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民间工艺—瓷器典故—雷公与钧瓷

2018-01-25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20
转发:0
评论:0
民间工艺—瓷器典故—雷公与钧瓷,相传在宋朝时候,禹州这块地方被称为阳翟,在阳翟城内古钧台附近有座钧官窑,他们
  相传在宋朝时候,禹州这块地方被称为阳翟,在阳翟城内古钧台附近有座钧官窑,他们专为皇宫烧制御用钧瓷。他们烧制的钧瓷不但是上喜欢,就连天上的玉帝也爱不释手。
  且说一次幡桃盛会上,八仙敬献给王母娘娘几件钧瓷珍品,把玉帝的眼都看直了。会散了以后,玉帝跑到王母那儿硬要了鼓钉洗、出朝尊、花浇壶等几件好东西。王母虽不舍得,但玉帝要也不得不给。从此,五帝把这些钧瓷当宝贝看,一会儿不见就浑身不自在,上朝抱在怀里,睡觉放在床头。过了几天,他惦记着王母那儿还有几件,就又去要,就这样没几天,把王母的钧瓷全要来了。可玉帝还不满足,就派雷神趁巡天的机会到阳翟再给他弄几件来。
  这一天,正是夏季的晌午时分,天很热,忽然在天的东北方向电闪雷鸣,乌云四起,顿时大雨倾盆。但不一会儿,就云开日头现了,在古钧台下突然出现了一位老人,只见他豹眼浓眉,三缕花白长须,看着有点儿怪模怪样,原来他是雷神变的,想来搞点儿钧瓷。他大摇大摆地来到官窑院里,见到窑官也不施礼,大大例咧地说:“老头儿,你这儿有啥好钧瓷,拿几件送给老夫。”窑官虽不高兴,但并不见怪,深施一礼,说:“老丈,想您是外地人,不知这是官窑,本窑产瓷一概上贡皇上。别说送,卖都不能卖呀!”雷神一听:“不给,你知道老夫是谁?”窑官也生了气:“就是神仙来了也没有!”雷神一听,火气就大了,大叫:“我是上天雷神君!”窑官闻听大笑,吩咐众人:“把这个疯子赶出去!”就这样,雷神连钧瓷的影儿都没有看到就被赶了出来。雷神越想越丢面子,回去咋交待呢?于是就决定晚上去偷。等到窑工们都睡着了,雷神偷偷溜进窑棚,转了一圈儿,就是没有钧瓷,心里生气。突然他看到钧瓷窑里面有一窑红彤彤的瓷器,心想这肯定是钧瓷,伸手就拿。他不知这窑还没有凉下来,热得很呢,烫得雷神哎哟一声跳起一丈多高,轰隆撞破了屋顶,把窑给砸塌了。他一看大事不好,连忙溜走了。
  到了灵霄宝殿交旨,玉帝看他空手回来,非常生气,就罚他下次不准参加蟠桃盛会。雷神想想这事真窝囊,于是,每次他巡天经过阳翟。都会想起这窝囊事,都要瞅机会雷击钧官窑的地盘,发泄怒气。现在钧官窑还时常发生雷击现象,据说这就是雷神在发脾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民间工艺—瓷器典故—变色钧瓷片
从前,也说不清是哪个朝代了,在烧钧瓷窑的地方,出了个恶霸,叫万乐。这人横行乡里,无恶不作,是地方一霸,人送外号“万恶”。窑工们都很恨他,但又拿他没办法。有一天,万恶听说有个小窑工拾到了一个钧瓷片,是件宝物,就去找那小窑工,要强行抢占到手。原来,小窑工拾到这个钧瓷片,能知天气阴晴变化,天气晴朗时,瓷片色变白;天阴时,瓷片色变蓝;天将下雨时,瓷片又变成红色的了。窑工们有了这个宝贝,干活可方便了。因为用手拉成的湿坯子,每天都要从作坊里端到外面的坯架上去晒,天晴的话,晚上也得晾晾,靠风把坯吹干,不然第二天就无法接着干活。若遇阴天,院里有坯,天滴两星儿就得赶紧收坯。雨下大以前,必须把坯收完,要收不完,雨水就会把坯全部淋坏,活算白干。到了夏天,天说下就下,可苦了众密工们。白天还好说,到了晚上觉也不敢睡,都囫囵衣躺在床上,眼似睁不敢闭,心提到嗓子眼儿,耳朵还得留着神听。听见几滴雨响,赶紧就得起来收坯,经...
· 民间工艺—瓷器典故—钧瓷开片与盘龙瓶
北宋徽宗时期,在阳翟城(今禹州市)古钧台官办钧窑场里,有一窑钧瓷刚刚住火停烧。窑工们已把窑门扒开了一个大口子,窑里炉火通红,温度正高,使人不能近前。这时正值夏天,好端端的天空突然间乌云密布,一刹那,雷声隆隆,闪电过后,只见一条龙在空中上下翻腾。一场大雨随着狂风降了下来,大雨点打在热窑顶上,冒起一团团水汽,狂风吹进高温的窑里,只听里边“喳喳”作响。窑工们躲在草棚下避雨,心里直嘀咕:这一窑瓷器肯定要报废。大家一个劲地在心里祈祷:“老天爷,行行好,别再下啦!”要说也真奇怪,窑工们刚祷告完,天说不下就不下了。转眼雨过天晴,太阳也冒了出来。窑工们急忙跑到窑前观看。一场暴风骤雨过后,窑早凉了。一个年纪最大的老窑工怀着十分不安的心情,从窑里抱出第一个笼盔(匣钵),小心翼翼地打开,只见一个里青外紫的鼓钉洗,釉面上全部是裂纹,并且随着“喳喳”的响声,裂纹还在增多。老窑工心想:过去烧出的瓷器釉面平整如玉,这次...
· 民间工艺—瓷器典故—吴道子和钧瓷
名扬海外的钧瓷,据传是唐朝大画家吴道子和几个老窑工一起烧制成功的。吴道子是民间画匠出身,喜欢和老百姓打交道。凡是穷人向他求画,他是有求必应。唐朝天宝年间,吴道子的画成了宝画,一幅画能值二十石米。玄宗知道这情况以后,心想:要是平头百姓都有了他的画,这还有啥主贵的?于是挖空心思,给他赠了一个美名叫“封笔吏”,没有皇王圣旨,不准随便作画。吴道子一气之下,告病回到了故乡阳翟(今禹州市)。这一天,吴道子到古钧台游玩散心,他看到古钧台旁边有不少瓷窑,窑工烧制成的瓷器,尽管胎质浑厚,工艺精细,可就是釉色非常难看。道子心想:朝廷封了我的笔,但封不了我的双手,我帮助家乡父老想想办法,改进一下瓷器釉色,这总不会犯啥王法吧?吴道子来到一窑场门口,窑工们认出他是大画家吴道子,连忙热情地把他请进屋里。窑工为他倒了一碗清茶,递了过去。吴道子接过茶碗仔细看了一阵儿说:“这瓷碗做得够精细的,如果改进一下釉色,就是一件瓷器...
· 民间工艺—瓷器赞歌—钧瓷铭
琳琳琅琅,百业艺芒。独步瓷林,钧窑称王。师承唐皇,黑钧有祥。历经百载,宫内珍藏。明皇隶书,钧瓷四强。精美绝伦,迸片行涎。窑变无双,寐时犹响。江山如彼,易覆易降。永作警言,钧不随葬。宋代名瓷,钧居要强。承汝类青,强定赋祥。胜歌添纹,越官玉漾。精妙绝品,徽宗书详。唐厚宋淡,元聚明艳。清飘逸兴,民国。万隆会议,总理应样。钧瓷礼品,费尽心肠。专家教授,艺人回乡。三载投入,大有产出。古彩斑澜,典雅悠扬。五洲欢笑,大国真强。自此一绝,又现光芒,三家领芳,八家辉煌。中华美名,钧为飞翔。世纪鸿篇,神后雄扬。
· 民间工艺—瓷器渊源—金代钧瓷概况
如果说钧瓷成熟于唐开元年间,辉煌于宋徽宗时代,那么经金元的延续、明的渴求、清的追溯。钧瓷艺术则始终张扬着瓷国的风雅颂的旗帜。金元时期的钧瓷研究是重要的环节,是辉煌后的沉寂时期。本文试作探讨。一、因钧台而命名的钧州和因钧瓷而名的钧州之争。1、钧台又名夏台,源于夏启登台封侯而建,是历史古迹。时因金国与北宋发生了规模宏大的三峰山战役。据载,双方投入兵力均在数十万之众,延绵数几十公里,残酷凶烈,最终以金的胜利,而笑傲阳翟,挟余威于钧台分封诸将。沿袭传统旧制,将阳翟改名为钧州。因钧台而名钧州,因钧州而命钧瓷。2、持钧瓷说的学者认为,当时阳翟设有钧官窑,其瓷名享以久远,当地人以此为自豪,金宋三峰山之战,残酷凶烈,以金胜利为告终。沿旧例,命阳翟为金之辖下钧州。同时认为古钧台绵延几千年,已无迹可寻,金国统治者文史知识缺乏,也无深究古史之举,故改阳翟为钧州,实由钧瓷之功。二、金代钧瓷的时代背景金代的钧州之战...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