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访古—古都名城—夏王朝都城之一的济源市
济源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王屋两山和山西省阳城、晋城两县交界;南临黄河与孟津、新安两县隔河相望;东与孟县、沁阳毗邻;西与山西桓曲县接壤。西、北、南三面环山,中东部为济、沁、莽河冲击平原,称“牛角川”。北部的黑龙山、鳌背山、王屋山、太行山雄伟高峻,鳌背山主峰为境内最高峰,海拔1929.6米。全境大小河流百余条,穿山夹流,曲绕平原,东注入河。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水稻为主,被定为河南省小麦生产基地县。
济源大明寺中佛殿
济源,因济水发源地而得名,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这里的人们已形成部落,据《竹书纪年》载:“帝抒居原”,原城遗址为夏王朝的都城之一。轾城,在春秋战国时期为天下都会之一,汉魏南北朝时,曾四度封侯于轾。隋开皇十六年〈596年〉于轾县北部置济源县,属河内郡。唐武德二年(619年)于济源县城置西济州总官府,辖三县,会昌三年(843年)济源县改属孟州。宋政和二年(1112年),孟州更名济源郡,又于金天会六年(1128年)复名孟州。元太宗六年(1234年)置原州,次年废州为县,仍属孟州。明朝以后改名济源县,现为济源市。
济源故城,建于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县始,历代修筑,皆系土垣。至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知县卢时升瓮以砖石。古城制四门,南北西皆正向,唯东门开向东北。1915年“设城工局,城墙有塌即筑,城垛有缺即补。四周雉堞整齐”。古城呈长方形,周围“五里二百五十步”,城墙高“二丈五尺,宽二丈,池深一丈,阔二丈五尺”。城池毁没,城墙遗址尚存。城内街道基本保持了原来的格局。
济源奉贤观三清殿
境内文物古迹主要有济渎庙、奉先观、大明寺、阳台宫、延庆寺舍利塔、盘谷寺、沁河古栈道、原城遗址、五龙口古代水利工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