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工艺—瓷器渊源—唐代钧瓷慨况
一、唐钧的概念
唐代钧瓷的特征大致可用“厚重”来概括,按考古学成就来看,唐代钧瓷是以黑釉上泼斑爆斑为代表的。它以黑白为主色调,其间黑中泛蓝,蓝中隐白,蓝白相间,且釉体斑纹随着烧成温度高低有流动感,显针尖状、丝缕状、流星状、雨点状等,变幻莫测,有着特殊的丰富的审美体验。这一美学成就与宋代钧瓷红紫相间的窑变斑彩十分相似,其根本工艺技法与宋代钧窑是一脉相承。故纳入了钧瓷的体系,称其为“启蒙期”,唐代钧瓷的造型多为使用类器皿,如碗、盘、壶、缸、瓶、炉等,也有装饰功能的腰鼓形的拍鼓。这表明唐钧已从使用类向装饰、审美方面发展。
二、唐钧的风格
从工艺方面看,这一时期的钧瓷,胎质并不十分坚实,且显土黄色,表明烧成温度并不十分高,大约在1000℃左右,甚至更低;从胎釉结合看唐钧应该是一次烧成的,不分素烧和釉烧;从釉色呈现来看,唐钧应是先均匀施下黑色底釉,稍后一段时间,进行点斑,泼斑等随意性操作。从足部处理来看,多为半釉或无釉,大致原因是避免釉体流动过大,造成粘足等缺陷。从现场遗址来看,唐钧是在匣钵内烧成的,并非裸煤。从影响范围来看,在河南境内,乃至陕西、河北、山西均有其类似产品的出土,突出的有禹州神后窑、鲁山段店窑、内乡邓州窑、郏县黄道窑、禹州扒村窑,乃至山西交城窑。
三、唐钧的审美
观察对比,可以发现唐代的的钧瓷与其它瓷种有以下几个特点,唐钧以釉层丰厚,区别于当时的青瓷、白瓷、黑瓷,常有釉泪、釉痕、釉淌等凸凹现象,表明釉层是复式堆积的。
唐代钧瓷的造型大多丰润、浑实、庄重、素穆,拒绝小巧、灵珑,秀丽、乖巧,是受时代文化思潮的影响,故以庄重著称。
唐代钧瓷的釉感坚实、强硬,有一种力量和动感,渲然着张力和亢奋,饱满向上,而不轻浮,有一感重量。
唐代钧瓷的艺术感受力,表现为厚润、美满,在沉稳的基础上,追求一种奔放和激荡,故纵观唐钧的整体特征,当属“厚重”。
总的来讲,唐代钧瓷的显著特征是花釉彩斑艺术;以丰润庄重的造型,从日常生活用品中,逐渐向审美需要中起来的,以“厚润庄重”的审美风仪称雄于世,也因此对随后的真正钧瓷业的兴起,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唐钧的另种可能
需要补充的是,部分钧瓷资料正昭示着,在唐代中期,也即唐玄宗天宝年间,真正的钧瓷已初见端倪。认为唐三彩的出现,极大地鼓舞着真正钧瓷的出现,基于唐代画圣吴道子的神来之巧,帮助神后民间艺人,成功创烧了钧瓷。也正是唐代钧瓷的出现,才对立唐三彩成为宫庭御用珍品,而唐三彩成为冥器,供另一世界使用。也正因为唐代出现真正的钧瓷,才为酷爱瓷器的后周柴世宗提供了作品的理想、欲望——即“雨过天晴云破处,诸般颜色作将来”,成就了柴钧一家窑的可能;也因此宋代钧官窑卓立汝定官哥之前。
这一理论的成立与否,尚需考古学家进一步论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