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民间文学—民间传说—贾复与宝丰地名

2018-01-2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78
转发:0
评论:0
民间文学—民间传说—贾复与宝丰地名,贾复,字君文,南阳冠军今河南邓州市张村乡冠军村人。少好学,人称有将相之器,初
  贾复,字君文,南阳冠军今河南邓州市张村乡冠军村人。少好学,人称有将相之器,初为县椽。新莽末年聚众数百人归汉,经光武好友邓禹(东汉二十八宿将之首)引荐于光武帝,帝赐之至信都迁偏将军。建武二年(公元26年)拜为执金吾,封冠军侯。时南方郾王未平,帝召请诸将议兵事,未人言。沉吟久,帝以檄叩地曰:“谁当击之!”复率然请行,数月郾王尹尊平。建武十二年复被封为胶东侯。其后,由朱佑等荐复为宰相,帝命与国家参议大事,恩遇甚厚,建武三十一年(公元55年)贾复病故后葬于宝丰。谥号刚侯,明帝时封为“云台二十八功臣”之一。
    贾复不仅战功累累,而且忠勇刚烈,东汉以来倍受邑民敬重和爱戴,因之为其建庙,修墓祭祀。有关贾复的传奇故事,在宝丰群众中广为流传。以贾复和贾复事迹有关的地名遍布宝丰城乡。
    一、贾复城,即今宝丰县城。建武二年,贾复授命率军南击郾王尹尊,在控扼东通郾地要道颖川父城县西部地区(今宝丰县城区)建立大本营,筑城练兵,做进击郾王尹尊的准备。所筑的城即贾复城。贾复城为宝丰建城之始,至今已历1970余年。贾复城北城墙(即今宝丰县城北城墙)西北角有一段长200多米的城基至今保存完好。北段城基为汉代厚迹,上面可见明显的汉代夯层和镘头状夯窝。
    二、射箭台。宝丰城南2.5公里笔山主峰上,有一土台,明末时此台高约9米,宽约30米。历经沧桑,现在土台高仅2米,宽不过13米左右。据清乾《宝丰县志·艺文志》载:“邑人传说刚侯登此北射,自卜宅兆,今墓即其矢之所至。”据民间更多的传说是此处为贾复操练兵马的场所,众兵将在此习箭比武,所以叫射箭台。
    三、交马岭。丘岭名。主峰位于县城东7.5公里处,坐落于岭旁的村庄名交马岭村。世传贾复与郾王部将王陵曾在此激战,故名交马岭。
    四、净肠河。此河流经县境中部,至县城西北角,经城北关东去,全长42公里,古称桓水。相传,贾复与郾王部将王陵于城东北交战,贾复受伤,腹破肠出,复以河水洗肠,纳入腹后,跃马再战,遂斩陵首。后人称,洗肠处为净肠河,现把全河定名为净肠河。
    五、贾复庙。亦称胶东候庙。位于城西北隅民治街(俗称北拐)北端。系乾隆六年知县马格重建。殿内原有贾复塑像,院内有石碑数通和松柏数株,今除三间殿堂和院落外皆不存。
    六、贾复墓。欲称贾复坟,为贾复衣冠冢。位于城内西南隅大寺坑北岸居中,原冢高7米,占地面积2890平方米。今冢已无存,但当地群众仍称这一带为贾复坟。
    七、东侯街。即县城西大街,该街西端路北有一南北巷,北端居中有高出街面五尺余的贾复庙,亦称东侯庙,故清朝初年称西大街为东侯街,后改称西大街。
    八、红土岭。丘岭名。位于县城北部偏东,距城约三里处,有一孤丘,因其土略红俗称红土岭。传说当年贾复与郾王部将王陵激战时,王陵被斩于此,后葬陵尸于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民间文学—民间传说—宝丰酒的传说
传说隋唐时代,宝丰城内有一家大户,在仓巷街开了一个酒馆。由于他酿的酒好,生意兴隆,几年内产业大发,便成为名招全县的大富翁。这富翁感到十分得意,十分满意,便和家人商量,挂出了个“知足牌”上写“凡是来馆喝酒者,不论贫富,分文不要,喝足为止。”一天,吕洞宾和铁李拐二位大仙驾着云头,从宝丰上空经过,看到了这个“知足牌”,便想弄出个究竟。于是二仙落下云头,化作要饭花子要到酒馆喝酒。主人说:“快请二位来”,二仙进去后,家人便拿出酒来,让他们痛饮。他们喝了三天三夜还没有醉意,家人赶紧报告主人。这时,主人已知他俩不是凡人,便吩咐家人把酒全部拿出来,让他俩喝。家人怕酒不够,把院里的井水打上来,兑在酒里。他俩喝到中午起身要走,主人忙随后相送。二仙走到院中被风一吹,酒力大作,吕洞宾身子一晃,便倒在井边,满腹的酒便涌了出来,正好吐在井里。主人这时发现一朵莲花盖住了井口,后来这口井被称为莲花井。传说,用这口井里的水...
· 贾复
生平贾复年轻时喜爱文学,研习《尚书》。后来师从舞阴人李生,李生惊叹于他的容貌志气,对他大加赞赏。王莽末年,贾复做了郡掾,到河东郡运盐,路上遇见强盗。同行的十多个人都舍盐而逃,只有贾复将盐带了回去,县中人称赞他讲信用。追随刘秀下江、新市兵起时,贾复也在羽山自立将军。后来更始帝登基,贾复就带部下归顺了汉中王刘嘉,并且做了校尉。贾复见更始帝治下政治混乱、诸将放纵,便劝刘嘉说现在天下未平,您力求统一而不是割据一方。刘嘉认为他说的很对,但觉得自己没有这种能力,便推荐贾复去找当时身为大司马的刘秀。贾复在柏人追上刘秀,靠邓禹的介绍得到召见。刘秀很器重他,便任他为破虏将军;刘秀的属官却不待见他,要求降他为鄗尉,刘秀不同意。击破诸贼后来刘秀到达信都,命贾复为偏将军。攻克邯郸后,升任他为都护将军。有一次他随刘秀到射犬攻打青犊,战至中午,对方也不见败象。刘秀想要先让军士吃饭再战,贾复不同意,便率兵大破敌军。战后...
· 民间文学—民间传说—墨子与坑染术
传说鲁山县西山有一个墨姓农妇,吃山雉肉后怀孕。农历九月初八这一天,降生一子取名墨翟。翟就是山雉,以翟取名意为与雉有缘。墨翟自幼聪明,好学,很讨人喜欢。有一年,墨翟生日,算命先生说翟有水灾,家里人一天不让他出门。他强等到天黑,乘人不备,溜了出去,和几个小伙伴跑到温泉旁的莲菜坑边去玩耍。墨翟一不小心被石头绊倒,一头载进水塘里。他的衣裳全沾上了污泥,脱下涮了一遍,第二天凉干后白衣裳却变成了灰青色。那时候,山民们穿的衣裳,有不少是用橡壳水煮染成棕黄色。墨翟左思右想,把自己的衣裳放在橡壳水中浸泡,又用莲菜坑里的污泥涂抹,反复几次,衣裳竞染得很黑,村里人称墨翟为坑染三师,个个效仿此法,历代相传。后来,墨翟周游各地,成为科学巨匠师尊圣贤,名扬天下。家乡人不忘墨翟功德,在温泉北灵凤山修建墨王庙、灵凤塔并在每年九月初八墨翟生日这一天,在温泉旁边藕塘边,举行染市,进行坑染活动,还用污泥塑墨翟像祭祀,以祈求得到...
· 民间文学—民间传说—刘海与金蟾
相传,在荥阳檀山脚下住着一个穷苦的打柴人,名叫刘海。他父母双亡,吃不饱,穿不暖,靠上山打柴苦熬日子。有一年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刘海顶风冒雪,上山砍柴,希望能换回点粮米度日。他挥动着斧头砍呀砍呀,不知砍了多久,才砍够了两大捆柴,正准备挑柴下山,忽然听到一阵呼救声,寻声找去,不见人影,却见一棵大树下,一条长蛇正扑向一只金蟾,金蟾左躲右闪,遍体是伤,十分危险。刘海急中生智,大喝一声,挥起扁担向蛇头打去,蛇摆了几下尾巴,便不动了。刘海找了些草药嚼碎涂在金蟾的伤口上,那金蟾突然说话了:“谢谢您,恩人!您会得到幸福的。说完,从嘴里吐出一卷画来,送给刘海,说:“以后,您如遇上为难事>在画面上轻轻拍三下,我会来帮助您的。”说完,突然不见了。回到家中,刘海展开画卷一看,只见画面上画着一只漂亮的三脚金蟾,他小心翼翼地把画挂在墙壁上,奇怪的事情发生了:米缸满了,锅里出现了香喷喷的饭菜。他刚把画取下来...
· 民间文学—民间传说—牡丹故事葛巾与玉版
在洛阳牡丹园中,有一种紫花牡丹,名叫“葛巾紫”。她紫光闪闪,异彩灼灼,萼含朝露,绚丽异常。还有一种白花牡丹,名叫“玉版白”。她洁白溢泽,美如皎月,姿容端庄,风趣可爱。你想知道这两株牡丹的来历吗?请听下面这个曲折动人的故事。记不清是哪朝哪代了,洛阳有个书生名叫常大用,自幼喜欢牡丹,简直到了入迷的地步。他听别人说,曹州牡丹甲齐鲁,总想去那里观赏一番。于是就跋山涉水、千里迢迢地来到了山东曹州(今荷泽县)。经过打听,他得知城里有个姓徐的达官贵人,也爱花入迷,花园里种有许多牡丹。常大用找到这位达官贵人,借住在他家的后花园里。此时,正值早春二月,天气乍暖还寒。满园的桃李已经开放,但牡丹花时未到,枝叶刚刚吐绿。常大用天天一个人在花园里徘徊,迟迟不愿离开。他对牡丹吟道:千里寻花花不发,新绿乍吐萼未发。玉容不见惆怅久,唯愿东君绽奇葩。过了一段时间,牡丹的枝梢上渐渐长出了荷苞。可是,他带的银两快要花完了。没有...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