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秦陇文化—西夏文献史料—西夏学的启蒙阶段

2018-01-2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58
转发:0
评论:0
秦陇文化—西夏文献史料—西夏学的启蒙阶段,  西夏史籍的湮没,不仅为国人所注意,也引起外国学者的关注。除汉文史料外,是否还

   西夏史籍的湮没,不仅为国人所注意,也引起外国学者的关注。除汉文史料外,是否还有别的东西,可以弥补西夏史料的不足呢?这一问题便成为史学界的新课题。19世纪中外人士对西夏文字的发现和认识,便是这一意识的反映。

  西夏文字,又称“番书”、“番字”、是西夏法定文字,曾在西夏公私文书中广泛使用。元明之际,在党项族人聚居的地方,仍然使用;元代称为“河西字”。然而,随着党项族与汉族和其他民族的融合,西夏文字到明代中期以后,便成为无人识的死文字了。

  清人张澍和刘青园,是最早发现并重新判定西夏文字的学者。张澍(1776-1847)甘肃武威人,嘉庆进士,历任知县、通判等职;留心关陇文献,文词博丽,著作甚丰,为著名考据学家。嘉庆甲子(1804),他引疾归家,在清应寺内破壁中发现“凉州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简称“西夏碑”,是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之一),著文《书西夏天祐民安碑铭》,认定碑阳文是“夏国字”,使西夏文字“始见于天壤。”

  事有凑巧,张澍发现“西夏碑”的第二年(嘉庆乙丑),金石学家刘青园即到武威。他在这里发现西夏窑藏钱币数瓮,从中捡得千余枚,中有洪遵《泉志》中所著录的“梵字钱”是西夏文钱,并说南宋时,洪遵即不识此字,今“破此疑窦,也快事也。”事见初尚龄《吉金所见录》。有人据此也认为,“西夏碑”是刘所发现的,这是错误的。刘是看到“西夏碑”的第二个学者。

  由于封建社会学术思想不发达,张、刘二人的发现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也不能像外国同行一样,从语言文字的角度,深入就里,引出更大的成果。但他们将其发现记录下来,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资料,并使“西夏碑”这一重要文物重光于世,也使久已死亡的西夏文字为世人所知,这在西夏学发展史上是有重要意义的。还要特别提及,西夏学一开始,就是从西夏文物的发现与研究开始的。

  还有,据古钱学家翁树培(1765-1809)记述,官居刑部的学者鹤龄,曾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山顶古庙,得佛经一函,瓷青纸,金字,8册。经认真对勘,正确地判断出此经为西夏文《佛说妙法莲花经》1至8卷。鹤龄是最早识读西夏文字的中国学者,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外国人研究西夏文字是在9世纪后期,也是从文物上的西夏文字开始的。1870年,英人伟烈亚最早注意到居庸关六体陀罗尼刻经中的西夏文,但他误认为是“女真文字”。1882年,法人德维利亚考证开封《女真文宴台碑(即女真进士题名碑)》,又认为可能是“西夏文”。1895年,英人布谢尔对12枚西夏钱币进行研究,竟认识出40个西夏字。1898年,日本学者白乌库吉撰文介绍西夏文字;同年,德维利亚对“西夏碑”研究后,确认居庸关六体刻经中的一体为西夏字,并著文宣布,“明白考定不识之字为西夏国书”。此后,相当一段时期,中外学者都将“考定”西夏文字的功劳,归之于德维利亚。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才将这一错误纠正过来;他比张、刘发现“西夏碑”并判定其为西夏文字,晚了将近一个世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秦陇文化—西夏文献史料—西夏史二题散议二十四史没有西夏史
一、二十四史没有西夏史以党项族为主体建立的西夏王朝,建都兴庆(今宁夏银川),雄踞西北。从1038年建国,到1227年灭亡,长达190年。如果从党项族首领拓跋恭于881年割据夏州(今陕西横山县西)算起,历史长达347年。一个朝代延续时间如此之长,在我国历史上并不多见。如果说,拓跋思恭在其统治范围内,“供赋不入公朝,巡属唯其除授”,“虽未称国,而自王其土”,仍然只是唐朝的一个局部的话,那么,元昊所建立的西夏,拥有雄兵50万,扼控丝路,抗衡宋辽(金),三分天下,称雄西陲,在我国11-13世纪的历史上,在中西文化交流上,则绝不是可有可无的角色。西夏在我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西夏的历史地位,要求应像宋、辽、金一样,在传统史学中(二十四史中)占有一“史”之位,以记其世系列替、典章制度、荣辱兴衰。然而,事实是既无正史,也无野史,致使西夏成为历史之谜。我们的先辈,对此不无感触,人们不禁要问,元顺帝丞相脱...
· 秦陇文化—西夏文献史料—西夏文字共有5863个正字
西夏文字到底有多少个正字?近日,西夏学专家在经过多年整理研究后确定,历史上使用了460余年的西夏文字共有5863个正字。长期以来,关于西夏文字的正字总数学术界普遍认为是6000字左右,但一直没有确实的数据。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韩小忙逐一对《同音》《文海宝韵》《五音切韵》等9种现存的西夏文原始辞书进行了整理研究,共得到6069个字形,其中排除别字170个和36个常用错字后,确定西夏字的总字数应为5863个。韩小忙介绍说,可以确定,整个西夏正字不会超过5900个,其中常用字有3000个左右,近100个属于很少使用的生僻字。西夏建国于公元1038年,地域覆盖了今宁夏、甘肃的大部分以及陕西、青海和内蒙古的沿边地区。西夏曾仿照汉字结构创造了西夏文字,用于记录本民族语言。关于西夏文字的创制,有多种说法,但一般认为是公元1036年李元昊所制,野利仁荣演绎。现存西夏文资料中最早而年代可考的...
· 秦陇文化—西夏文献史料—西夏文物考古述略(二)
我们对西夏钱币有更系统、更深入的认识,则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事。据有关资料,迄今为止,在陕、甘、宁、内蒙古等地发现的西夏钱币窖藏,不少于30处,出土了数百万枚从汉代到辽金十几个朝代的120多种西夏时期使用的钱币。这些窖藏钱币,大都埋藏在深山荒漠,是蒙古灭夏战争中逃难的西夏百姓埋藏的,在入土前,正是西夏社会流通的货币,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西夏钱币的最大特点,是将本民族的文字铸造在自己流通的钱币上。现在发现的西夏文钱已有“福圣宝钱”“大安宝钱”、“贞观宝钱”、“乾佑宝钱”、“天庆宝钱”。但我们同时发现,西夏钱币在形制上,与唐宋钱少有差别,如果不看钱文年号,是很难区分它是宋钱还是西夏钱的。在钱币制度上,宋朝流通年号钱,西夏无论是汉文钱还是西夏文钱,都是年号钱;西夏钱和宋钱一样,在字体上有篆、隶、行、真,也有对钱[]。在西夏钱币研究中,最令人感兴趣的是:西夏虽然自己铸造钱币,但主要流通的却是北...
· 秦陇文化—西夏文献史料—西夏文物考古述略(一)
西夏是以党项族为主体建立的封建王朝。它立国西陲,拥兵五十万,与两宋辽金相抗衡,从公元1038年建国,到公元1227年被蒙古灭亡,长达190年,对开发西北贡献尤大,理应在中国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但在二十四史中,西夏仅以“传”附于宋、辽、金三史,而无西夏史,使人们对西夏的了解和认识受到很大限制,研究西夏曾被称为“绝学”。但是,近年来,“绝学”的感叹已渐成往事。有关西夏的论文频频发表,有份量的专著也不时出版,从而大大促进了西夏学的发展N颐亲⒁獾剑浩渲凶钪饕囊恍┏晒加?0世纪以来的考古发现有关。80年代以来出版的《番汉合时掌中珠》、《天盛改旧定新律令》(简称《律令》)、《文海研究》、《类林研究》等,本身就是出土文献的译释和研究。而《西夏文物研究》、《西夏佛教史略》、《西夏史稿》、《西夏学概论》、《西夏经济史》等几部西夏史著,无不充分利用考古新成果,从而使其内容更为充实。这些都显示了西夏考古在...
· 秦陇文化—西夏文献史料—西夏文物考古述略(三)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工作,彻底改变了这种对西夏建筑无知的状况:最先发现贺兰山拜寺口双塔为“西夏原建”[](1988年,被公布为国保单位),继而又发现同心韦州康济寺塔、贺兰潘昶宏佛塔、贺兰拜寺沟方塔等,也是西夏古塔[]。这几座古塔,在细部处理上各有特点,有的塔身上还有藏传佛教的影塑佛像,但其共同点是底层特高,有简单的叠涩出檐,砌砖用黄泥作浆等,这些都是唐代古塔的特点;而时间较早平面方形的拜寺沟方塔,更是受唐代影响的结果;诸塔多为八角形密檐式高层砖塔,也是辽金时期北方盛行的塔式。如果问西夏建筑的特点是什么?就是“杂用唐宋”,兼而有之。西夏石窟的研究,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还无从谈起。在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的五百多个石窟中,被“判明”为西夏的仅有七窟。西夏石窟的调查研究是从60年代中期开始的。当时有关专家从莫高、榆林两窟中,初步认定八十多个西夏窟,并分为早中晚三期。70年代以来,又在敦煌...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