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民俗大观—传统游艺—开封盘鼓

2018-01-25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71
转发:0
评论:0
民俗大观—传统游艺—开封盘鼓,   原名“迓鼓”,是唐宋时军阵之乐。盘鼓一仍古制,鼓面直径42厘米,框径达55

    原名“迓鼓”,是唐宋时军阵之乐。盘鼓一仍古制,鼓面直径42厘米,框径达55厘米。鼓队人数众多,最少八盘,多者达百盘以上。开封盘鼓特长于行进队列,排列次序是令旗在前,接着是大镲,中间是鼓队,最后是马锣和小镲。根据表演场地大小,队形既可横竖变换,也可围成大小圆圈,随着节拍,边敲边舞。由于鼓大、动作剧烈,鼓手寒暑都光膀击鼓,近年虽制有统一民族服饰,仍须袒露一肩,显武雄壮。开封盘鼓套路原有200多个,今存常用的有10余种,演奏起来气势磅礴,威武雄壮,节奏强烈,铿锵有力,开封民间极为风行。目前已传播各地,成为颇有影响的民间广场表演艺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民俗大观—传统游艺—开封斗鸡
开封斗鸡之俗始于北宋,盛于清代,近代后一直盛行于民间。每年农历正月初二是斗鸡比赛的日子,农历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四也是斗鸡的好时候。开封斗鸡大体上只有三罩。“罩”,即同一血统的意思。由鸡到喂鸡的人,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开封斗鸡的三大帮派:北头派、西头派和东头派。各有自己的斗鸡领袖。豢养于开封的斗鸡称河南斗鸡,开封斗鸡的最大特点是鸡种纯,它选种精的程度是任何动物都比不上的。世代优选,选种时,绝对不允许近亲交配。人们喂斗鸡的目的是为了“斗”,所以除了选种有严格的标准和要求外,喂养和训练上也有独特的管理方法。俗话说:“拔好的鹌鹑蹓好的鸡”,就是这个意思。斗鸡的训练方法是“每日黎明开始“撵”鸡,速度由慢到快,时间由短到长;在广阔的场地上进行“散步”,以使精神轻松。再进行“训鸡”,即跳罩、蹾腿等各种姿势,晚上天黑前,再进行“补食”,即加餐。这样的训练可使斗鸡筋骨强壮,两腿有力,动作敏捷,以有利于打斗。开...
· 民俗大观—传统游艺—十斋郎开封社火
《十斋郎》是北宋开封民间队舞中带有讽刺性的滑稽舞蹈。与《舞鲍老》一样,《十斋郎》亦属“谐舞”之一。“斋郎”是某讽刺对象所买官职。该舞始于北宋,兴盛至今。元代张翥《蜕庵诗集》曾有诗云:“小儿舞袖学斋郎,大女笑着傍鼓簧”,形象地道出了《十斋郎》舞姿诙谐的特点。
· 民俗大观—传统游艺—绿腰舞开封社火
《绿腰》亦作《六幺》、《录要》、《乐世》,是唐代创制的著名软舞,属唐、宋大曲的一种,流传甚广,与北宋同时代的南唐曾盛行其舞。顾闳中的名画《韩熙载夜宴图》中就有舞女王屋山舞《六幺》的场面,图中的舞女背手分袖,韩熙载亲自击鼓助兴,这是中国舞蹈史上舞者姓名及形象与舞蹈名称相符合的惟一造型记载。南唐亡国后,《绿腰》舞开始在当时的开封盛行,北宋民间教坊40大曲中,中吕、南吕、仙吕调中均有《绿腰》,《东京梦华录》中也有此舞在民间流行的记载。
· 民俗大观—传统游艺—舞鲍老开封社火
《舞鲍老》是北宋开封民间最具影响力的舞蹈之一。该舞除在当时开封非常盛行外,全国各地均有人表演。时至今日,开封城外乡村中,仍有许多人善舞。该舞是模仿傀儡戏的滑稽舞之一,“鲍老”即舞中的调笑角色。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杨忆曾有《傀儡》诗云:“鲍老当筵笑郭郎,笑他舞袖太郎当。若叫鲍老当筵舞,转更郎当舞袖长。”此舞属于民间群舞形式,其舞蹈动作、队形变化较为独持,宋《德寿宫舞谱》载有“鲍老掇”的舞蹈专用词语。《水浒传》中曾描绘“社火队里那舞鲍老的,身躯扭得村村势势的”,可见北宋开封民间《舞鲍老》非常普及。
· 民俗大观—传统游艺—讶鼓舞开封社火
《讶鼓》为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王韶率军击败西夏时,为鼓舞士气而创制的一种军中舞蹈,流入民间后,即转变为节庆《健舞》,在当时的开封曾风靡一时。由于其舞者大多为健壮军汉,舞姿粗犷豪放,上至皇帝百官、下至平民百姓,均爱看该舞的表演。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