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宁北禅寺
北禅寺,位于西宁市北郊土楼山上,距市区约2公里。土楼山是西宁北山的一部分,形似土楼,故名。这里早在东汉时期汉、羌人民即在山腰修建了土楼神祠,成为民间信仰拜天地神灵的场所。东晋太元年间(376-396),经十六国中前凉、后凉、南凉和吐谷浑的倡导,佛教在湟水流域盛行,南凉王秃发乌孤主持在土楼山修建了青海地区最早的佛寺,请当时河湟一带最著名的僧人住持土楼山佛寺。后不久,又有道士到此静修,在半山腰开凿了洞窟。从此,这里就成为民间信仰与释、道共修的神圣之地。三种信仰历朝都在此山腰开凿石洞,现存洞窟57个,其中一部分为三种信仰各自静修人的静修地,一部分绘制各自信奉供养的神灵;从洞窟的名称看,既有民间信仰的城隍洞、关帝洞,又有佛教的无量洞、菩萨洞、观音洞、禅洞,还有道教的玉皇洞、三清洞、吕祖洞等,山的正面坐北朝南,依山势自然形成似并立的两个威武的金刚,信众称“闪佛”从唐朝至明朝,佛教曾在此山多次扩建,建山门、修殿堂、塑佛像、设坛场,明洪武时还在山峰建造六角形五层佛塔,明永乐年间在山脚修建了永兴寺,又称北禅寺,请了4位印度僧人住持该寺,香火大盛,从此土楼山佛寺以北禅寺而闻名,成为青海地区少有的传戒寺院。但住该山的道士始终没有离开这里,所以清朝诗人朱向芳在游览土楼山时写的《登北禅寺福宁楼》一诗中,留下了“梵宇洞天”的佳句。
清朝未年和民国年间,有较多的道士到此静修,道教的香火逐渐旺盛。但由于西宁历来干旱缺雨,此山草木不长。西宁解放后,为了绿化荒山,将水引上了山。经各族群众历年上山植树种草,童秃山的山峰已是绿树成荫,花草铺地,成为各族群众登高消遣的好去处。1983年西宁市人民政府鉴于青海的实际情况,正式将北禅寺划归道教界,更名为土楼观。
二、南禅寺
南禅寺,位于西宁市凤凰山(南山)北麓,与北禅寺遥遥相对,故被称为南禅寺。早期这里是民间信仰的关帝庙,作为佛教寺院建于明永乐年间。寺院的山门在山根,是一座二层楼阁,下为进寺之门,上为戏台,保持了民间信仰庙门的特点。佛教殿堂建筑群在半山腰,殿堂模式保持着汉佛寺的风格。明万历年间,有道士到这里静修,在建筑群中又增加了道教宫阁,后经不断扩建,到清乾隆时,三教共处而风格不同的建筑群以关帝庙为中心依山势而就,既有佛教的护法殿、老祖殿,又有道教的真武殿、飞升阁(佛教称为小西天),还有民间信仰的关帝庙、财神殿。历史上三种信仰的香火都很旺盛。
该寺古建筑群保存比较完好,西宁解放初即列为重点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后来由于信众锐减,僧人、道士难以维持生活,遂返乡参加生产劳动,佛、道香火泯灭。南禅寺成为群众消遣娱乐的场所。80年代以来,经西宁市宗教部门批准,一些在家佛教徒,陆续在这里进行一些佛事活动。
三、西宁普济寺
普济寺,位于西宁南门外,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由信徒捐资修建,供奉观音菩萨和地藏菩萨。本世纪20年代初,西宁印心寺住持将印心寺十八罗汉塑像迁于此寺。1958年关闭,1983年重新开放,有正殿一座,僧舍数间,住持源森。
四、西宁法幢寺
法幢寺,位于西宁市沈家寨乡园树村,1943年心道第二次来西宁传教时,动员居士筹资建寺,不久即由比丘尼尘空主持修建法幢寺。该寺与其他汉语系佛寺不同之处是坐东朝西。佛殿内塑有各种不同形态的释迦牟尼像,并将己残破的崇宁寺的佛像移入寺内,经重修塑于佛殿。住持尘空。“”中被关闭,1982年重新开放,修复正殿一座,仍由尘空任住持,尘空去世后,由其徒比丘尼润林住持。
五、乐都西来寺
西来寺,位于乐都县碾伯镇东关,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占地面积 2184平方米。寺院规模宏大,古朴典雅,是青海境内保存完好的古寺中典型的汉语系佛寺。寺内主要建筑建在坐北朝南的中轴线上,由山门、中殿、大殿和东西两厢堂馆组成两进院落,庭院内绿树成荫,陪衬着佛殿走廊朱红色檐柱和石绿色斗拱。山门宽3间,进深1架,中为门廊,东西为泥塑四大金刚。进入山门为前院,面对山门为中殿,东西两厢为堂馆,殿、堂均为硬山式建筑,中殿主供阿弥陀佛。大殿面宽5间,进深3架,单檐歇山顶,矗立在台基上,大殿内供三世佛,中间释迦牟尼,两边为文殊、弥勒,还有阿难、迦叶、弟子、比丘等。东西两面山墙供菩萨四尊。整个墙面以半立体式浮雕着山水、人物、建筑、树木、珍禽、异兽等。该寺保存完好,1956年青海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寺现为乐都县历史文物博物馆,陈列乐都地区收藏和出土的珍贵文物以及原寺院遗存的24幅明代卷轴佛像画。
六、湟源观音庵
观音庵,位于湟源县西关。1934年心道由西宁到湟源传播佛教,皈依佛门人数较多,有的剃度为僧,有的在家礼佛,先后成立居士林和女居士林各一个。因人数多,借用的佛事活动点海峰书院难以容纳,即选北极山无量殿小山坡为佛事活动点,化缘集资于1935年开始建寺,先建了法幢寺,为男僧和居士的佛事活动点,由广修任住持。随后又在西关南小路修建了观音庵,为尼姑和女居士的佛事活动点,由广量任住持。1958年宗教制度民主改革时,寺院关闭。1985年,由政府拨款维修了观音庵的殿堂尼舍,恢复了正常的佛事活动,由释文智任住持。
秦陇文化—宗教文化—青海地区汉传佛教主要寺院
秦陇文化—宗教文化—青海地区汉传佛教主要寺院,一、西宁北禅寺北禅寺,位于西宁市北郊土楼山上,距市区约2公里。土楼山是西宁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佛(梵文:शाक्यमुनि、Śākyamuni,意为“释迦族之圣者”),姓乔达摩,名悉达多(约公元前566年-公元前486年,巴利语:SiddhātthaGotama;梵文:सिद्धार्थगौतम,SiddhārthaGautama),古印度著名思想家,佛教创始人,出生于今尼泊尔南部。被尊称为佛陀(Buddha、意为“觉悟者”)、世尊等;汉地民间从明朝开始还尊称他为佛祖,即“佛教之创祖”。在许多民间信仰中,被神化而视为神明,故在一般道教、民间信仰之庙宇也设有三宝殿供奉含有释迦牟尼佛之三宝佛及菩萨、护法、罗汉等;一般而言,佛教正信弟子,不会认为释迦牟尼佛是神,在佛教中,神同属众生之一,属于六道众生中的天道,佛是已经脱离六道轮回的圆满智者。
相关族谱
临济派 释氏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秦陇文化—宗教文化—青海地区主要寺院:塔尔寺-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
(一)塔尔寺藏语名“衮本贤巴朗”,意为“十万佛像弥勒洲”,位于青海省湟中县鲁沙尔镇南莲花山,北距西宁25公里,国务院于1961年3月4日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尔寺和自治区的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及甘肃省的拉卜楞寺并称为藏语系佛教格鲁派的六大寺院。又因塔尔寺是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的诞生地,因此被信教群众称为“第二蓝毗尼”,在全国藏、蒙古、土、裕固、满、纳西、汉等民族群众中有广泛的影响。明洪武十二年(1379),宗喀巴的母亲香萨阿切,根据正在学经的儿子来信的意愿,在当地僧众的资助下,在宗喀巴诞生处修了一座“莲聚塔”,此即今塔尔寺大金瓦殿内的大灵塔。洪武十九年(1386),宗喀巴家乡五部藏族,将塔形改为四谛塔形,并为此塔建了一座大殿。此后的170多年中,多次改建维修。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当地禅师仁钦宗哲坚赞于塔侧修建一座静房。明万历五年(1577),仁钦宗哲又在塔南侧修建...
· 秦陇文化—宗教文化—器物
—雍仲本教崇奉的符号及本教的标志,常在本教寺庙大门、墙壁、藏文经书、“龙达”、宗教画和藏民住宅墙壁上写字。本教的字左旋,逆时针方向,佛教的字右旋,顺时针方向,两者呈相反方向。本教称字为“雍仲”,认为含“固信不变”、“忠贞不移”、永生、长存、永恒的本教等义。“雍仲”藏文原意“坚固”、“永固”。拉萨大昭寺门前《唐蕃会盟碑》石刻藏文铭文内有“此威德无比雍仲之王威严煊赫”之句。本教信奉“雍仲”为神灵字,并以左旋之万字纹做代表。古代和近现代藏族民间流行以“雍仲”一词为本教寺庙名称和本教信徒的人名。在康区和嘉戎藏区,藏民举行婚礼时,新娘到新郎家要在新娘坐的地方用青稞摆一个字。在木雅,人死后要在死声额头画一个字。八字真言本教徒的祈祷经咒,指“唵、嘛、者、墨、也、萨、来、杜”八个字。四川松潘藏族本教徒自称“嘛芝”,即八字真言的简称,而称信奉藏传佛教的信徒为“嘛呢”,即藏传佛教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
· 秦陇文化—宗教文化—经典
本教称其经典最初是用象雄文写成,但这种文字已绝迹,现只有影印残片。现行的本教《本教大藏经》等经典都是用通用的藏文书写的,对它的见、修、行、宇宙观等观点、说法,有它自己的术语、词汇。经典外形和佛经格式一样,但内容却不雷同。本教经典,在明初已被结集为《本教大藏经》行世。其教法有许多被认为是从佛教吸取而改装的。
· 秦陇文化—宗教文化—发饰
藏传佛教宁玛派有居在家中行法事的宗教职业者,汉族通称为咒师(藏语叫“宏”)。他们头留长发,梳成辫子盘于头上为标志,专门从事民间禳灾、医病、送鬼等活动,衣服则和普通人一样,本教也有此类人物,对此类宗教职业者汉族俗称“本本子”。但两者发饰形状不同,佛教咒师发辫从右(顺时钟方向)向左盘绕,本教咒师则从左(逆时针方向)向右盘绕。汉族人们为了区别,称本教咒师为“黑本本子”,宁玛派咒师则通称“本本子”。
· 秦陇文化—岩画大观—宁夏成为“岩画主要地区”
岩画专家经考证研究认为,宁夏卫宁北山地区大麦地岩画带遗存数量惊人的史前岩画,是中国迄今惟一的“岩画主要地区”,其早期岩画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2万至3万年左右。宁夏博物馆原馆长、国际岩画委员会委员周兴华介绍说,大麦地坐落于黄河北岸的卫宁北山,这里属低山丘陵区,为红砂岩山体。以大麦地为代表的卫宁北山岩画带,约450平方公里,遗存有史前岩画10000个以上。其分布面积、总数、密度,均已达到世界“岩画主要地区”的国际标准。这一新的重大发现,填补了中国没有世界级“岩画主要地区”的空白,给亚洲和世界新增了一个世界级“岩画主要地区”。从1986年至1991年,宁夏中卫地区的文物考古专家和文物工作者,在宁夏中卫卫宁北山通过大量实地调查考证,首次发现这里遗存有极为丰富的史前岩画。经初步研究整理,大麦地岩画区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自北而南排列着东西走向的17道山梁,16道山沟;自东向西排列着南北走向...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