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陇文化—西夏军事科技—好水川古战场,到底在哪里?
西夏兵士的箭头射中这名阵亡宋兵的锁骨处。
好水川,一个彻底改变西夏和宋朝在宁夏南部军事力量对比的地方,随着西夏学研究的发展,它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它的具体位置究竟在哪里?2005年3月22日,当我们带着“好水川到底在哪里”的疑问走进西吉县境内的兴隆镇时发现,历史和我们同样在等待着一个具体而科学的答案———
好水川,被历史误读的军事遗存?
在于茂田、于小龙两位先生编的《走进隆德》一书中,这样记述:“好水川,位于隆德县北,与县城隔山相距8华里。川垴源于六盘山主峰西麓山根下,川水自东而西,经隆德县的好水、杨河两乡,由西吉县境内的兴隆乡入葫芦河川,全长约60余里。源头好水镇附近的红土路村有一泉眼,水涌甘冽,经久不涸,俗称好水泉,川亦因泉而得名。”这个说法在某种程度上是国内对好水川地理定位的普遍说法,比如张培礼在《范仲淹知延州》一文中这样说:“(宋)军至好水川(今名甜水河,在宁夏隆德县东)。”(载《西北文史荟览》)我国西夏学研究权威专家、中国社科院西夏研究中心主任、西夏学博士生导师史金波在《略论西夏前期的用兵特点》中谈及好水川战役时说:“宋军紧紧追击,傍晚进入好水川(今宁夏隆德县东甜水河)。”《宁夏通史》在“西夏中心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一章中这样叙述:“夏军见宋军东来,佯装北撤,诱宋军入好水川(今宁夏隆德县西北)。”几乎所有国内关于好水川战争的论述,都这样记述好水川的地理在行政版图上的归属与具体位置。而在《西吉县志》“兵事纪要”关于好水川一节中这样讲:“公元1041年,北宋与西夏在好水川(今西吉县境兴隆镇马家嘴、姚社、杨茂等村),发生了一次重大战事,史称‘好水川之战’。”一个在夏、宋之间发生的最具有战争力量扭转意义的战争,一场中国军事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地将鸽子运用到战争中并因此丰富了中国战争史的战争,一场以数十万军人为代价的战争,具体的位置竟然出现了这样大的偏差,该作何解释?
2005年3月22日,当我们带着“好水川到底在哪里”的疑问走进西吉县境内的兴隆镇时,当地宣传部门特意安排我们拜访了出生在这里,后来在《固原日报》做过多年记者、编辑并担任副总编辑的王文玉先生,王先生把我们带到了兴隆镇单民村所在的一片空阔的河谷地带说:“那些记录都是没有历史依据的,历史上好水川战役真正的发生地是在这里。”
为什么是好水川?
无论是在隆德县还是西吉县境内,好水川能给我们确切答复的一个事实是,它在六盘山区域内。一场彻底扭转了西夏和宋朝在交界处的军事力量对比、中国军事史上又一个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为什么会发生在六盘山地区?
中世纪时期的中国,“国之大事在兵,兵在马”。与前朝一样,宋人认识到马政在国防上的作用和重要性。但缺少良好的牧场,导致宋朝的养马业很不景气。北宋著名的大臣包拯曾具文呈奏:“访闻广平虽分为两监,马只有五六千匹,不及往时一监之数,亦不销得此地,枉有废为闲田。”这个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有着长远眼光和深邃认识的文臣,充分认识到北宋监牧马匹数量少了,同时,马监占去了大量的良田沃壤,才这样最早地发出大声的疾呼,然而,这种疾呼很快淹没在昏庸帝王日日沉浸的笙歌艳舞中了。
西夏和宋朝的战争,一定程度上是牧场的争夺,对马匹有着绝对依赖心理的党项人是无法忽视六盘山这一天然牧场的,有着“黄土高原上的绿色明珠”之称的六盘山,不仅是良好的军马场,更是进可攻取长安乃至中原地区,退可守卫自己的疆域,六盘山地区因而成了宋、夏对峙的前沿,西夏便将自己的战略扩张的棋子落在了六盘山地区。
一场战争的遥远背影
关于好水川战役的具体情形,我们只能从各种史料里梳理它的影像:在这里,宋夏双方对峙的阵营现了历史上著名的两个人,站在西夏前列执掌帅印的是一代帝王、西夏帝国的奠基者李元昊;宋朝方面,军事将领中有一代文杰范仲淹。公元1041年2月。那个早寒的春天,当驻守在这里宋朝军人还沉浸在春节带来的诸多快乐中时,在远离故乡的惆怅和节日落临的快乐这两种复杂情感交织中,度过一个个寒冷的冬末时光,他们没想到,李元昊亲率10万西夏大军,经过充分准备,发挥远距离袭击战的长处,向宋军猛然发动进攻。长时间艰苦环境里的驻守,使宋军产生了强烈的厌战情绪,国力强大、军队数量众多的优越心理,逐渐被长期拉锯战形成的胶着状态产生的烦躁情绪所替代,使将士们都想速战速决,将领们普遍求胜心切,这正中了西夏军队诱敌深入的计策。怀庆路马步军副总管任福亲自带领3万余人的军队,紧追西夏佯败的军队,李元昊已将10万精锐部队埋伏在好水川口。宋军发现路上摆着不少封闭的泥盒子,里面发出咕咕的叫声,用手一拍,里面有跃动之声。这令士卒们觉得很奇怪,便将盒子砸开,装在里面的鸽子受惊腾起,直飞谷顶,这正是宋军进入埋伏圈的信号。顿时,10万人马一起从山头出击,元昊在山头以二丈多长的军旗作为指挥的标志。宋军向西旗指向西,宋军向东旗指向东,宋军左冲右突,终不得脱险,从清晨酣战到晌午,任福和一批将领及大批战士先后战死。这次战役,宋朝大将任福及数十名战将阵亡,士兵10300人战死,受伤、溃散的更多。这次历史上著名的战事,使宋廷“关信大震”,宋仁宗也“为之吁食”,范仲淹因对西夏作战不利而被贬官调职。面对塞外的清寒,忧虑的诗人留下了“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诗句,欧阳修、韩琦等朝臣宿将痛恨无比,纷纷上书自责。
好水川,到底在哪里?
兴隆镇罗家庄的老人马占山说,西吉县的好水川,这个地名存在不知多少年了,因为那里的水好,老人们一直流传着这个叫法。下午的春季阳光里,王文玉站在牛首山的山顶,指着西边不远的羊牧隆城对我说,从史料所说的位置来判断,这里就是羊牧隆城东、葫芦河畔的好水川谷地,东边就是宋朝军队沿路而来的张易,宋军是从那里来的。数十万人死亡在这里,应该留下怎样的印迹?王文玉带我们到山脚下,那里有两里路长,高逾一丈多的土层截面上,尽是累累白骨,其中一处有西夏的铁箭刚好射穿一个人的锁骨处,死者看来是正准备往山上冲,王文玉说:“这里宋朝时就叫好水川,是真正的峡谷所在,而隆德的‘好水’的叫法是解放后才叫的,是个乡镇的名称。那场战争持续到最后,李元昊亲自挥动战旗,可能让宋军后来发现了,宋军便开始攻占山头,便有这些累累白骨倒在这里。其实,这并不是主要的死人的地方,山下面的河谷地带才是阵亡者集中的地方。据村里流传下来的说法,后来,那里修建公路,平田整地,挖出的白骨比这里的多多了。”他随后又带我们到山上的藏兵洞、几处战马或人的白骨集中地,发现不少箭头等古代军事用品和西夏陶罐等生活用品,能看出这里是发生大规模战争的场所和屯兵所在。
山脚下,原来有村民居住,但现在都搬走了,不少村民说,这么多的白骨堆在这里很吓人的,晚上还能听见人的哭声、古代战场上的厮杀声,有时能看见一堆堆的磷火闪现。原来这里住过的人,不知怎的,好端端地却被发现在山脚下的窑洞里,嘴里鼻孔里塞满了泥块,发现时早已死亡了,死因不明,所以这里就更少有人来了。
好水川,一个彻底改变西夏和宋朝在宁夏南部军事力量对比的地方,它的具体位置究竟在哪里?历史和我们同样在等待着一个具体而科学的答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