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中原访古—寻根中原—新密新砦城址与夏启之居

2018-01-2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05
转发:0
评论:0
中原访古—寻根中原—新密新砦城址与夏启之居,   研究夏文化的重要方法之一是根据文献记载,查明夏代诸王居(都)地,借以进一步
    研究夏文化的重要方法之一是根据文献记载,查明夏代诸王居(都)地,借以进一步研究夏文化的分布与变迁。关于夏王朝诸王当中的禹都阳城、太康居斟鄩等夏王都城的地望已有不少学者详加考证。结合考古发掘材料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认为禹都阳城在今河南登封告城的王城岗,斟鄩有可能是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至于启都地望问题尚未有统一的意见。近年来在靠近新郑的密县东部的新密市新砦遗址发现了一处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左右的龙山文化末期~新砦期城址,在城址的西南部发现有大型建筑。根据新砦城址范围广大,文化堆积丰厚,城址出土众多高规格遗物等特征综合分析,这里显然是一处都邑性城址,结合其年代及相关历史文献记载,我们初步认为这座都邑城址很可能是黄台之丘附近的夏启之居,即夏启的都城。现根据发掘材料试论于后。
 
    新砦城址位于河南省新密市东南18.6公里的刘寨镇新砦村。整座城址均掩埋在今地表以下,经钻探和局部解剖得知,城址平面基本为方形,南以双洎河为自然屏障,现存东、北、西三面城墙及贴近城墙的护城河。根据考古钻探和试掘材料,新砦城址的四周除南面濒临双洎河外,其余三面建有城墙和护城河,城址面积为70~100万平方米,不仅是新密市、新郑市境内最大的龙山文化晚期-新砦期城址,也是目前所见河南省境内面积最大的史前城址。
    新砦城址的东墙和北墙是利用一条东西向自然冲沟的内壁修整、填土夯筑而成的。其中,东墙南半部大部被双洎河故河道冲毁,现存南北残长160、自深4米不底。北墙东西长924、深5~6米。至于龙山文化晚期和新砦期城墙及护城河的宽度,因遭受后期城墙和二里头文化时期壕沟的破坏而不能肯定,不过从已经暴露出来的墙体观察,无论是龙山文化晚期还是新砦期城墙宽度均在9米以上。
    现以位于北城墙上的CT4~CT7探沟为例,简要介绍新砦城址的东、北两面城墙的建筑方法。
    钻探和发掘得知,新砦城址北墙所在位置在修筑龙山文化晚期城墙之前,这里是一段自然河沟。自沟内壁直接打破原生土,沟口与被它打破的原生土面平齐,最高处上距今地表仅0.25米,沟底上距沟内壁最高处约6.7米。为了便于在沟内夯土,先把自然冲沟内侧的沟壁大体修改成若干台阶状,再于台阶上堆土夯筑。龙山文化城墙自身存高即是自然河沟现存深度,为6.7米,南北现存最宽9米。其中城墙的夯层直接夯打在自然河沟内,底部的数层填土每层厚0.6~1.0米。最底层厚0.60~0.75米,土质疏松,含沙量大,未经夯打,或许系干旱季节时的干淤土,以上夯层较薄,通常只有0.08~0.25米,土呈黄褐色,土质紧密。夯窝稀疏,直径7~8、深1~1.5厘米。龙山文化晚期的护城河紧靠城墙外侧,护城河上部被新砦期城墙打破,河底现宽1~3.65、河底上距地表深6.95米。待龙山文化晚期城墙废弃以后,新砦期的城墙直接建在龙山文化晚期城墙外坡之上且打破龙山文化城墙外侧的护城河。新砦期城墙现存南北宽11.5米。筑墙时首先将龙山文化护城河内上部的淤土铺垫为新砦期城墙底层垫土,再倾斜堆积数层黄灰土作为垫土,然后于其上平夯灰褐色粘土层。该层土质紧密,夯层明显,每层厚5~7厘米左右。夯窝清晰,夯窝形状以椭圆形居多,也有不规则形等,直径多为5厘米左右,深1厘米~1.5厘米。灰褐色粘土层之上再平夯打黄花土层,系分段夯筑而成,每层黄花土层均包含大量的料礓石块和生土块,土质不如灰褐色夯土层紧密。黄花土层之上的墙体已被破坏殆尽。
    西墙及其护城河系人工挖筑而成,西墙现存南北长470米、深2.5米。也是由龙山文化晚期和新砦期两个时期的城墙叠压在一起。其中,龙山文化晚期的城墙筑成内高外低的坡状,直接压在生土上,待龙山文化晚期城墙废弃后新砦期城墙东高西低直接覆盖在龙山文化晚期旧址城墙之上,只是稍微向西拓展,就势斜夯为墙体外坡。
    在现存的三面城墙当中,东、西城墙的南部已遭双洎河及其故道冲毁,按照复原面积计算城墙圈占的城内面积约为70万平方米左右。
新砦期的城墙和护城河,后被二里头文化早期的一条大壕沟打破。这条壕沟走势大体与新砦期的护城河相平行,只是略向内收。沟宽通常为15~20米左右,个别地段宽60~80米,河深通常为5~7米左右。
    在新砦北城墙以外220米开外,另有一条人工与自然冲沟相结合而成的壕沟,是为外壕。东西长1500米、南北宽6~14米、深3~4米左右。自西向东有三处缺口,或许是三处供出入的通道所在。外壕只见于遗址北部是遗址所在的地貌条件造成的。新砦遗址南临双洎河,西有武定河、东有圣寿溪河,只有北边与陆地相通,故在北边设置外壕以构成新砦城址北边的第一道防线。如果把外壕与城墙之间的占地面积计算在内,新砦城址的总面积将达到100平方米左右。
    新砦城址是双洎河流域面积最大的史前城址,也是整个中原地区仅次于陶寺城址的大型城址。面积在百万平方米以上的史前城址目前仅有湖北荆州石家河城址[2],山西襄汾陶寺城址。这两座城址均系各自所属考古学文化的中心城址,即都邑性质的城址。新砦城址位于嵩山南麓,与史籍所载的夏启之居的地望相符。除它之外,嵩山周围同时期再没有别的城址可与之媲美,因此从城址面积上看,新砦城址并非普通聚落遗址,而是具备早期国家都城的可能。
    自从发现城壕之后,我们对北城墙的中段和东段、东城墙的中段、西城墙的南段进行横断城墙的试掘。在试掘的探沟中发现了龙山文化城墙打破龙山文化地层、新砦期城墙打破龙山文化城墙、二里头文化壕沟打破新砦期城墙等一系列地层关系。我们在现存的三面城墙及其护城河位置上共发掘五个探沟,均发现了相同的地层叠压关系:龙山文化晚期城墙打破龙山文化晚期文化层,新砦期城墙叠压龙山文化晚期城墙又被二里头文化早期的壕沟所打破。
    现以2003年发掘的煤土沟村南CT4~CT13东壁地层关系为例,介绍地层及其所在的城墙之间的关系。
    第1层,耕土层,厚0.15~0.25,黑褐色。
    第2层,扰土层,厚0.10~0.22米,深0.3~0.4米,灰褐色。分两小层。
    第3层,0.2厚0~0.20米,深0.35~0.55米,浅黄色,土质一般。隋唐时期
    第4层,厚0.10~0,4,深0.55~0.8,红黄色,土质教松。出绳纹瓦,汉代以后的堆积。分两小层。
    第5层,深1.05~1.2米,厚0。25~0.4。浅褐色,土质一般。
    第6层,厚0.25~0.4,深1.05~1.2、浅黄色,质 一般。
    第7层,厚0.25~0.44,深1.5~1.2米,黄褐色,质一般。
    GI,开口于7层下,据地表深0.37~2.05米,沟深3.05米,探沟内的分布南北宽8.4米,沟内填土分7层。有二里头时期的花边罐等。
    GII,被GI打破,据地表深4.6米,沟深1.3,探沟内南北宽1.75米,沟内填土为5层。出土新砦期器盖等。
    GIII,上部被QIB2层及QIC2层叠压,沟口据地表深4.85米,沟深0.95~1.90米,沟内填土为2层,出土物为龙山时代遗物。
    QI,分布在CT4~CT7中,分为三大层:
    QIA为黄花土,含有大量的黄生土块,土质一般。也有较明显的夯层及夯窝。
    QIB黄褐土,分上下两大层。其中,QIB(1)层的夯土质量最好,保存有明显的夯层和夯窝。夯层厚5~7厘米,夯窝直径3~5厘米,深1厘米。夯窝排列无序,黄褐色,。
    QIC,两层,为黄灰土及清灰沙层,推测在筑墙前清理GIII内淤积土形成清灰沙层,而黄灰土为QI的底层垫土,土质紧密。
    QII分布在CT5~CT7中,夯土最高处暴露在2层下,打破3层,分为6大层,厚累计6.75米,南北宽9.25米,其中,QIIA分为3小层,  QIIA1,夯土面距地表深1.5~3.1米,厚0~0.35米,分四小层,土质教硬,厚15厘米左右。为红黄花土,呈倾斜状堆积。QIIA1叠压QIIA2和QIIA3,QIIA3直接打破了T7当中的第8层,即龙山文化晚期地层。
    QIIB,夯土面距地表深2.65~3.85米,厚1.65米,加褐粘土生土块。
    QIIC,距地表深2.3米,厚0~1.1米。红黄花土。
    QIID,距地表深4.65~4。9米,厚0.45~0.85米,黄色,纯净。
    QIIE,距地表深5.3~5.5米,厚0.9米,红褐色。密度大。
    QIIF,距地表深6.4,厚0.6米,质较硬,青黄土色。
    上述各地层堆积当中,龙山文化晚期地层和QII城墙及其护城河GIII出土龙山文化常见的薄胎方唇夹砂深腹罐、唇沿带凹槽的泥质灰陶钵和碗等陶器残片;新砦期城墙QI和护城河GII内发现有折壁器盖、厚胎钵等新砦期常见陶片;二里头文化时期的灰沟GI内出土有花边罐口沿残片等。由此可见,新砦城址始建于龙山文化晚期末段,废弃于二里头文化早期。
    按照古本《竹书纪年》的记载,夏禹在位45年,其子启在位29年或39年,年78或98岁。又,夏商周断代工程将夏王朝的始年定为公元前2070年,也有学者主张夏代始年为公元前2000年左右更为合适。经碳十四测定,新砦遗址龙山文化晚期年代约为公元前2200~1900年左右。新砦期年代大约为公元前1850~1730年左右。因新砦龙山文化城址打破龙山文化晚期文化层,其始建年代为龙山文化晚期偏晚阶段,若按绝对年代计算,新砦城址的始建年代约为公元前2000至1900年间。无论将夏王朝始年定在公元前2070年还是公元前2000年左右,从年代学的角度分析,都不能排除新砦龙山文化城址始建于夏启的可能性。
    新砦城址内部的遗迹有大型建筑,位于内壕圈占的中心区中心偏北处,亦即近梁家台村东北的高台地上。这里是整个遗址海拔最高之处。举目四望,整个遗址尽收眼底。该建筑上距地表1.2~1.5米,被二里头文化时期的文化层所叠压,本身又叠压和打破龙山文化晚期的灰坑,应为新砦期建筑遗存。虽然尚未完整揭露,已经可以看出其平面大体为长方形。其东西长50余米,南北宽14.5米,已经发现大型建筑的南墙和北墙。墙体皆为夯筑而成,墙宽约40厘米,残高40~60厘米。墙内侧涂白灰。在北墙基上发现个别柱洞。在南墙体附近发现有倒塌后的红烧土块。居住面下为若干层为包含大量红烧土粒的垫土层。居住面可见明显的踩踏而成的薄层。至于该建筑更多的细节有待进一步工作。
    大型建筑的东部,建有附属建筑。西距大型建筑10余米。就已经发掘的AT24~AT25内暴露的建筑遗迹来看,西边的一座破坏严重,东边的一座保存较好。可以看出,AT25内的房址为一中小形方形房址。其平面基本呈方形,分东西两间,中间以隔墙相隔,但留有门道相通。墙体宽约15~20厘米,墙南册为散水,北边被现代沟打破。
    在大型建筑的前后两侧,均发现有路土向西延展,钻探表明,至少向西延展到30米开外。路土土质紧密,包含有红烧土颗粒、被打碎的陶片等。
    在中心区以外,发现有手工业作坊区。新砦城址的手工业作坊区很可能距梁家台村南端濒临双洎河的台地上,2002年春天,曾在那里发掘出多只鹿角叠放在一起的灰坑,或许这是一座盛放骨料的窖穴,果如此,这里当是与加工骨器有关的场所。
 除遗迹之外,新砦城址内出土的遗物数量众多,做工精美,亦非普通聚落所能比。在这些大量的遗物当中不仅有制作精美的陶器如子母口瓮、簋形豆、双腹豆、猪首形盖钮等,而且还出土有玉凿、红铜容器等高规格器物以及与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铜牌饰所纹饰相类似的兽面纹、雕刻精细的夔龙纹等。这些遗物规格也反映出新砦城址非普通意义上的一般聚落,应是都邑级的重要城址。
 
    关于夏启出生和活动的地望,史籍多有记载,前人也早已做过详细的考证。大体说来,关于夏启的出生、活动和居住之地主要有四种意见。
    1.嵩山附近。见于《汉书·武帝纪》。《汉书·武帝纪》载元封元年帝“行幸缑氏,……见夏后启母石。翌日亲登崇高……以山下户三百为之奉邑,名曰崇高”。《淮南子》也有类似的记载。
    2.夏或夏邑。见《今本竹书纪年疏证》:“帝启,元年癸亥,帝即位于夏邑”,又《古史纪年》说:“帝即位于夏邑。”注引《统笺》:“郡国志颍川阳翟禹所都,盖禹始封于此,为夏伯。启即位居此,故曰夏邑。”《吴越春秋》:“启即天子位,治国于夏”。《史记·夏本纪》正义说:“夏者,帝禹封国号也。《帝王世纪》云,禹受封于夏伯,在豫州外方之南,今河南阳翟是也。”
    3.均台。《左传·昭公四年》云:“夏启有均台之享”杜预曰:‘有均台陂’。《帝王世纪》:‘在县西。’
    4.黄台之丘左近。见《穆天子传》云:“天子南游于黄□室之丘,以观夏后启之所居”。崇山即今嵩山,可见夏后启生于今嵩山脚下,但是究竟在嵩山的哪一块,并未明言。
    在以上三说当中,第一种说法,只能视为神话资料作为参考。第二种说法过于笼统。第三种说法仅指明启在此大享诸侯,不一定建都于此。而且,根据本人实地调查这里已经找不到史前时期的陶片。第四种说法以往不曾引起人们的重视,不过早有丁山先生详加考证。他在其《由三代都邑论其民族文化》一文中详细阐述了这一观点,现抄录如下:
    《穆天子传》:“天子东游于黄泽,宿于曲洛,废□。使宫乐谣曰:黄之池,其马歕沙,皇人威仪。黄之泽,其马歕玉,皇人受谷。丙辰,天子南游于黄台之丘(今本作黄□室之丘,据文选注引改正),以观夏后启之居,乃□于启室。” 郭璞注:“疑此言太室之丘嵩高山,启母在此化为石,而子启亦登仙,故其上有启室也。”
    启之生地,传说虽在太室,但太室之北无黄池黄泽,亦无黄台之丘。惟《水经注》云:“洧水又东南,赤涧水注之,水出武定岗,东南流,迳黄台冈下,注于洧。洧水又东,与黄水合。黄水出太山南黄泉。黄即《春秋》之所谓黄崖也。故杜预注云:‘苑陵县西有黄水’者也。又东南流,水侧有二台,谓之积粟台。黄水又东南,迳龙渊东南,注于洧水。”洧水先受赤涧水,次受黄水,黄水如可指为《穆天子传》之黄泽,则积粟台非《传》文黄台之丘,黄台之丘可确指其即赤涧水旁之黄台冈。洧水出于阳城山,与黄水所出之太山,正是一脉;而黄、阳二字,古音同步,意者洧、黄之间,即夏后启故居。夏后启之居阳城,《穆天子传》其确征也。”
 
    我们完全同意丁山先生把《水经注》与《穆天子传》联系起来综合考证的方法和洧、黄之间为夏启之居的推论。需要指出的是丁山先生指出的赤涧水旁的黄台冈很可能就是又名力牧台的祭祀基址。为了把问题说清楚,我们看看《水经注》的原文是如何叙述洧水支流的。
《水经注·卷二十二》:“洧水又东南与马关水合,水出玉亭下,东北流历马关,谓之马关水。又东北注于洧。洧水又东合武定水,水北出武定冈,西南流,又屈而东南流,径零鸟坞西,侧坞东南流。坞侧有水,悬流赴壑,一匹有余,直注涧下,沦积成渊。嬉游者瞩望,奇为佳观。俗人睹此水挂于坞侧,遂目之为零鸟水,东南流入于洧。洧水又东,与虎牍溪水合,水发南山虎牍溪,东北流入洧。(《河南府志》按:在今双楼西)。洧水又东南,赤涧水注之。水出武定冈,东南流经黄台冈下。又历冈东,东南注于洧。” 《密县志·山水志》卷六(清嘉庆二十二年本)按:《水经注》,武定水出武定冈,在南来马关水之下。考《溱洧全图》,是今之邵河也。武定冈即今之大冈、小冈。旧志以为阳河,误。零鸟水今无其名。其云悬流赴壑,沦积成渊,与所径响水潭合。
    青按:在今云岩宫水库以北有响水台,当即县志所云响水潭,亦即《水经注》所云零鸟坞西的“沦积成渊”者。”可见,《水经注》之武定水即今流经云岩宫的武定水。
    按照《穆天子传》的记载,穆天子经黄台岗观夏启之居。可见,夏启之居就在黄台岗不远的地方。
    《水经注》所载黄台岗附近的几条河流名字,至今仍见诸于新砦城址附近。武定水和赤涧水之间、被《水经注》提及的马关水、虎牍溪水等河流就分布在新砦城址附近。如《水经注》所云的赤涧水当是今新砦城址以东不远的武河,《水经注》说它与武定水同出于武定冈。今武河上游可达云岩宫水库以北地带的岗地,这里也是武定水的发源地,可见赤涧水的确与武定水共同发源于武定冈。至于赤涧水东南流经的黄台冈,很可能就是当今传说的力牧台。新砦遗址附近与黄台有关的地名有两处,一是黄台村,西南距新砦城址不足5公里。经调查,这是一处以黄姓人家为主的现代村庄,与历史上的黄台可能没有直接的关系。另一处是西北距新砦城址约3公里的力牧台,这里海拔200多米,高出新砦城址约50米左右,系武定水与赤涧水之间的制高点。该台据《密县志》记载又名黄台冈,据《河南通志》记载,力牧台,一曰拜将台。一曰熊台。 “在大隗镇东。俗传黄帝讲武于此”。又曰:“筑拜风后。土人呼为台子冈,又曰黄台冈。”由此可见,《水经注》提及的黄台冈的确有可能就是指力牧台,非丁山先生推测的黄水旁侧的积粟台。该冈地为黄土丘,上建有夯土层,再上为周代祭祀建筑。力牧台四周散布着周代和汉代的陶片。我们现场站在力牧台上向东南张望可以清楚地看到新砦村的农田和村庄。想必穆天子站在台的顶上,朝东南方向望去,完全可以清楚的看到新砦城址。
    可见,新砦城址的位置完全符合《水经注》所云夏启之居的地望,城址的始建年代落入夏代早期年代范围之内,附近的新密市和新郑市境内没有比它更大的同期城址或遗址,依照遗迹遗物的规格它本身具备王都的特征。综上所述,我们推测,新砦城址很可能就是夏启之居所在地。
    当然,因新砦城址的发掘工作刚刚开始,本文推论有待进一步发掘材料的证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原访古—寻根中原—五帝时代的城址与中原早期文明
中国历史上的五帝时代,系指从黄帝历经颛顼、帝喾而至尧、舜的时代。根据许顺湛先生选定的年代框架:帝舜一世50年,约为公元前2150—前2100年;帝喾十世(包括尧)400年,约为公元前2550—前2150年;颛顼九世350年,约为公元前2900—前2550年;黄帝十世以上1520年,约为公元前4420—前2900年。大体而言,五帝时代的上下限主要在距今4100年前至6500年前之间,在中国历史上延续约2400年之久。①从宏观上进行考察,这个年代构架基本上可以作为研究五帝时代的重要参考数据。根据文献记载,黄帝之世已有城邑出现。《史记·封禅书》谓:“黄帝时为五城十二楼。”《汉书·郊祀志》云:“黄帝为五城十二楼。”《事物纪原》引《黄帝内传》说:“黄帝既杀蚩尤,因之筑城阙。”又引《轩辕本纪》云:“黄帝筑城造五邑。”《中州杂俎》载:“黄帝筑邑造五城。”《淮南子·原道训》曰:“黄帝始立城邑以居。”李白《...
· 中原访古—寻根中原—许顺之与朱熹
明代以来,江南各地凡设朱子祠,都配祀许顺之塑像。朱熹是众所崇敬的宋代大儒家,儒家思想是封建主义的正统思想,从孔子删订六经,形成儒家思想体系,其间虽有秦始皇焚书坑儒,但从汉代以后,特别是经宋代朱熹的继承和发展,儒学始终处于独尊地位,“虽黜百家,专用儒术”,儒学是封建社会的官学,因此,朱熹死后,各地建朱子祠,纪念这位大儒家、大思想家。然而朱子祠为何配祀许顺之?许顺之何许人?他和朱熹有何关系,本文就此谈点看法,就教于行家学者。一、许顺之是朱熹的第一位高徒。朱熹,宋绍兴十八年登王佐榜进士,绍兴二十一年(二十二岁)授任同安主簿、绍兴二十三年莅任兼领学事。同安是朱熹仕途的发源地,是他继承儒学,以文教民,苦心经营的第一个县城。在同安任职四年,他致力为同安兴教立学开拓园地,在他手上建了经史阁、教思堂,还设志道、据德、依仁、游艺四大斋,一方面收集全国经书著作,贮藏经卷;一方面招生办学,“选邑秀民弟子员,日...
· 中原访古—寻根中原—华夏文明之根
一、三代年表既明,五帝文化必探1996年5月,在当时的国务委员李铁映、宋健同志的倡议下,《夏商周断代工程》正式启动了。在著名学者李学勤先生等组织领导下,经过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天文学和测年技术等方面的200余位专家学者历时四年的协作奋斗,《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已经出版,最新版《夏商周年表》隆重推出,在国内外产生了强烈影响。夏商周断代工程开创了我国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众多学者联合攻关探讨中国重大历史课题的先例,积累了大量工作经验,锻炼了队伍,培养了人才。中国考古学数十年来积累了相当可观的科学材料,学者足可据以补充、改写中国古代史,甚至重写中国先秦史。借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推力,我们对夏商周三代历史和文明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这就为“五帝时代”历史和文明的进一步探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推动下,相关学科均得到了有力促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新成...
· 中原访古—寻根中原—伏羲与太昊陵
伏羲,又别称包(庖)牺、宓羲、虑戏,亦为后人称为牺皇、羲皇或太昊等名号,是我国史前众多英雄人物之一。由于他出现较早,贡献较大,故又被后人将他与女娲、神农氏列为“三皇”,居于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五帝之前。三皇五帝是我中华民族祖先的代表人物,欲研究中华民族历史和传统文化,对他们不能不加以深究。由于有关三皇的传说记录较少,迄今人们对他们尚缺乏深入的研究,更多的倾向是就传说讲传说,甚至就神话说神话,如此下去不可能弄清史前传说英雄人物的真实面目。在此,人们应当提出疑问:中国历史上到底有无伏羲其人?伏羲是什么时代的人?伏羲对我国社会的发展有何历史贡献?限于篇幅,本文试就此三个问题,做个提纲式探讨。我国有数千年的文明史,也是世界上唯一不为外国灭亡过的文明古国。可是,由于能够记录历史档案的文字成熟以前,却只有传说而没有正式纪年的历史,也就是说,公元前841年西周公和元年之前,过去曾被历史学家称为“史前...
· 中原访古—寻根中原—夏部族图腾问题新探
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在我国社会发展史上居于重要地位。有关夏部族的图腾问题,由于它既与远古部族的图腾信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又能客观的反映当时夏人的宗教观念,因而越来越引起学术界的关注。然而,由于年代湮远,有关夏部族图腾的遗迹,已很难找寻。有关夏图腾的传说,也只见于东周以后的典籍中,且记载只言片语,零乱繁杂,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概括起来,夏部族的图腾物有熊、鳖、龟、鱼、龙、蛇、薏苡、石、星等多种说法,令人无所适从。笔者试从图腾文化发展的角度,重新梳理这些看似荒诞不经,实为客观存在的部族图腾,以求教于方家。一、夏部族对远古图腾的继承图腾崇拜是一个历史的概念。这种肇始于旧石器时代中期、繁荣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和中石器时代,并在新石器时代转形的图腾文化,它既不是静止不变的,更不是截然的生与灭。随着氏族、部落内部的分化,被分离出来的氏族或部落,不仅拥有了本氏族、本部落的新的图腾,同时还会...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