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访古—寻根中原—李姓渊源
中原访古—寻根中原—李姓渊源, 李姓来源有三: 一、为出自嬴姓,系皋陶之后相传远古时,帝颛顼高阳氏生有
李姓来源有三:
一、为出自嬴姓,系皋陶之后
相传远古时,帝颛顼高阳氏生有儿子大业,大业生子女华,女华再生子皋陶,传说皋陶也叫咎繇,是上古东夷族首领少吴氏的曾孙,生于曲阜(今属山东),曾继任东夷族的首领,因曲阜为偃地,所以被赐为偃姓。父系氏族社会后期,尧为部落联盟领袖,曾选拔皋陶帮助治理天下;舜继尧为部落联盟领袖后,任命皋陶为大理。大理步凶觥笆俊保枪攀闭乒苄逃墓伲罄从殖莆砉佟8尢找陨评硇逃朴谑溃贫⒇妗⑹!⒐⒋蟊?种刑罚,根据犯罪者所犯罪行的性质、情节等进行公平处理,使天下人信服,因而安定了社会秩序。禹继舜为部落联盟领袖后,认为皋陶最贤能,准备让皋陶做自己的继承人,可是还未来得及禅让,皋陶就病逝了。
皋陶的子孙,世袭大理之职,到了商代,便以官职命名本族姓氏,称为理氏。为什么称为氏而不称为姓呢?原来先秦时的姓与氏,既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姓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时期,与先民们的图腾崇拜有关。母系氏族公社初期的人,以为每个氏族都与某种动物、植物有某种血缘关系,往往以此作为本氏族的名称,即氏族的徽号,这就是图腾。“图腾”系印第安语,意为“他的亲族”。马克思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明确指出:“图腾一词表示氏族的标志和符号。”有些图腾,后来转化为人的姓。由于那时的子女只知道母亲而不知父亲是谁,所以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氏族称号,也就是说,一个氏族名下的成员都出自一个母系祖先。“姓”字最早的形体是由“人”和“生”组成,意思是人所生,因生而为姓;后来变为由“女”与“生”组成,意思是女子所生为姓,生而有姓。因此,中国早期的许多古姓,如姬、姒、妫、姜、嬴等,都带有“女”字。氏起源于父系氏族社会,是姓衍生的分支,为古代贵族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也就是说,只有贵族才能称氏。姓是决定能不能通婚的依据——同姓不能结婚,氏是用来区别贵贱的。战国时期,随着奴隶制宗法制度的崩溃,姓与氏已无什么区别,姓氏成为表明个人及所生家族的符号。从此以后,或说姓,或说氏,或兼说姓氏,都是一个意思,即实际是专指姓。
商朝末年,纣王暴虐无道,沉湎女色,使诸侯和百姓都很怨恨。皋陶后裔有个叫理征的人,出于一片忠心,直爽地说出纣王的错误,劝他改正,结果惹恼了纣王而被杀害。理征的妻子契和氏听到消息后,便带着年幼的儿子利贞外出逃难。契和氏本是陈国(今河南淮阳)人,想逃回娘家,又怕连累娘家人,于是便往豫西逃,当走到今河南西部伊河流域的“伊侯之墟”(也就是伊侯曾经居住过而后已经荒废了的地方)时,母子二人饥饿难忍,疲惫不堪,尤其是小利贞,饿得奄奄一息。可是,这一带荒无人烟,又怎能找到食物呢?幸好契和氏发现附近的树上结有一些“木子”,于是便采下来吃。就这样,母子二人靠吃野果保全了性命。然后,他们又到豫东,在离淮阳不太远的苦 (gu)县(治所在今河南鹿邑县东)安家落户。为了感激“木子”的保命之功,同时也为了躲避纣王的追缉,又因理、李同音通用的缘故,自利贞开始改理氏为李氏。
二、为出自他族改姓
三国时,诸葛亮平哀劳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赵、张、杨、李等姓。
北魏鲜卑族有复姓叱李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汉化政策,改为汉字单姓李氏。
唐李思摩,颉利(东)族人,原名阿史那思摩,其酋长称颉利可汗,名咄(艹必)。颉利曾屡次扰唐,咄(艹必)与思摩于贞观四年(630年)扰唐时被唐将俘获并送往长安 (今西安市)。唐太宗李世民认为思摩忠诚可嘉,于是赐为李氏,令他统领颉利旧部驻守河南之地。李突地稽 (革末)(革曷)(分布在松花江、牡丹江流域及黑龙江中下游)酋长,唐朝初建时即来唐朝贡,后曾击败进攻幽州的兵,于贞观初年被唐太宗李世民任为右卫将军,赐为李氏。李嘉庆 蛛鞘族人,本姓茹,名常,徙幽州,为朔方部将,以战功被赐姓李,更名嘉庆。其子李怀光,唐德宗时被封为都虞侯。
李国昌,本为朱邪氏,名赤心,沙陀酋长朱邪执宜之子。唐懿宗咸通十年 (869年)任太原行营招讨等职,因随从康承训击败庞勋起义军有功,升为单于大都护、振武军节度使,被赐姓李名国昌。
回族李姓,7世纪以来,少数波斯人和阿拉伯人来中国并定居;13世纪以来,又有一部分中亚细亚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迁入中国,他们在与汉、、蒙古族相处的过程中形成回族,又称“回回”。回族散布面广,主要与汉族杂居,以西北地区及河南、河北、山东、云南、安徽、辽宁、北京等省、市分布较多,1982年统计约有721.9万人。李姓在回族中所占比例较高,有些直接来自古波斯或阿拉伯,如五代前蜀词人李珣,其祖先就是波斯人,来中国后留居梓州(今四川三台)。
苗族李姓,苗族居住在南方,半数以上在贵州,其余分布于湖南、云南、广西、四川、广东、湖北等省,与其他兄弟民族大杂居,小聚居,1982年统计约有503万人。李姓在苗族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在黔西威宁地区的苗族中为大姓之一。汉姓李,苗姓为“孟恩路”,这是他们实行“子父连名制”的一种特殊写法。苗族中的李姓,有些是民族融合的产物,有的已与李姓的原义无关。例如,清朝咸丰、同治年间由张秀眉领导的贵州苗民起义中有个起义军将领叫李洪基,但他并不姓李,“李”系他的苗语名字“拟”的讹写,而“拟”在苗语中意为水牯牛,“洪基”为“弯角”之意,故“李洪基”即“弯角水牯牛”。据有关学者考证,清代官府在登记户籍册时,用同音的汉姓代替男性户主的单舌苗名,因而形成了苗族汉姓。苗族中的一些李姓,就是这样产生的。
壮族李姓,壮族系由古代百越的一支发展而成,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1982年统计约有1337.8万人,90%以上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少部分居住在云南、广东等省。李姓在壮族中人数较多,曾出过一些有影响的人物,如太平天国著名将领李开芳、李锦贵、李文彩等,均为壮族李姓人。
瑶族李姓,瑶族主要由古代“长沙武陵蛮”的一部分发展而成。1982年统计约有140万人,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贵州5省区的山区,其中广西瑶族人数约占总数的70冤强。李姓为瑶族主要姓氏之一,在瑶族原有12姓中居于第五位。瑶族李姓根据血缘远近,分有若干“房”;各房都有称呼,辈分称谓有“本头”、“巴比”、“九古”等。瑶族李姓具有反抗封建压迫的精神,清代有广东八排瑶民反清首领李英,还:有湖南瑶民起义首领李元发。
白族李姓,白族自称“白子”、“白尼”,主要聚居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并散居于云南省碧江、元江、昆明、昭通及贵州省毕节等地,1982年统计约有113.1万人。唐代史学家杜佑,曾任岭南节度使,熟悉南方少数民族情况,他所写的《通典》中记载有白族的姓氏:“其地有数十部落……有数十姓,以杨、李、赵、董为名家,各据山川,不相役属。”从中可以看出李姓是白族中的大姓,至少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再往前追溯,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在赐给世居云南的南蛮酋长龙佑那以张姓时,又赐各酋长杨、李、赵等姓。这又说明1700多年前云南白族已有李姓。三国以后,有不少李姓汉人徙居云南,久而久之,与白族融合在了一起,如唐朝贞观年间的“西洱河蛮”中的杨、李、赵等姓,都自称本来是汉人。难怪有人说云南的李姓不容易分清谁是汉族还是白族。在历史上,白族李姓曾涌现出一些比较著名的人物,如宋代大理国有大臣李紫琮,明代有文学家、史学家李元阳,清代有学者李倬云、李根云、李崇阶等。现在,李姓仍为白族四大姓之一。
畲族李姓,畲(she),意为烧榛种田,即在播种之前将田中的草木烧去,以灰作肥料。畲族即因从事畲耕(即刀耕火种)而得名,他们自称“畲民”或“山客”,1982年统计约有36.8万人,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5省60多个县(市)的部分山区,以福建、浙江两省为最多。他们通用汉语,主要从事农业,长期和汉族人民杂居,关系十分密切。福建霞浦县畲族族谱中记有“唐光启二年(886年),盘、蓝、雷、钟、李有三百六十余丁口,从闽王王审知为乡道官,由海来闽”,这说明唐朝末年福建有畲族李姓。元末有福建农民起义首领李志甫,据说就是畲族人。
犹太人中的李姓,犹太人古称“希伯来人”,公元前13世纪曾在巴勒斯坦居住,用希伯来语(属闪含语系闪语族),公元前11世纪建立以色列王国,创犹太教。公元1至2世纪罗马帝国统治期间,绝大部分被赶出住地,其中散入欧洲的受到,或与当地民族结合。犹太进入中国,约始于唐代;有较多的人来中国,是在北宋中叶。北宋时进入中国的这一批犹太人,其先祖在公元前2世纪 70年代离开犹太本土,流徙到印度的孟买地区,在那里定居了1100多年之后,于 11世纪中叶或后叶,又循海道向东推进,到达了中国。他们来到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向皇帝殷勤致意,并进贡西洋布。皇帝接受了他们的贡品,同意他们“留遗汴梁”。于是,这一支犹太人就在开封定居下来,并分别取了汉人的姓。与此同时,还有一些犹太人散居于洛阳、北京、南京、杭州、宁波、泉州等地,但人数最多是住在开封的犹太人。住在开封的这一支犹太人移民,以李姓为首,共有李、俺、艾、高、穆、赵、金、周、张、石、黄、聂、金、张、左、白等 17姓,其中两李、两金、两张为“同姓不同家”。金世宗大定三年(1163年)他们在开封上市子东南(今南教经胡同)购置土地,建筑寺院,取“清者精一无二,真者正而无邪”之意,名为清真寺,通称礼拜寺,作为开封犹太人宗教活动的中心。这所寺院,是中国历史上创建最早、保存时间最长、最为著名的中国犹太人的礼拜寺。到了明代,开封犹太人进入鼎盛时期,教徒发展到500余户,约4000余人。崇祯十五年(1642年)九月,明军掘黄河堤放水淹李自成起义军,使开封沦为泽国,开封犹太人逃亡各地,直到清康熙元年(1662年)重建开封城时,幸存的犹太人才随同汉、回民返回开封,后又在寺院旧址上重建了清真寺。
清初,开封犹太人有李、艾、赵、张、高、金、石7大姓,李姓仍居首位。现在,开封犹太人尚有4姓,仍有李姓,他们已完全接受了中国文化。
三、赐姓改姓
封建社会的赐姓,是最高统治者出于自己的意志,将别人已有的姓抹掉,换成另一个姓;因皇帝的姓最为尊贵,称为“国姓”,所以,皇帝赐给臣属的姓大都是自己的姓。皇帝赐姓,往往出于褒赏、恩惠、笼络,目的是的统治;对被赐姓者来说,则是一种莫大的荣誉,会使全家全族感到无尚荣耀。唐朝皇帝赐姓之风,盛于以前咨朝,自开国皇帝李渊开始,至末期的昭宗李晔,一直绵延不断。
李勤(594—669) 本姓徐,名世-勋,字懋功,曹州离狐(今山东东明东南)人。家富有,初从翟让起义,参加瓦岗军,因功封东海郡公,瓦岗军失败后降唐,被唐高祖李渊任为右武侯大将军,封曹国公,赐姓李,因避唐太宗李世民名讳,单名(责力)。
李粲 滑州人,本姓丙,在隋朝任屯卫大将军,唐高祖李渊入关后,率众归唐,被授宗正卿,封应国公,赐姓李。
李子和 蒲城人,本姓郭,原在隋朝做官,曾以罪徙榆林,唐高祖武德初年献款,被任为灵州总管,后又跟随唐太宗李世民平定刘黑闼起义,因有功,被赐姓李,封夷国公。
李抱玉 河西人,本姓安,唐高祖时功臣安兴贵的后裔,原名重璋,善骑射。唐玄宗李隆基以其战河西有功,为他改名抱玉。安禄山叛乱时,安抱玉镇守南阳,上书朝廷,说耻与逆臣安禄山同宗,要求改姓,于是唐玄宗赐他姓李。
李忠臣 蓟人,本姓董,名秦,少年时从军,憨直不通书,但努力奋斗,因有战功,被唐肃宗李亨赐姓李,赐名忠臣。
李国臣 河西人,本姓安,膂(1u)力过人,积功升任云麾大将军,被唐肃宗李亨赐姓李。
李宝臣 奚族人,原为范阳守将张锁高的养子,名忠志,字为辅,为安禄山、史思明的部属,随安、史叛唐。761年,史思明死,他献恒、赵、深、定、易5州,唐代宗李豫升他为礼部尚书,赐姓李,赐名宝忠,封赵国公。
李光进 其祖先为河曲(今青海省东南境黄河曲流处)羌族,姓阿跌氏,唐朝贞观中期内属,以其地为鸡田州,光进随从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收复两京有功,于大历年间被唐代宗李豫赐姓李。
李元谅 安息人,本姓安,少为宦官骆奉仙所养,冒姓骆,名元光,勇敢有谋略,唐德宗时与李晟收京师,贞元年间因守备有方,避免了一次与吐蕃的战争,被赐姓李,赐名元谅。
李全略 本姓王,名日简,以功累官横海军节度使、沧德棣州观察使,被唐穆宗李恒赐姓李,赐名全略。
李茂勋 回鹘(即回纥)族阿布思后裔,降唐后,受到兵部尚书张仲武的重用,后因积功较多,被唐宣宗李忱赐姓李名茂勋。
李姓迁徙史
先秦时期
李姓从形成时起,族人世居今河南鹿邑一带,春秋时期的李耳,是正史中立传的第一个李姓人物。李耳,字伯阳,外字聃,号老子,生于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做过周朝的“守藏室之史” (管理藏书的史官),是春秋时的思想家和道家的创始人,传为《老子》一书的作者。古书有的说他是周平王时(春秋初期)人,又说春秋末期的孔子曾向他问礼,于是就说他活了160多岁或200多岁,是因为修道养寿才活了那么大岁数。《老子》又名《道德经》、《老子五千文》,是道家的主要经典,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演变,包含着某些朴素辩证法因素,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后来唯物、唯心两派都从不同的角度吸收了老子的思想。
据《新唐书》记载:李姓始祖李利贞也是娶陈国契和氏家的女儿,生儿子叫李昌祖,后在陈国任大夫,住在苦县。李昌祖的儿子叫李彤德。彤德的曾孙叫李硕宗,被周康王赐采邑(采邑也叫食邑、采地或封地,是奴隶社会时期帝王或诸侯封给卿、大夫的连同土地上劳动的奴隶在内的土地。)于苦县。李硕宗的五世孙叫李乾,字元果,在西周任御史大夫,娶益寿氏女婴敷,这就是李耳的父亲和母亲。李耳的后代李宗,字尊祖,在魏国做官,被封于段,为干术大夫。李宗之子李同为赵国大将军,孙李兑为赵相,曾孙李跻为赵国阳安君。李跻有两个儿子:李云、李恪。李恪的儿子李洪,任秦国(在今甘肃、陕西一带)太子太傅,其孙李兴族为秦将军。李兴族之子李昙,字贵远,在赵国做官,封柏人(今河北唐山)侯,后又入秦,任御史大夫。李昙有4个儿子:崇、辨、昭、玑。他们及其后代因分别在外地任官、定居而分出两支:长子李崇,任陇西(治所在今甘肃临洮县)守,封南郑公,为陇西房;四子李玑,战国末任秦国太傅,李玑的二儿子李牧在赵国做官,定居在赵郡(治所在今河北邯郸市西南),为赵郡房。后来,陇西房又分为39房,赵郡房又分为东、南、西3组。
李耳以后,李姓人口逐渐增多。春秋时晋文公(都城在今山西翼城东南)的理狱官李离、战国时魏文侯(都城在今山西夏县西北)相李悝,都是早期迁入今山西境内的李姓人;战国时被秦昭王任为蜀郡(治所在今四川成都市)守的李冰,是最早迁入今四川的李姓人;李耳之孙李同,到赵国(都城在今河北邯郸)做官,是最早迁入今河北的李姓人;李同裔孙李恪的儿子李洪,到秦国(都城在今陕西咸阳东北)做官,是最早迁入今陕西的李姓人;李洪裔孙李昙,在秦国任御史大夫,其长子李崇开创陇西房,四儿子李玑的二儿子李牧开创赵郡房,形成李姓宗族最重要、最根本的两大支派。
两汉、三国时期
两汉、三国时期,李姓人又在许多地方开辟出新的聚居点。西汉时,李姓有徙居今山东、江西者,如李耳裔孙李解,因在胶西国做官,留居高密(今山东高密县西南);更始初任军师将军的李淑为豫章 (今江西南昌)人。到东汉、三国时,李姓有更多的人走向四面八方,向东北已发展至今辽宁一带,如东汉时率乡勇抗击海贼的李久为辽东 (今辽宁辽阳)人;向西北已发展至今宁夏一带,如东汉末车骑将军李催为北地(今宁夏吴忠西南)人;向东南又发展至今江苏,如东汉时善风角占候之术的李南为句容 (今属江苏)人;向南已发展至今广东、湖南、湖北,如东汉时交趾刺史李进为高要 (今属广东)人,三国时吴丹阳太守李衡为襄阳(今属湖北)人;向西南已发展至今云南,如三国时蜀汉兴亭侯李恢为俞元(在今云南澄江县境)人。
三国时,魏文帝立“九品官人法”,州设大中正,郡设中正,执掌用,从此形成把持政权的土族制度。在这个任人以“家世”为重的时代,“士族”行列里没有李姓。东晋、南朝时期,排列士族姓氏等级,把北方山东(指崤山或华山以东地区)在一郡之内的大姓望族称为郡姓,列王、崔、卢、李、郑为大姓。因为士族门第大抵是由祖先有声望、代代保持富贵、常有功臣名人、一家男女熟习礼教的形式和表现异于常人的风尚、能谈论、有文章等各种因素构成的,说明李姓已经崛起。但是,这里所列的大姓仅限于“山东”地区,说明当时李姓还不是全国的大姓。十六国时,先后出现了两个李姓政权——大成国和西凉国,从而提高了李姓声望。
隋唐时期
陇西李氏自西魏、北周至隋代,世代为皇亲国戚,官位显赫,至隋末,在朝廷内外已具有相当雄厚的实力,因之为唐代李姓的空前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这一历史时期,李姓除分布于上文所述的地区外,又有今内蒙古、浙江、安徽等省区的李姓人载入史册,但总的来说,李姓仍主要是在北方发展。李姓从形成时起,族人世居今河南鹿邑一带,在这长达几百年的时间内,虽然也有人在朝做官,但因知名度不高,所以,几乎是默默无闻。
随陈化父子入闽 唐朝初期,朝廷派陈政任岭南行军总管,率兵往闽南“蛮獠啸乱”,后其子陈元光继任,平定了局势。固始籍将佐李伯瑶随陈氏父子入闽开发漳州,功绩卓著,留居当地,其子孙散处龙溪、漳浦诸县。
武周时避祸南逃 唐高宗皇后武则天,690年废睿宗李旦,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她任用酷吏,屡兴大狱,使宗室、朝臣不少人被牵连冤杀。为了避祸,宗室李姓部分人从长安、洛阳逃到比较安静的江南定居。
避“安史之乱”南迁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冬,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及其部将史思明,以诛杨国忠为名,起兵叛乱,历时八年方被平定。这场战乱,使中原人民遭受了空前浩劫,大批人被迫逃往江南避难,其中有一批李姓人。
李光弼徙居金陵唐朝大将、营州柳城契丹族人李光弼,天宝末年任河东节度使,与郭子仪一同平定“安史之乱”,因功被封为临淮郡王。762年出镇徐州,进封临淮王,徙居金陵(今江苏南京),从此子孙蕃盛,形成金陵李氏,后分衍于江西、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李德裕贬死崖州 始于唐穆宗时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和以李德裕为首的朋党之间将近四十年的斗争,史称“牛李党争”。唐武宗即位后,任李德裕为相,李宗闵被贬死,牛僧孺亦被黜。到了唐宣宗时,牛派得势,李派则全遭罢斥,李派首领李德裕被贬为崖州(治所在今海南省琼山县东南)司户,于850年病死,其子孙有部分人留居当地,成为最早徙居海南的李姓人。
随王氏兄弟入闽 唐末至五代年间,因中原地带长期,河南因始人王潮、王审知兄弟率众起义,最后在福建创建闽国。河南一些李姓人随王氏兄弟入闽,定居于莆田、晋江,后又分支宁化、上杭、邵武、清流等地,进而又向西发展,分布于广东、广西的一些地方。
两宋时期
唐代以后,出于多种原因,李姓播迁更加频繁,分布地更为广泛。其中,迁徙人数较多的是宋代“靖康之变”时的南迁。
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冬,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次年4月,金国贵族俘获宋徽宗、宋钦宗及其宗室、后妃等数千人,并掠走大批珍宝器物、皇家藏书,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1127年5月,康王赵构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称帝(即宋高宗),史称南宋。同年10月,南宋政府南迁扬州,后又逃到镇江,再逃至杭州。这一时期,中原人因之多次大规模南迁,有的追随宋高宗赵构的足迹,有的则自找去处,总的流向是长江以南地区,其中有许多李姓官绅士民。此外,还有抗金义军中的李姓人辗转南迁。如王屋(今河南济源)人李兴,领导一支抗金义军转战于黄河两岸,因作战失利,李兴率领所部义兵万余人南渡归附南宋。迁徙江南的李姓人,以寓居浙江、江苏者为多,其次还有迁至上海、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广东、广西等地者。例如,覃怀(今河南武陟)人李曾伯,举家渡江后居嘉兴 (今属浙江),宋理宗宝佑年间举进士,后累官治海制置使;李芾从开封徙居衡州(今湖南衡阳),恭帝德祐初知潭州;开封饮食业以烹饪羊肉著名的厨师“羊肉李七儿”、以善于用肉和各种莱肴做汤闻名的“杂菜羹李婆婆”等南迁后在杭州重操旧业。
明清时,李姓已遍布全国大部分地区。
移居台湾
明代,李姓已基本上遍布大陆各省,从明末开始,闽、粤李氏陆续有人东渡台湾海峡,到台湾岛求生存与发展。明朝天启年间,颜思齐与福建南安人郑芝龙设寨于台湾的笨港(今北港),郑芝龙曾多次招徙福建漳州和泉州沿海的汉人到台湾垦荒。当时有李魁奇为郑芝龙守寨,这是入台最早的李姓人。
1661年,郑芝龙之子郑成功率领将士数万人进入被荷兰人占领的台湾,经过8个月的战斗,赶走了荷兰侵略者,于1662年2月1日收复台湾。此后,郑成功在台湾建立行政机构,推行屯田;随从他前往的将士,也都留在了那里,共同开发台湾。郑成功在收复台湾的5个月后病死,其子郑经嗣位,据守台湾至1680年。郑氏父子入台、治台时期,有许多李姓人追随左右,在收复台湾的战斗及开发台湾的事业中,做出优异的成绩。仅收入《台南市志•人物志》中的李姓人物就有:延平郡王府兵都事李胤,思明知州李景,右先锋镇李茂,守卫澎湖的右先锋镇领兵副总兵李锡,右冲镇李昂,为郑经袭位立有大功的李思忠,水师二镇先锋营副将李富,总理官李瑞,中提督下副将李芳,果毅中镇司李升,游兵镇中营守备李忠,游兵镇管炮守备李受等多人。《台湾通史》等文献也有许多篇幅记述明郑时期李氏的在台活动,如:永历(南明桂王朱由榔年号,始于1647年,郑成功及子经、孙克块沿用至1683年)十八年,明朝遗臣李茂春随郑经入台,定居承天府永康里;永历二十二年,平和人李达入垦大糠榔西堡潭;永历三十七年,淡水通事李沧,获准前往卑南(今台东)采金。
清政府领有台湾后,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置台湾府,不久,闽、粤李姓移民接踵拥至台湾中部;雍正、乾隆时入台人数日渐繁多,垦殖地不断扩展。至清末,台湾的平原和盆地已经被开拓殆尽,入台的李姓人只好向山区求发展。对此,《台湾篇》等文献有较详细的记述,如:康熙二十四年,李婴进入鹿仔草堡开垦;康熙二十九年,闽人李阳,入垦他里雾堡田头庄;康熙三十二年,闽人李云龙,入垦学甲堡(今台南县学甲镇);康熙六十年,粤籍义民李焕挺,居于下淡水港,平定朱一贵之乱有功;康熙末年,粤人李贞镐,入垦哆哕咽堡前大埔庄;康熙年间,龙溪商人李元,入台湾府(今台南市)开设糖廊,号“李胜兴”;康熙年间,南安人李碧,与黄放合垦于大糠榔西堡港尾寮庄;雍正九年,粤籍义民李伯寿,居于彰化阿束庄附近,大甲西社番变时不幸战死;雍正末年,李、陈、郭、蔡、尤等姓,合垦于苗栗二堡苑里;嘉庆初年,李、谢、林三姓入垦东螺西堡宝斗庄;嘉庆十七年,李享等人入垦奇莱荒埔(今花莲县);嘉庆二十三年,李、王、张三姓计140人,合力开辟井子脚的新盐田;道光七年,李合吉等人入垦奇菜荒埔……总之,三百多年来,闽、粤李姓络绎不绝于台海道上,他们定居台湾后,披荆斩棘,凿山辟田,为开发和建设台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走向世界
李姓向海外发展,早于向台湾移民,除由于特殊历史原因早已形成的越南李姓和朝鲜李姓外,最早移居海外的是明朝初年由福建徙居日本的李姓人。这些人熟悉水性,善于驾船,去琉球国(日本西南部琉球群岛)后,有李荣、李杰、李敬、李进、李隆、李陆、李珍、李华、李弥、李叶等人,曾受琉球国的派遣,作为出使明朝、清朝的通事。《明会要》记载的明朝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赐给琉球国“闽人三十六姓善操舟者,令往来朝贡”,其中就有李姓人。这些李姓人,后来定居于今冲绳岛那霸市近郊的久米村一带。
清代以来,尤其是鸦片战争以后,南方沿海一些居民开始渡海远徙,到南洋(亚洲东南部地区,即“东南亚”)谋生,其中有许多李姓人。据有关史料显示,早期下南洋的人,主要是福建漳州、泉州、福州及广东广州、惠州、潮州、嘉州、琼州(今海南岛)等地的男性青壮年,他们通过香港、澳门、厦门、汕头等口岸出境,乘船南行,历尽艰难曲折,到达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家。由于他们无力支付路费,绝大多数是以“佣工”的身份,通过中介机构被转贩到南洋的。当时的香港合安栈、新加坡广福泰栈等,就是专门从事拐卖、贩运华工的机构。他们到达南洋诸国后,基本上都是做苦工,经过一番艰苦劳动后,有的在经济上稍有积蓄,便做点小本生意,待有一定资金时,转而经营商业,赴南洋者并非都能获得成功。尽管如此,奔赴南洋人仍络绎不绝,以致一浪高过一浪。在南洋诸国拥有较多人口的李姓华人,就是这一时期迁入的。
李姓远涉重洋到大西洋西岸的欧、美各国,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1848年,美国在加利福尼亚发现金矿,由于缺乏采矿劳力,便在中国东南沿海招募华工,其中有闽、粤等地的一些李姓青壮年,这些华工为美国西部的早期开发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此后他们在美国各地发展繁衍,人口不断增加,从而使美国成为美洲李姓华人的主要聚居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英、法两国为解决后勤劳力不足,经允许,又在中国上海、天津、青岛、河南等地招募华工25万名,其中也有不少李姓人。当时的苏联也曾在河南永城、夏邑等县招募,其中也有李姓人。
越南李姓,越南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从古代起,就同中国有密切关系。中国五岭以南地区古称交趾,远在上古时代,帝尧南抚,曾到交趾。公元前2世纪初,南越王赵佗置交趾,辖境相当今越南北部。汉武帝时,交趾为13刺史部之一,辖境相当今广东、广西的大部和越南的北部、中部,治所在今越南河内西北,东汉移治龙编(在今越南河内东天德江北岸),直到隋代,一度曾称交州,长期为交趾郡。唐代,交趾为安南都护府地。10世纪30年代(五代后晋时)独立,始形成封建国家。北宋封其王为交趾郡王,南宋改封安南国王,此后即称其国为安南国,直到1802年才改国号为越南。正由于中国与越南这种密切关系,从秦汉时期开始,中原地区许多人持续不断地迁往那里,其中就有李姓人。唐朝中叶,有唐太宗子曹王李明的后裔李象古,任安南都护,子孙留居安南。北宋时,李象古的裔孙李公蕴在前黎朝任殿前指挥使,住在安南北江古法,附近有一棵木棉树被雷击,留下斑斑痕迹,于是他就借机造成一段文字,中有“十八子成”、“天下太平”之语,利用人们迷信符瑞的心理,制造李氏应为国王的。1009年,黎卧朝帝死,李公蕴被拥立为帝,建立越南李朝,建都大罗城,改城名为升龙(今河内)。越地李朝历8主216年,实行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大体都仿照中国。其中,曾长期采用赐姓的手段来加强统治,赐给有功的文臣武将以李姓,从而使李姓人口急剧扩充,发展成为越南的大姓。
朝鲜李姓,朝鲜历史和文化悠久,从古代起就同中国有友好往来。7世纪中叶,新罗统一朝鲜,与唐朝有密切联系。据朝鲜著名地理学家李重焕《择里志》载:“自新罗末通中国而始制姓氏,然只仕宦士族略有之,民庶则皆无有也。”936年建立高丽王朝后,“始仿中国民族,颁姓于八路,而人皆有姓。”于此可见,古代朝鲜的姓氏,是仿效唐朝的姓氏而制定的。由于中国与朝鲜为唇齿相依的邻邦,关系密切,长期以来有不少中国人移居朝鲜,其中就有李姓。据说李氏朝鲜的创建者李成桂,其先祖为辽东李氏的一支,后因躲避战乱而迁至朝鲜。李成桂出身贵族,本为王氏高丽将领,参与军机中枢,1388年举行兵变,废旧王祸,立新王昌,次年废昌立恭让,独掌大权。1392年,逐恭让王,即位,改国号朝鲜,都汉城。李氏朝鲜历27王519年,曾于1897年改国号为大韩,至1910年朝鲜被日本侵占,李氏朝鲜灭亡。李氏在统治朝鲜的500多年时间里,曾下令将王氏高丽所赐的王姓一律恢复其原姓,同时采取“赐姓”的办法以加强统治,赐予许多人姓李,因而使朝鲜李姓人口急剧增加。明末清初,又有明将李如松的子孙及明廷遗臣李氏等一批李姓人避难迁入朝鲜。如今,在朝鲜常用的143个姓氏中,李姓为第二大姓。
一、为出自嬴姓,系皋陶之后
相传远古时,帝颛顼高阳氏生有儿子大业,大业生子女华,女华再生子皋陶,传说皋陶也叫咎繇,是上古东夷族首领少吴氏的曾孙,生于曲阜(今属山东),曾继任东夷族的首领,因曲阜为偃地,所以被赐为偃姓。父系氏族社会后期,尧为部落联盟领袖,曾选拔皋陶帮助治理天下;舜继尧为部落联盟领袖后,任命皋陶为大理。大理步凶觥笆俊保枪攀闭乒苄逃墓伲罄从殖莆砉佟8尢找陨评硇逃朴谑溃贫⒇妗⑹!⒐⒋蟊?种刑罚,根据犯罪者所犯罪行的性质、情节等进行公平处理,使天下人信服,因而安定了社会秩序。禹继舜为部落联盟领袖后,认为皋陶最贤能,准备让皋陶做自己的继承人,可是还未来得及禅让,皋陶就病逝了。
皋陶的子孙,世袭大理之职,到了商代,便以官职命名本族姓氏,称为理氏。为什么称为氏而不称为姓呢?原来先秦时的姓与氏,既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姓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时期,与先民们的图腾崇拜有关。母系氏族公社初期的人,以为每个氏族都与某种动物、植物有某种血缘关系,往往以此作为本氏族的名称,即氏族的徽号,这就是图腾。“图腾”系印第安语,意为“他的亲族”。马克思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明确指出:“图腾一词表示氏族的标志和符号。”有些图腾,后来转化为人的姓。由于那时的子女只知道母亲而不知父亲是谁,所以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氏族称号,也就是说,一个氏族名下的成员都出自一个母系祖先。“姓”字最早的形体是由“人”和“生”组成,意思是人所生,因生而为姓;后来变为由“女”与“生”组成,意思是女子所生为姓,生而有姓。因此,中国早期的许多古姓,如姬、姒、妫、姜、嬴等,都带有“女”字。氏起源于父系氏族社会,是姓衍生的分支,为古代贵族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也就是说,只有贵族才能称氏。姓是决定能不能通婚的依据——同姓不能结婚,氏是用来区别贵贱的。战国时期,随着奴隶制宗法制度的崩溃,姓与氏已无什么区别,姓氏成为表明个人及所生家族的符号。从此以后,或说姓,或说氏,或兼说姓氏,都是一个意思,即实际是专指姓。
商朝末年,纣王暴虐无道,沉湎女色,使诸侯和百姓都很怨恨。皋陶后裔有个叫理征的人,出于一片忠心,直爽地说出纣王的错误,劝他改正,结果惹恼了纣王而被杀害。理征的妻子契和氏听到消息后,便带着年幼的儿子利贞外出逃难。契和氏本是陈国(今河南淮阳)人,想逃回娘家,又怕连累娘家人,于是便往豫西逃,当走到今河南西部伊河流域的“伊侯之墟”(也就是伊侯曾经居住过而后已经荒废了的地方)时,母子二人饥饿难忍,疲惫不堪,尤其是小利贞,饿得奄奄一息。可是,这一带荒无人烟,又怎能找到食物呢?幸好契和氏发现附近的树上结有一些“木子”,于是便采下来吃。就这样,母子二人靠吃野果保全了性命。然后,他们又到豫东,在离淮阳不太远的苦 (gu)县(治所在今河南鹿邑县东)安家落户。为了感激“木子”的保命之功,同时也为了躲避纣王的追缉,又因理、李同音通用的缘故,自利贞开始改理氏为李氏。
二、为出自他族改姓
三国时,诸葛亮平哀劳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赵、张、杨、李等姓。
北魏鲜卑族有复姓叱李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汉化政策,改为汉字单姓李氏。
唐李思摩,颉利(东)族人,原名阿史那思摩,其酋长称颉利可汗,名咄(艹必)。颉利曾屡次扰唐,咄(艹必)与思摩于贞观四年(630年)扰唐时被唐将俘获并送往长安 (今西安市)。唐太宗李世民认为思摩忠诚可嘉,于是赐为李氏,令他统领颉利旧部驻守河南之地。李突地稽 (革末)(革曷)(分布在松花江、牡丹江流域及黑龙江中下游)酋长,唐朝初建时即来唐朝贡,后曾击败进攻幽州的兵,于贞观初年被唐太宗李世民任为右卫将军,赐为李氏。李嘉庆 蛛鞘族人,本姓茹,名常,徙幽州,为朔方部将,以战功被赐姓李,更名嘉庆。其子李怀光,唐德宗时被封为都虞侯。
李国昌,本为朱邪氏,名赤心,沙陀酋长朱邪执宜之子。唐懿宗咸通十年 (869年)任太原行营招讨等职,因随从康承训击败庞勋起义军有功,升为单于大都护、振武军节度使,被赐姓李名国昌。
回族李姓,7世纪以来,少数波斯人和阿拉伯人来中国并定居;13世纪以来,又有一部分中亚细亚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迁入中国,他们在与汉、、蒙古族相处的过程中形成回族,又称“回回”。回族散布面广,主要与汉族杂居,以西北地区及河南、河北、山东、云南、安徽、辽宁、北京等省、市分布较多,1982年统计约有721.9万人。李姓在回族中所占比例较高,有些直接来自古波斯或阿拉伯,如五代前蜀词人李珣,其祖先就是波斯人,来中国后留居梓州(今四川三台)。
苗族李姓,苗族居住在南方,半数以上在贵州,其余分布于湖南、云南、广西、四川、广东、湖北等省,与其他兄弟民族大杂居,小聚居,1982年统计约有503万人。李姓在苗族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在黔西威宁地区的苗族中为大姓之一。汉姓李,苗姓为“孟恩路”,这是他们实行“子父连名制”的一种特殊写法。苗族中的李姓,有些是民族融合的产物,有的已与李姓的原义无关。例如,清朝咸丰、同治年间由张秀眉领导的贵州苗民起义中有个起义军将领叫李洪基,但他并不姓李,“李”系他的苗语名字“拟”的讹写,而“拟”在苗语中意为水牯牛,“洪基”为“弯角”之意,故“李洪基”即“弯角水牯牛”。据有关学者考证,清代官府在登记户籍册时,用同音的汉姓代替男性户主的单舌苗名,因而形成了苗族汉姓。苗族中的一些李姓,就是这样产生的。
壮族李姓,壮族系由古代百越的一支发展而成,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1982年统计约有1337.8万人,90%以上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少部分居住在云南、广东等省。李姓在壮族中人数较多,曾出过一些有影响的人物,如太平天国著名将领李开芳、李锦贵、李文彩等,均为壮族李姓人。
瑶族李姓,瑶族主要由古代“长沙武陵蛮”的一部分发展而成。1982年统计约有140万人,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贵州5省区的山区,其中广西瑶族人数约占总数的70冤强。李姓为瑶族主要姓氏之一,在瑶族原有12姓中居于第五位。瑶族李姓根据血缘远近,分有若干“房”;各房都有称呼,辈分称谓有“本头”、“巴比”、“九古”等。瑶族李姓具有反抗封建压迫的精神,清代有广东八排瑶民反清首领李英,还:有湖南瑶民起义首领李元发。
白族李姓,白族自称“白子”、“白尼”,主要聚居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并散居于云南省碧江、元江、昆明、昭通及贵州省毕节等地,1982年统计约有113.1万人。唐代史学家杜佑,曾任岭南节度使,熟悉南方少数民族情况,他所写的《通典》中记载有白族的姓氏:“其地有数十部落……有数十姓,以杨、李、赵、董为名家,各据山川,不相役属。”从中可以看出李姓是白族中的大姓,至少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再往前追溯,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在赐给世居云南的南蛮酋长龙佑那以张姓时,又赐各酋长杨、李、赵等姓。这又说明1700多年前云南白族已有李姓。三国以后,有不少李姓汉人徙居云南,久而久之,与白族融合在了一起,如唐朝贞观年间的“西洱河蛮”中的杨、李、赵等姓,都自称本来是汉人。难怪有人说云南的李姓不容易分清谁是汉族还是白族。在历史上,白族李姓曾涌现出一些比较著名的人物,如宋代大理国有大臣李紫琮,明代有文学家、史学家李元阳,清代有学者李倬云、李根云、李崇阶等。现在,李姓仍为白族四大姓之一。
畲族李姓,畲(she),意为烧榛种田,即在播种之前将田中的草木烧去,以灰作肥料。畲族即因从事畲耕(即刀耕火种)而得名,他们自称“畲民”或“山客”,1982年统计约有36.8万人,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5省60多个县(市)的部分山区,以福建、浙江两省为最多。他们通用汉语,主要从事农业,长期和汉族人民杂居,关系十分密切。福建霞浦县畲族族谱中记有“唐光启二年(886年),盘、蓝、雷、钟、李有三百六十余丁口,从闽王王审知为乡道官,由海来闽”,这说明唐朝末年福建有畲族李姓。元末有福建农民起义首领李志甫,据说就是畲族人。
犹太人中的李姓,犹太人古称“希伯来人”,公元前13世纪曾在巴勒斯坦居住,用希伯来语(属闪含语系闪语族),公元前11世纪建立以色列王国,创犹太教。公元1至2世纪罗马帝国统治期间,绝大部分被赶出住地,其中散入欧洲的受到,或与当地民族结合。犹太进入中国,约始于唐代;有较多的人来中国,是在北宋中叶。北宋时进入中国的这一批犹太人,其先祖在公元前2世纪 70年代离开犹太本土,流徙到印度的孟买地区,在那里定居了1100多年之后,于 11世纪中叶或后叶,又循海道向东推进,到达了中国。他们来到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向皇帝殷勤致意,并进贡西洋布。皇帝接受了他们的贡品,同意他们“留遗汴梁”。于是,这一支犹太人就在开封定居下来,并分别取了汉人的姓。与此同时,还有一些犹太人散居于洛阳、北京、南京、杭州、宁波、泉州等地,但人数最多是住在开封的犹太人。住在开封的这一支犹太人移民,以李姓为首,共有李、俺、艾、高、穆、赵、金、周、张、石、黄、聂、金、张、左、白等 17姓,其中两李、两金、两张为“同姓不同家”。金世宗大定三年(1163年)他们在开封上市子东南(今南教经胡同)购置土地,建筑寺院,取“清者精一无二,真者正而无邪”之意,名为清真寺,通称礼拜寺,作为开封犹太人宗教活动的中心。这所寺院,是中国历史上创建最早、保存时间最长、最为著名的中国犹太人的礼拜寺。到了明代,开封犹太人进入鼎盛时期,教徒发展到500余户,约4000余人。崇祯十五年(1642年)九月,明军掘黄河堤放水淹李自成起义军,使开封沦为泽国,开封犹太人逃亡各地,直到清康熙元年(1662年)重建开封城时,幸存的犹太人才随同汉、回民返回开封,后又在寺院旧址上重建了清真寺。
清初,开封犹太人有李、艾、赵、张、高、金、石7大姓,李姓仍居首位。现在,开封犹太人尚有4姓,仍有李姓,他们已完全接受了中国文化。
三、赐姓改姓
封建社会的赐姓,是最高统治者出于自己的意志,将别人已有的姓抹掉,换成另一个姓;因皇帝的姓最为尊贵,称为“国姓”,所以,皇帝赐给臣属的姓大都是自己的姓。皇帝赐姓,往往出于褒赏、恩惠、笼络,目的是的统治;对被赐姓者来说,则是一种莫大的荣誉,会使全家全族感到无尚荣耀。唐朝皇帝赐姓之风,盛于以前咨朝,自开国皇帝李渊开始,至末期的昭宗李晔,一直绵延不断。
李勤(594—669) 本姓徐,名世-勋,字懋功,曹州离狐(今山东东明东南)人。家富有,初从翟让起义,参加瓦岗军,因功封东海郡公,瓦岗军失败后降唐,被唐高祖李渊任为右武侯大将军,封曹国公,赐姓李,因避唐太宗李世民名讳,单名(责力)。
李粲 滑州人,本姓丙,在隋朝任屯卫大将军,唐高祖李渊入关后,率众归唐,被授宗正卿,封应国公,赐姓李。
李子和 蒲城人,本姓郭,原在隋朝做官,曾以罪徙榆林,唐高祖武德初年献款,被任为灵州总管,后又跟随唐太宗李世民平定刘黑闼起义,因有功,被赐姓李,封夷国公。
李抱玉 河西人,本姓安,唐高祖时功臣安兴贵的后裔,原名重璋,善骑射。唐玄宗李隆基以其战河西有功,为他改名抱玉。安禄山叛乱时,安抱玉镇守南阳,上书朝廷,说耻与逆臣安禄山同宗,要求改姓,于是唐玄宗赐他姓李。
李忠臣 蓟人,本姓董,名秦,少年时从军,憨直不通书,但努力奋斗,因有战功,被唐肃宗李亨赐姓李,赐名忠臣。
李国臣 河西人,本姓安,膂(1u)力过人,积功升任云麾大将军,被唐肃宗李亨赐姓李。
李宝臣 奚族人,原为范阳守将张锁高的养子,名忠志,字为辅,为安禄山、史思明的部属,随安、史叛唐。761年,史思明死,他献恒、赵、深、定、易5州,唐代宗李豫升他为礼部尚书,赐姓李,赐名宝忠,封赵国公。
李光进 其祖先为河曲(今青海省东南境黄河曲流处)羌族,姓阿跌氏,唐朝贞观中期内属,以其地为鸡田州,光进随从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收复两京有功,于大历年间被唐代宗李豫赐姓李。
李元谅 安息人,本姓安,少为宦官骆奉仙所养,冒姓骆,名元光,勇敢有谋略,唐德宗时与李晟收京师,贞元年间因守备有方,避免了一次与吐蕃的战争,被赐姓李,赐名元谅。
李全略 本姓王,名日简,以功累官横海军节度使、沧德棣州观察使,被唐穆宗李恒赐姓李,赐名全略。
李茂勋 回鹘(即回纥)族阿布思后裔,降唐后,受到兵部尚书张仲武的重用,后因积功较多,被唐宣宗李忱赐姓李名茂勋。
李姓迁徙史
先秦时期
李姓从形成时起,族人世居今河南鹿邑一带,春秋时期的李耳,是正史中立传的第一个李姓人物。李耳,字伯阳,外字聃,号老子,生于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做过周朝的“守藏室之史” (管理藏书的史官),是春秋时的思想家和道家的创始人,传为《老子》一书的作者。古书有的说他是周平王时(春秋初期)人,又说春秋末期的孔子曾向他问礼,于是就说他活了160多岁或200多岁,是因为修道养寿才活了那么大岁数。《老子》又名《道德经》、《老子五千文》,是道家的主要经典,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演变,包含着某些朴素辩证法因素,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后来唯物、唯心两派都从不同的角度吸收了老子的思想。
据《新唐书》记载:李姓始祖李利贞也是娶陈国契和氏家的女儿,生儿子叫李昌祖,后在陈国任大夫,住在苦县。李昌祖的儿子叫李彤德。彤德的曾孙叫李硕宗,被周康王赐采邑(采邑也叫食邑、采地或封地,是奴隶社会时期帝王或诸侯封给卿、大夫的连同土地上劳动的奴隶在内的土地。)于苦县。李硕宗的五世孙叫李乾,字元果,在西周任御史大夫,娶益寿氏女婴敷,这就是李耳的父亲和母亲。李耳的后代李宗,字尊祖,在魏国做官,被封于段,为干术大夫。李宗之子李同为赵国大将军,孙李兑为赵相,曾孙李跻为赵国阳安君。李跻有两个儿子:李云、李恪。李恪的儿子李洪,任秦国(在今甘肃、陕西一带)太子太傅,其孙李兴族为秦将军。李兴族之子李昙,字贵远,在赵国做官,封柏人(今河北唐山)侯,后又入秦,任御史大夫。李昙有4个儿子:崇、辨、昭、玑。他们及其后代因分别在外地任官、定居而分出两支:长子李崇,任陇西(治所在今甘肃临洮县)守,封南郑公,为陇西房;四子李玑,战国末任秦国太傅,李玑的二儿子李牧在赵国做官,定居在赵郡(治所在今河北邯郸市西南),为赵郡房。后来,陇西房又分为39房,赵郡房又分为东、南、西3组。
李耳以后,李姓人口逐渐增多。春秋时晋文公(都城在今山西翼城东南)的理狱官李离、战国时魏文侯(都城在今山西夏县西北)相李悝,都是早期迁入今山西境内的李姓人;战国时被秦昭王任为蜀郡(治所在今四川成都市)守的李冰,是最早迁入今四川的李姓人;李耳之孙李同,到赵国(都城在今河北邯郸)做官,是最早迁入今河北的李姓人;李同裔孙李恪的儿子李洪,到秦国(都城在今陕西咸阳东北)做官,是最早迁入今陕西的李姓人;李洪裔孙李昙,在秦国任御史大夫,其长子李崇开创陇西房,四儿子李玑的二儿子李牧开创赵郡房,形成李姓宗族最重要、最根本的两大支派。
两汉、三国时期
两汉、三国时期,李姓人又在许多地方开辟出新的聚居点。西汉时,李姓有徙居今山东、江西者,如李耳裔孙李解,因在胶西国做官,留居高密(今山东高密县西南);更始初任军师将军的李淑为豫章 (今江西南昌)人。到东汉、三国时,李姓有更多的人走向四面八方,向东北已发展至今辽宁一带,如东汉时率乡勇抗击海贼的李久为辽东 (今辽宁辽阳)人;向西北已发展至今宁夏一带,如东汉末车骑将军李催为北地(今宁夏吴忠西南)人;向东南又发展至今江苏,如东汉时善风角占候之术的李南为句容 (今属江苏)人;向南已发展至今广东、湖南、湖北,如东汉时交趾刺史李进为高要 (今属广东)人,三国时吴丹阳太守李衡为襄阳(今属湖北)人;向西南已发展至今云南,如三国时蜀汉兴亭侯李恢为俞元(在今云南澄江县境)人。
三国时,魏文帝立“九品官人法”,州设大中正,郡设中正,执掌用,从此形成把持政权的土族制度。在这个任人以“家世”为重的时代,“士族”行列里没有李姓。东晋、南朝时期,排列士族姓氏等级,把北方山东(指崤山或华山以东地区)在一郡之内的大姓望族称为郡姓,列王、崔、卢、李、郑为大姓。因为士族门第大抵是由祖先有声望、代代保持富贵、常有功臣名人、一家男女熟习礼教的形式和表现异于常人的风尚、能谈论、有文章等各种因素构成的,说明李姓已经崛起。但是,这里所列的大姓仅限于“山东”地区,说明当时李姓还不是全国的大姓。十六国时,先后出现了两个李姓政权——大成国和西凉国,从而提高了李姓声望。
隋唐时期
陇西李氏自西魏、北周至隋代,世代为皇亲国戚,官位显赫,至隋末,在朝廷内外已具有相当雄厚的实力,因之为唐代李姓的空前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这一历史时期,李姓除分布于上文所述的地区外,又有今内蒙古、浙江、安徽等省区的李姓人载入史册,但总的来说,李姓仍主要是在北方发展。李姓从形成时起,族人世居今河南鹿邑一带,在这长达几百年的时间内,虽然也有人在朝做官,但因知名度不高,所以,几乎是默默无闻。
随陈化父子入闽 唐朝初期,朝廷派陈政任岭南行军总管,率兵往闽南“蛮獠啸乱”,后其子陈元光继任,平定了局势。固始籍将佐李伯瑶随陈氏父子入闽开发漳州,功绩卓著,留居当地,其子孙散处龙溪、漳浦诸县。
武周时避祸南逃 唐高宗皇后武则天,690年废睿宗李旦,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她任用酷吏,屡兴大狱,使宗室、朝臣不少人被牵连冤杀。为了避祸,宗室李姓部分人从长安、洛阳逃到比较安静的江南定居。
避“安史之乱”南迁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冬,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及其部将史思明,以诛杨国忠为名,起兵叛乱,历时八年方被平定。这场战乱,使中原人民遭受了空前浩劫,大批人被迫逃往江南避难,其中有一批李姓人。
李光弼徙居金陵唐朝大将、营州柳城契丹族人李光弼,天宝末年任河东节度使,与郭子仪一同平定“安史之乱”,因功被封为临淮郡王。762年出镇徐州,进封临淮王,徙居金陵(今江苏南京),从此子孙蕃盛,形成金陵李氏,后分衍于江西、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李德裕贬死崖州 始于唐穆宗时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和以李德裕为首的朋党之间将近四十年的斗争,史称“牛李党争”。唐武宗即位后,任李德裕为相,李宗闵被贬死,牛僧孺亦被黜。到了唐宣宗时,牛派得势,李派则全遭罢斥,李派首领李德裕被贬为崖州(治所在今海南省琼山县东南)司户,于850年病死,其子孙有部分人留居当地,成为最早徙居海南的李姓人。
随王氏兄弟入闽 唐末至五代年间,因中原地带长期,河南因始人王潮、王审知兄弟率众起义,最后在福建创建闽国。河南一些李姓人随王氏兄弟入闽,定居于莆田、晋江,后又分支宁化、上杭、邵武、清流等地,进而又向西发展,分布于广东、广西的一些地方。
两宋时期
唐代以后,出于多种原因,李姓播迁更加频繁,分布地更为广泛。其中,迁徙人数较多的是宋代“靖康之变”时的南迁。
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冬,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次年4月,金国贵族俘获宋徽宗、宋钦宗及其宗室、后妃等数千人,并掠走大批珍宝器物、皇家藏书,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1127年5月,康王赵构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称帝(即宋高宗),史称南宋。同年10月,南宋政府南迁扬州,后又逃到镇江,再逃至杭州。这一时期,中原人因之多次大规模南迁,有的追随宋高宗赵构的足迹,有的则自找去处,总的流向是长江以南地区,其中有许多李姓官绅士民。此外,还有抗金义军中的李姓人辗转南迁。如王屋(今河南济源)人李兴,领导一支抗金义军转战于黄河两岸,因作战失利,李兴率领所部义兵万余人南渡归附南宋。迁徙江南的李姓人,以寓居浙江、江苏者为多,其次还有迁至上海、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广东、广西等地者。例如,覃怀(今河南武陟)人李曾伯,举家渡江后居嘉兴 (今属浙江),宋理宗宝佑年间举进士,后累官治海制置使;李芾从开封徙居衡州(今湖南衡阳),恭帝德祐初知潭州;开封饮食业以烹饪羊肉著名的厨师“羊肉李七儿”、以善于用肉和各种莱肴做汤闻名的“杂菜羹李婆婆”等南迁后在杭州重操旧业。
明清时,李姓已遍布全国大部分地区。
移居台湾
明代,李姓已基本上遍布大陆各省,从明末开始,闽、粤李氏陆续有人东渡台湾海峡,到台湾岛求生存与发展。明朝天启年间,颜思齐与福建南安人郑芝龙设寨于台湾的笨港(今北港),郑芝龙曾多次招徙福建漳州和泉州沿海的汉人到台湾垦荒。当时有李魁奇为郑芝龙守寨,这是入台最早的李姓人。
1661年,郑芝龙之子郑成功率领将士数万人进入被荷兰人占领的台湾,经过8个月的战斗,赶走了荷兰侵略者,于1662年2月1日收复台湾。此后,郑成功在台湾建立行政机构,推行屯田;随从他前往的将士,也都留在了那里,共同开发台湾。郑成功在收复台湾的5个月后病死,其子郑经嗣位,据守台湾至1680年。郑氏父子入台、治台时期,有许多李姓人追随左右,在收复台湾的战斗及开发台湾的事业中,做出优异的成绩。仅收入《台南市志•人物志》中的李姓人物就有:延平郡王府兵都事李胤,思明知州李景,右先锋镇李茂,守卫澎湖的右先锋镇领兵副总兵李锡,右冲镇李昂,为郑经袭位立有大功的李思忠,水师二镇先锋营副将李富,总理官李瑞,中提督下副将李芳,果毅中镇司李升,游兵镇中营守备李忠,游兵镇管炮守备李受等多人。《台湾通史》等文献也有许多篇幅记述明郑时期李氏的在台活动,如:永历(南明桂王朱由榔年号,始于1647年,郑成功及子经、孙克块沿用至1683年)十八年,明朝遗臣李茂春随郑经入台,定居承天府永康里;永历二十二年,平和人李达入垦大糠榔西堡潭;永历三十七年,淡水通事李沧,获准前往卑南(今台东)采金。
清政府领有台湾后,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置台湾府,不久,闽、粤李姓移民接踵拥至台湾中部;雍正、乾隆时入台人数日渐繁多,垦殖地不断扩展。至清末,台湾的平原和盆地已经被开拓殆尽,入台的李姓人只好向山区求发展。对此,《台湾篇》等文献有较详细的记述,如:康熙二十四年,李婴进入鹿仔草堡开垦;康熙二十九年,闽人李阳,入垦他里雾堡田头庄;康熙三十二年,闽人李云龙,入垦学甲堡(今台南县学甲镇);康熙六十年,粤籍义民李焕挺,居于下淡水港,平定朱一贵之乱有功;康熙末年,粤人李贞镐,入垦哆哕咽堡前大埔庄;康熙年间,龙溪商人李元,入台湾府(今台南市)开设糖廊,号“李胜兴”;康熙年间,南安人李碧,与黄放合垦于大糠榔西堡港尾寮庄;雍正九年,粤籍义民李伯寿,居于彰化阿束庄附近,大甲西社番变时不幸战死;雍正末年,李、陈、郭、蔡、尤等姓,合垦于苗栗二堡苑里;嘉庆初年,李、谢、林三姓入垦东螺西堡宝斗庄;嘉庆十七年,李享等人入垦奇莱荒埔(今花莲县);嘉庆二十三年,李、王、张三姓计140人,合力开辟井子脚的新盐田;道光七年,李合吉等人入垦奇菜荒埔……总之,三百多年来,闽、粤李姓络绎不绝于台海道上,他们定居台湾后,披荆斩棘,凿山辟田,为开发和建设台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走向世界
李姓向海外发展,早于向台湾移民,除由于特殊历史原因早已形成的越南李姓和朝鲜李姓外,最早移居海外的是明朝初年由福建徙居日本的李姓人。这些人熟悉水性,善于驾船,去琉球国(日本西南部琉球群岛)后,有李荣、李杰、李敬、李进、李隆、李陆、李珍、李华、李弥、李叶等人,曾受琉球国的派遣,作为出使明朝、清朝的通事。《明会要》记载的明朝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赐给琉球国“闽人三十六姓善操舟者,令往来朝贡”,其中就有李姓人。这些李姓人,后来定居于今冲绳岛那霸市近郊的久米村一带。
清代以来,尤其是鸦片战争以后,南方沿海一些居民开始渡海远徙,到南洋(亚洲东南部地区,即“东南亚”)谋生,其中有许多李姓人。据有关史料显示,早期下南洋的人,主要是福建漳州、泉州、福州及广东广州、惠州、潮州、嘉州、琼州(今海南岛)等地的男性青壮年,他们通过香港、澳门、厦门、汕头等口岸出境,乘船南行,历尽艰难曲折,到达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家。由于他们无力支付路费,绝大多数是以“佣工”的身份,通过中介机构被转贩到南洋的。当时的香港合安栈、新加坡广福泰栈等,就是专门从事拐卖、贩运华工的机构。他们到达南洋诸国后,基本上都是做苦工,经过一番艰苦劳动后,有的在经济上稍有积蓄,便做点小本生意,待有一定资金时,转而经营商业,赴南洋者并非都能获得成功。尽管如此,奔赴南洋人仍络绎不绝,以致一浪高过一浪。在南洋诸国拥有较多人口的李姓华人,就是这一时期迁入的。
李姓远涉重洋到大西洋西岸的欧、美各国,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1848年,美国在加利福尼亚发现金矿,由于缺乏采矿劳力,便在中国东南沿海招募华工,其中有闽、粤等地的一些李姓青壮年,这些华工为美国西部的早期开发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此后他们在美国各地发展繁衍,人口不断增加,从而使美国成为美洲李姓华人的主要聚居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英、法两国为解决后勤劳力不足,经允许,又在中国上海、天津、青岛、河南等地招募华工25万名,其中也有不少李姓人。当时的苏联也曾在河南永城、夏邑等县招募,其中也有李姓人。
越南李姓,越南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从古代起,就同中国有密切关系。中国五岭以南地区古称交趾,远在上古时代,帝尧南抚,曾到交趾。公元前2世纪初,南越王赵佗置交趾,辖境相当今越南北部。汉武帝时,交趾为13刺史部之一,辖境相当今广东、广西的大部和越南的北部、中部,治所在今越南河内西北,东汉移治龙编(在今越南河内东天德江北岸),直到隋代,一度曾称交州,长期为交趾郡。唐代,交趾为安南都护府地。10世纪30年代(五代后晋时)独立,始形成封建国家。北宋封其王为交趾郡王,南宋改封安南国王,此后即称其国为安南国,直到1802年才改国号为越南。正由于中国与越南这种密切关系,从秦汉时期开始,中原地区许多人持续不断地迁往那里,其中就有李姓人。唐朝中叶,有唐太宗子曹王李明的后裔李象古,任安南都护,子孙留居安南。北宋时,李象古的裔孙李公蕴在前黎朝任殿前指挥使,住在安南北江古法,附近有一棵木棉树被雷击,留下斑斑痕迹,于是他就借机造成一段文字,中有“十八子成”、“天下太平”之语,利用人们迷信符瑞的心理,制造李氏应为国王的。1009年,黎卧朝帝死,李公蕴被拥立为帝,建立越南李朝,建都大罗城,改城名为升龙(今河内)。越地李朝历8主216年,实行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大体都仿照中国。其中,曾长期采用赐姓的手段来加强统治,赐给有功的文臣武将以李姓,从而使李姓人口急剧扩充,发展成为越南的大姓。
朝鲜李姓,朝鲜历史和文化悠久,从古代起就同中国有友好往来。7世纪中叶,新罗统一朝鲜,与唐朝有密切联系。据朝鲜著名地理学家李重焕《择里志》载:“自新罗末通中国而始制姓氏,然只仕宦士族略有之,民庶则皆无有也。”936年建立高丽王朝后,“始仿中国民族,颁姓于八路,而人皆有姓。”于此可见,古代朝鲜的姓氏,是仿效唐朝的姓氏而制定的。由于中国与朝鲜为唇齿相依的邻邦,关系密切,长期以来有不少中国人移居朝鲜,其中就有李姓。据说李氏朝鲜的创建者李成桂,其先祖为辽东李氏的一支,后因躲避战乱而迁至朝鲜。李成桂出身贵族,本为王氏高丽将领,参与军机中枢,1388年举行兵变,废旧王祸,立新王昌,次年废昌立恭让,独掌大权。1392年,逐恭让王,即位,改国号朝鲜,都汉城。李氏朝鲜历27王519年,曾于1897年改国号为大韩,至1910年朝鲜被日本侵占,李氏朝鲜灭亡。李氏在统治朝鲜的500多年时间里,曾下令将王氏高丽所赐的王姓一律恢复其原姓,同时采取“赐姓”的办法以加强统治,赐予许多人姓李,因而使朝鲜李姓人口急剧增加。明末清初,又有明将李如松的子孙及明廷遗臣李氏等一批李姓人避难迁入朝鲜。如今,在朝鲜常用的143个姓氏中,李姓为第二大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原访古—寻根中原—谢姓渊源
谢姓起源有四:一、是出自姜姓,为炎帝后裔申伯之后。据《姓谱》、《元和姓纂》等所载,相传上古部落首领炎帝,传至商未有后裔孤竹君,其长子伯夷与弟叔齐一齐投奔到周。到周后,反对周武王进军讨伐商王朝,武王灭商后,他们又逃避到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但其后裔仍留在周朝,到成王继位后,便封伯夷的后裔为申侯,称申伯,是为申氏之始祖。厉王时娶申伯之女为妃,生子为宣王,宣王继位后,便封母舅申伯于谢国(今河南唐河县南部,一说在今河南南阳县)。公元前688年,楚文王发兵攻申,不久灭掉申国。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新都之邑名为氏,称谢氏,史称谢姓正宗。是为河南谢氏。炎帝,世称神农氏,作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之一,为世代所敬仰,也被谢姓奉为始祖之一。关于谢姓的先祖来源,许多姓氏书都说它出自炎帝,是姜姓部落的后裔。如《元和姓纂》卷九去声四十杩:“谢,姜姓,炎帝之胤。”《通志》卷二六《氏族略二·以国为氏》:“周异姓国:……谢...
· 中原访古—寻根中原—石姓渊源
石姓在中国是一个重要的姓氏,郡望主要有四处,渤海、平原、上党、河南。堂联有很多,较著名的是“传载纯臣诗歌圣德”,传载纯臣指的是大义灭亲的卫国大夫石碏,史称其为“纯臣”,“诗歌圣德”指的是北宋经学名家石介,曾做过一首“庆历圣德诗”。石姓的堂号之一是“徂徕堂”,也是来源于石介,石介曾归耕于徂徕山(在今天的山东省泰安市东南),在那里著述讲学。据专家研究,石姓在中国一百个大姓中排第六十三位。石姓的发展如同中华民族的发展一样,自春秋时期因石石昔大义灭亲得姓之后,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不断有各族各姓人加入进来,才形成今天庞大的石姓人群,又经过多年播迁,使石姓人群遍布全国各地,并走向海外。一.寻根问祖石姓起源于何时?是如何起源的?……这些问题经常有人问及,但这些问题不是用一两句话就能回答的,虽然几乎所有专家都认定石姓的老祖宗是春秋时期卫国的大夫石碏,但今天姓石的人可不都是石碏的后裔,因为石姓发展到现在是由多...
· 中原访古—寻根中原—尹姓渊源
一、以邑为氏相传,远古帝王少昊金天氏有子名殷,担任工正官(掌管百工技巧),被封于尹城(今山西隰县东北)。后来,殷的子孙便以封邑名称为姓氏,姓尹。尹氏以邑(地方)得姓,出自少昊的后代。传说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少昊为黄帝的二十五子之一,殷是少昊的儿子。殷因任工正之官而被封于尹城,他也因此被称为尹殷,尹氏因此得姓。古尹城在今河南省宜阳县西北、新安县东南,也有人考证说其在今山西省隰县东北,因为两地相距不远,因此,今河南西北与山西西南交界一带,是古尹氏的发源地之一。尹殷的子孙袭其职位,世代任工正,一直生活在尹这个地方。即使到了周朝,尹氏子孙世代袭为卿士,其封地仍在尹这个地方。因而,先秦时代,尹氏的主要聚居地在今河南西北、山西西南的交界区。上古时期,只有到了父系氏族公社的建立和原始社会解体时期,人类的历史才逐步建立。尹氏先民的活动则和这一时期的部落联盟战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奴隶社会,尹氏宗族的活动与...
· 中原访古—寻根中原—陆姓渊源
陆姓起源有四种:一、黄帝之后,陆终族裔传说帝颛项的孙子吴回在尧时任火神祝融,他有个儿子名叫终,因为封在陆乡(今山东平原县一带),所以叫陆终。他的子孙有的以陆为姓,称陆氏。远古时,少典娶有(虫乔)氏部落之女,生黄帝和炎帝,“黄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姓,号轩辕氏,有熊氏;炎帝为姜姓,号烈山氏,一作神农氏,以后炎帝姜姓部落与黄帝姬姓部落联合,并尊黄帝为“大帝”(领袖),黄帝为中华人文始祖。黄帝共传25子,分别由四母(此处“母”应包括几个姓族部落)所生。据载,这四个妻子都很贤慧,正妃为西陵氏女,名叫嫘祖。次妃方雷氏的女节、彤鱼之女,最后娶嫫母,嫫母虽在四人中长相殿后,但丑归丑,很善良而有才能。黄帝与四妃生有25个儿子,分衍出姬、酉、祁、已、滕、箴、任、荀、僖、姑、(女+儇-亻)、依等12个姓,自此,随着人口增多,支系派衍。“黄帝以姬水成”,说明黄帝的氏族长期居住在姬水流域,氏族即以“姬...
· 中原访古—寻根中原—蔡姓渊源
蔡姓来源有二:一、是出自姑姓,为黄帝支裔。据(国语·晋语四)所载,黄帝二十五子中,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其中有姑姓。又据王符(潜夫论·志氏姓)所载,姑氏封于燕,姑氏又分为蔡、光、鲁等姓氏。古时燕地大致在今河北北部。二、是出自姬姓,为周文王的后裔。公元前ll世纪,周武王商发起攻击,周军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攻到商的京城朝歌。商王纣一看大势不好,于是把正在劳作的奴隶释放了出来,发给他们武器,让他们上前线打仗。哪知这些奴隶平时受尽了商纣王的欺负,不愿为商纣王卖命,他们一到前线,就与周的军队联合了起来,一起攻进商的都城。商纣王见大势已去,而亡。商朝灭亡了。统一全国之后的周朝,所面临的是一片荒芜的土地,一群不安分的土著居民,尤其是商朝的遗老遗少对年轻的周王朝更是耿耿于怀。商纣王虽然被烈火烧死了,但他的儿子武庚却还活着,而且拥有大量的军队。如果发兵消灭武庚,势必又重燃战火,导致国家和人民遭受更大的损失...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