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中原访古—寻古探幽—观星台

2018-01-2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51
转发:0
评论:0
中原访古—寻古探幽—观星台,观星台位于登封县城东南13公里告成镇。北望中岳嵩山,南依箕山,筑台昼参日影,夜考

观星台位于登封县城东南 13公里 告成镇。北望中岳嵩山,南依箕山,筑台昼参日影,夜考极星,故名,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天文台。元代著名的天文学郭守敬据此通过测量,推算出一个回归年为365日5小时49分20秒,与现代测定一回归年时间相比仅差26秒。他制定的《授时历》比现在通行的公历早300年,体现了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的科学水平。

 

观星台始建于元代。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国后,令改革历法,由著名的天文学家郭守敬和王恂等主持。郭守敬指出:“历之本在于测验,而测验之器莫先仪表”,十分注意天文仪器的改革和实测。他曾组织了规模空前的天文大地测量,在全国各地北纬15度~65度之间建立了27个天文台和观测台。登封观星台就是当时修建的大型观星台之一。

 

现存观星台系砖石结构,由覆斗状的台体和台体北测的石圭两部分组成。台面呈方形,用水磨砖砌造。台高 9.46米 ,连台顶小屋通高 12.62米 ,台基各边长 16.7米 ,台顶各边长 8米 。台北壁下两端设有东西对称的踏道口,可盘旋登至台顶。踏道由红岩石条组成,梯栏及台顶四沿女儿墙均用砖砌成,其上部用红石雕顶封护,台上是观星台和测景台的工作场面。台顶小室系1528年增建,是安放各种仪器和进行操作的地方。台体北壁正中砌成上下直通的凹槽,下接石圭(又称“量天尺”)。凹槽南壁上下垂直,东西两壁有明显的收分。凹槽直壁与台下的石圭是一组测量日影长度的元代圭表装置,因为它比以往的八尺之表高出5倍,故称为“高表”。石圭在台体以北,由36块青石平铺而成,其南端伸入北壁的凹槽内。石圭长 31.19米 ,宽 0.53米 ,高 0.56米 。上刻两条平行水槽,深 2厘米 ,宽 2.5厘米 ,间距 15厘米 。水槽南端有注水池,北端有泄水池,刻有尺度,以测量水准。测量时,凹槽上端置一横梁,在石圭水道上放置景符(小孔仪器)测其影,精确度高达士 2毫米 之内。

 

古老的观星台,至今已700余年,历经沧桑,屡有损坏,又几经修葺。1944年侵华日军曾炮击观星台,致使台顶小室倒塌,台体多处严重崩裂,满壁弹洞枪痕。1949年以后,国家几经拨款对其保护、维修。文物部门拟在此筹建中国天文博物院。

 

观星台南测有周公测景台,建于唐开元十一年(723年)。测景台,又名“八尺表”俗称“无影台”,是我国古代立八尺表土圭测量日影、验证时令、计年的仪器。

 

周公测景台用青石制作,分台座和石柱两部分。台座上小下大,呈梯形锥体,四边稍有偏斜,各边宽窄不等。台底最宽面长1.88米,最窄面长1.68米,台座上沿四边各长96厘米。石柱置于中间,高1.96米,宽0.46米,厚0.22米,连同台座通高3.91米。石柱为表,台座为圭。表的顶端为屋宇式盖顶,南面刻有“周公测景台”等字。历史上不少天文学家、历法家,如僧一行、南富说等都到这里进行过天文观测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原访古—寻古探幽—尧池
沁阳市捏掌村有“尧泉池”,面积约100平方米,池周处处有泉,掬手可饮。池后建有尧帝庙。《重修尧庙碑》载:“帝尧巡特至此,困息思浆,求无获济,睹斯境润泽,帝龙指按捏,醴泉应手泉涌,为此池之所由来也。”清范照黎《尧池泉》诗:“处处清泉绕绿畴,帝尧遗迹著千秋;尧池流出舌渟水,小沁城东合沁流。”即描写此处形胜。
· 中原访古—寻古探幽—镇国塔
镇国塔,又名灵应塔,明代,1987年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河南省卫辉市城外东南隅,距城二百米处,占地面积一万平方米。该塔为明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卫辉知府周思宸所建。镇国塔为七层楼阁式砖塔,平面呈六角形,高约34.5米,直径为8.7米,每边4.85米,整体成锥状,每层有望窗,共有望窗36个,每层设有塔心室,塔心室共各镶嵌有石碣一方。正北面石碣上书“护国保民”,正南面石碣上书“灵应塔”,均为篆刻,上款为“卫辉知府周思宸建”,下款为“大明万历十三年口月”,自第一层塔门入室,登塔道盘旋上至第七层,在塔顶内部砌有八卦图(乾、坎、艮、震、巽、离、坤、兑),中部有柏木刹杆,顶部用孔雀蓝色琉璃瓦覆盖。镇国塔形体高大,气势宏伟,反映出我国古代匠师的高超建筑技巧和卓越的艺术才能,对于我们研究历史、科学、建筑艺术以及地方史等方面提供了重要实例。
· 中原访古—寻古探幽—文庙
位于新乡市红旗区人民政府院内,创建年代无考,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庙废,元祐四年至五年(1089-1090年),邑令李久在原址重修,有讲堂、斋室、疱厨等40余间。金大定八年(1168年),又建大成殿,不久毁于战乱,明·洪武三年(1370年)复建。文庙自元右年间重建后,金代、明代和清初曾屡次扩建、重修,计建有大成殿、东西廊庑、棂星门、戟门、崇圣宫、明伦堂、泮池等。今仅存大成殿、明伦堂旧址、《大观碑》、《重修新乡县儒学记碑》及《重修文庙记碑》等残碑若干。大成殿为文庙主体建筑,庑殿顶、覆盖绿琉璃瓦,坐北朝南,面阔5间22.2米,进深3间12.3米,原殿面脊筒均在“”时期被拆除。大成殿三面环墙,墙厚80厘米,为大砖垒砌,方砖长48厘米,宽24厘米,厚14厘米,上有明代“正德拾年武陟县造”和“怀庆府修武县窑造”字样。大殿内无神道,均为木主(用木为之,书死者姓名以供祭祀,木主即神牌),早已无存。大...
· 中原访古—寻古探幽—白雀寺
白雀寺位于宝丰县李庄乡古城村西父城遗址之上。白雀寺始建于后秦姚苌白雀年间(公元384—385年)。古人以白雀为瑞应的象征,白雀集而吉祥至。相传白雀年间白雀群集于父城故址——古槐之上,人们以为祥瑞而建起寺庙称白雀寺。白雀寺所在的父城故址在春秋时代称城父。城父是楚平王的儿子太子建的封邑。太子建是楚庄王的曾孙。太子建守城父期间曾设庄王祠,四时祭祀,所以后人就将城父楚庄王祠视作楚庄王故宅。明《正德汝州志》载:“白雀寺在父城保,世传楚庄王故宅,有白雀之瑞,异槐一株。”所谓异槐者,是说白雀寺中古槐高大,人们从中抽出一板,上密布雀形图案。白雀寺自十六国时期建成之后发展很快,成为汝州著名寺院。隋朝年间,大画家展子虔、董伯仁都曾在白雀寺作佛教壁画。《画史》称:“展画汝州白雀寺。”展子虔历北齐、北周、隋,官至朝散大夫、帐内都督。展子虔善作佛教经典故事人物画,天下名寺皆有其画。世人誉为“展子虔画人物描法甚细,随...
· 中原访古—寻古探幽—郄虑墓
位于许昌市东20公里张潘乡郄庄,南与张潘故城相望,墓高3.5米,围100米,占地900平方米,现保存完整。郄虑为东汉末人,汉献帝近臣,官至御史太夫。因与帝密谋曹操,事泄被杀,葬此。村中郄姓皆其后裔。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