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中原访古—寻古探幽—禅宗祖庭武术之源少林寺

2018-01-2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23
转发:0
评论:0
中原访古—寻古探幽—禅宗祖庭武术之源少林寺,少林寺位于登封城西北13公里处太室山西麓。面对少室山,背依五乳峰,向以禅宗和武术

少林寺位于登封城西北 13公里 处太室山西麓。面对少室山,背依五乳峰,向以禅宗和武术著称。该寺因山得名,清景日眕《说嵩》称:“少林者,少室之林也。”始建于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年),孝文帝元宏为安顿印度僧人跋跎落迹传教敕建。据《魏书·释老志》载:“有西域沙门跋跎,有道业,深为高祖所敬仰。诏于少室山阴立少林寺。”跋陀在少林寺曾建翻经台和塔殿,在此翻译了不少从印度带来的佛经,传播小乘佛教。跋陀传度慧光、僧稠等弟子。

孝昌三年(527年),印度婆罗门种姓摩诃迦叶(释迦牟尼弟子)的第二十八代佛徒菩提达摩从印度来华,经广东、南京、北渡长江来到少林寺,广集信徒传授禅宗,寺院逐渐扩大,僧徒日益增多,少林寺名重一时。东魏天平二年(535年),达摩传法于慧可以后,离开少林,寂于禹门,葬于熊耳山,造塔于定林寺。北周建德三年(574年),武帝字文邕采纳元嵩“定教先后”的建议,下令禁止佛、道二教流行,遣返僧道尼姑回乡生产,寺、庙、庵、观废弃,少林寺亦被废。至静帝宇文衍继位后,重兴佛教,大象年间(579—580年)又重建了少林寺,更名“陟岵寺”。(下图 少林寺全景)

隋开皇年间(581—600年),文帝杨坚为巩固其新建王朝,提倡佛教,复改为少林寺,并赐田100顷,供寺僧食用资。至此,少林寺佛业渐趋兴隆。唐代初年,少林寺和尚志操、惠瑒、昙宗等人,在秦王李世民讨伐王世充的征战中助战得力,为李唐立下了汗马功劳,受到唐太宗李世民的赞赏,少林寺发展很快,成为驰名中外的大佛寺,获得了“天下第一名刹”的称号,但到唐武宗李炎时,少林寺又遇上一次灭法事件,塔院砖塔内一尊唐代石雕佛像即毁于此时。武宗灭法后至五代时期,少林寺处于不景气状态。宋以后又有了较大恢复和发展,至元代,少林寺和尚发展到2000多人,所谓的“众常两千”。明清时期,寺院仍不断修建,并基本上奠定了今天寺院的布局。清代晚期与民国年间是少林寺的衰落时期。1928年军阀混战时,石友三火烧少林寺,大火40余天方息,主要建筑大雄殿、天王殿、藏经阁、钟鼓楼等殿堂付之一炬。《少林寺志》和《少林拳谱》木刻板、经卷、法器以及达摩面壁影石等珍贵文物化为灰烬,少林寺出现一片残垣断壁,瓦砾堆积,满目荒凉的惨景。解放后,累年翻修重建,少林寺基本恢复原貌,为中外游客所向往。

少林寺主体为常住院,中轴线建筑共分7进,由南向北依次是山门,面阔3间,进深3间,单檐歇山顶,长 12.70米 ,深 7.80米 ,台高门阔,门前有一对石狮子,山门内塑有弥勒佛和韦驮像。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奉敕创建,1974年按原制落架翻修。门额上悬挂清圣祖亲笔书写的“少林寺”横匾,上方嵌印“康熙御笔之宝”,黑底金字,雅素大方。

山门后道路两侧石刻集中,称碑林。其中著名者有:唐永淳二年(683年)王知敬书写的《大唐天后御制诗书碑》、天宝九年(750年)崔琪撰文的唐《灵运禅师塔铭》、宋代书法家米芾的《第一山》、宋代参寥书写的《三十六峰赋》、元代日僧邵元撰文的《息安禅师碑》、明代的《释迦如来双迹灵相图碑》、明代金忠士书写的《题达摩面壁》草字碑、张钦的《千崖万壑》、日本国沙门德始书写的《淳拙和尚碑》及《宜山竹》等。碑林侧为“慈云堂”小院,院内有元代书法家赵孟頫的《裕公碑》和明代董其昌的《道公碑》等52通,1985年修建碑廊院后,碑林之碑有的已移入碑廊内。西侧有西来堂,1985年扩建为四周长廊的拳谱堂,内壁雕像14组,215座,从坐禅、练拳至抗倭卫国,姿态各异,形象逼真。

天王殿为重檐歇山式建筑,面阔5间,进深5架,殿内前为跣脚赤背的二大金刚,后为四大天王塑像。殿前额悬清乾隆皇帝御书“天下第一名刹”匾一方。原殿1928年3月被石友三烧毁,1981年重建。殿后两侧并新修了紧那罗殿和六祖殿,天王殿后有《太宗文皇帝御书碑》,文中有唐太宗李世民亲笔草签“世民”2字,刻裴促撰写的《少林寺碑》。钟楼遗址上放置着金代的大铁钟1口,重11000斤。佛座上放置着明代铸造的铁地藏王像1尊。

藏经阁(法堂)面阔5间,进深3架,歇山式建筑,1928年被石友三烧毁。阁后地势突起,形成一单独的高台院落,主室为方丈室。室前走廊东端悬挂一口元代铁钟,重650斤。客堂对面墙壁上嵌有宋代书法家蔡京的《面壁之塔》刻石和金代的二祖慧可像、达摩面壁像等。(下图 少林寺)

达摩亭亦名立雪亭,是二祖慧可立雪断臂、得受达摩衣钵法器处,面阔5间,进深3间,单檐庑殿顶建筑,面积 140平方米 。殿内供达摩铜像,额悬清高宗乾隆御书“雪印心珠”横匾1块。东南壁角悬挂清代铸造的铜钟l口,东北壁角放置紧那罗铁像1具。殿房东外壁镶嵌金代模刊的苏轼观音像和赞文、金代刻制的二祖慧可画像等。亭东有文殊殿,西有普贤殿。

千佛殿又名毗卢阁,面阔7间,长 28米 ,进深3架 125米 ,高 20米 ,总面积 350平方米 ,为大式硬山建筑。始建于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中经明崇祯三年(1630年)、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重修。1980—1982年落架翻修。明间悬竖匾,“西方圣人”。殿内明间供明代铸造的铜毗卢佛像,东壁供明代石雕南无量阿弥陀佛像。殿内东、西、北3壁有明代绘制的“五百罗汉朝毗卢”大型彩色壁画。砖铺地面上的48个陷坑,是少林僧人练拳习武时脚步遗迹,称少林拳站桩坑。西壁的几块清代石碑,多为赞颂达摩面壁影石的颂词。千佛殿前有一大型石砌须弥座月台,高 1.65米 ,面秧 120平方米 ,中有御道,上面雕二龙戏珠,群鹤闹莲。

千佛殿东厢为白衣殿,又名锤(拳)谱殿,面阔5间,硬山出前廊。殿内供白衣大士铜像,殿内北侧放置碑刻、面壁石等。墙壁上的彩色绘画均为清代晚期绘制。北壁和南壁绘制徒手的、持械的少林拳谱。后壁北端的两组壁画是描述隋末“少林十三和尚救驾秦王”的故事。南壁是紧那罗和红巾军的故事图。佛两侧绘制降龙伏虎;东北和东南两壁角是文殊骑青狮、普贤骑白象等壁画。

千佛殿西为地藏王殿,形制与白衣殿同,内供地藏王塑像,两边为道明、闵公侍立。南北两壁画原有十地 阎君彩像和“二十四孝”图。

塔院在大雄宝殿西侧,占地 1300平方米 。此院有佛塔2座,一为2层,高 250米 ,重檐楼阁式青砖建筑,上下各有塔室,下供释迦文像。一为单层密檐式砖塔,高7级,室内供泥塑弥勒佛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原访古—寻古探幽—禅宗弘扬之地
佛教传入中国后,完全中国化了的佛教禅宗得以弘扬光大。为阐明焦作是禅宗的源流弘扬之地,有必要勾勒出禅宗的传承梗概。禅宗在五世以前尚不分门派,从六世开始,分出北方神秀的渐悟说和南方慧能的顿悟说两宗。修武“百岩寺”就是神秀后的北宗祖师稠禅师所建,焦作北山的“圆融寺”也是稠禅师的道场。今朝鲜(包括韩国)的禅寂宗为其宗脉。而南方顿悟派因修持方法简易,所以流行甚广。焦作境内的佛教遗迹大都为南宗派系。南宗的盛行,四祖道信起了决定性作用。禅宗在达摩、慧可、僧璨三世时仍为口传,不立文字。四祖道信(今焦作温县人)大胆革新,主张著书立说,以使本宗教义久远流行。慧能门下分出南岳怀让和青原行思两系。南岳怀让系又分为沩仰、临济两派,青原行思系又分为曹洞、云门、法眼派,世称“五家”,和临济门下的黄龙、杨岐两派,称为“五家七宗”。南宋以来,惟临济、曹洞两派盛行,并先后传人日本和朝鲜。焦作正是临济和曹洞两派正宗的传承之地。...
· 中原访古—寻古探幽—尧池
沁阳市捏掌村有“尧泉池”,面积约100平方米,池周处处有泉,掬手可饮。池后建有尧帝庙。《重修尧庙碑》载:“帝尧巡特至此,困息思浆,求无获济,睹斯境润泽,帝龙指按捏,醴泉应手泉涌,为此池之所由来也。”清范照黎《尧池泉》诗:“处处清泉绕绿畴,帝尧遗迹著千秋;尧池流出舌渟水,小沁城东合沁流。”即描写此处形胜。
· 中原访古—寻古探幽—镇国塔
镇国塔,又名灵应塔,明代,1987年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河南省卫辉市城外东南隅,距城二百米处,占地面积一万平方米。该塔为明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卫辉知府周思宸所建。镇国塔为七层楼阁式砖塔,平面呈六角形,高约34.5米,直径为8.7米,每边4.85米,整体成锥状,每层有望窗,共有望窗36个,每层设有塔心室,塔心室共各镶嵌有石碣一方。正北面石碣上书“护国保民”,正南面石碣上书“灵应塔”,均为篆刻,上款为“卫辉知府周思宸建”,下款为“大明万历十三年口月”,自第一层塔门入室,登塔道盘旋上至第七层,在塔顶内部砌有八卦图(乾、坎、艮、震、巽、离、坤、兑),中部有柏木刹杆,顶部用孔雀蓝色琉璃瓦覆盖。镇国塔形体高大,气势宏伟,反映出我国古代匠师的高超建筑技巧和卓越的艺术才能,对于我们研究历史、科学、建筑艺术以及地方史等方面提供了重要实例。
· 中原访古—寻古探幽—文庙
位于新乡市红旗区人民政府院内,创建年代无考,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庙废,元祐四年至五年(1089-1090年),邑令李久在原址重修,有讲堂、斋室、疱厨等40余间。金大定八年(1168年),又建大成殿,不久毁于战乱,明·洪武三年(1370年)复建。文庙自元右年间重建后,金代、明代和清初曾屡次扩建、重修,计建有大成殿、东西廊庑、棂星门、戟门、崇圣宫、明伦堂、泮池等。今仅存大成殿、明伦堂旧址、《大观碑》、《重修新乡县儒学记碑》及《重修文庙记碑》等残碑若干。大成殿为文庙主体建筑,庑殿顶、覆盖绿琉璃瓦,坐北朝南,面阔5间22.2米,进深3间12.3米,原殿面脊筒均在“”时期被拆除。大成殿三面环墙,墙厚80厘米,为大砖垒砌,方砖长48厘米,宽24厘米,厚14厘米,上有明代“正德拾年武陟县造”和“怀庆府修武县窑造”字样。大殿内无神道,均为木主(用木为之,书死者姓名以供祭祀,木主即神牌),早已无存。大...
· 中原访古—寻古探幽—白雀寺
白雀寺位于宝丰县李庄乡古城村西父城遗址之上。白雀寺始建于后秦姚苌白雀年间(公元384—385年)。古人以白雀为瑞应的象征,白雀集而吉祥至。相传白雀年间白雀群集于父城故址——古槐之上,人们以为祥瑞而建起寺庙称白雀寺。白雀寺所在的父城故址在春秋时代称城父。城父是楚平王的儿子太子建的封邑。太子建是楚庄王的曾孙。太子建守城父期间曾设庄王祠,四时祭祀,所以后人就将城父楚庄王祠视作楚庄王故宅。明《正德汝州志》载:“白雀寺在父城保,世传楚庄王故宅,有白雀之瑞,异槐一株。”所谓异槐者,是说白雀寺中古槐高大,人们从中抽出一板,上密布雀形图案。白雀寺自十六国时期建成之后发展很快,成为汝州著名寺院。隋朝年间,大画家展子虔、董伯仁都曾在白雀寺作佛教壁画。《画史》称:“展画汝州白雀寺。”展子虔历北齐、北周、隋,官至朝散大夫、帐内都督。展子虔善作佛教经典故事人物画,天下名寺皆有其画。世人誉为“展子虔画人物描法甚细,随...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