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访古—名人名胜—巾帼英雄木兰及其祠堂
巾帼英雄花木兰
花木兰替父从军、抗敌御侮、保家为国、居功不傲、女扮男装的故事几乎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历史上究竟有无其人?如果有,她的祖籍在哪里?她的真实身世又是如何?却是众说纷纭,难知其详。
以往有人说木兰是今湖北黄岗县人,因当地有木兰山、木兰坡,还有木兰的庙宇等;也有人说是陕西一带人;又有人说是安徽省亳州人,今有木兰墓。以上诸说,都没有令人信服的实物依据。惟有虞城县城南35公里的木兰祠碑,是记载木兰身世的时代最早、内容最详的文物实证。
该祠碑立于元代元统二年(1334年),至今已有近700年的历史,碑高3.6米,宽1米。碑首是深浮雕的二龙戏珠图像,正面阴刻“孝烈将军祠像辩证记”,为侯有造撰文、汤德立石;另一清代《孝烈将军祠辩误正名记》是对元碑的进一步考证和补充,并记载着木兰祠始建于唐代;金代泰和年间(1201—1208年),敦武校尉归德府谷熟县营郭镇酒都监乌林答撒忽刺重修大殿、献殿各三间,并创有木兰塑像。原祠宇占地400余亩,建筑百余间,惜这些建筑都在1943年毁于战火,只有元、清两代的石碑仍然刻记着这位女英雄的光辉事迹。
碑文大体是这样记载的:木兰,本姓魏,名木兰,隋代人。该地村名原名魏庄(今名大周庄),属亳之谯人也。虞城县城南营廓一带在元代归亳之谯郡。她出生在一个“潜德力农”之家,因隋末战乱频仍,男壮之人征兵已尽,木兰便代父从征,女扮男装,历年一纪,交锋十有八战,立下赫赫战功。天子喜其勇,授以尚书,木兰不授,拥兵还谯,后“造文室、释戎服,复闺装,举皆惊骇,咸谓‘自有生民以来,盖未见也’。卫兵振旅还,以异事闻于朝。召复赴朝,欲纳宫中。将军曰:‘臣无媲君礼制’。以死誓拒之,势力加迫,遂自尽,所以进赠有孝烈之谥也” 。可见,木兰的身世事迹与当今流传的差别甚大。碑文的背面还刻有《木兰辞》的原文,与现今流传的也有很多不一致之处。
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情况,一部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流传越久,就越为完善,以至于文学笔下的虚构人物,便被后人视为确有其人,宁其信有,而不信其无。因此,有人就怀疑历史上并无木兰其人,而只是人们从现实生活中塑造的典型化了的人物。也有一些英雄人物,历史上真有其人,只是其行状被历代文人所增饰,木兰就属于此类。《木兰诗》在元秘书监《古今乐录》中有记载:“《木兰诗》本唐朔方节度使韦元甫始得于民间。”可见木兰是从唐初受到赞扬的。而唐代著名诗人的诗歌中也有“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有的人从《辞》中的“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天子坐明堂”等带有时代色彩的称谓考证,认为木兰是北魏年间的人;也有人从诗中“朝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朝辞爷娘去,暮宿黑山头”等考证木兰能骑马跑一天的路程,到达黄河岸边,认定木兰是黄河南岸的人。
虞城城南35公里的魏庄到古黄河,约百十余里,正符合古代的行程,也许在历史上花木兰确有其人,经过了历代文人的润色加工,诗人的传唱赞颂,又经过数百年的流传才使她的形象丰满完美起来。《木兰诗》才几百字的作品,就把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歌颂得既有爱国热忱,又不求功名利禄;既不贪图荣华富贵,又智慧勤劳,并有十年征战的勇功,确实表现了中国妇女的英雄气概和高尚道德。
如今,木兰祠堂大殿已按原样恢复,东西殿房也极其壮观,木兰塑像仍戎装跃马,威风凛凛,前来一睹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扮男装英雄的人络绎不绝,木兰祠成为豫东的一大名胜景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