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中原访古—寻古探幽—成汤陵与汤王庙

2018-01-2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49
转发:0
评论:0
中原访古—寻古探幽—成汤陵与汤王庙,成汤死后葬于何处,史学界尚无定论。《括地志》载:“武陟县东二十五里商村,有商

  成汤死后葬于何处,史学界尚无定论。《括地志》载:“武陟县东二十五里商村,有商,成汤陵’。”清《怀庆府志》墓葬卷有同样记述。1963年,成汤陵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由于怀川是商汤灭夏前的根据地,他死后葬于此是极有可能的。《括地志》是唐代官修的极具权威的地理著作,历史遗迹是其记述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此书中,别无“成汤陵”的记述。

  此外,怀川还有多处祭祀汤王的庙宇,如“汤王庙”、“汤帝庙”等。如现存的“汤帝庙”(位于博爱县城西东王贺村)、“成汤庙”(位于博爱县柏山乡上屯村),均为河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特别是武陟县商村的“商王庙”,与“成汤陵”同处一地,最值得注目。考古工作者从商代遗址推断,该商王庙当是在成汤死后不久修建的,后因年久,屡毁屡建。商村现存的《宋重建商王庙大殿记》,明确记载了该庙是在以前旧址基础上重建的史实。商村的村名起于何时已无可考,但可以肯定与商汤葬于此有关。根据上述碑文记载,至迟在宋代就有了“商村”这个村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原访古—寻古探幽—武王庙
武王庙位于获嘉县照镜乡桑庄村南一公里处,新焦公里北侧的同盟山上,东径113度41分,北纬35度16分。1986年省政府公布为河南省重点保护单位。武王庙始建于周末。毁于元末,重建于洪武之初,明景泰七年,清康熙八年,道光八年等历代多次整修。现存建筑三十余间,建筑结构为明清风格。轴线建筑自南至北有:山门、二门、拜殿、大殿、后殿。两侧有配房、配殿。院栽唐槐一株,石刻十余通,主要建筑: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为单檐歇山九脊造,琉璃瓦盖顶,殿内平面采用减柱造,斗拱为三踩单昂,嘴呈长方形,为琴面昂,平身斜出斜拱,明间两朵,次间一朵。梁架结构六架椽屋,七架梁直接压于前后檐斗拱上,殿内结构为彻上明照,六柱隔扇,园柱有砍刹,鼓形桩础。1982年以来,武王庙经省、市、县三级多次拨款维修,并新建了指路碑、饮马池、亭、台等,环境面貌得到了改善,已成为新乡一处著名的文物旅游区。
· 中原访古—寻古探幽—文庙
位于新乡市红旗区人民政府院内,创建年代无考,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庙废,元祐四年至五年(1089-1090年),邑令李久在原址重修,有讲堂、斋室、疱厨等40余间。金大定八年(1168年),又建大成殿,不久毁于战乱,明·洪武三年(1370年)复建。文庙自元右年间重建后,金代、明代和清初曾屡次扩建、重修,计建有大成殿、东西廊庑、棂星门、戟门、崇圣宫、明伦堂、泮池等。今仅存大成殿、明伦堂旧址、《大观碑》、《重修新乡县儒学记碑》及《重修文庙记碑》等残碑若干。大成殿为文庙主体建筑,庑殿顶、覆盖绿琉璃瓦,坐北朝南,面阔5间22.2米,进深3间12.3米,原殿面脊筒均在“”时期被拆除。大成殿三面环墙,墙厚80厘米,为大砖垒砌,方砖长48厘米,宽24厘米,厚14厘米,上有明代“正德拾年武陟县造”和“怀庆府修武县窑造”字样。大殿内无神道,均为木主(用木为之,书死者姓名以供祭祀,木主即神牌),早已无存。大...
· 中原访古—寻古探幽—商汤灭夏的根据地
《商君书·赏刑篇》:“汤封于欑茅”。关于欑茅古城,参见本书《先商古城欑茅》文。大量考古证明,位于怀川境内的沁河,是夏与商文化的分界线。沁河西为夏地,东为商地。欑茅是成汤的封地,也是灭夏前的前沿阵地。
· 中原访古—寻古探幽—尧池
沁阳市捏掌村有“尧泉池”,面积约100平方米,池周处处有泉,掬手可饮。池后建有尧帝庙。《重修尧庙碑》载:“帝尧巡特至此,困息思浆,求无获济,睹斯境润泽,帝龙指按捏,醴泉应手泉涌,为此池之所由来也。”清范照黎《尧池泉》诗:“处处清泉绕绿畴,帝尧遗迹著千秋;尧池流出舌渟水,小沁城东合沁流。”即描写此处形胜。
· 中原访古—寻古探幽—颛顼·帝喾二帝陵新考
据有关文献资料记载和考证,在我国古代历史传说的华夏先祖“五帝’中。黄帝及其后代高阳氏颛顼帝和高辛氏帝喾帝,都曾先后在黄河中下游及其周围地区,率领各个部落的人们从事以农业为主的各种生产活动,创出了许多造福于人民的重要业绩,从而也得到了当时和后代华夏民族的尊重与敬仰。并且传说颛顼与帝喾二帝死后,均葬于现今河南省内黄县梁庄乡(过去也曾一度划归濮阳或滑县)的鲋鰅山之阳。一般称为“颛顼·帝喾二帝陵”。在二帝陵前还建筑有庙宇和立许多历代王朝和群众祭典二陵的碑碣,从而构成了规模巨大和文物古迹丰富的二帝陵园。但由于二帝陵园位于卫河与黄河故道之间的多沙地带,风紧沙移。据说清朝同治年间,经过连续几次大风吹动,黄沙飞扬,落沙成丘,致使颛项和帝喾二帝的陵园全部被厚厚的黄沙掩埋于沙丘之下。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固定沙丘,保护周围的农田,对二帝陵园区内的沙丘采取了育林封沙措施,遂使二帝陵区现在已成为数万亩森林覆盖的大林场...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