之一。庙会,又称庙市,是中国传统的集市。文献记载,清朝时,每年三月十八日(农历)城隍诞辰日,郑州都有盛大庙会,会期为三月十八至二十八日。到了会期,城隍庙里人来人往,善男祭拜城隍,祈求一年平安吉祥;城隍庙四周,各种生意买卖齐聚,香茶细果,柴米油盐,锅碗瓢勺,农具铁器,生活所需,应有尽有;戏曲杂耍、莲船细马、秧歌高跷等民间文艺表演红红火火,一派繁荣景象。直到民国时期,因屡遭战乱,郑州城隍庙会才逐渐衰落。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城隍庙进行了多次修葺,如今那里古建庄重典雅,庙内遍植花草果木,环境优美,是郑州一道亮丽的历史文化景观。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城隍庙对外开放。平时,城隍庙里举办有各种民间艺术展览,每逢节假日,还常组织捏面人、吹糖葫芦、剪剪纸、堆泥塑、戏曲、杂技等民间艺术活动。精彩的民间艺术,吸引了大批的游人,郑州城隍庙现已成为一处民俗博物馆式的旅游景点,是郑州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1963年郑州城隍庙被河南省人民委员会确定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原行吟—寻梦中原—元明清时期的郑州郑州文庙
郑州东大街东段路北的一个院落里,有一座引入注目、气势雄伟的古代宫殿式建筑,这就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州文庙的大成殿。据古代文献《孔记》、《孟子》等书记载,早在周王朝时,中国已经开始出现学校,天子办的学校称“辟雍’”(biyong),诸侯王办的学校称“泮宫”(pangong),地方办的学校称“庠序”(xiangxu)。东汉时,明帝刘庄是个喜爱读书的人,他经常到辟雍巡视,还亲自登台讲解经书,解惑答疑。后来,为推崇孔子的儒学,他下令各地学校必须建庙宇来祭祀孔子,形成了庙学合一,时称“孔庙”。唐朝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唐玄宗追封孔子为“文宣王”,孔庙又称为“文宣王庙”。相对于“武庙”(祭祀关羽、岳飞的庙),明朝以后,孔庙统称为“文庙”。郑州文庙曾是郑州历史最久、占地最广、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据明朝编写的《郑州志》记载,郑州文庙创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年),距今已有近两千年...
· 中原行吟—寻梦中原—元明清时期的郑州郑州藩王陵群
郑州西南郊和荥阳东南一带数十公里的范围内,散布着十余处高大的王陵,文献资料和考古发掘证实,这里是明代的藩王陵地,王陵多为明代周定王后裔陵墓。明王朝建立后,为加强对天下的统治,太祖朱元璋把自己众多儿子分封到各地为王,他的第五子朱橚(su),被封为吴王,不久改为周王,封地在河南开封。周王死后,谥(shi)号定(古代帝王、王公大臣死后按其生前事迹评定褒贬给予的称号叫谥号),史称周定王。周定王朱楠,是明初重要的藩王之一,喜爱读书,写诗作赋,对医学有研究,编纂有《救荒本草》、《普济方》等书,均被收入清代名著《四库全书》。封建社会,帝王之位、贵族爵位及领地可世代承袭,周定王的后代都承袭了他的王位。郑州一带周定王的后代王陵有周靖(jing)王(固定王的孙子)陵、周懿(yi)王(靖王之弟)陵、周惠王(懿王妃妾所生庶子)陵、沈丘王(惠王之弟)陵、周悼王(惠王之子)陵、南陵王(悼王之子)陵、原武温穆王(周定王...
· 中原行吟—寻梦中原—两周时期的郑州
周代在历史上分为两段,一是西周,一是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西周是中国奴隶制最盛的时代,它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上的许多创造,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周初进行了大规模的分封活动,仅在郑州附近,就建立了近二十个邦国。这些邦国建立之初,确实强化了周王室对地方的统治,但到了东周时期,却导致了诸侯的争霸和兼并,处在争霸中心位置的是郑国和韩国。郑州地区的古国周代黄河中下游的邦国主要集中在今天的灵宝、陕县、三门峡、渑池、新安、济源、孟津、洛阳、孟州、巩义、温县、荥阳、武陟、郑州、原阳、中牟、封丘、开封、兰考、长垣、淮阳、范县、台前等市县。其中,以郑州为中心,一百公里方圆内分布的最多。见于史书记载的,主要有:邳、羲、曼、虎方、索、京、来、冯、东虢、胥、雀、弊、隞、祭、管等。邳在今天荥阳市汜水镇一带,先是被商人所灭,周初分封时又被分封在今天山东沂水县一带,国名仍叫邳。羲,又作“戏”,位于今天...
· 中原行吟—寻梦中原—元明清时期的郑州贾鲁治河
翻开中国地图集,大大小小的河流数以万计,但以人名作为河流名称的却寥寥无几。发源郑州的贾鲁河,作为一条重要的河流被收入《辞海》条目,别名叫小黄河,元代大臣贾鲁曾经治理疏通过,所以人们把它叫做贾鲁河。根据记载,贾鲁河源自荥阳,由须河、索河、郑河、京河四水汇合东流形成汴河(贾鲁河上游),经中牟、开封南下,与颖河汇集流入淮河。为了加强汴河的漕运,便利南北通商,古时曾从荥泽的鸿沟修筑水渠,引黄河水注入汴河。由于黄河水的注入,汴河水流很大,成为中原通向江南的水陆要道。元顺帝至正四年(1344年),黄河在白茅(今山东曹县境)与黄陵冈(今河南兰考境)之间决口,山东西部、江苏、安徽北部、河南东部十多个州县受灾,到处白水茫茫,一片凄惨。之后几年,黄河又多次决口,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至正十一年(1351年)元顺帝任命贾鲁为工部尚书、总治河防使,治理黄河。贾鲁(1297-1353年),字有恒,山西高平人(今山...
· 中原行吟—寻梦中原—隋唐时期的郑州郑州名称的由来
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不久统一了天下,结束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隋文帝对地方建制进行了改革,将北朝以来实行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二级制,将北周时的荥州改名为郑州,下辖荥阳、成皋、密、内牟(即中牟,因避讳隋文帝杨坚父亲杨忠之名,将中牟县改为内牟县)、苑陵(今新郑东北)等县,州治成皋(今郑州荥阳汜水镇)。从此,郑州一名开始用于今郑州地区。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管城(今郑州市管城区)从中牟县划出独立为县。同年,郑州改称管州,州治从成皋迁至管城,下辖管城、成皋、荥阳、新郑、苑陵、广武、中牟等12县。隋大业二年(606年),管州又复称郑州。唐朝时,郑州行政建置时有变化。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分置郑州、管州。郑州辖密县、汜水、荥阳、荥泽、成皋五县,州治武牢(今郑州荥阳汜水镇);管州辖管城、圃田、须水、清池(今属新郑)四县,州治管城。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废管...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