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秦陇文化—回族历史—回族历史上的科学成就(二)

2018-01-2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94
转发:0
评论:0
秦陇文化—回族历史—回族历史上的科学成就(二),(七)在矿冶、陶瓷方面的成就中国穆斯林在长期的社会生产中,其经济生活以农业为

  (七)在矿冶、陶瓷方面的成就 中国穆斯林在长期的社会生产中,其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还兼营手工业,矿冶业和商业。据《元史》有关记载,元代的回族,除士兵和为官者外,还有许多工匠,工匠中有民匠和军匠,军匠专门制造武器,工匠主要从事矿冶业。又据《元史.百官志》载,诸色目人匠总管府,秩正三品,掌管百工之技艺。《无史.刑法志》也记载,诸匠子女,使男习工事,女习针绣,其辄敢拘刷者禁之。这些史实说明,元代时,回族匠户的后裔很多从事家祖传的手工行业,其中从事矿冶业的加族匠户数量众多。据碑记、家谱和实地考查,许多回族的祖辈就从事开矿和冶金业。明代,回族矿冶技术已有很大的改时,矿冶业也发展到了一个繁荣的时期,众多的回族匠人在云南开采冶炼金银,还出现了珠宝石开采业,据《明史.食货志》记载,宝石珠玉多出自云南,回族人多役使其地。所产宝石,《汉书误用牢传》称为“光荣”,《通典》称为“红珠”,在陶宗仪的《辍耕录》中被称为“回回石”。由于回族匠人在采矿业方面的成就,在当时社会上有“无矿不回”之美誉。回族工匠在采矿、选矿、冶炼以及铸造、锻造方面,也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艺过程。清朝时期,回族矿冶业在技术、规模文献都达到了一个新高度,特别在银、铜、锡业方面已有相当大的规模,居领先地位,还形成了一些回回冶炼村寨。云南回族的冶矿业更是蓬勃 发展,成为云南经济发展中的主要支柱产业。回族冶矿业在这个时期不仅生产量大,而且在商业投资、经营管理和矿冶技术方面都有极大的发展,形成了大批懂技术、善管理的办矿、冶炼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还形成了一些有冶矿特色的工厂。回族工匠在冶矿方面的成就,有力地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陶瓷业是我国的传统行业,曾在唐宋达到鼎盛时期。明代陶瓷是继唐宋之后的又一个黄金时代,其表花、霁红、五彩、斗彩等在当时都是闻名于世的名瓷,其制造工艺达到了陶瓷艺术之顶点,明代陶瓷工艺之所以能达到精美绝伦的境地,取得辉煌成就,与明中外文化的广泛交流、陶瓷之路的繁荣有着很大的关系,特别是与阿拉伯文化更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中国和教文化交流是与回族穆斯林的努力有着真接的关系。傅统先生在《中国回族史》一书中指出:“明代艺术品以陶瓷铜器为最著,而回教促成此种上品之力量尤多。”说明在明人陶瓷业的发展中,中国穆斯林所起的促进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引进阿拉伯国家的陶瓷色料、式样、装饰和工艺。阿拉伯国家的陶瓷工艺,在世界陶瓷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阿拉伯人在世界上很早掌握了陶瓷上采上釉的技术,后来又将波斯人烧制五色琉璃的技巧加以改进,在世界上开拓了彩瓷加工法,取代了传统的镶嵌细工,此后他们还发明了青花瓷,这些工艺先后被穆斯林先民带到了中国,到了明代,随着对外文化交流的发展,中国穆斯林进一步引进了“苏麻离青”、“回青”、“霁红料”等色料以及瓷器的式样造型,如抱月瓶、长颈方口折壶、天球瓶、八角烛台、长颈水罐、仰钟式碗等,此外还引进了华丽的几何、植物图形和书法等带有浓郁色彩的图案装饰。中国穆斯林在文化交流中的这些工作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陶瓷业的发展。二是穆斯林在瓷器贸易出口中的突出作用。明代瓷器贸易额与以前各朝相比都极为发达。因这一时期瓷器输出的对象主要是亚非广大的地区,因此回族穆斯林在输出贸易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在郑和七下西洋的远征贸易中,有众多的穆斯林担任要职,郑和船队主要以瓷器与许多国家进行交易,这充分说明穆斯林在当时瓷器贸易中的重要地拉和作用。同时,在明代瓷器输出贸易中和民间交往中,由于贸易输出国特殊的宗教源缘,广大穆斯林也成了民间瓷器贸易的主体。据朱培初《明清陶瓷和世界文化交流》所载:“从16世纪到19世纪,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贸易被中国的回教徒商人们所垄断。当时,不少的中国回教商人来到阿拉伯国家,他们势力强大,而且拥有一定的权力,在阿拉伯国家的宫殿里可以自由地出入,接受国王委派他们在中国购买瓷器和珍宝的任务。中国的回教徒商人们和阿拉伯国家的人们有着共同的语言和宗教,因此,当这些国家的国王和商人们委托他们在中国出口瓷器上铭写阿拉伯文作为纪念,也就比欧洲国家要求铭写英文等外文字母方便多了。”这些的作用。明瓷大量输往地区,得到了那里上至国王下至王公贵族以及一般平民百姓的喜欢,他们对明瓷的偏爱和需要,又形成了明瓷外销的大市场,从而也促进了中国陶瓷工艺的进一步提高。而这一地区大批的陶瓷订货,使得具有典型文化色彩的阿拉伯、波斯陶瓷式样、纹饰及风格,引入了明瓷的制造工艺中,因而使明代瓷器在中国陶瓷史上大放异彩,这正是中国穆斯林所起重要作用的结果,是中国穆斯林对中国陶瓷业的杰出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回族历史上的科学成就(二)
《回回药方》杠抬按压法治疗脊椎骨折(四)医学方面的成就从唐朝、五代,穆斯林先民就开始在中阿医学领域进行交流,从阿拉伯世界带回了众多的医学著作。据记载,唐代至五代时,中国穆斯林就曾将阿拉伯大医学家拉齐所译古希腊医学家盖伦的医著16卷带回中国。宋代时期,药学和药材大量被传入中国。元朝时期,更是医学在理论上概括、总结的时期,是中国传统医学与医学会通交融的黄金时代,这个时期,在中国穆斯林医药大师们的努力下,译著了回回医理、方法与医学相结合的一些医学著作。中国穆斯林在释译阿拉伯――医学、药学著作的同时,也编写了医药学著作。晚唐、五代时期,穆斯林李编著《海药本草》医药学著作,共6卷,在这部著作中,李以其深厚的医学知识和素养,记录了上百种药物,还特别详细地向人们介绍了15种海外新药,并对这些新药的名称、形状、气味、主治、功效、用法都作了全面的说明。这部著作丰富了中国医药学知识宝库,刺激和推动了中国医药学...
· 秦陇文化—回族历史—回族的经济和文化历史(二)
(三)商业在历史上,回回民族向以善经商闻名。在构成回回民族先民中,就有许多来自阿拉伯、波斯以及中亚各国的商人,他们不仅是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使者,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使者。例如蒲寿庚家族,就是经由海上而达于中国,并以经营香料、珠宝发家而饮誊于中华的。在元代,回回商人由于积极效忠蒙古贵族,一向备受蒙古贵族眷顾。他们散居于全国各大城市,居津要、专膏腴。北京、杭州、泉州、广州、昆明等城市,都是他们从事商业活动的中心。他们还利用蒙古贵族给予的特权,经常与国外商人建立商务关系,或为蒙古王公贵族办“斡脱”,或扑买中原课税。在回回商人中,有藉经商而荣登显要的,如奥都刺合蛮、乌马儿等,就以善营商而分别被授为提领课税官和甘肃行省左丞。也有善于利用权力谋取暴利的,例如阿合马,在任中书平章政事后,仍滥施权力,“网罗天下大利”①。据有关史料记载,元中统年间(1260—1264),居住于大都(今北京市)的回回人...
· 历史上回族的科学成就(一)
中国各族穆斯林群众是勤劳勇敢、富有智慧和创造力的人民,他们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不仅积极引进世界先进的科技成就,而且亲自参与祖国科技的创造,为祖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独特而杰出的贡献。(一)在天文学方面的成就在天文学方面,元朝时,回族天文学家将西域和阿拉伯天文学介绍到中国,为元朝中国天文历算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公元1267年,以杰出的回族天文学家扎马鲁丁为代表的中国天文学家在北京建立了观象台,他们从西域带回了大批的“回回书籍”和阿拉伯天文仪器加以研究,不断地吸取阿拉伯天文仪器,亲身实践,创造了许多新颖的中国天文仪器,制造了混天议、方位议、斜纬仪、平纬仪、天球仪、地球仪和观象仪等7种天文仪器,用来观测天象,观测昼夜时刻,确定季节。天球仪这些仪器大都设计新奇精良、观测精密准确,规模宏大,其科学研究的程度和仪器的技术都达到了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特别是扎马鲁丁制造的地球仪,填补了我国天文学方面的空白...
· 秦陇文化—回族历史—回族的经济和文化历史(一)
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固有的经济和文化。这些固有的经济、文化,既反映着中华民族各族在共同的历史发展中的某些共同特点,同时,由于各自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不同,势必也要显示其历史的差异,这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回回民族的经济、文化也不例外。一、回回社会经济及其发展概况回回民族的经济基础,主要是农业。其次是手工业和商业。(一)农业回回人在到达中国时,最初大都被分别编入“回回军”、“西域亲军”、“哈刺鲁军”、“阿儿浑军”、“探马赤军”等各军中,并参加了灭西夏、金朝和南宋的战役。此后随着统一全国的实现,又相继被纳入经济建设的轨道,过着“屯驻牧养”、兵农合一的生活;或随地入社,被置为“编民”,取得与汉族农民同样的资格,从事农业耕作。今甘肃河西、宁夏、新疆、云南、河南、山东等地,都是当年回回军兵士屯驻耕种的重要区域。例如1281年(元至元十八年),元世祖忽必烈命各地回回炮手“...
· 秦陇文化—回族历史—回族的经济和文化历史(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元朝秘史》卷十,第238节。②[波斯]志费尼著何高济译:《世界征服者史》,上册,第49、50页注①。③的斤即特勤。④此据《圣武亲征录》。《世界征服者》译本上册第49页,作三人,人名亦异。⑤《元史》卷一二二,第3000页。⑥《元朝秘史》卷一○,第238节。⑦《元史》卷一二二,第3000页。《世界征服者史》(汉译本上册第50页)载:“因成吉思汗之死,此女没有嫁成。”成吉思汗死干1227年,在巴而术而忒的斤初次见他后16年。此事说法不一,似以《元朝秘史》所记为难。⑧《世界征服者史》汉译本上册,第49页。①《元史》卷一二二,第3000页;《世界征服者史》汉译本上册,第50页。②《世界征服者史》汉译本上册,第50页。③《元史》卷一二二,第3000页。《世界征服者史》(汉译本上册第50页)作萨仑的。拉施特著、余大钧等译:《史集》,第1卷第1分册第244...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