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秦陇文化—西夏军事科技—西夏王元昊用悬哨鸽战败宋军

2018-01-2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81
转发:0
评论:0
秦陇文化—西夏军事科技—西夏王元昊用悬哨鸽战败宋军,从1947年出版的《辞海》人们可以查到有一个条目“悬哨鸽”,讲的就是西夏利用

  从1947年出版的《辞海》人们可以查到有一个条目“悬哨鸽”,讲的就是西夏利用带哨的鸽子大败宋军的战役:

  宋庆历中,桑怿征元昊,于道旁得数银泥盒,中有动跃声,不敢发,总管任福至,发之,乃悬哨鸽百余自中起,盘旋军上,于是夏兵四合,怿、福力战殁。

  寥寥五六十字就简而明地把事件说清楚。当年《辞海》的编辑都是饱学之士,《辞海》一书经常查,一辈子我都离不开它。

  不过,为了了解战役的年代和地点及交战的经过,我们还须查阅《宋史》的《夏国传》。宋军讨伐西夏在仁宗庆历元年二月,即西历1041年。韩琦命行营总管任福、督监桑怿在怀远一带攻击之,循好水川(源出六盘山,流至今宁夏地区)西去,接近羊牧隆城地区,与夏军遭遇。桑怿见道旁有密封银泥盒数具(可能是表面贴银箔的木胎漆盒),中有跳跃声,桑怿不敢打开。任福到来,命开盒,从中飞出百余悬哨家鸽,夏军知宋军已入包围圈,伏兵四合。桑怿力战,自早晨至中午,夏军忽挥动二丈多高的大旗,指挥伏兵进攻,宋军大败,桑怿阵亡。任福部下劝他突围,福宁死不屈,以身殉国。这是有史可征的把鸽哨用于军事的记载。军事是人文文化,也是科技文化。这次宋夏之战,家鸽担任了重要角色,谁能否认家鸽与鸽哨不是文化的一部分?(图为《宋史·夏国传》)

  也曾有人提出疑问,银泥盒中的带哨家鸽,当然是西夏人置放的,那么,鸽哨会不会是西夏人发明的?我认为不是。因西夏人大量吸收中原文化,包括生活起居。北宋梅尧臣(1002-1060)有关于鸽哨的诗“谁惜风铃响,朝朝声不休”,张先(990-1078)词有“晴鸽试铃风力软”之句,二人生年都在庆历前数十年。我敢肯定,中国出现鸽哨,远在宋代之前。宋初和更早的文献中,肯定会发现关于鸽哨的材料,只怪我阅读不广,惭愧,惭愧。倘一旦在汉唐遗址中发现鸽哨,我丝毫不会感到诧异。只是它用竹、苇及葫芦做成,易朽,很难保存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秦陇文化—西夏军事科技—西夏统治时期的铠甲及戎服
辽金元服饰西夏是由党项羌族建立的多民族王国,武士所穿铠甲为全身披挂,盔、披膊与宋代完全相同,身甲好象两裆甲,长及膝上,还是以短甲为主说明铠甲的制造毕竟比中原地区落后一些。西夏的官服为也可作戎服,如辽代的契丹服一样,两者五明显差别。由于西夏社会的封建程度不是很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是比较平等,以此在服饰上的等级观念不那么强。本图为西夏武士的铠甲和戎服复原图。
· 秦陇文化—西夏人物—西夏帝王景宗李元昊
景宗李元昊,父李德明,西平王。李元昊袭位后,与1038年称帝,国号大夏,史称西夏。他接受宋的先进文化,由根据党项的民族特点确立了一套政治军事制度。李元昊与辽,宋之间进行了一些战争,取得胜利,形成宋,辽,夏鼎立局面。晚年,肆意诛杀,纵情享乐,强夺太子宁凌噶妻为后,被宁凌噶刺死。死于1048年,时年45岁。
· 秦陇文化—西夏军事科技—西夏建国后实行的定兵制
党项部落住帐幕,一家称一帐,小部数百帐,大部千余帐。男子年过十五成丁。每逢发生战争,各部落出丁作战。元昊建立夏国的军队,各部落每二丁取“正军”一人,配备随军服杂役的“负担”一人,合称一“抄”。原来是以四丁为两抄,同住一帐幕,后来改为三丁同住一帐幕,即二正丁合用一“负担”。正军每人给马、驼各一,如倒毙需赔偿,称为“长生马驼”。擒生军——元昊又设立十万擒生军,是夏军的精锐,职责是在作战中掳掠生口作奴隶。擒生军有三万正军,七万“负担”,每一正军平均有“负担”两人以上,大概装备特别精良。又有炮手二百人,称“泼喜迭”,立旋风炮于骆驼鞍上,发拳大的石弹攻击敌人。擒生军的设立是夏国兵制中的一大变革,它使夏景宗元昊为首的皇室贵族拥有最强大的兵力,也使夏国拥有众多的国家奴隶,各部落首领无法与之抗衡了。侍卫军——元昊选拔豪族子弟中善骑射的五千人,号“御国内六班直”,分三番宿卫,每月给米二石,作为给养。这是一支...
· 秦陇文化—西夏军事科技—西夏国实行的役法考略
西夏的包括兵役、职役、夫役三项。1、兵役。据《宋史·夏国传》记载,西夏兵制规定:“其民一家号一帐,男年登十五为丁,率二丁取正军一人。每负担一人为一抄,负担者,随军杂役也。四丁为两抄,余号空丁。愿隶正军者,得射他丁为负担,无则许射正军之疲弱者为之。”又据宋曾巩《隆平集·西夏传》记载:“凡年六十以下,十五以上,皆自备弓矢甲胄而行。”西夏仁宗时期《天盛改旧新定律令》卷五则把在籍的丁壮称为“正军”、“铺主”与“负担”三类。在卷六《抄分合除籍门》中规定:男子十至十四岁就要登记注册,十五岁成丁,丁年限至七十岁。丁壮“目盲、耳聋、躄挛、病弱等者,本人当于大人面前检校,医人当看检,是实,则可使请只关、担保者,应转入弱中”。对未成丁男子谎报死亡,壮丁称病转入老弱者都要处罪。特别是对“诸人现在,而入死者注销,及丁则当绞杀”。可见服兵役对西夏之重要。西夏实行全民皆兵制度,凡成丁者都要承担兵役。其中“正军”是直接...
· 秦陇文化—西夏军事科技—西夏的活字印刷术研考
一、泥活字印刷公元十一世纪的四十年代,中国宋朝庆历年间(1041-1048年)毕升发明了泥活字印刷。关于这项发明,在宋代科学加沈括着《梦溪笔谈》卷十八″技艺″门里作了如下记载:″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后世典籍皆为板本。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一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贴之。每韵为一贴,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