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秦陇文化—西夏民族宗教—西夏建国以后藏传佛教的宏传(二)

2018-01-2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81
转发:0
评论:0
秦陇文化—西夏民族宗教—西夏建国以后藏传佛教的宏传(二),  我们可以确认藏传佛教造像系统传入西夏的时间比噶玛噶举僧人进藏的时间要早得多。

   我们可以确认藏传佛教造像系统传入西夏的时间比噶玛噶举僧人进藏的时间要早得多。西夏佛教中涉及无上瑜伽密的内容与吐蕃佛教前宏期的旧派大圆满法不无关系。宁夏拜寺口方塔出土《吉祥遍至口和本续》西夏文佛经共九卷,此方塔建的确凿年代是在大安二年(1075年),我们并不能排除某些文书是建塔时作为塔藏放置在塔内的可能性。然而,有关上乐根本续和大手印法的梵文经典,由仁钦桑布(958-1005年)等译为藏文的时间也大多是在11世纪初年,难道这此经典在译为藏文以后随即被译成了西夏文;或西夏文的这些经典是直接译自梵文?不过,有一点可以确认,有关上乐根本续等等的西夏文、汉文文献与上乐金刚坛城、大手印等修习法肯定不是噶玛噶举僧人藏巴敦库瓦1189年进入西夏王廷以后才在西夏传播开来,而是在噶举僧人入夏以前就已经盛传开来。方塔《吉祥遍至口和本续》残片记传授此法者为国师知金刚,说明他是在西夏的吐蕃僧人。从知金刚的名称我们看不出他与藏巴敦库瓦等人的关系,知金刚的名字也不见上面提到的《圣胜慧到彼岸功德宝集偈》现的上师名单。从拜寺口方塔所出文物年代综合考虑,知金刚最晚活动于仁宗仁孝中期。因为塔土的汉文佛经《初轮功德十二偈》,其中有“身语意之三密”、“大密咒”、“明咒”、“种子”和“相续”等字,表明此经译自藏文。假如推断此经从译为汉文到雕版印则,上乐根本续相关经文与仪轨传入西夏时间确定在仁宗仁孝早期是没有疑问的。因为到了西夏后期,上乐金刚坛城和大手印法的修习已经成了一种社会风俗。《黑鞑事略》云:“徐揖堂见霆去,某向随成吉思汗攻西夏,西夏国俗自其主以下,皆敬侍国师。凡有女子,必先以荐国师,而后敢适人”。这些记载表明西夏藏传统佛教的修习由来已久。笔者以为,西夏僧人娶妻生子,西夏此俗实际上来源于宁玛派,是藏传佛教在前宏期传入党项佛教的证据之一。

  虽然西夏艺术从其党项羌时期就受到了吐蕃前宏期艺术的影响,但西夏唐卡大规模的出现仍然与早期噶举派的上乐金刚坛城仪轨以及大手印法在西夏传播开来有直接关系。所以,笔者推断唐卡进入西夏的时间可能很早,但西夏人将这种艺术形式转化为自已的一种绘画样式并能够熟练应用,则是在12世纪初叶以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秦陇文化—西夏民族宗教—西夏建国以后藏传佛教的宏传(一)
西夏佛教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极强的实践性和高度的包容性。这种佛教并不重视其遵循何种流派,奉行何种教义,而是强调通过直观的可以操作的宗教仪式上信徒取得如此行动之后的精神安慰感,西夏大规模的译经与刻经活动就是如此,并非要建立自己的佛教体系。西夏佛教同时将汉地佛教和藏传佛教兼收并蓄地融和在一起,极为侧重有关实践的内容,藏传佛教中噶举派的教法具有明显的实践色彩,正好迎合了西夏佛教重仪轨重实践轻理论的特点,使其在西夏朝野得以迅的速的传播。整个12世纪,西夏没有和吐蕃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争,近一百年的和平时期为西夏和吐蕃的文化交往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社会环境,而河湟吐蕃时期佛教的兴盛则为后期藏传佛教在西夏的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我们在讨论吐蕃文化对西夏的影响时,应该充分考虑河湟吐蕃对西夏的影响。藏文文献记载吐蕃佛教在西夏建国以前很长时间就已经传入迁徙至内地西北的党项人中间,笔者以为其年代最晚应该早于大师贡巴饶...
· 秦陇文化—西夏民族宗教—藏传佛教对西夏的影响
西夏是以党项羌(注1)----藏系一支(注2)为主体,于公元1038年(宋仁宗景佑五年),在中国西北地区以宁夏为中心建立的一个封建据地方政权。史称西夏、夏国;自称大夏、白高国、白高大夏国(注3)等,定都兴庆府(注4)(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它所统治的地区:「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注5),「地方二万余里」(注6),最强盛时,它的势力扩张到今青海的西宁市,新疆的哈密,雄视一方,可与宋、辽、金抗衡。成吉思汗可以长驱直入花刺子模(今中亚、伊朗、阿富汗一带),越过高加索山,进入顿河流域,攻战伏尔加河,威震欧亚(注7)。然而他征服西夏时,并不是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先后攻打五次,于公元1227年(宋理宗宝庆元年)方被蒙古主成吉思汗灭亡(注8)。传十主:景宗元昊(1038-1048)、毅宗谅祚(1047-1068)、惠宗秉常(1068-1086)、崇宗干顺(1086-1139)、仁...
· 秦陇文化—西夏民族宗教—西夏王朝道教初探(二)
8.道士有出家牒而寺册上无名,不许其胡乱住,自在此地为道士之日起百日期间,当告局分处,于本此所属寺册上注册。若违律注册时,徒一年,举赏法依举杂罪赏法当得。已判断后仍不注册,则当免为道士,而入于童子中38。9.诸寺所属道士童子等,除同寺外,不许相投予状转寺。若违律转寺时,依任轻职相互转院法,徒十二年39。10.诸妇人不许无牒而为女冠,若违律,有主、为他人奴仆徒四年,无主徒二年。举赏二十缗钱,由犯罪者承担。已判断后仍禁而不止,当以新罪判断40。11.若无牒妇人于寺中为女冠,道监、副、判、寺主等知闻不报时,应获徒四年者则徒六个月,应获徒二年者则徒三个月。有主、头监等知闻不报,依道监等法判断41。12.若道士本人已死亡,而有出家牒,其父、伯、叔、子、兄、弟、孙等诸亲属涂改字迹变为他人出家牒而使为道士者,依为伪道士法判断42。﹙4﹚凡国境内之道士虽有官,儿子、兄弟要求袭出家牒时,不许取状使...
· 秦陇文化—西夏民族宗教—西夏遗民去向探究
西夏灭亡后,其立国的主体民族——党项究竟到哪里去了?这是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也是一个值得调查研究的问题。根据有关史书记载,考古资料和调查访问的材料看,其具体情况如下:一、投元为官西夏亡国后,一部分党项统治阶级降元,他们在元朝继续为官。据王桐龄《中国民族史》统计,在元朝为官者有60人。据汤开建同志的统计为229人①。元朝在划分四个民族等级时,将他们划为第二等,属于“色目人”。他们在元朝为官,无论初期、中期、和后期,我们都能列举出其姓名。元朝初期比较著名的有湖广行省平章李恒。他是西夏皇室李惟忠之子。侍御史斡玉伦徒是西夏李仁孝的宰相和学者斡道冲的曾孙。翰林学士高智耀,是献宗德旺时期的右丞相高良惠的孙子。中兴路兴民总管朵儿赤,其父斡扎箦,世掌西夏国史,其本人因经营西夏营田有功,得到忽必烈的嘉奖,“宁夏府屯田成功,升其官脱(朵)儿赤”①。元朝中期,最负盛名的则有历事四朝(世祖、成宗、武宗、仁宗)担任...
· 秦陇文化—西夏民族宗教—西夏的人口之考要
西夏人口史无记载,今人对西夏人口的研究基本上都是根据史书记载的有关夏国建国之初军队防务兵力配备数目中推定的。据《宋史·夏国传》记载:“元昊既悉有夏、银、绥、宥、静、灵、盐、会、胜、甘、凉、瓜、沙、肃,而洪、定、威、龙皆即堡镇号州,仍居兴州,阻河依贺兰山为固。始大建宫……置十二监军司,委豪右分统其众。自河北至午腊蒻山七七万人,以备契丹;河南洪州、白豹、安盐州、罗落、天都、惟精山等五万人,以备环、庆、镇戎、原州;右厢宥州路五万人,以备鄜、延、麟、府;右厢甘州路三万人,以备西蕃、回纥;贺兰驻兵五万,灵州五万人,兴州兴府七万人为镇守,总五十余万。”同传后文记左右厢十二监军司名称后又云:“诸军兵总计五十余万。别有擒生十万。兴、灵之兵,精练者又二万五千。别副以兵七万为资赡,号御围内六班,分三番以宿卫。每有事于西,则自东点集而西;于东,则自西点集而东;中路则东西皆集。”以上记载应是西夏建国后的常备军人数...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