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访古—古都名城—商丘的象征阏伯台
世纪末我国举办的亚运会,国家体委在睢阳区城西1.5公里的火神台前,举行了隆重的点火仪式。因为这里相传是阏伯管理火种的地方。
火神台现存高11.3米,周长300余米,台上有蔚为壮观的古代建筑群。据文献记载,火神台最迟建于五代。元代大德年间经过大的整修,又历经明清两代的修葺,现在保存下来能看到的是清初的建筑形式。台上坐北朝南的建筑是大殿,东西两侧是钟鼓楼,原来里面放置钟鼓,“展钟暮鼓”,各有定时。台前还有花戏楼、大禅门等建筑,东西两侧原有配殿,大殿内有阏伯巨大的端坐塑像。
《左传·昭公元年》记载: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首领帝喾有两个儿子,大的叫阏伯、小的叫实沈,兄弟俩都住在荒山野林里,各逞意气,互不相让,终日相互厮杀。帝喾拿他们没办法,只好将阏伯封到了商丘,叫他管理三颗晶莹明亮的星星,这三颗星星所在的星座叫心缩,也是辰星,就是在阴历五月份黎明时分东方最亮的那颗星,也是被称为情人的星,象征爱情的贞固;帝喾又将实沈分封到大夏去,叫他管理西边的星座——参星。从此两兄弟就相安无事了。后来人们就将兄弟不和睦称作”参商”。唐代诗人杜甫在他的诗中就有“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的诗句。也有的文献记载:阏伯因曾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在商丘。因在西周时期,商丘这个地方称“宋”,而阏伯曾经管理商星的地方称“商丘”,所以,阏伯台便是商丘的象征。
阏伯台何以称火神台呢?这是因后人的误解引起的。同是《左传》一书在《襄公九年》记载:“陶唐氏之火正,阏伯居商丘,祀大火,因火纪时焉,相土因之,故商主大火。”火正是他的官职名称,大火是大火星的简称,古代辰星也叫商星,又叫大火星,这一字之简略。引起后人的望文生意,以讹传讹,把管理大火星的官,误解为管理火种的官了。试想,远在距今五六十万年前的北京猿人就已发明和使用了火,到距今10万年前的周口店人使用火的灰烬已有—米多厚,这就证明人类已完全掌握了保存火种的技术。在氏族社会的初期,燧人氏就已经发明了“钻木取火”的技术,而阏伯已经是原始社会末、奴隶社会初的人物,历经了数千上万、甚至几十万年对火的使用、管理和制造技术的发展变化,他怎能还在管理火种呢?
史书还记载,阏伯被封商丘后,尽职尽责,长期通过观察大火星的变化,制定了历法,使人们知农时,适时播种,推动了中国农业文明的发展。阏伯台上又有碑文记述:阏伯的诞辰为正月初七于是从古到今,每年的正月初七便有豫鲁苏皖交界处的民众朝拜祭祀阏伯,久而久之,形成了规模很大的庙会,至今长盛不衰1996年应商丘县人民政府之邀,来自北京、南京天文台和全国的文物考古专家,通过研讨论证,确认这里是全国现存最早的观星台遗址、也有入说这是中国4000年前的观星台。从考古勘探中可知,至迟在东周时期这里已堆起了很大很高的台,但要找到阏伯管理火星的遗物也实在是太困难了,因为那时观察星象,最先进的技术不过是使用类似于竹筒形制的“望远镜”,或是在台上立一个木杆,通过观察日、月影的长短来计算日、月的周期和星星的运行规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