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宗教活动有日常的诵经和悔过等功课。逢年过节和朔望都要对神仙进行祭祀,还有专门为信徒建立道场进行消灾祈福等斋醮活动,以及修炼方术、祈雨占卜、看风水择吉日、庙会等活动。
斋醮
斋醮俗称设道场,是道教设坛祭祷,供斋醮神,以祈消灾赐福的活动。其仪式是从古代祀神、祈福等巫觋仪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斋与醮,开始是分开进行的,斋是指整洁身心口,调和心性的仪节;醮是指上章祈求等祭祷礼仪。唐代以后,将两者合而为一,称斋醮。斋醮的仪式有:设坛、摆供、焚香、化符、念咒、上章、诵经、赞颂,并配有烛灯和音乐吹奏程式。众道士围着功高道士,手拿铙钹、木鱼和其他法器,嘴里小声念着经文,信众依次烧香叩拜,召请神灵,祈求消灾赐福。
斋醮的仪式,因对象、目的不同而有不同种类,仪式的简繁与程序均有所不同。但一般斋醮、活动为3日,在3天斋醮中,早、午、晚都要行道、颂经3次。3日斋醮完毕后,还要举行言功拜表仪式,向天界诸神报告斋醮中行道、诵经所积功德,请求诸神以这些功德救济亡灵,也使生者获得福佑。言功拜表后,举行谢恩醮,向诸神献酒、果、茶,读祈祷文,感谢诸神的降临和斋功成就。
斋醮、作为道教的主要宗教活动,起初是义务性的,信众请作斋醮,道长即率道士为其设坛作法,不取报酬。后来演变为道士的谋生之道,即以从事斋醮为业,向请其作法事者收一定报酬。
方术
道教方术是道教宗教活动的重要项目。道教认为,行术就是演道,无术即无道。
道教的方术种类很多,其中一部分是有浓厚迷信色彩的宗教活动,如画符念咒、扶乩降神、卜筮断吉凶、占星解梦、祈雨择吉等等。但最有影响、最有代表性的是符箓。
道教所谓的“符”是画在纸上的象形会意、笔画屈曲、似字非字的图形,是治病、避邪、与 “神灵”沟通的媒介,故又称“神符”、“丹书”。所谓“箓”有两个意思,一是指天曹官属佐吏和阴间百鬼的名册;二是指“天神”的灵文秘言,人持一张箓,并遵照“天神”的旨令行事,就可得到“天神”的保护。由于“符”与“箓”功能一致,形式相近,故统称为“符箓”。在道教的各种活动中,均使用符箓,只是符主要供信众所用,主要有镇宅符、护身符、避灾符、避邪符、治病符等;箓主要供道士所谓召神驱鬼使用。念咒也是道教各种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项目,信众家中死了人,得请道士念咒,以超度亡灵,人生了病,要请道士念咒画符,以期除病祛灾,是道教所谓法术之一。咒和符常常结合在一起使用。咒语同符一样十分繁杂,有进攻性、自卫性,大体可归结为法术咒和驱邪治病咒两大类。
扶乩又称扶箕、飞鸾。通过道士解析传达所谓“神意”,认为这是为信众决疑难、断吉凶、治疾病而求助于“神示”的法术。
抽签也是道教常用的方术,凡道教宫观庙宇都有此项活动,其作用也是预断吉凶福祸。由道士根据求签者所求,对签中文字随意进行解析。
道教方术中的另一部分,是为道教信仰长生成仙服务的养生术,与充满迷信色彩的方术截然不同,是在宗教方术外衣的包裹下含有一定科学的、可资挖掘的、对人有益的合理成份。主要有炼丹术、气功术、医术等。
炼丹术是在道教追求长生不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道教认为,人要长生,就要服不死之药,只有不死之药溶于人体,人就可以长生不死。黄金烧之不消,入水不腐,埋之不朽,认为若溶入人体,即能令人不老不死。为此,历史上著名道教大师都是著名炼丹家,如葛洪、陶弘景、孙思邈,都把铸炼长生不死之药——金丹作为道教的一项重要宗教活动而前赴后继地进行。虽长生不死金丹没有炼出,但他们的炼丹实践,在提高冶炼技术、研究各种化合物的配料比例、制作方法等方面,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气功术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丽明珠,是道教的又一发明和贡献。这种修道养生的修炼方术,从一开始就同神仙观念结合在一起,企图通过自身的行气、导引、内丹的炼养,即发挥人的意识作用,对人的身心进行自我锻炼,从而对生命过程实行自我调节,达到长生不死、成神成仙的目的。历代道教大师都不遗余力地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总结发展气功的修炼方法,产生了各种不同的气功派别。虽然派别不同,但都是通过呼吸吐纳、导引按摩、内丹修炼、入静意守等方法,达到精、气、神合一,以调节生命,试图永葆青春。作为一种养生学,科学地炼气功可以健身强体,祛病延年。气功学在当代已成为生命科学的一部分。在道教气功术的基础上,将健康的部分经过科学的总结、提炼而形成的新的气功学,已被人们作为养生、健体、防病的方法之一。
医术也是道教的重要方术之一,是道教传播发展的重要手段。道教医术包括医学、药学和养生学等方面,是在神仙理论的支配下,在巫术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我国传统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道教的创始人张陵,历代道教大家葛洪、陶弘景、孙思邈、王重阳、张三丰等,都是医术高超,医德高尚,医著精辟的人,他们的医学著述,至今仍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他们在治疗流行病、常见病、疑难杂症和膳食养生上,都有独到之处,被誉为神医、药王等。在青海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医术高明的道士,如明末清初的张清春,清乾隆以后的苗教升、朱三,在群众中都享有很高的声誉,称他们为“真人”、“仙人”。
庙会
庙会是道教开展的群众性大型宗教活动的一种形式。道教宗教节日很多,几乎每月都有十来个,不可能每个节日都举办庙会,只能在重大节日举办。起初庙会只是道教信众聚集庙观焚香许愿,求药祈子,抽签问卦,或请道士念经祈求平安,或听取道长讲道说法的宗教活动。后随庙会的发展,逐步形成集宗教活动、文艺活动和物资交流活动为一体的多功能的,并为群众所喜欢的活动。每次庙会人群熙攘,香火旺盛,热闹非凡,道观既增加了收入,又扬了名,因此道观把定期举办庙会,作为一项事业来办。历史上青海道教出家道士不多,而且流动大,驻观道士、道姑更少,大型庙会活动并不频繁,主要庙会与传统节日相结合,又利用农闲季节,有农历(以下均为农)正月十五灯会、天官会,二月二古城会,三月三青苗会、无量诞辰会,四月十八朝山会,五月十八隍庙会,六月六朝山会,七七老子成仙会,九月九喜神会等。这些大型庙会的活动分别在西宁的北山寺、香水园,乐都的武当山,平安的古城,互助的五峰山,湟中的西元山(南佛山),大通的元朔山等地举行。届时,道教信众和喜欢热闹的各族群众云集这些地方,使平日冷清的道观变得热闹非常,有的庙会连续3天以上。青海解放后,庙会的宗教色彩更为淡漠,主要成了各族群众物资交流的集市游乐活动。80年代以来,随着各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业的兴起,加之道教名山又多为青海风景区,在四月到八月,自然景观奇特优美,气候宜人,这些地方也就成了各族群众节假日旅游消遣的好去处,就连入庙上香抽签、撞钟拜仙,也都成为有些人的散心消遣活动。
秦陇文化—宗教文化—逢年节对神仙进行祭祀为信徒建立道场进行消灾祈福
秦陇文化—宗教文化—逢年节对神仙进行祭祀为信徒建立道场进行消灾祈福,道教的宗教活动有日常的诵经和悔过等功课。逢年过节和朔望都要对神仙进行祭祀,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传统民间艺术保护进行时
图一、制作精美的偶人;图二、銮架-龙首;图三、吼出阿宫腔从黄河古岸的合阳线戏到京兆长安的鼓乐再到西府凤翔的曲子,越来越多的传统民间艺术现在都面临着同一个问题:失传。据了解,我省现存的传统民间艺术文字资料有8亿多字,但充分挖掘利用的却少之又少,如何保护和弘扬我省的传统民间艺术,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一封恳请书省文化厅副厅长刘宽忍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封求助信,写信人:临潼区零口镇孙景发,时间:2005年1月6日,主题“关于抢救民间艺术——皮影戏的恳请书”。孙景发在信中写道:“我从事皮影戏艺术40多年,在我有生之年,惟一渴望的是将这一艺术充实提高,发扬广大。我们零口镇民艺皮影社源自1894年……自1952年始,我艺社已在华县、渭南、蓝田、宜君、黄陵等10多县表演了2000余场次……为了使这个具有光荣传统的民间皮影艺术永不失传,且不断提高,并能冲出国门,走向世界,我打算重新装扮团社,更新戏箱,吸...
· 秦陇文化—宗教文化—器物
—雍仲本教崇奉的符号及本教的标志,常在本教寺庙大门、墙壁、藏文经书、“龙达”、宗教画和藏民住宅墙壁上写字。本教的字左旋,逆时针方向,佛教的字右旋,顺时针方向,两者呈相反方向。本教称字为“雍仲”,认为含“固信不变”、“忠贞不移”、永生、长存、永恒的本教等义。“雍仲”藏文原意“坚固”、“永固”。拉萨大昭寺门前《唐蕃会盟碑》石刻藏文铭文内有“此威德无比雍仲之王威严煊赫”之句。本教信奉“雍仲”为神灵字,并以左旋之万字纹做代表。古代和近现代藏族民间流行以“雍仲”一词为本教寺庙名称和本教信徒的人名。在康区和嘉戎藏区,藏民举行婚礼时,新娘到新郎家要在新娘坐的地方用青稞摆一个字。在木雅,人死后要在死声额头画一个字。八字真言本教徒的祈祷经咒,指“唵、嘛、者、墨、也、萨、来、杜”八个字。四川松潘藏族本教徒自称“嘛芝”,即八字真言的简称,而称信奉藏传佛教的信徒为“嘛呢”,即藏传佛教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
· 秦陇文化—宗教文化—经典
本教称其经典最初是用象雄文写成,但这种文字已绝迹,现只有影印残片。现行的本教《本教大藏经》等经典都是用通用的藏文书写的,对它的见、修、行、宇宙观等观点、说法,有它自己的术语、词汇。经典外形和佛经格式一样,但内容却不雷同。本教经典,在明初已被结集为《本教大藏经》行世。其教法有许多被认为是从佛教吸取而改装的。
· 秦陇文化—宗教文化—发饰
藏传佛教宁玛派有居在家中行法事的宗教职业者,汉族通称为咒师(藏语叫“宏”)。他们头留长发,梳成辫子盘于头上为标志,专门从事民间禳灾、医病、送鬼等活动,衣服则和普通人一样,本教也有此类人物,对此类宗教职业者汉族俗称“本本子”。但两者发饰形状不同,佛教咒师发辫从右(顺时钟方向)向左盘绕,本教咒师则从左(逆时针方向)向右盘绕。汉族人们为了区别,称本教咒师为“黑本本子”,宁玛派咒师则通称“本本子”。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对鼓
“对鼓”流传于汉江南岸巴山脚下的勉县镇川、阜川、刘家山,岳家台子等地。每逢春节,这种鼓舞就会出现在当地的社火队中,与“龙舞”、“狮舞”、“跑竹马”、“彩莲船”等民间舞蹈一起活跃在街头、场院。表演时,先由一肩扛扇牌的丑角沿表演场地挥舞手中的扇牌跑场一周,起着使人群后退打开表演区和活跃观众情绪的作用;高兴时,还吼几句当地的山歌。随后,两名腹前挂鼓的鼓手,在丑角扇牌手的带领下,做“跑场鼓”上场,开始了风趣、诙谐富有喜剧风格的鼓舞表演。扇牌手时而挥舞写有“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扇牌来往穿梭;时而摇动羽毛扇挑逗两名鼓手。鼓手则在扇牌手的逗引下,挥舞鼓槌,以“跑场步”、“马步跳”、“马步横蹉”等为基本步伐,做“黄莺闪翅”、“对击”、“武松打虎”、“前蹲后退”、“蹲裆跳转”等动作。突出鼓手的双人比试、对打,及扇牌手与鼓手的逗趣表演。这种鼓舞阳刚中含着几分阴柔、内秀;热烈中透出几分委婉、风趣。该舞原来为三...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