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中原行吟—寻梦中原—老子:上清宫的奠基人

2018-01-25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92
转发:0
评论:0
中原行吟—寻梦中原—老子:上清宫的奠基人,12日,绵绵秋雨中,参加“老子与洛阳”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和我市宗教界人
  12日,绵绵秋雨中,参加“老子与洛阳”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和我市宗教界人士,一起为上清宫的复建奠基——上清宫,我国著名道观,位于邙山翠云峰,乃是道家鼻祖老子著书炼丹之地,隋有老子庙,唐建上清宫,抗战时期遭日军飞机轰炸,古建筑多有不存……
  来了几百位香客,有人在高声诵读《道德经》
  去上清宫采访之前,我没与上清宫的道长联系,只是和一位摄影记者一道驱车来到邙山翠云峰,想看看即将重建的上清宫是否热闹,因为印象中的上清宫,已是房舍颓然、香火沉寂了。
  正是重阳佳节,殿前来了几百名香客,以老者居多,间有青年,从老君殿门前开始,便是进香跪拜的队伍。再往里面走,翠云洞内香客云集,玉皇殿上诵经声声,殿里殿外一派热闹景象。在殿门附近,我问一个卖香烛的妇女:“今天怎么来这么多人?”她笑道:“今儿逢九,人就多了。”原来上清宫是逢九进香,每月的初九、十九、二十九是进香日,今天恰逢九九重阳,来的人就更多了。
  时间紧张,摄影记者忙着按动快门,我突然发现:一信客口中叼着香烟,手里却拿着《道德经》,随众人在那里高声诵读。我怕这个人上了镜头不雅,就小声对摄影记者说:“等他把烟头扔掉你再照吧。”摄影记者会意,遂停止拍摄。 
  出了殿门,诵经声渐远了,我不免觉得好笑:道家讲究逍遥,一切顺其自然。他叼着烟诵经,也许这样他感到惬意,我又何必如此机械,如此认真呢?
  正在那里思考时,道长从下清宫赶来了,我们原本认识。道长张信铭站在我身边,一身道袍,打着裹腿,步履轻盈,说是刚才接到电话得知有记者来访,所以就上山来了。
  这位道长40多岁,是全真派龙门正宗第25代传人,如今担任洛阳市道教协会副会长。我提出要了解老子和上清宫的关系,他满口答应,连说:里面请,资料都在呢!而我却站定在山门之外,看着绿色四合中的上清宫,琢磨起道家的渊源来……
  来到了老子悟道处,2500多年前的孔子也来过
  佛家道场最宜阳光,道家洞天却宜清风。
  站在上清宫山门前,我最想捕捉的是风。当年的老子,就是在这里握住了形而上的思维之风,才从玄妙的“道”出发,解析万物而幡然悟道的。他的《道德经》五千言,遍及宇宙万物,解读盛衰兴替,状描沧桑流变,最终不过只写了一个字——风。
  是啊,风,唯有风,这不具形体的生命,才能永远流动,它来去无踪,却真实存在,其余的世间万物一旦具有形体,终是那匆匆过客,生老病死,成住坏空,最终都要寂灭。
  老子的伟大之处,不仅仅因为他选择了洛阳作为他工作的城市,也不仅仅因为他选择了“东周柱下史”,担任了“国家图书馆”馆长,可以最方便地掌握周王室典籍,而是他在喧嚣的洛阳城中埋头工作的间隙,还能抬头看一看邙山翠云峰,看一看社会、人生之外的大自然。
  当时的翠云峰植被一定很好,这从它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来:“翠”,是有苍翠的树木来点缀的;“云”,是有较高的地势来支撑的。查查资料:翠云峰地处邙山最高处,海拔150米。登临此处,可以远眺,可以思考,所以老子时不时就上来转转。再看看《重建上清宫古迹碑记》中载,翠云峰“背邙山之原,面伊洛之流,枕大川,朝少室,挟太行,跨函谷……山川绚丽,云日宣明”。道长说:你想啊,如此好山好水簇拥着翠云峰,这确实是个修炼悟道的好去处,在洛阳工作的老子,能不上这儿来修炼吗?传说老子工作之余,常来翠云峰修炼、炼丹、著书。他的祖籍虽是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厉乡曲仁里,但他6岁时便随父亲李乾举家迁往东周都城洛邑来了,他在这里生活了60多年。
  老子悟道之后,吸引了天下的好学之士,其中有一人,特想向他学习,这人便是鲁国学者孔子。公元前523年,鲁国国君送给孔子一辆牛车和一个书童,30岁的孔子风尘仆仆地往洛阳赶来了。他此行的目的很明确:一是学习“之制”,二是探究“礼乐之源”,三是考察“道德之规”。老子接受了孔子的询问,有时候是在城内,有时候是在翠云峰上。
  一次见面后,老子问孔子:“你现在读什么书?”孔子说:“我在读《周易》,圣人都读这本书。”老子立即予以否定,说:“圣人读它可以,你为什么要读它呢?你知道这本书的精髓是什么吗?”孔子回答:“是宣扬仁义。”老子说:“所谓仁义,是一种惑乱人心的东西,就像夜里咬得人不能睡觉的蚊子一样,只能给人平添烦恼罢了。”
  说到这里,老子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你看,鸿鹄不用每天羽毛就自然雪白,乌鸦不用每天染墨而自然漆黑。天自来高,地自来厚,日月自来就放射光芒,星辰自来就排列有序,草木生来就有区别。如果你修道,那就顺从自然规律,自然就能够得道。宣扬那些仁义之类的有什么用呢?那不和敲着鼓去寻找丢失的羊一样可笑吗?”
  一顿连珠炮般的教训,把孔子砸蒙了,孔子没吭声。
  老子又问:“你觉得自己得道了吗?”
  孔子说:“我求了27年道,仍然没有得道啊!”
  老子说:“如果道是一种有形的东西,可以拿来献给人,那人们就会争着拿它献给君王;如果道可以送人,人们就会拿它送给亲人;如果道可以说得清楚,人们会把它告诉自己的兄弟;如果道可以传给别人,那人们都会争着传给自己的子女了。然而这是不可能的。原因很简单:如果一个人心里没有对道的正确认识的话,那道就不会到他的心中去!”
  这一番话,看似简单,却很深奥,孔子有点儿弄不懂了。他辩解道:“我也在努力啊!我不断地研究《诗经》、《尚书》、《礼》、《乐》、《易》、《春秋》,我讲解治国之道,还谒见了70多位国君,但他们都不采纳我的主张。看来人们是太难说服了!”老子说:“你研究的‘六艺’,不过是时代的陈旧东西罢了,说那些又有什么用呢?你现在所研修的,也都是些陈旧的东西。”
  孔子虔诚地听着,表示回到鲁国要恢复周礼,老子却认为这是无法办到的。老子说:“礼,应该与时俱进,现在世易时移,周礼已经不适合现在的情况了。”他告诫孔子:“你所说的那些人,他们的尸骨都已腐朽,只是其言论还在罢了。作为君子,遇到合适的机会就从政,时机如果不成熟,就像蓬蒿一样随遇而安吧。善于经商的人把货物秘藏,不让别人看见,虽然富有却像什么也没有。德高的君子,往往像个愚钝的人一样毫不外露。你应该丢掉骄气和欲望,丢掉你那过于执著的志向,因为这些东西对你没有一点好处。我所要告诉你的就是这些。”
  老子说话有点直率,有点难听,但孔子听后却明白了:老子已经完全悟道了!后来的历史证明,老子的预见完全正确,孔子后来周游列国,恢复周礼,确实不受欢迎,到处碰壁。
  呜呼!今天想来,那么伟大的孔子,在老子面前就像个小学生,他从老子那儿回来以后,竟然三天都没有说话。他的学生子贡很奇怪,就问老师是怎么回事。孔子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能跑的,我可以用网去捉它;能游的,我可以用丝线去钓它;能飞的,我可以用箭去射它。至于龙,我不知道它是怎么乘风云上天的。我今天见到老子,他就像龙一样深不可测啊!”
  其实他应该再补充一句:“鲁国、卫国这些小国家,我只要旅行就可以去讲学,像楚国、齐国这样的大国,只要我愿意就可接近他们的国君,但我面对洛阳这样一座城,我不知道它的深浅啊!我到别处都是当老师,而到洛阳来是当学生啊!”
  来到洛阳,见到老子,孔子真的是被深深地震撼了。
  后来有人问起他的主张,他不假思索地回答:“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回答得干脆、简洁而又坚定。
  老子离开洛阳后,洛阳人在翠云峰修建了老子祠
  话说孔子离开洛阳,回到了鲁国,创建了他的儒家学说。而在洛阳的老子,依然在周朝当他的“国家图书馆”馆长。关于孔子入周向老子学习的事情,《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写得清清楚楚。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多次到上清宫采访,当时的道长是师惟新,我向他提起“孔子入周问礼”之事,他拿出一副对联让我看:
  学传东鲁三千士,道衍西周八百年。 
  当时我眼前一亮,问他从哪里得来。他说是一位相赠。这副对联真是太好了,只用了14个字,就把孔子和老子、儒家和道家的事情全概括了。但我很疑惑:西周、东周加起来寿命800年,其中西周还不到300年,怎能说“道衍西周八百年”呢?后来想了想,明白了:这不过是为了对仗罢了,因为上联有“东鲁”两字,下联只好对“西周”,对得很工整。对此我们也只能意会了。这次来看上清宫,发现各处楹联很少,如果能把这副对联刻上该有多好!
  咱还接着说老子。
  老子这个人不得了,他边工作边著书,边在城中上班边在翠云峰炼丹,他站在入世与出世之间,时刻做着归隐的准备。后来,周王室发生了争夺王权的内乱,王子朝一看自己争不到王位,便命人抢走了王城所有的图书档案,跑到楚国去了。
  这等于出卖国家文物,这可急坏了老子。可人家是王子,拦也拦不住啊!但文物档案流失了,自己总有失职之嫌,他在洛阳也待不下去了,于是登上翠云峰,牵起一头青牛,带上一个书童,往西去了。
  当时走得慌张,老子连关牒也没有带。没有关牒,怎能闯关?所以走到灵宝的函谷关,他便被挡住了。
  有趣的是,函谷关的关令尹喜,脑子很会转弯,他知道这个白胡子老头虽无关牒却有学问,于是又是恭维又是邀请又是逼迫,让老子当夜写下了五千言《道德经》,这才让他出关了。其实现在看来,这《道德经》的一字一句,都是精义要理,几乎囊括了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岂能一夜而成?这部《道德经》,必是先成书于洛阳,后才能脱口于函谷,或是先存于老子心中,是腹稿,然后才默写于尹喜面前,是定稿。而他最初谋篇布局的地方,必在洛阳城,必在翠云峰。
  话说当老子来牵那头正在翠云峰上吃草的青牛时,那牛眼见得要离开洛阳了,就对着西方吼叫了三声。于是,洛阳人就在青牛吃草的地方建了一座青牛观,把青牛观西侧的那道峪称作青牛峪,沿用至今。牛是青牛,正与道家的色彩“青色”相谐。会看地貌的人,今天还能看出这里的地貌像头牛,头西尾东,大方向是向西,似乎东方再也没有让它留恋的东西了,仿若他的主人老子,在写了《道德经》之后,义无反顾地西出函谷不知所终了。
  老子虽然走了,终究带不走翠云峰。他在此处悟道成功了,这里便成为道家的发源地,他也被尊为道家鼻祖,洛阳也便成了道家道教之渊薮。他离开洛阳之后,洛阳人在翠云峰建了老子祠,用来怀念他,这便是上清宫的原型。
  老子,可谓上清宫奠基的第一人,他在邙山翠云峰留下圣迹仙踪,从此被人追寻,延伸发展而成为道教。我常想:洛阳人总是自豪白马寺为“释源”、“祖庭”,其实上清宫何尝不是“道源”、“祖庭”呢?由是歌曰:洛阳上清宫,道家渊源地;至今思老子,翩翩作逸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原行吟—寻梦中原—宋元明清时期的上清宫
上清宫属于这种道观:第一,它是道教的晴雨表,其香火盛则道教盛,其香火衰则道教衰;第二,它是洛阳兴衰的伴随者,洛阳城繁荣它就灵光,洛阳城衰败它就暗淡。我们可以把司马光那句诗改成:“若问洛阳兴废事,请君只看上清宫。”宋元明清时期,上清宫的复兴和衰落,更能说明这一点。每次来上清宫,我都有一个疑惑:历史上它多次被毁,可被毁掉的碎砖瓦都弄到哪里去了呢?要知道,拥有千百间房屋的建筑群被毁掉后,就是一座不小的废墟。几年前我市在此建设上清宫森林公园,当时我问老城区委办公室的党主任:“挖树坑时挖到旧砖瓦了吗?”他说:“没有,下面全是黄土。”我又问附近的农民:“有没有人拿这里的碎砖去垒墙?”其中一位老者回答:“庙里的耕地荒废时,俺村里倒是有人来代耕,但从未听说有人来搜寻旧砖,这里从来不见有破砖烂瓦。”可是,即使是一片废墟,也该留下一些碎片啊!历史不做回答时,我们只好走向历史……一上清宫尚未走出唐代,就遭到了洗...
· 中原行吟—寻梦中原—盛唐上清宫绝代之繁华
“山河扶绣户,日月近雕梁”——这是杜甫在诗中对上清宫的描写。由于唐朝皇族与老子联宗,老子遂成为其祖先,道教遂成为唐朝国教。朝廷在洛阳特设“老子乡”,上清宫的地位提升,几成李唐王室的祖庙。唐玄宗甚至想把它整体搬迁到他的旧宅里去,只是受到洛阳民众的反对才罢休。唐代上清宫,繁华如梦,万方辐辏,诗圣杜甫和画圣吴道子都在此留下了墨宝。道家意象,原本不怕荒寂与萧条,所以霜降过后,我又来到上清宫,想看看一场大雨过后,落叶衰草是否掩住了三清殿的础石。可我到了那里一看,几位道士早已把落叶打扫干净了。除了道长之外,这里的赵良真道士我也认识,10年前我采访过她。她递给我一些资料,都是小册子,仅《道德经》就有两三种版本,还有孟津一位信客自费印的一些经文。这些材料中虽无画圣吴道子画的《五圣千官图》,但画中大唐5位天子率领百官,浩浩荡荡来上清宫朝拜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一隋朝在翠云峰修建了老子庙,使道教有了活动平台...
· 中原行吟—寻梦中原—伏羲传奇
公元前7771年十月初四,在今甘肃省天水市有一个龙图腾的母系氏族部落,首领叫华胥氏,风兖姓,她和她亲族叔嫟领着族众逐水草而居,游牧到水草丰盛的雷泽(现甘肃天祝成县一带)。在这里结识了雷泽氏,在成县仇夷山生下伏羲,然后伏羲随母又回到华胥氏的发祥地华亭华池一带。因为是以游牧为生,华胥氏居地经常有变化最后才在今甘肃秦安县大地湾一带定居下来,并长大成人,立圭表纪历,从此纪历兴起,因之这个地方又叫成纪,当地人叫“大地尼”,又叫“大帝湾”。华胥氏和雷泽氏得到的这个儿子——这是伏羲氏。这是个风和日丽的春天,按照当时的风俗,她们部落姓风兖,所以他姓也就姓风兖,当时人们以“葫芦”为食,过着半牧半农的生活,培育葫芦的族人,就被众人尊称为瓠民,部族称华族,专门培育葫芦的氏族又被称为瓠氏。葫芦又名“瓜瓞”,瓠民发现瓠不仅可食,还可作器物用。巨瓠剖之为舟作船,名盘瓠舟、天盘舟;小瓠剖之为盘、为瓢为勺;自蒂开口,为“...
· 中原行吟—寻梦中原—灵感塔情话
北宋仁宗年间,有一位名叫任苏的秀才,携带书僮兴儿来东京会考,单等朝廷发榜。闲暇之余,主仆二人慕名到开宝寺内观赏灵感塔。正是秋高气爽时节,灵感塔巍峨挺拔,飞檐斗拱,凌空绝顶,煞是壮丽。主仆二人兴致勃勃,争相攀登,每层都有佛龛,红烛高烧,照亮蹬道。他俩好容易爬到顶端,早已是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了。从塔窗向北眺望,阡陷纵横,黄河如带;向南鸟瞰,繁树烟花,叠楼重殿。任苏触景生情,吟诗填词,尽兴方归。忽然,狂风大作,从西北方向飞来一股烟尘,把佛龛内的灯烛全部吹灭,塔内顿时漆黑一团。主仆二人被围在蹬道里,叫苦不迭。正当两人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时候,红光一闪,一位少女挑着灯笼来到面前,柔声道;“二位休慌,随我慢慢下塔。"不及细问,他们就跟随灯光下到塔底。任苏这才看清姑娘,十六七岁,布衣素裙,面容俏丽。忙拱手道谢:“多谢姑娘搭救。你怎知小生和书僮在塔内?”“小事一桩,何足挂齿。"姑娘还礼道:“这红灯笼挂在塔...
· 中原行吟—寻梦中原—肖家沟
荥阳市西南的环翠峪里有一个远近闻名的村庄,叫肖家沟,肖家沟因历史上出过大官,后又被满门抄斩而闻名。据说,宋末元初时,朝中有一个姓肖的一品大员,武将出身,人们都叫他肖一品。肖一品不满皇帝昏庸,元人强暴,毅然辞官回到家乡环翠峪肖家沟务农赋闲。为防山贼盗寇,保家护院,肖一品把家中年轻力壮的男人都训练成会舞枪弄棒的庄丁。消息传出,附近无依无靠、穷困潦倒的山民猎户都来投奔。肖一品怜悯乡亲,来者不拒,不到两年光景,就拥兵三千之众。不久,朝廷就知道了肖一品招兵、树旗囤粮的事情,即派5万官兵前来围剿。官兵来到肖家沟的山口处(当地人称之为龙脖),就被守关的庄丁挡住。肖一品立即拉马抬刀,来到山口,怒向官兵道:“为何剿我肖家沟?”官兵反问:“为何拥兵逾千?”肖一品曰:“养兵为保家园,却无反上之心!”肖家兵居高临下,英勇善战,官兵久攻不下,即把兵力一分为二,一队山前佯攻,一队顺汜水河西支流逆流而上,绕道翻越天堂寨...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