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访古—寻古探幽—禅宗祖庭武术之源少林寺
少林寺位于登封城西北
孝昌三年(527年),印度婆罗门种姓摩诃迦叶(释迦牟尼弟子)的第二十八代佛徒菩提达摩从印度来华,经广东、南京、北渡长江来到少林寺,广集信徒传授禅宗,寺院逐渐扩大,僧徒日益增多,少林寺名重一时。东魏天平二年(535年),达摩传法于慧可以后,离开少林,寂于禹门,葬于熊耳山,造塔于定林寺。北周建德三年(574年),武帝字文邕采纳元嵩“定教先后”的建议,下令禁止佛、道二教流行,遣返僧道尼姑回乡生产,寺、庙、庵、观废弃,少林寺亦被废。至静帝宇文衍继位后,重兴佛教,大象年间(579—580年)又重建了少林寺,更名“陟岵寺”。(下图 少林寺全景)
隋开皇年间(581—600年),文帝杨坚为巩固其新建王朝,提倡佛教,复改为少林寺,并赐田100顷,供寺僧食用资。至此,少林寺佛业渐趋兴隆。唐代初年,少林寺和尚志操、惠瑒、昙宗等人,在秦王李世民讨伐王世充的征战中助战得力,为李唐立下了汗马功劳,受到唐太宗李世民的赞赏,少林寺发展很快,成为驰名中外的大佛寺,获得了“天下第一名刹”的称号,但到唐武宗李炎时,少林寺又遇上一次灭法事件,塔院砖塔内一尊唐代石雕佛像即毁于此时。武宗灭法后至五代时期,少林寺处于不景气状态。宋以后又有了较大恢复和发展,至元代,少林寺和尚发展到2000多人,所谓的“众常两千”。明清时期,寺院仍不断修建,并基本上奠定了今天寺院的布局。清代晚期与民国年间是少林寺的衰落时期。1928年军阀混战时,石友三火烧少林寺,大火40余天方息,主要建筑大雄殿、天王殿、藏经阁、钟鼓楼等殿堂付之一炬。《少林寺志》和《少林拳谱》木刻板、经卷、法器以及达摩面壁影石等珍贵文物化为灰烬,少林寺出现一片残垣断壁,瓦砾堆积,满目荒凉的惨景。解放后,累年翻修重建,少林寺基本恢复原貌,为中外游客所向往。
少林寺主体为常住院,中轴线建筑共分7进,由南向北依次是山门,面阔3间,进深3间,单檐歇山顶,长
山门后道路两侧石刻集中,称碑林。其中著名者有:唐永淳二年(683年)王知敬书写的《大唐天后御制诗书碑》、天宝九年(750年)崔琪撰文的唐《灵运禅师塔铭》、宋代书法家米芾的《第一山》、宋代参寥书写的《三十六峰赋》、元代日僧邵元撰文的《息安禅师碑》、明代的《释迦如来双迹灵相图碑》、明代金忠士书写的《题达摩面壁》草字碑、张钦的《千崖万壑》、日本国沙门德始书写的《淳拙和尚碑》及《宜山竹》等。碑林侧为“慈云堂”小院,院内有元代书法家赵孟頫的《裕公碑》和明代董其昌的《道公碑》等52通,1985年修建碑廊院后,碑林之碑有的已移入碑廊内。西侧有西来堂,1985年扩建为四周长廊的拳谱堂,内壁雕像14组,215座,从坐禅、练拳至抗倭卫国,姿态各异,形象逼真。
天王殿为重檐歇山式建筑,面阔5间,进深5架,殿内前为跣脚赤背的二大金刚,后为四大天王塑像。殿前额悬清乾隆皇帝御书“天下第一名刹”匾一方。原殿1928年3月被石友三烧毁,1981年重建。殿后两侧并新修了紧那罗殿和六祖殿,天王殿后有《太宗文皇帝御书碑》,文中有唐太宗李世民亲笔草签“世民”2字,刻裴促撰写的《少林寺碑》。钟楼遗址上放置着金代的大铁钟1口,重11000斤。佛座上放置着明代铸造的铁地藏王像1尊。
藏经阁(法堂)面阔5间,进深3架,歇山式建筑,1928年被石友三烧毁。阁后地势突起,形成一单独的高台院落,主室为方丈室。室前走廊东端悬挂一口元代铁钟,重650斤。客堂对面墙壁上嵌有宋代书法家蔡京的《面壁之塔》刻石和金代的二祖慧可像、达摩面壁像等。(下图 少林寺)
达摩亭亦名立雪亭,是二祖慧可立雪断臂、得受达摩衣钵法器处,面阔5间,进深3间,单檐庑殿顶建筑,面积
千佛殿又名毗卢阁,面阔7间,长
千佛殿东厢为白衣殿,又名锤(拳)谱殿,面阔5间,硬山出前廊。殿内供白衣大士铜像,殿内北侧放置碑刻、面壁石等。墙壁上的彩色绘画均为清代晚期绘制。北壁和南壁绘制徒手的、持械的少林拳谱。后壁北端的两组壁画是描述隋末“少林十三和尚救驾秦王”的故事。南壁是紧那罗和红巾军的故事图。佛两侧绘制降龙伏虎;东北和东南两壁角是文殊骑青狮、普贤骑白象等壁画。
千佛殿西为地藏王殿,形制与白衣殿同,内供地藏王塑像,两边为道明、闵公侍立。南北两壁画原有十地
塔院在大雄宝殿西侧,占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