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民间文学—民间传说—高贤寿圣寺塔的传说

2018-01-2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822
转发:0
评论:0
民间文学—民间传说—高贤寿圣寺塔的传说,寿圣寺塔俗称“高贤塔”,位于太康县城西北20公里的高贤集。它为明代建筑,是七

  寿圣寺塔俗称“高贤塔”,位于太康县城西北20公里的高贤集。它为明代建筑,是七级楼阁式砖塔,塔高28.3米,平面呈六角形,上有一宝珠塔刹。第一级面宽3.8米,南面正墙除第七级外均有真门,每层檐下都饰有砖雕斗拱,塔身共饰石雕佛像211尊、石碣14块。
    传说寿圣寺塔(它因建在高贤的寿圣寺遗址上,所以称寿圣寺塔)初建时,塔东北角300米远处侯家湾有一侯家大户,请来风水先生看地形,并选建塔地址。风水先生看了一会儿后说:“塔建在这土岗上(侯家湾西南边),塔要像旗杆,喻示猴子好爬杆。”侯家大户连声赞同。大塔建成后有人传言说:“猴子要不爬杆就用鞭子抽。”侯家大户听说后,认为此言不吉利,决定要盖一座“越塔楼”,超越过大塔,以便能镇住大塔。他们盖了就塌,塌了再盖,盖了还塌,结果没有盖成。
    俗话说:“唐修寺院明修塔”。相传在中国历史的唐朝每个皇帝都信奉佛,大兴土木,修建寺院。在寿圣寺塔的后面原来有一座大寺院,叫寿圣寺,占地540亩,有天王爷庙、主持爷庙、关爷庙、奶奶庙、二郎庙、东王爷庙等10多处庙宇,就是唐朝时建造的。寺院里面原有许多华丽的宫殿,富丽堂皇,异常壮观,后来由于战乱,寺院被焚毁。
    在明弘治年间,河南开封府陈留县小城堡的郑俊,在高贤集做生意,并常年住在高贤集。一天夜里他做了个梦,梦游到该寺院,看到寺院里殿堂破败得不成样子,他许愿说:“我以后如果发了财,就把这寺院恢复起来。”经过他21年的努力经营,果然发了大财,为了还愿,他从明正德13年7月(1518年)开始修整寺院,建后殿5间、观音殿3间、天王殿3间、伽蓝祖师殿6间、钟鼓楼1所、僧房数间,并在寺院东南边增建楼阁大实心砖塔两座,且一大一小。大的七层六角高35米,除底屋和顶屋外,每个转角上悬挂风铃30个,无论刮哪个方向的风,都叮当作响,悦耳动听。塔身上还刻有石雕佛像211尊。在大塔西50米远处,还建有一座小塔,1858年清政府因防止捻军经过这里被扒掉,用塔砖修建了高贤集的4个寨门。
    据说寿圣寺塔只在春秋天里修,冬夏不建,是因为当时受天气等自然条件的制约,天太热或太冷没法干。另外,建塔的资金用完后,也不得不停下来去“化缘”,筹到一定的钱财后,再接着建。就这样,前后用了13年的时间才完工。
    相传在寿圣寺塔的东北方向杞县某村有一胡姓人,他到高贤集赶庙会,看到塔向东北歪得很厉害,就担心塔倒了砸着人。回家后就整天坐卧不安犯了心病,不久就水米不进、卧床不起了。他不断打听寿圣寺塔倒了没有?砸着人没有?后来,家人发现了这个情况,就让赶集的人撒谎说:“塔倒了,没有砸着人。”他听后连声说好,病也不治而愈。
    1948年开封解放前夕,陈毅带领的部队从寿圣寺塔经过,一个士兵指着塔上一尊佛像对另一个枪法较好的士兵说:“别看你打敌人是百发百中,但塔上的佛像你不一定能打中。”枪法较好的士兵不服气,拿起手枪对着那尊佛像“啪啪啪”就是三枪。奇怪的是,一枪打在了佛像的左边,一枪打在了佛像的右边,一枪打在了佛像的下边,打的枪眼到现在还能看见呢。
    太康西北有三大:高贤乡的寿圣寺塔大,漳岗的萝卜大,都去方城(在太康王集乡)看大蜡。说明寿圣寺塔高大,看得远。
    过去在太康县的龙曲乡、王集乡、芝麻洼乡及杞县板木等地都能看见寿圣寺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寿圣寺高贤塔
寿圣寺塔俗称“高贤塔”,位于太康县城西北20公里的高贤集。它为明代建筑,是七级楼阁式砖塔,塔高28.3米,平面呈六角形,上有一宝珠塔刹。第一级面宽3.8米,南面正墙除第七级外均有真门,每层檐下都饰有砖雕斗拱,塔身共饰石雕佛像211尊、石碣14块。传说寿圣寺塔(它因建在高贤的寿圣寺遗址上,所以称寿圣寺塔)初建时,塔东北角300米远处侯家湾有一侯家大户,请来风水先生看地形,并选建塔地址。风水先生看了一会儿后说:“塔建在这土岗上(侯家湾西南边),塔要像旗杆,喻示猴子好爬杆。”侯家大户连声赞同。大塔建成后有人传言说:“猴子要不爬杆就用鞭子抽。”侯家大户听说后,认为此言不吉利,决定要盖一座“越塔楼”,超越过大塔,以便能镇住大塔。他们盖了就塌,塌了再盖,盖了还塌,结果没有盖成。俗话说:“唐修寺院明修塔”。相传在中国历史的唐朝每个皇帝都信奉佛,大兴土木,修建寺院。在寿圣寺塔的后面原来有一座大寺院,叫寿圣...
· 民间文学—民间传说—巧遁圣旨
100年前,大黄村北雁里丁浩,字养滨,号松亭,在清朝做官,后入内阁,由中书升侍读。韩店村芮世会也在朝做官,俩人既是同乡又是朋友,关系十分密切。一天,朝廷下一道圣旨,叫芮世会传谕。他走到殿前见几个大臣们在下棋,因一个棋子吵起来,他忙到跟前看热闹,竟不知不觉地把圣旨插到朝靴筒里。这一举动被朝中一个奸臣看到了,禀于皇上。少时,皇上传芮世会有污皇上之罪,皇上决不会轻饶,一定要想个法子救他,于是丁浩赶紧也去殿前。芮世会在殿前碰到了丁浩,丁故意与芮撞了个满怀,并假装恼怒,照世会打了一耳光,把芮世会的乌纱打掉了,芮正感到莫名其妙,丁浩就把芮的顶戴拾起来给他戴上,说声:“你还愣啥,还不快上殿去。”丁就走了。芮世会在殿上跪也,皇上问:“你把圣旨藏到哪里去了?”这时,芮世会已经醒悟,忙在自己身上乱找,皇上大怒说:“你把皇上圣旨插到期靴里,该当何罪?众侍卫给他摘下顶戴判他充军。”当侍卫去取顶戴时,谁知圣旨竟从顶...
· 民间文学—民间传说—红枣的传说
浚县善堂乡差不多都是沙地,枣树特别多,红枣也很出名。据说,这枣树还是一个小姑娘引进过来的,那小姑娘叫小娟,她十四岁那年,爹死了,就剩她和一个瞎眼老娘,由于家里没有劳动力,日子过的很穷苦。有一天,小娟正在外面剜菜,忽然,从天上掉下来一只大雁,翅膀上插了一根箭,小娟一见赶紧把大雁身上的箭拔了下来,用小手巾儿给大雁包扎好放它飞走了。这天夜里,小娟睡的正香,梦见有个仙女在床边站着对她说:“小娟姑娘,谢谢你救了我一命,我没有什么贵重的礼物,给你带来了两个红枣,这红枣是仙果,长在太行山里,吃了能治百病,你吃一个,让你娘也吃一个。”说罢,一晃就没影儿了。小娟一惊,睁开眼一看手里果真有两个红枣。她先吃了一个,又甜又香,就赶紧把她娘叫醒,让她娘也吃了一个,她娘说:“真好吃!”连枣胡也给咽了下去。吃过红枣娘儿俩舒服舒服得又睡了,一觉睡到大天亮,小娟她娘先醒了,一瞧太阳一丈多高了,赶紧叫小娟:“小娟!还不快点起...
· 民间文学—民间传说—楷树的传说
解放前,在浚县南街子贡祠旁边,长着一棵四人合抱那么粗的楷树。春天一到,满树都开满了漂亮的花。有人说,天底下一共只有两棵楷树,一棵在孔子的老家孔林长着,另一棵在浚县。要说起楷树的来历,还有一段故事哩。浚县南街的端木赐(字子贡)是孔子七十二大弟子之一。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了,子贡得知后,赶紧去奔丧,到殡埋孔子那天,子贡披麻戴孝,两手各拿一根哀杖,一直把老师的棺材送到坟地,等到孔子的棺材入土后,子贡两手拄着哀杖还是哭的抬不起头来,手里拄着的两根哀杖已经插进土里一尺多深了,怎么也拔不出来,子贡为报答他老师的恩情,就在孔子坟前搭了个草庵,守墓六年,以此尽孝。守墓期间,子贡看着两只入土的哀杖慢慢生根发芽了,他就用心浇培,两棵小树长的可快了,树枝说是柳不是柳,就是槐不是槐,十分罕见,因念其恩师高风亮节,博学善教,应成为世人的楷模,子贡就给这两棵树起名叫“楷树”,用来表示孔子楷模流芳千古。子贡为了不忘...
· 民间文学—民间传说—泗洲塔的传说
传说很久以前,唐河这个地方是一片汪洋大海。不知哪年哪月,南海涨大水,漂来一只船。这只船到了唐河,就不动了,沉下来,慢慢变成一片平地。以后人们就说唐河是块“船地”,并取名叫“唐州”。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外地来了个坏人,想把“宝船”撑走。唐州父老一听慌了:“船”一撑走,唐州天塌地陷,老百姓咋活?竹林寺高僧长老出了个主意,他说:“要想保着唐州无事,需建一座塔。”听说塔能保唐州无事,当时的州官、县官、平民百姓都很赞成。于是请来能工巧匠,招集民夫,动手建塔。塔很快建了四层。再往上建困难来了:谁也搭不起恁高的架子。正在发愁,东南角上走过来一个白胡子老头儿,背着大锯,提着大斧,一句话不说,在塔周围转来转去。建塔的人见老头儿不像寻常的人,便向他请教。老头儿笑一笑说:“我就是专为这个事来的。”接着他说了四句话:愚夫古鲁名匠人,创锯伐木利于民。建塔利民多盛意,围土修成塔凌云。说罢,飘飘然然走了。人们...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