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中原访古—寻古探幽—明堂遗址武则天的万象神宫

2018-01-2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37
转发:0
评论:0
中原访古—寻古探幽—明堂遗址武则天的万象神宫,明堂为武则天垂拱四年(668年)在乾元殿旧址上建造。据文献记载,明堂高二百九

  明堂为武则天垂拱四年(668年)在乾元殿旧址上建造。据文献记载,明堂高二百九十四尺,方三百尺,为多边形,圆顶。有上中下三层,古人认为明堂可以上通天象,所以“下层象四时,各随方色;中层法十二辰,圆盖,盖上盘九龙捧之;上层法二十四气,亦圆盖。”上层为圆顶亭子,上立高一丈的涂金铁凤,屋顶铺木胎夹纻漆瓦。明堂有上下贯通的巨木中桩,作为斗栱梁架依附的主干。明堂的规模和复杂程度超过唐两京所有宫殿,反映其设计与施工能力已接近或达到封建社会的最高水平。武则天时期,曾在此宴飨群臣,接受朝贺,发布政令。唐玄宗李隆基继位后,武则天时的一些宏伟建筑物先后被毁掉。开元二十七年毁明堂上层,改修下层为新殿,次年又改新殿为乾元殿。

    遗址照片:武则天明堂柱础   1986年发掘的武则天明堂遗址,在遗址中心夯土基址中心部位,发现有一圆形大柱坑,口部直径9.8米,深4.06米。坑底为四块方形大青石拼成的巨型柱础。武则天执政期间,为她正式登基称帝作准备,决定建造明堂,遂令沙门薛怀义负责主持此项工程,于垂拱三年(687年)春至四年(688年)正月,近一年的时间在东都洛阳宫城内建起了号称“万象神宫”的明堂。明堂的建造,标新立异,与汉以来在都城南郊高置的礼制性建筑不同,而是按周朝制度,“上堂为严配之所,下堂为布政之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原访古—寻古探幽—碧霞宫
碧霞宫即碧霞元君行宫,又名圣母庙,俗称奶奶庙。位于浮丘山南端峰巅,座北向南,前后三进院落,占地11160平方米,殿宇楼阁87间,是一处规模宏大,布局严谨的古代建筑群。宫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浚县知县蒋虹泉主持兴建,历时21年落成。后经明、清年间多次重修扩建,渐具现今规模,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碧霞宫主体建筑以南北为轴线,东西为对称分布。宫楼殿宇井然有序,巍峨壮观。山门面阔3间,为单檐歇山式建筑,绿色琉璃瓦覆顶,正脊两端鸱尾吞脊,戗脊上有飞鱼、海马、四绝神。入山门即碧霞宫前院,两厢有四帅殿及钟、鼓二楼,左右相对,二门有三,各筑门楼一座,中间门楼较大,为木结构四阿顶,如意斗拱,结构复杂,过二门到中院,院内古柏参天,碑碣如林。大殿为碧霞宫主体建筑,建成在2米高的平台上。正中两道盘龙御路,上雕“二龙戏珠”匠心独运,雕功精湛。大殿是卷棚歇山顶拜殿和悬山顶后殿组合式建筑。两殿相连,浑为...
· 中原访古—寻古探幽—天宝宫
天宝宫位于许昌市西北二十五公里的许昌县艾庄乡艾庄村北,与长葛市石固镇相邻。据《许州长社创建天宝宫》碑文载:南宋理宗嘉熙四年(1240年)创立天宝观。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年)改观为宫。天宝宫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坐北朝南。中轴线上原有建筑依次为山门、拜亭、岳王殿、关圣殿、老君殿、玉皇殿、雷祖殿、三皇殿、真武殿。今老老君殿、三皇殿已不存,两侧有廊庑、掖门。山门为三个青砖拱券门洞,中间门洞较大,高7米,深6米,平顶。1998年加修了仿古阁楼。拜亭由四根石柱托起,顶为四角方形,华板上绘有山水人物,石柱四面镌刻楷书对联。亭东西两侧有廊房各5间,硬山式灰瓦顶。过掖门有关公殿,面阔3间,硬山灰瓦顶,檐下施斗拱。玉皇殿面阔5间,硬山灰瓦顶。真武殿年代最久,规模宏大。高10米,面阔9间,进深5间,殿顶覆盖绿色琉璃瓦,九脊六兽,单檐歇山式,檐下五踩重昂斗拱。前排滚龙浮雕石柱10根,正面三间开门,室内五梁架,...
· 中原访古—寻古探幽—贾湖遗址
贾湖遗址位于舞阳县城北22公里北舞渡镇贾湖村东侧,1962年发现。该遗址东西长275米,南北宽260米,面积约7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5-2.5米。1983年-1987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进行6次发掘,发掘面积2600多平方米,发现房基30多座,灰坑300多个,陶窑10座,墓葬300多座,出土陶、石、骨和龟甲等遗物数千件。2001年4-6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中国科技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对贾湖遗址进行了第七次发掘。这次发掘面积300多平方米,发现房基8座,灰坑66座,陶窑3座,兽坑2座,墓葬96座,发现陶、石、骨等各种质料的遗物数百件,大量炭化水稻稻粒、豆粒等植物种子,各种鱼类、龟、鳖、鹿类、猪、狗等动物骨骼。房基均为圆形或椭圆形半地穴式,有单间和多间,每间面积2-6平方米,房间有门坎或隔墙。房基附近的灰坑有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形。有的为窖穴,壁上留有台阶,有的...
· 中原访古—寻古探幽—大岗遗址
舞阳县大岗遗址位于舞阳县城北28公里侯集乡大岗村北端的一片地势略微起伏的土岗上。这里原发现为一处新石器早期时代裴李岗文化遗址和汉代墓群,1989年复查时发现了细石器材料。为配合砖厂取土,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分别于1989年冬和1990年春对该地点进行了两次发掘,面积为300平方米。经两次发掘,获石制品327件,石料多以燧石居多,约占半数以上,其次为脉石英,占三分之一以上,而石英岩、玛瑙、水晶等石料数量较少。石器种类包括细石核、砸击石核、锤石核、石片细石叶、多种刮削器、尖状器,其中圆头短身刮削器最多,少量复刃刮削器最精。小尖状器为大岗遗址代表器物之一,又可分单尖、双尖两种。大岗遗址细石器文化层的考古发掘十分重要,它是中原地区第一次发现的裴李岗文化和细石器文化的叠压地层关系,在国内尚属罕见,大岗文化可能就是裴李岗文化的源头之一。
· 中原访古—寻古探幽—付庄遗址
付庄遗址位于郾城县东北13公里姬石乡付庄东北200米的土岗上。遗址南北长350米,东西宽250米,面积约8万平方米。相传这里是春秋蔡侯和邓侯会盟的地方,称“会成台”或“桧圣台”。遗址高出周围地面约3米,遗址文化层很厚,内涵丰富。出土的生产工具中石器有镞、刀、锛、斧、铲和钻头等。另有骨鱼钩、蚌镰和纺轮。生活用具为陶器,有泥质红陶、黑陶及夹砂灰陶,饰绳纹、蓝纹和方格纹,器形有钵、豆、盆、瓮、罐、壶等,属龙山文化聚落遗址。1963年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