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安多藏戏:别具一格的地方戏

2018-01-2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98
转发:0
评论:0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安多藏戏:别具一格的地方戏,安多藏戏是受西藏藏戏影响,吸收安多地区藏族文化营养,在民歌、民间说唱、民间歌

  安多藏戏是受藏戏影响,吸收安多地区藏族文化营养,在民歌、民间说唱、民间歌舞、藏传佛教文化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一个藏戏新剧种。它的唱念均采取安多方言,道白的速度较藏戏慢,多为 9 个字的韵文体。唱腔是根据民间说唱、民歌、僧曲的素材提炼而成,完全不同于藏戏唱腔,而且唱时不用帮腔唱和。表演时人物的台步,上下场动作,吸收安多民间舞蹈、法会舞蹈及汉族戏曲的因素较多,节奏不象藏戏那么快。服饰也不同于藏戏,没有清代官服及宫廷服装的影响,比较接近于安多藏区古代或近代藏族服饰。化妆上,除神怪、动物偶尔还用一下面具外,其他全部采用面部化妆,而不象藏戏多数角色要戴面具。它不是广场剧而是舞台剧。也不采用藏戏“温巴顿”、“雄”、“扎西”三部分那种传统的演出形式,仅在演出前,由一个人以演出者的身份,向观众祝福并介绍剧情。所演剧目,除藏戏八大传统剧目外,还有本剧种自己的一些特有剧目,如:有关《格萨尔》的系列、《雍奴达美》、《松赞干布》、《达巴旦保》、《冉玛那》、《牟尼赞普》等。
  安多藏戏,约于 200 多年前诞生、形成于安多地区一些藏传佛教寺院中。它的催生婆和以后的抚育者,是寺院的一些在修习过的僧人。它的诞生、形成与拉萨“雪顿节”的藏戏演出,有着密切的关系。十七世纪中叶以后,五世罗桑嘉措(1617-1682)在固始汗的协助下,推翻了噶玛统治,建立了噶丹颇章政权,指令从各地农村选出一些负有声望的藏戏班子,在每年“雪顿节”期间,为解制的僧人们演戏。当时,安多地区众多的藏传佛教寺院,经常有大批僧人驻拉萨哲蚌、色拉、甘丹各寺学经,直接参加那里的修习、法事活动。有些僧人一学就是许多年,每年“雪顿节”上看藏戏,就成为他们修习活动的内容之一。这些僧人学业完成回到自己的寺院后,多是参与教务管理、传习经文的执政者,作为修习一项附带内容,便将青年扎哇组织起来学习排演藏戏。有时还请拉萨的僧人来指导和传授技艺。这样他们从藏戏的爱好者、崇拜者,进而成了藏戏艺术在安多地区的传播者和组织者。
  从十八世纪中后期以来,安多地区的部分寺院在实验创演本地的藏戏。其中,创演藏戏最早,对安多藏戏形成、发展贡献最大的是: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的隆务寺,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的拉布楞寺。象隆务寺,在夏日仓二世阿旺陈列嘉措(1678-1739)主持教务时,寺院制度已较完备,全寺僧人从大活佛到一般僧众,除在本寺学经外,有三分之二的人都要到拉萨的哲蚌寺修习。而那时,每年在“雪顿节”上演藏戏的制度已经建立。在学经期间,受到藏戏熏陶的大批僧人回到隆务寺后,对寺内学经制度与生活,就带来了一些影响。该寺每年藏历六月十五日到八月初一,也有一个半月集中修习的法规,学习结束时,也有一次欢愉的游乐假日——“呀什顿”(夏日野宴)。在假日期间,原来只是一些青年僧人,跳跳大地仙女舞“撒意拉姆”。以后,由于受拉萨“雪顿节”演藏戏的影响,最初在“呀什则”(夏日娱乐)中,只是出现了说唱藏戏故事的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条件的变化,用安多语演唱的安多藏戏,终于在隆务寺里出现了。最初,它只是由三个“扎哇”,分别扮演龙神、渔夫(原作为猎人)、本教徒(原作为南国巫师),来演《诺桑王传》开头的一个片断。年复一年的演出,从唱腔、表演、服饰各方面不断加工提高,形式日趋完备,敷演的故事也逐步完整。其中经过夏日仓四世、五世,直到夏日仓六世丹贝坚赞(1859-1915)时,差不多经历了近百年的形成期,才将寺院演出的《诺桑王传》,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发展成熟时期。其主要标志是:涌现出了有名的戏师;寺院青年“扎哇”参加藏戏演出成为定制,14-16 岁参演,三年一轮换;唱腔、音乐、表演、服饰等逐步趋向规范化;能演出较为完整的剧目。隆务寺第一代戏师吉先甲(1854-1946),1870年当他16岁时,就在《诺桑王子》中扮演龙神,以后他虽然获得“格西”学位,但仍然从事寺院藏戏的组织和编导。 1927年,当他73岁时,还对《诺桑王子》从剧本、唱腔、导演,又作了一次较大的改进。他叫阿知何扮演引超拉姆时,将藏族民歌“拉伊”的音调,揉进了藏戏的唱腔。当第二代戏师多吉甲(1910-1973)于 1934 年从 80 岁的吉先甲手里接过戏师任务时,他才刚刚 24 岁。从 1934 年到 1957 年隆务寺僧侣藏戏团解体时为止,在这 23 年中,他锐意改革,立志创新,常常在月光下看着自己的身影,为剧里各种人物设计出符合各自性格的不同表演身段,并将剧中飘逸超俗的渔夫改为刚健雄伟的形象,以更符合人物原来的性格。1948 年演出时,即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1953 年的演出,由于僧人尕土甲细心钻研剧情和角色,他扮演的邦列金巴,语言清晰,声音宏亮,洒脱奔放,性格鲜明,获得被观众称为“活渔夫”的美誉。另外,象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县的珠固寺,约在 100 多年前,去学经的瓦藏宦角,在拉萨学了藏戏回来后便教给寺内僧人,演出的剧目为《赤美更登》,断断续续一直演到 1954年。不过只在寺院附近演出,每隔数年甚至十几年才演一次,对外影响不大。
  现在青海安多藏戏,主要流行于黄南藏族自治州各县、循化撤拉族自治县藏族地区、果洛藏族自治州的班玛县和甘德县。除了以演藏戏为主的黄南州文工团外,各地还有群众及寺院的业余藏戏团(队) 21 个,其中黄南 9 个、果洛 5 个、循化 7 个,每年都能开展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社火
陕西在春节,庙会或其它喜庆之日表演的各种民间歌舞,一般统称为“耍社火”。在这些活动中有陕北秧歌、旱船、转九曲;陕南花鼓子、采莲船,及关中各地的秧歌等。演唱形式大致有两类:一类由领舞者即兴领唱,舞队接唱应和,在锣鼓声中边唱边舞;一类由艺人单独或结对表演小歌舞,表演唱或初具雏形的对子戏。闹社火虽然全省盛行,但陕北秧歌由于场地宽广而规模盛大,载歌载舞,豪放恢宏;陕南社火轻巧玲珑;关中平原社火气势宏伟,有向戏曲演进的趋向。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埙的历史
(左上)骨埙(河南安阳殷墟1001号墓)(右上)骨埙(河南辉县琉璃阁殷墓)(左下)埙(甘肃玉门火烧沟化遗址)(右下)埙(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埙是古代重要的气吹乐器之一,多为陶制,形制多种。最早的埙源于古代先民的狩猎工具——石流星(一种球形飞弹),远古多为石制、骨制,后来逐渐改用陶土烧制而成,以模拟禽鸟鸣声,作为诱捕禽鸟的辅助工具。形制有管形、橄榄形、鱼形、圆锥形等多种。顶端均有一个吹孔,埙体上有的无按音孔,有的则有若干个音孔,多为陶制品。目前发现最为古老的埙,是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的7000多年前的椭圆形一孔陶埙;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遗址发现的两个陶埙,距今已有6700多年,一个无音孔,一个一音孔,能吹出小三度音程,即两个音。大约在四、五千年前,在今天山西万泉县荆村和太原市郊义井村,发现一种二音孔陶埙,能吹三个音。埙的发展是在进入奴隶社会之后,甘肃玉门火烧沟文化遗址的平民墓中,出土了二十...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藏族:别具一格的服饰文化及异彩纷呈的礼仪
玉树藏族藏袍:玉树藏族的外套,虽然和整个藏区藏袍相似,但其结构、式样、色彩选择等方面略异于,也略别于安多藏区,它非常讲求色彩的鲜艳与协调。佩饰多为金银及珊珊、玛瑙、蜡贝、猫眼石等金珠美玉,整个服饰富丽堂皇,充分反映了玉树藏胞对美的爱好和追求。袍衣分为冬夏两装以及常服礼服多种。因质地的不同,可分为羊皮袍、布袍、毯毡袍、夹衫袍、呢料袍、羔皮袍等,其基本结构为垂直的大襟(安多藏区则略呈菱形)、宽大的衣袖(地区农村和城镇妇女夏天着无袖常袍,已婚妇女还在腰间系一块有彩色横条的围裙)、肥腰而无兜。另袍长度等身,女袍略长于身。穿着时,先用头部顶住衣领,束腰后放下领子。垂下去的衣襟高度男女有别,男以系藏靴靴带处为界,不高于膝盖,女与脚面齐。平时男女均脱右袖,露右臂,劳动和跳舞时,或两袖全脱,结挽于腰间,严冬两袖全套。青年妇女还往往举起左袖口捂住眼下脸部,以挡住尘沙或抵御寒气,也形成一种“不识庐山真面目”的...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刁鼓
“刁鼓”流传于宝鸡县香泉乡水柏村。由于化装奇特,形式别致,鼓不像一般放在地上,而是由两人侧着鼓面抬起,让鼓手相互争抢敲击,故称刁鼓,“刁”为当地土语,即争抢之意。表演时,以两人敲鼓为主,另有三五人在鼓后成半圆或站八字形敲锣、敲铙进行伴奏。全舞分为五段,即“刁鼓”、“两不见面”、“猴儿耍鼓”、“鼓带锣”、“胯腿钻”(当地俗称“翘尿梢”)。每段表演内容、形式和鼓的排列位置不同,鼓手的击鼓方法和节奏也不同。五段表演互不衔接,各自形成不同的风格特色;“刁鼓”矫健沉稳;“两不见面”亦庄亦谐:“猴儿耍鼓”滑稽诙谐;“鼓带锣”洒脱流畅;“胯腿钻”热烈活泼。独特的表演、古朴的音韵,成为陕西民间鼓舞中一种较为罕见的形式。刁鼓的打击乐谱称为[德行鼓],共分七个段落,根据每段表演,敲击不同的段落,表现不同的情绪。舞者服饰均为头扎白毛巾(结扎额前),穿对襟上衣、黑长裤,扎红布腰带。鼓手穿大襟上衣。表演“猴儿耍鼓”...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撂锣
“撂锣”目前仅有渭南地区合阳县的黑池镇、马家庄乡所属的太定、南吴仁、西中雷三个村庄还保存着。“撂”是当地土语,意为“抛”、“扔”。撂锣,即是手持大锣边舞边敲边将大锣扔向空中的一种表演,当地又称其为“抡锣”。表演时,除以大鼓、小鼓伴奏外,击铙者与敲锣者必须人数相等,少则各三四十人,多则可达近百人。另有数十名舞花杆的姑娘两人一组站在队伍中间,随着节奏边舞边跳。上百人组成一支队伍庞大、响声震天的表演大队。特别是数十面大锣随着节奏同时抛向空中,在阳光的照耀下齐上齐下,犹如彩蝶翻飞,金龙飞舞,给人们以新颖、壮观的气势感染。撂锣只有—个基本动作,即边舞边走边将大锣抛向空中。表演分为“行进式”和“场地式”两种。行进式常和高跷、花杆、彩伞(即儿童*(左扌右周)花伞组成的队伍)等组成综合性民间舞队,在打击乐队的率领下浩浩荡荡的进行游乡转村表演。场地式即广场表演,将大鼓撂于场地中心,击铙队、花杆队、撂锣队依次...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