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中原访古—寻根中原—史姓

2018-01-2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67
转发:0
评论:0
中原访古—寻根中原—史姓,   史姓是我国一个古老的姓氏,在以人口多少排次序的中国姓氏中位居80。史姓有多

    史姓是我国一个古老的姓氏,在以人口多少排次序的中国姓氏中位居80。 史姓有多个源头,最早的源头应追溯至黄帝的史官仓颉,仓颉被中国人尊为造字的圣人,因为远古时人们用绳子打结记事,仓颉观察着世间万物,终于用象形的方法创造了文字,使人们便于用文字纪录历史。仓颉善观察,传说他生四眼。相传仓颉之后,衍生了仓氏、史氏、侯氏、侯冈氏、夷门氏、仓颉氏。仓颉为史官,人称史皇氏,其后有一支以官为氏,称史氏。《路史》中记载:“仓颉后有史氏”。
    西周初年的太史尹佚(或逸)是史姓的另一个重要源头,尹佚也被称为册逸、史佚,他为人严正,后世称赞他为史官的楷摸,与太公、周公、召公并称为四圣。《大戴礼•保傅》记载:“博闻强记,接给而扇对者谓之承。承者,承天子之遗忘者也,常立于后,是史佚也。” 由于他终身在周任太史,他的后裔中便有人以官名为氏,这是史姓的又一个源头。西周末年,史姓家族出了一位哲学家史伯,他在周朝任太史,提出了“和实万物,同则不继”的命题,“和”是指事物多样姓的统一,是百物构成的法则:“同”是指无差别性的单一事物,如不与另一事物相“和”,就不能产生出新的事物来。春秋时,史姓家族又出了一位史称“直躬如矢”的名臣史鱼酋 ,他是卫国(今河南淇县境内)大夫,字子鱼,又称史鱼,卫灵公在位时,重用小人,史鱼酋 多次进谏未被接纳,史鱼酋  临死前对儿子说:“我活的时候没能让国君走正道,死了不能按礼来安排,你就把我放在窗户下吧)。” 卫灵公前往吊唁时感到很奇怪,史鱼酋 的儿子就把史鱼酋 的话告诉了卫灵公,卫灵公很感动,之后开始重用贤臣,孔子对此感叹不已,说史鱼酋 在政治清明时象箭一样直,政治黑暗时同样像箭一样直。由于史姓自诞生到春秋时名人辈出,为史姓后来的繁荣发展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西晋时,史姓出了著名画家史道硕,不仅他工于绘画,他的4个弟弟也因善画而成名,一时传为美谈。
    唐朝开元年间,可汗进入中原的后裔以史为姓,《姓篡》中记载河南的史姓原来姓阿史那。科罗次汗的儿子生苏尼失,被隋朝封为康国公,开元年间改为史姓。
    唐朝时,史国人来到中国居住,以史为姓。据《新唐书》记载,隋唐时,在现在的中亚阿姆、锡尔河流域有康、安、曹、石、米、何、火寻、戊地、史九姓政权,九姓自康以下的八姓都是康姓的支庶,康开始时在祁连山北的昭武城(今甘肃省临泽境内),九姓均以昭武为氏,史称昭武九姓。居民主要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业,境内产良马,居民勇猛善战。九姓中的史国也叫佉沙,在今独联体乌兹别克撒马尔罕的南方。唐高宗永徽年间(公元650年-655年),昭武九姓自愿归附唐朝,史国中的一些人就以史为姓。
    由于各族的加入,唐、五代时,史姓大家庭发展迅速,现在的湖南、浙江、山西等省已有史姓;到了宋代,史姓播迁的范围更广,除了现在的江西、河北、福建、广东、贵州、云南等省的一些地方之外,史姓已遍布江南,而且名家辈出,康定初年,延州永平遭到袭击,寨主监押想带兵躲入深山,指挥使史吉率所部挡在城门前说这样做虽然保存了军队,但城中百姓不免受到屠戮。寨主监押只好引兵而还,不久,永平遭到围困,史吉率部坚守数日,敌兵退去。事后,昏聩的宋政权竟然升了寨主监押的官,对史吉则毫无封赏,史吉对此一笑置之,说:“幸好没有丧失城寨,论不论功有什么用呢?”史吉后来做官做到团练史,官职虽不高,但他在坚守永平前后所表现出的智、永、信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却广为流传。宋词是宋朝文化高度发展的重要象征之一,史姓家族也为宋词的发展做除了自己应有的贡献,汴梁人(今河南开封)史达祖便是南宋时的著名词人,他字邦卿,号梅溪,其词描写细腻工巧,以咏物词著名,著有《梅溪词》。
    明代以后,史姓更是遍布全国。清代以后,史姓开始迁居海外,侨居到新加坡等国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原访古—寻根中原—崔姓
[字义]崔,高大貌。《诗·齐风·南山》:“南山崔崔,雄狐绥绥。”[遗迹]崔玄藉墓志现藏于河南省新安县铁门镇千唐志斋。崔泰之墓志现藏于河南省新安县铁门镇千唐志斋。崔沔墓志现藏于河南省开封市博物馆。[崔姓源流]崔姓的历史已有三千多年。据考证,崔姓起源于西周时期的齐国,曾长期是山东望族和全国著名姓氏,其人口总数在当今中国众姓氏中名排第74位。崔姓的祖先可追至商末周初的姜尚,也就是在民间流传已久的姜子牙。周朝建立后,由于姜尚功勋卓著,被分封至齐国,成为齐国的开国君主,齐国是西周初年周武王分封的重要诸侯国之一,都城在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北)。姜尚的儿子丁公伋,是齐国的第二代国君,他的嫡子叫季子,本来应该继承王位,但他却将王位让位给了弟弟叔乙(即乙公得),而自己则住到食采地崔邑(今山东省章丘县西北),后来就以邑为氏,崔姓于此诞生。因为姜尚的先祖被封于吕(今河南省南阳市西),所以也叫吕尚。追根溯源可知...
· 中原访古—寻根中原—曹姓
[字义]“曹”的本义是指诉讼的两造。许慎《说文解字》:“曹,狱之两曹也”。[遗迹]河南许昌西郊灞陵桥河南郑州中牟县古官渡战场遗址[曹姓源流]曹姓为中国大姓之一。在当今中国姓氏中居于第32位。约国总人口的0.57%。曹姓起源主要有三。一是黄帝的后裔,以赐姓为曹。相传帝颛顼有个玄孙叫陆终,陆终第五子叫安。安曾经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大禹就赐其曹姓,封在曹国,即今河南灵宝市曹水,安被尊为曹姓始祖。安的后人曹挟在周渫跏北桓姆庠谯スń裆蕉尴匾淮[ス怀鸬艉螅ス擞谢指醋嫘詹苄盏模灿械娜ヒ刈峙晕煨?。二是出自姬姓,以封国为氏。西周初年,周武王的弟弟振铎被封在曹国,建都于陶丘(今山东定陶县西南),后来,姬姓曹国被宋国灭掉,曹君一部分后人便以国名作为自己的姓氏。三是出自少数民族的曹姓,以国名为姓氏。据《隋书》记载,古之曹国,故址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撒马尔罕的北方和东北方一带。古代曹国在《北...
· 中原访古—寻根中原—龙姓
[龙姓源流]在中华民族的各种传说中以龙的传说历史最悠久,龙的形象在中华民族的心中根植最深。早在6000年前,龙的形象已经诞生,这从河南濮阳发现的6000年前用蚌壳摆塑的龙图案可以证实。龙在远古受到华夏先民的尊崇,中华民族以炎黄为始祖是五千年历史的共识,他们的氏族就以龙为图腾。作为姓氏的龙姓同样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据统计龙姓在当今中国100大姓中名列第85位。龙姓的起源大致有如下几处:(1)黄帝大臣龙行的后裔。据清人张澍《姓氏寻源》及《竹书纪年》中记载:“黄帝臣有龙行。”据各种史籍记载,黄帝居住在有熊,就是今天的河南省新郑市,作为皇帝重要大臣之一的龙性行自然也应居住在有熊,因此这一支龙姓出自河南省新郑市。(2)舜时纳言龙的后裔。据《通志氏族略》、《广韵》和《元和姓纂》等书记载,舜有个大臣叫龙,任纳言(《书·尧典》中说纳言是负责宣达帝命的官员,相当于后世的尚书令)之职,《书经》《舜典》中说:“命...
· 中原访古—寻根中原—汤姓
[字义]“汤”字本义有二,一曰食物加水煮熟后的汁液,二曰开水、热水。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为“汤水”。[遗迹]河南商丘阏伯台(火星台或火神台)河南省固始县浮光陈氏陈原光故里河南郑州商代遗址河南睢县汤斌故里[汤姓源流]汤姓在祖国大陆是第90大姓,在台湾是第77大姓。汤姓得姓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其始祖是我国第二个奴隶制国家的建立者------商汤,祖根地在河南省商丘市。汤姓得姓,既有美丽动人的传说,也有真凭实据的历史文献资料作证。现有的汤氏子孙,均系成汤之后,但得姓的途径有所不同,时间上有早晚。从目前资料来看,主要有三种情况:第一,以商汤名字为姓。汤,名天乙,又名履,夏朝时曾任方伯之职,专管征伐之事,在夏朝末年继立为商族领袖。汤历经数年征战灭夏,称武王,国号为商,定都亳,建立商朝。汤死后被尊为“成汤”。其子孙以他的名字命氏(一说是以他的谥号“成汤”之“汤”字为氏),自称汤氏...
· 中原访古—寻根中原—覃姓
[字义]覃,长,延长。[遗迹]沁阳中学原为乾隆四十三年建的“覃怀书院”。[覃姓源流]“由西至东风光俱丽;从早及晚气象咸和”,这幅对联对覃姓朋友来说应该是再熟悉不过了,这是“覃”字的析字联。覃姓是我国常见姓氏之一,其人口总数在中国内地排第175位。相对于其他常见姓氏而言,覃姓还有一独特之处,那就是一字三读音,分别读qin、tan和xun。覃姓有多个源头,最早可追溯至上古时期的覃怀古国,覃怀位于今天的河南省沁阳、武陟一带,因四千多年前这里有一个覃部落,覃怀因此得名。覃氏也因覃部落和覃怀这个地名而得名,相传其始祖是伯益,曾协助大禹治水,能驯服鸟兽为家畜家禽。覃姓还出自皇覃氏,湖南石门《覃氏族谱》载:“覃氏的祖先,考稽上有皇覃氏。”《古今姓氏书辨证》中说“覃氏本谭姓,避难改”,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封五帝之一颛顼帝的后裔为谭地的首领,让他们在今天的山东历城县建立了谭国,并封其国君子爵爵位,因此谭国历代...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