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访古—寻根中原—河洛文化的融合性
中原访古—寻根中原—河洛文化的融合性, 河洛是一个地域概念,指的是黄河中游和洛水流域的广大地区,也就是狭义的中原地
河洛是一个地域概念,指的是黄河中游和洛水流域的广大地区,也就是狭义的中原地区。以中岳嵩山为象征的河洛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在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周成王时的何尊铭文就称河洛为“中国”,意为天下之中;而《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公盛赞洛阳的话为“此天下之中,四方人贡道里均”;《史记·封禅书》说:“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间。”其实,并非夏商周三代的统治者均定都河洛,在文明时代以前,这里已成为全国文化发展的中心,而且在三代以后,直至宋代,河洛地区一直保持着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如果我们将河洛文化比喻为车毂的话,那么,周围的车辐是聚于车毂的,而同时以河洛地区为轴心,强烈的影响着周围的文化,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辐辏与辐射的关系。
河洛文化之所以在中华文明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不仅仅是因为在这里诞生了最早的国家,率先进入了文明社会,而且还在于它融汇四方、辐射四方的文化特性。在河洛文化起源与形成的过程中,依靠“天下之中”的地理优势,吸收周围地区优秀的文化成果,不断的充实自己;在走向成熟以后,对周围地区产生了更为强烈的影响与巨大的吸引力,加速了文化融合的步伐,并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终发展成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从这个意义上说,河洛文化正是形成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石。
一
融合是中华民族与文化发展的永恒主题,它贯穿于各个历史时期。在进入有史以来,我们通过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可以看出,通过战争、迁徙、通婚、文化交流等各种形式,加快了民族融合的步伐,加深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感。然而,追根溯源,这种文化与民族的融合性并不是在历史时期才有的,早在史前时期便已经存在。尤其是在河洛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中,突出反映了这种特性,而且这种融合性对河洛文化乃至中国古代文明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古史记载,以嵩山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黄帝和炎帝所代表的部落集团活动的区域,以后就形成了华夏各族。据考古学的研究,河洛地区在史前文化的发展中,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环环相扣,自成序列。而且在其长期的发展中,不断积累文明的因素,最终在这一地区最先步人文明的门槛,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中心。促使文明在河洛地区最早诞生的因素很多,其中,文化的延绵不断、连续发展,是其重要的原因;同时,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还在于河洛地区在整个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中,始终处于其他文化的中心地带,这便为河洛地区的史前文化不断吸收周边地区先进文化的因素,提供了先决的条件。如在新石器时代的早期,在河洛地区出现的新时器时代文化是裴李岗文化,它表现出了河洛地区早期文化发展的突出成就。从出土的农业生产工具和粮食加工工具看,当时的粟作农业已相当发达,当时居民已走向了稳定的定居生活。另外,出土的大量的以泥质红陶为主的陶器,体现了制陶工艺的发展。但这支文化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与其同时的还有位于河北省境内的磁山文化和位于陕西省境内的老官台文化。这三种文化在黄河中游地区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并且彼此之间存在着许多共性。尤其是裴李岗文化与磁山文化之间,石器都有扁平舌状石铲、石磨棒和带足的石磨盘,陶器多为红色或红褐色,器形都有三足罐、三足钵、小口双耳壶或小口壶等,纹饰都有绳纹或细绳纹、线纹。裴李岗文化与老官台文化相去较远一些,但也存在着许多共性,如墓坑均为长方竖穴土坑,出土的陶器都以三足钵、圜底钵或假圈足碗和球腹壶为主要器形,居住的房子均为半地穴式等。尽管说三种不同的文化源流不同,但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在文化上体现出了早期的融合特征,无疑起到了推动河洛地区史前文化发展的作用。
继裴李岗文化之后,在中原地区发展起来的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分布在河洛地区的庙底沟类型,是仰韶文化中一朵鲜艳的奇葩,在这里出现了相当多的向心式布局的聚落,而且聚落的规模得到进一步扩大,面积有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平方米,聚落的周围基于保护财富和生命的需要还围以壕沟。其经济形态已形成了以农业为主的综合经济,制陶业也因为定居农业的发展成为当时最具特色的手工业。仰韶文化彩陶不仅是实用器,而且也是一种原始工艺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居住的条件也得到了进一步改善,有圆形、方形的地面或半地穴式的房基,说明定居更加稳定。其分布东到山东的鲁西南,北到河套和张家口地区,西到甘青,南到长江流域,在广阔的区域中表现了高度一致的文化面貌,体现了这一区域的传统。在它的周围,有几支不同面貌的文化相拱绕,其东有大汶口文化,南有屈家岭文化、大溪文化,北有红山文化,西有马家窑文化。山东大汶口文化有一个不断西渐的过程。大汶口文化在河南的发展总的趋势是由东往西、南,在各个阶段上反映出数量上的变化是由少到多,又由多到少,最后逐渐趋于融合。郑州大河村仰韶文化堆积中,出土有泥质陶尊、背壶、敛口盏等大汶口文化器物;在禹县谷水河遗址出土一批盆形豆、罐形豆、长颈壶、觚形杯、镂孔高柄杯、深腹罐和袋足鬹等,反映出河南地区仰韶文化晚期和龙山早期受到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强烈影响。更有学者指出,“中原地区也曾接受过来自黄淮地区原始文化的因素,尤其是大汶口文化晚期对中原仰韶文化和早期龙山文化的影响较为突出”,“说明当时大汶口文化的先民至少有一部分定居中原,并成为文化交流的使者”。
屈家岭文化在河南的传播,主要集中在河南西南部的南阳地区,重要遗址有淅川下王岗、黄楝树、下集、邓州八里岗,等等。不仅如此,屈家岭文化的影响,甚至达到黄河两岸的郑州、禹州、汝州一带的中原腹地。而且,还有一个重要的现象是,河南中部的仰韶文化,既包含有屈家岭文化因素,又有大汶口文化因素的存在;河南南部的屈家岭文化中同样也有大汶口文化的因素,这样文化间的相互包融,所带来的必定是中原文化的提高与发展,从而也较早地将中原文化与长江文化、海岱文化连接到了一起。
到了仰韶文化晚期、龙山文化和二里头文化时期,由于河洛文化与周边地区各文化的接触、影响进一步加强,文化融合的趋势不仅得到了延续,而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但表现形式却与此前大不相同。突出的特点是文化个性的充分展现,如河南的龙山文化,豫北、豫南、豫东、豫西在文化面貌上就各不相同。在河洛地区以外,向西有客省庄二期文化、齐家文化;向东有山东典型龙山文化;向北有夏家店下层文化;向南有石家河文化;东南有良渚文化等。这样就为河洛地区吸收周边文化中的精华,充实自身提供了先决条件。直接承袭仰韶文化而来的河南龙山文化,继承了仰韶文化时期的文化传统,终于在中原地区形成了更大规模的融合。
这一时期,河洛地区正处于昂首阔步向文明时代迈进的时期,传说尧舜禹和三苗的长期对峙,最终禹迁三苗于三危,东西方既有联合,又有斗争等,最终反映在考古学文化上,仍可以看出中原龙山文化和二里头文化与南方的石家河文化,东方的龙山文化、岳石文化,甚至于东南的良渚文化产生碰撞和交流,为河洛文化吸收周边地区文化中的先进因素提供了条件和可能。所以,在二里头文化中,我们不仅可以找到东方的文化因素,如山东典型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等因素,而且还有来自江汉平原石家河文化的因子,甚至还受到东南地区的马桥文化、豫北冀南的下七垣文化、西北地区的齐家文化以及北方草原地带的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影响。
河洛文化与周边文化融合的结果最终是在龙山时代出现了诸多文明因素的快速增长和积累,大量的礼器不断涌现,并形成一批集政权、神权于一体的权贵阶层,开始筑城以卫君,并逐步掌握了冶铜技术。到二里头文化时期,中原地区终于以它强大的文化根基,率先进入文明时代,并形成为中国文明的核心。
综观中原史前文化的发展,贯穿始终的一条重要的线索,就是文化的融合。融合表现的形式,既有一统的根基,又有个性的展现。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变化,是早期民族融合的见证。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条线索,才使得中原地区形成了强大的文化根基,而不至于像周边地区文化那样突然中断或衰落。文化的连续发展,自然为文明时代的到来积蓄了力量,这也正是河洛地区的优势之一。同时,也正是这样一条文化融合的线索,为以后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大融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已故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曾将中原地区比喻为中华民族文化融合的熔炉,它反映了中原文化发展的实际。
二
如果说河洛文明在一定程度上是四方辐辏的结果,是在文化熔炉中产生的话,那么,在进入文明时代以后,尤其是在商周以后,基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充分显示了文化的凝聚力和影响力,进发出无穷的辐射四方的力量。
据文献记载,以河洛地区为中心建立起的夏王朝,与地处东南地区的百越族有着密切的联系。《史记·夏本纪》有禹娶涂山的记载;《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说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从考古学上观察,太湖流域的马桥文化中的确存在有二里头文化的因素,而马桥文化的一些典型器物又在二里头文化中找到了踪迹。这说明河洛文化的影响在夏代已经达到江浙一带。我国古籍中记载的夏末商初一件重要的历史事件,即商汤伐桀,桀奔南巢。《逸周书·殷祝解》:汤放桀,“桀与其属五百人去居南巢。”《国语·鲁语上》: “桀奔南巢。”关于南巢的地望,郭沫若、董作宾等认为在今安徽桐城县,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则把南巢圈定在巢湖西南。虽然说所识地点不同,但大的方向是一致的,即夏桀所带领的夏遗民逃到了东南方向的巢湖一带。考古工作者在安徽潜山薛家岗、含山大城墩、肥东古城等发现了具有二里头文化因素的陶器、铜器,应与这一史实有着内在的联系。诚如是,那么,这应当是中原人也就是河洛人最早的一次南迁了。
到了二里岗商文化时期,商文化的分布范围迅速向周边地区扩展,统一了黄河中下游地区,其西到达周原,东到山东半岛,南抵长江北岸,北面到达冀北、晋中一带。至于二里岗商文化对周边的影响,范围就更为广大。如北方河套地区的朱开沟遗址,南方洞庭湖、鄱阳湖一线的湖南石皂市遗址、岳阳铜鼓山遗址、江西清江吴城遗址等,东面的江苏盐城龙岗遗址等,皆发现有二里岗文化遗存。尤其是江西的吴城文化,是与中原商文化并行的一支考古学文化。关于它的性质,目前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是一支土著文化,又具有中原商文化特色;一种认为是一支从中原南来的商文化,是商王朝在南方的军事据点。尽管意见不一,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吴城文化与中原文化关系极为密切,是河洛文化的影响已到达这一地区的缘故。有学者指出,中原殷人渡江南迁后与土著的扬越人融合,殷商文化的某些因素逐渐被土人吸收,从而形成了带有浓厚中原文化因素的吴越青铜文化。
《史记·吴太伯世家》还记载了太伯奔吴的事件。在商末周初,周王古公宣父的长子太伯因让位于其弟,便从中原来到了太湖之滨,断发文身,开创了吴国。太伯奔吴的直接影响,是促使了吴越文化与周文化的融合。到了吴王寿梦时期,“吴于是始通于中国”,“朝周适楚,观诸侯礼乐”。值得重视的是,在考古发掘中,在河南固始侯固堆一号墓中,发现了具有浓郁吴文化色彩的遗物,如原始青瓷器、印纹硬陶等,而且在墓内出土的一件铜簋上发现有“勾吴夫人”的铭文。勾吴即吴国,据考证,这件铜簋就是宋景公当其妹季子出嫁吴国时制作的媵器。勾吴夫人墓的发现,是反映吴与中原关系的最有力证据。通过通婚、战争,以及类似太伯奔吴的南迁、吴人的“朝周适楚,观诸侯礼乐”,进一步加深了中原地区与吴越地区的联系,促进了民族的融合与文化交流。
以上我们只是通过河洛文化的融合性这一特点,重点窥探夏商周时期河洛文化与东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其实,河洛文化与周边文化的这种辐辏与辐射的关系,是全方位的,如中原与东夷、中原与巴蜀、中原与北方草原地区,等等。在整个的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中,河洛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地位进一步凸现出来,在此不一一赘述。秦汉以后,随着版图的扩大,出现了大一统的王朝,尤其是在汉唐盛世,经济、文化的繁荣,加剧了民族融合的步伐,同时也更加巩固了河洛文化的根基,使河洛文化深深扎人中华民族文化之根。尽管说在中国历史上,有过许多次的少数民族人主中原,以及不断的战争和民族迁徙,但河洛地区始终是一个大舞台,文化的根基不但没有动摇,反而产生了磁石般的力量,成为凝聚华夏民族的力量之源。
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中原访古—寻根中原—河洛文化主流地位的成因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从夏、商、周三代的历史状况及实际势力所及可知,司马迁所说的“河洛”,是泛指以嵩山、洛阳为中心的“河南”、“河内”、“河东”诸地区,它包括了北及晋南冀中、西至关中、南达汉水、东到鲁西江淮这样一个范围比较广阔的地域。这片广袤的沃土是中华先民最古老的繁衍生息地之一,也是中华文明诞生的源头之地,因此,一般谈及华夏民族,追溯中华远古文明,都要谈到“河洛”,正所谓“永怀河洛间,煌煌祖宗业”。这种“煌煌祖宗业”的河洛文化产生于夏商,成熟于周,发达于汉、魏、唐、宋,传承于其后历代,贯穿中国整个封建社会。中国是一个地域文化多元的国家。河洛文化作为一种历史文化,和吴越、荆楚、湖湘、闽粤、巴蜀、陇右等地域文化相比,其产生、发展有许多相近和相同之处。但由于“河洛”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气候适宜,农业发达,夏商周汉唐宋等历代王朝都在这里建都,这种特殊的区位优势及...
· 中原访古—寻根中原—河洛文化的标志洛书
“洛出书处”汉魏古碑,碑高2010毫米,宽675毫米,厚270毫米。为砂岩石质,上圆下方。碑额刻有圭首图案,图中方形线基本脱落,似为洛书图样。额下碑文仅剩第一个字,为魏书“洛”字,此字高300毫米,宽330毫米,体似汉魏古风,据专家鉴定,该碑为汉魏遗物。唐诗人李峤《书》曰:削简龙文见,临池鸟迹舒。河图八卦出,洛字九畴初。清·雍正二年,河南府尹张汉视察永宁县,在西长水村题:“洛出书处”碑。碑高1825毫米,宽635毫米,厚170毫米,由“永宁令沈育立”。唐·张钦敬《洛出书》:浮空九洛水,瑞圣千年质。奇象八卦分,图书九畴出。昔闻夏禹代,今献唐尧日。唐·叔孙玄观《洛出书》清洛含温溜,玄龟荐宝书。波开绿字出,瑞应紫宸居。物著群灵首,文成列卦初。
· 中原访古—寻根中原—河洛文化和客家文化
1600多年前,发生在京都洛阳、河洛和中原大地上的那场大范围、长时间的西晋末年战乱及北方胡人南下,迫使中原汉人大规模南迁,河洛文化也随之南播。这种“南迁”、“南播”,以后又几次发生。客家先民、客家人“根在河洛”,河洛文化、中原文化乃客家文化之源,这几乎是研究者所持的共同看法。一、河洛地区是指黄河和洛水相交汇处的这一广大地区,即古河南地区,又称河洛地区。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曰:“昔唐人都河东,殷人都河内,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在天下之中。”关于古河南地,陈昌远先生曾这样表述:“它指黄河由河曲、渭河而东,中经砥柱之险,过孟津、洛河,流出大伾,开始散为荥播,这一大段大河之南地。”①关于河洛地区的具体范围,朱绍侯先生曾指出:“即指以洛阳为中心,西至潼关、华阴,东至荥阳、郑州,南至汝颍,北跨黄河而至晋南、济源一带地区。”②显然这个范围要大于我们通常所说的洛阳平原或洛阳盆地,但洛阳平原无疑是河洛地区的...
· 中原访古—寻根中原—河洛文化的源头及早期发展
一、河洛地区与河洛文化在讨论河洛文化发展阶段之前,需要明确的两个概念:一个是河洛地区的文化,另一个是河洛文化。河洛地区是一个区域性的概念,这里的河,指黄河,洛指洛水,河洛地区即为黄河中游和洛水流域的广大地区。黄河中游是指黄河由河曲而东,经三门峡、孟津、荥阳、郑州、开封,直达兰考境内;洛水发源于陕西塚岭山,经陕西洛南、河南卢氏、洛宁、宜阳,进入洛阳偃师境汇集涧水、瀍河、伊河后至巩义南河渡注入黄河。所以,河洛地区实际上指的就是以中岳嵩山为中心的狭义的中原地区。在历史长河中,居住在河洛地区的先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并向四周辐射、延展。河洛文化发源于河洛地区,但并不局限于河洛地区。河洛地区的文化并不能与河洛文化划等号。河洛地区在其早期的发展中,依靠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融汇四方,善于吸收四周地区文化的精华,起到了文化熔炉的作用,最终成为最早诞生文明的地方。但在后期的发展中,伴随着河洛地区政权的交替...
· 中原访古—寻根中原—龙牙洞:河洛之根?
陕南地区有两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洛南县的“花石浪龙牙洞遗址”就是其中之一。洛南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联主席阎宪峰说,20世纪60年代,“花石浪龙牙洞遗址”被发现,2001年7月被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一罕见的、保存基本完好的旧石器时代的遗址,说明距今50万年~25万年前就有猿人在洛南的洛河畔活动。这是什么概念呢?山东章丘龙山镇发现的龙山文化距今4000多年,河南渑池的仰韶文化距今6000多年,而“花石浪龙牙洞遗址”与距今80万年的陕西蓝田猿人最为接近!龙牙洞在石门河与洛河交汇的半山坡上。8月27日,我们跨过五六十米长的石门河吊桥,爬上层层梯田,看到了这个不起眼的洞穴。洞口为三角形裂缝,内凹,顶端的岩壁像屋檐一样突出,洞外为斜坡,洞里的地面离坡地约一人高,总面积约20平方米。龙牙洞下面的城关镇尖角村东河组76岁的崔林女说,洛南解放前夕,附近有村民在洞里挖出了一些“龙牙”,3元...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