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中原访古—名人名胜—盛唐时期大诗人杜甫

2018-01-2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14
转发:0
评论:0
中原访古—名人名胜—盛唐时期大诗人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盛唐时期诗人,为初唐时期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

  杜甫(712—770),字子美,盛唐时期诗人,为初唐时期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杜甫原籍湖北省襄阳,出生于今天的河南省巩义市,至今其故里尚存。杜甫在唐肃宗时,任职左拾遗。后携家入蜀,在朋友严武的推荐下,就任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又称杜甫为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与唐代另一位著名诗人李白齐名,并结为好友,世人称之“李杜”。 杜甫自由好学,有宏大的政治抱负,后因举进士不第,便漫游四方。杜甫热爱生活,对祖国的大好河山情有独钟,同时也深深热爱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他通过诗歌对当时社会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给予无情的批判和揭露。
    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3000多首,现存1400多首。《三吏》、《三别》、《兵车行》等皆为传诵千古的名篇。有学者将他的诗歌创作分为四个时期。  他三十五岁以前为创作的第一个时期,在这一时期,他曾先后游历吴、越(今江浙一带)和齐、赵(今山东北部、河北南部)等地,并与李白相识于洛阳,二人结下深厚友谊。之后,二人又结识了高适,三人共同在梁、宋(今开封、商丘)游历。杜甫三十五至四十四岁为其创作的第二个时期,这一时期由于他赴长安应试落第,而困居长安,期间通过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才获一小官职,这样“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使他对当时的政治、社会现实的有了新的认识。这一时期,他写了许多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著名的有《兵车行》、《丽人行》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杜甫四十五至四十八岁时是他写作的第三个时期,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在去投肃宗的中途被叛军俘获,押送回长安。在长安,他不断听到官军失败的消息,为国家的前途命运担忧,在这种情况下写成了《月夜》、《春望》、等诗。不久,他潜逃至凤翔,任职左拾遗。不久又由于直谏而被被贬华州司功参军。在这一时期,他创作出了著名的“三吏”、“三别”。杜甫四十八至五十八岁为其创作的第四个时期,由于官军在相州大败加上关辅饥荒,杜甫被迫弃官,携家经秦州、同谷等地逃难入蜀,后由于蜀中军阀作乱,他不得不漂流于梓州、阆州等地。之后返成都。不久他为势所迫不得不飘泊于夔州湖北、湖南一带,最后病故于湘江上。他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登高》、《秋兴》、《三绝句》、《岁晏行》等。
    杜甫诗歌的语言和篇章结构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他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对后来的“新乐府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在他的诗作中始终充满忧国忧民之情,并真实反映了当时的政治事和社会生活,被誉为“诗史”。杜甫的诗作见于《杜工部集》,《旧唐书》有杜甫的传略。1962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将杜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原访古—名人名胜—盛唐诗人崔曙
中国的封建社会发展到唐朝,可以说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当时有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遥遥领先于世界。而中国文学史上一支独秀的诗歌经过了近千年的发展也达到了它的全盛时期。唐朝诗坛上的名人有明确记载的就达一万多人,留下的诗篇数以万计,出现了李白、杜甫、高适等文坛巨匠,写下了许多空前绝后的名言佳句,而出生在今商丘的盛唐诗人崔曙便是活跃在诗坛上一颗闪耀的明星。崔曙,一作署,生活在唐玄宗开元(公元713年至741年)和天宝(公元742年至756年)年间,少年的他家境贫寒,又遇上父母双亡,使他过早踏上了背井离乡、孤独飘零的艰辛之路。然而,正是生活所迫,使他更懂得了只有刻苦攻读,才能出人头地的道理。他后来在回忆这段辛酸的历程时写道:“独往路难尽,穷阴人易伤;伤此无衣客,如何蒙雪霜。”(《早发交崖山还太室作》)他曾经西上少室山(今嵩山西侧少室山)拜师求学,这首诗正道出了他当时凄苦悲凉的心情。在少室山读书期间,这里没...
· 中原访古—名人名胜—何晏
三国曹魏哲学家、文学家。字平叔。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汉末大将军何进之孙。何进被杀后,其母尹氏被曹操纳为夫人,晏亦被收养。后来又娶曹操女金乡公主为妻。性骄矜,曹丕、曹植都讨厌他,所以长期得不到任用。至正始初,曹爽执政,何晏才被重用,擢为散骑侍郎,迁侍中、吏部尚书。正始十年(249),司马懿,何晏也作为曹爽党羽之一被杀。何晏少时即以才秀知名,好老、庄,是魏晋玄学家代表人物之一,与王弼合称“王何”。他的作品,主要是散文和赋,散文多是哲学、政治论文,如《无名论》、《无为论》、《韩白论》、《冀州论》等。赋今仅存一篇,即《景福殿赋》,魏明帝曹□在许昌建成景福殿,何晏受命而作此赋。赋分三部分,先述兴建缘起,中间一大段写宫殿规模、结构、环境、装饰,并从写政治、人事相结合的角度,解释其象征性含义,末尾则按照劝百讽一的传统写法,说了一些正面的道理。此赋与东汉王延寿所撰《鲁灵光殿赋》,同为描写宫殿辞赋的名作...
· 中原访古—名人名胜—干宝
干宝(?-336),字令升,新蔡(今河南省新蔡县)人。他是东晋初著名史学家,祖父干统,为吴奋武将军,父干莹为丹阳丞。干宝少勤学,博览群记,以才器召为佐著作郎,又因平定杜弢之乱有功,赐爵关内候。晋元帝即位,未置史官,由中书监王导举荐,干宝“始领国史”。“以家贫求补山阴令,迁始安太守。王导请为司徒右长史,迁散骑常侍”。(《晋书·干宝传》)他对史学有研究,著《晋纪》。《晋书》称:“其书简略,直而能婉,咸称良史”;《文心雕龙》誉“干宝述纪以审正得序”,《史通》赞“理切而多功”。干宝“性好阴阳术数,留思京房、夏侯胜等传”,“博采异同,混虚实”,“集古今神祗灵异人物变化”,撰成《搜神记》三十卷,“又为《春秋左氏义外传》,注《周易》、《周官》凡数十篇,及杂文集皆行于世。”(同上)干宝于易学造诣极深,《晋书》明言注《周易》。《隋书·经籍志》载有:《周易》十卷,晋散骑常待干宝注,又《周易爻义》一卷,干宝撰,...
· 中原访古—名人名胜—桓宽
桓宽(生卒年不详),字次公,汉汝南郡(今所在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治《公羊春秋》。宣帝时举为郎,后官至庐江太守丞。其知识广博,善为文。著有《盐铁论》六十篇。《盐铁论》是根据昭帝始元六年(前81)召开的盐铁会议的文件写成的政论性散文集。它比较生动地记述了御史大夫桑弘羊和从全国各地召集来的"贤良"、"文学"们的辩论,保存了许多西汉中叶的经济思想史料和风俗习惯,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问题和矛盾。在写作上,它通过一定的集中和概括,描写了几个各有特点的人物形象,有些人物语言和描写文字比较生动,感情色彩也比较浓;特别是采用对话体的形式,并且各篇之间互相联系,这在散文作品中是很少见的。但整体看来,其写法稍觉刻板。
· 中原访古—名人名胜—“大树将军”冯异
冯异(9-公元34年),字公孙,西汉颍川郡文城(今宝丰县)。好读书,通《左氏春秋》、《孙子兵法》。新莽时,刘秀起兵反莽,异以郡椽监五县,与父城长苗萌共守城为莽拒秀。异微服去属县时被擒。遂献五城投刘秀。冯异归汉后,向刘秀荐铫期、叔寿、段建、左隆等贤才,劝秀结纳更始左丞相曹竟及尚书曹诩羽父子,得以顺利经略河北,并建议秀施行恩德,分遣官属,循郡县、理冤结、布惠泽,扩大政治影响。不久,王郎起兵称帝,异又助秀破王郎,以功封应候。正当刘秀占领河北,图取燕赵时,更始帝派舞阴王李轶、大司马朱鲔等将兵三十万,与河南太守武勃,共守洛阳,虎视河北。刘秀派寇恂为河内太守,冯异为孟浑将军,率二郡军士驻守河上,以抗朱鲔,进图河南。异一面给李轶劝降信,一面北攻上党等城,南击河南成皋(今荥阳)等县,得降者十余万,渡河折武勃,又与寇恂合兵败苏茂,朱鲔兵溃而逃。河北大捷后,刘秀即帝位,号建武(公元25年)。次年春,异被封为阳...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