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地方曲艺:沁人心脾的“可口可乐”

2018-01-2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32
转发:0
评论:0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地方曲艺:沁人心脾的“可口可乐”,青海地方曲艺源远流长,多彩多姿,在漫长的岁月中成为各族人民最欢迎的文化娱乐方
  青海地方曲艺源远流长,多彩多姿,在漫长的岁月中成为各族人民最欢迎的文化娱乐方式之一。

平弦
  平弦是青海地方曲艺中影响较大的曲种之一。它又叫“赋子”, 或名“赋腔”。这是因为在它的众多曲调中,最基本的一个曲调的名称叫做“赋子”。它的曲调优美,绚丽典雅,曲词格律严谨,诗词化程度较高,可以说是青海地方曲艺中的“阳春白雪”。
  平弦是属于联曲体的一种曲艺形式。只唱不说,每个唱段都配有表达情绪与情节的固定的曲调,这些曲调又是早已成套的,十分丰富,被艺人称作“十八杂腔,二十四调”,实际上,现已记录到包括曲牌在内的各种曲调有 50 多个。
  艺人们依照平弦表现题材与曲调表达情绪的不同,将平弦曲目的段子分为赋子、背工、杂腔、小点儿四类。每个段子的组成,在开头部分都配有叫做“前岔”的曲词,在结尾部份配有叫做“后岔”的曲词。所以,一个完整的平弦段子是由“前岔”和“赋子”或“背工”、或“杂腔”、或“小点儿”等类曲词,加上“后岔”构成的。
贤孝
 
  “贤孝”得名于它演唱的大部份曲目内容,是弃恶扬善,表贤道孝,劝化人心。
  青海贤孝分两大流派,即西宁贤孝与河州贤孝。西宁贤孝曲词悠长,委婉动听。除了主要的“西宁贤孝”调以外,在发展过程中还包括老弦、官弦、下莲、弦叶儿落四个古代小曲的曲调,它们的音乐风格很统一。在这些曲调中,除了下弦是六字句式外,其余都是以七字句为基础的唱词结构。
  在西宁贤孝中,将长篇作品叫做“大传”。有的大传作品可连唱七八个晚上。大传的特点是唱说间杂,说的部份叫“白板”。 “白板”可以说到百句以上,很有“刚口”一一即抑扬顿挫,是名符其实的讲唱文学。著名的作品有《白鹦哥吊孝》、《方四娘》等,不下百余部。其中短篇的称作小段儿,只唱不说,主要曲目有《白猿盗桃》、《芦花记》等 50 余篇。
  河州贤孝产生于与青海接壤的甘肃临夏,因临夏古称河州而得名。河州贤孝在青海流传有近百年的历史。河州贤孝的曲目内容,除历史故事、民间故事的段子外,以表现河州地区近代史上的历史事件的段子最为著名。如表现清代撒拉族、回族人民起义的《河州事变歌》;反映民国初年西北军阀割据,民陷水火的《刘郁芬坐兰州》、《尕司令》;表现人民战争的《解放大西北》等长篇段子。其惊人的写实能力,诙谐、夸张的艺术手法,将复杂的历史事件表现得有声有色,将人物刻划得呼之欲出,再现了人民群众敏锐的洞察力和高超的艺术天才,使其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是河州地区文史资料的艺术性记录。
  总之,青海贤孝曲调优美而流畅,善于叙事,表现曲折复杂的故事,刻划人物细致,富有浪漫色彩, 艺人能随时随地现场发挥,熟练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具有鲜明的地方和民间特色。
道情
  青海道情和全国各地的道情曲调虽然不同,但是也有渔鼓和筒板作为伴奏乐器。这两件乐器的存在,说明青海道情是从内地传来的。
  青海道情的句式,一般是上下对句的七言句子。但是它的段落构成很考究,有说白、韵白、念诗和唱词。在说、韵、唱之间还配有符合故事情节发展情绪的当地民歌、小调、牌子等乐曲间奏,十分中听。唱词部分用的道情调分为“阴腔”和“阳腔”两类。这两个曲调可单独用,也可以交替用,两调风格统一,优美委婉。整段故事的演唱过程,韵白与唱词不断交替出现,成为讲唱文学中一种特殊形式。
  青海道情的书目,现在见到的已有 30 余部。《湘子传》句数长达五千行,通过湘子出家的故事,对封建礼法的罪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揭露,表达了人民群众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愿望和要求。其它作品如《无量传》、《卖药》、《崔家巷》等,在语言、历史、神话传说、民俗、美学等方面,都有一定研究和欣赏价值。
  越弦以表现民间生活故事的题材见长,这是它为广大群众传唱的原因之一。其曲目《小姑贤》、《冯爷站店》、《刻财鬼》 等,均是广为流传的作品。越弦是联曲体的一种曲艺形式。曲调流畅动人,它的曲牌和主要曲调有 50 余个。
  一个越弦段子一般由前岔——前背工——其它主要曲调五更、、岗词、紧诉、慢诉、东调、剪能花等——后背工 ——后岔构成。作为音乐部分的曲调与曲词紧密结合,是表达情绪的有力手段,所以曲词受到曲调的限制,有着比较严谨的格律,要求曲词合辙押韵,按其格律填词。词语要求通俗生动,近如口语,没有咬文嚼字,冷僻酸涩的痕迹,具有民间文学语言特征,表现力丰富。
  打搅儿,是青海地方曲艺中一个很别致的曲种,其篇幅短小,风格诙谐、幽默。早年,打搅儿是在演唱长篇曲目的间歇中演唱的。当演唱到大传“贤孝”中那些悲苦的情节时,听众唏嘘感叹,哽咽哭泣,说唱只好中断。为了使听众情绪上得到调节,书场气氛上得到缓和,艺人们便说“打一个搅儿吧!”就是另外唱一个节奏明快而逗趣儿的小段儿。之后,再把原来的演唱继续下去。从说唱的连贯性来说,这一停顿是打搅了故事情节的连续发展,所以把这类小段曲目叫做“打搅儿”,其含义是不属于正式演唱的故事。后来,“打搅儿”的曲目逐渐增多,独自形成以讽喻见长,以幽默风趣为格调的一个曲种。它在河湟流域广泛流传。
  打搅儿的曲调,是由越弦曲艺中的“莲花”调为主旋律,在节奏上进行了创造变化而形成的。其节奏感明快而跳跃,很适宜表现那些风趣、滑稽、幽默的故事内容。它以大胆、泼辣、幻想、夸张的手法,讽喻生活中各种不合理、不道德的现象为主题,以独特的手法,表现生活的种种情趣、认识、经验与知识。在“打搅儿”的欢笑声中,人们不仅得到艺术享受,也收到了寓教于乐的社会效果。
  水越弦,倒江水,顾名思义,是形容艺人的讲唱十分流畅,如江水滔滔一泻不止。
  它是类似快书、顺口溜的一种诵说曲艺。押韵十分灵活,节奏不如快书明朗,但韵味很浓。艺人手执两个碰铃,无论在大街小巷,庙会街市,炕头田间,敲起碰铃,就可作场开讲。由于曲目的方言特色和乡土气息敦厚浓烈,加上艺人见景生情,即兴编词,往往引得听众纷纷围拢,专心聆听,喜形于色,笑声不绝,如《马步芳出逃》中描写解放大军己兵临城下,马步芳仍官迷心窍,在兰州上任西北军政长官时说“兰州事杂人口繁,要想统治难上难。虽然名义上当长官,人心不顺也枉然,这才是癩过门坎——又墩尻子又墩脸。”
  青海的越弦,约在清代中期由陕西传入。青海著名越弦艺人郭福堂,早年曾在陕西马大辫子门下学艺,足迹遍及陕、甘、青各地。越弦在青海的发展过程中,艺人们吸收了大量的民间小调及古代小曲,从唱腔、道白、语言、风格诸多方面进行了丰富。从人物描摹到历史事件、新闻时事、山川景物,无一不在它表说的范围。其显著特点是反映现实生活十分敏捷。如反映清末湟中农民起义的《元山造反》、《董蜡匠》、反映民国初年西北地区政治混乱状况的《国民军到青海》、反映青海人民获得新生的《解放青海》等,都是当时编唱,脍炙人口而广泛流传的作品。 
  唱“倒江水”的著名艺人老万,因抨击时政,被马步芳抓去问罪。老万十分机智,当他见到马步芳时,就唱“倒江水”,“说骡子驮的迫击炮,主席不杀我的我知道……”其幽默风趣,外褒实贬的语言,弄得马步芳十分尴尬,不好下台,只好给他赏了 20 元大洋了事。太平秧歌也叫“太平歌”、“唱秧歌”,在西宁地区最为流行唱秧歌,历来被认为是祈祝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盛世祥兆,也是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到十五,在街头巷尾演唱的群众曲艺活动。
  太平秧歌的传统作品,内容很丰富。如有表达人们美好愿望的吉祥颂词《太平年》、表现人们热爱生活,风趣幽默的《白婆娘》、《黑婆娘》,针贬时弊的《抽洋烟》、《耍摩登》;表演口技的《飞凤凰》,具有讽刺意义而又诙谐的《错中错》、歌唱新生活的《要土改》等。多数段子演唱的则是长篇历史故事,如《三国》、《宋将》、《东周列国》等。其中有一个中篇段子叫《沙陀国搬兵》,描述西后裔李克用在唐代的生活历史。从文艺作品的角度来看,它的语言通俗,描述真切,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通俗文学作品。
  青海民间小调主要流传在青海东部的河湟地区。在黄河、湟水之滨,沃野千里,风景秀丽,聚居着各族勤劳淳朴的人民。他们不但创造着美好的生活,也创作了优美动听,传情写意的民歌小调。小调被群众称“家曲”,在演唱时不受时间、环境、对象的限制,由于小调根植本乡本土,与地方语言结合紧密,饱孕浓郁的民间情调,展现绚丽的乡土风姿,深受人们喜爱,得以长期在汉、回、土、撒拉各族群众中广泛流传。小调象历史长河中扬帆鼓浪的轻舟,随着生活的变异而更新,具有茁壮的生命力,是民族民间歌坛上一朵光彩夺目、芳香袭人的蓓蕾。
  小调的歌词,形象生动,寓意深刻,加上衬词的穿插,很有特色。常见的多为七言四句,如:柳暗花明又一年,正是杏花二(呀)月天,人强马壮扩生产,湟水两岸歌声喧。小调歌词反映的社会面极为宽广,涉及生活的各个角落,浓缩着不同时代的风华,是历史流光的折射,群众心声的表述。如反映历史故事的《孟姜女》、《平贵囚窑》,反映旧社会妇女苦难生活的《新媳妇诉五更》,反映节候时令和田园风光的《新四季》,反映解放后新生活的《坐上火车浪西宁》等。
  小调的曲调丰富,旋律优美柔婉,流畅清丽,音域不宽,进行平稳,长于叙事抒情,小词的节拍,常见的为 2/4、4/4 拍。调式以五声音阶徽调式和商调式为主。微调式明快,商调式温馨,使歌曲表现的感情色彩极为丰富,婀娜多姿。歌曲的结构,多以四个乐句为一曲,也有以上下两句为一曲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社火
陕西在春节,庙会或其它喜庆之日表演的各种民间歌舞,一般统称为“耍社火”。在这些活动中有陕北秧歌、旱船、转九曲;陕南花鼓子、采莲船,及关中各地的秧歌等。演唱形式大致有两类:一类由领舞者即兴领唱,舞队接唱应和,在锣鼓声中边唱边舞;一类由艺人单独或结对表演小歌舞,表演唱或初具雏形的对子戏。闹社火虽然全省盛行,但陕北秧歌由于场地宽广而规模盛大,载歌载舞,豪放恢宏;陕南社火轻巧玲珑;关中平原社火气势宏伟,有向戏曲演进的趋向。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埙的历史
(左上)骨埙(河南安阳殷墟1001号墓)(右上)骨埙(河南辉县琉璃阁殷墓)(左下)埙(甘肃玉门火烧沟化遗址)(右下)埙(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埙是古代重要的气吹乐器之一,多为陶制,形制多种。最早的埙源于古代先民的狩猎工具——石流星(一种球形飞弹),远古多为石制、骨制,后来逐渐改用陶土烧制而成,以模拟禽鸟鸣声,作为诱捕禽鸟的辅助工具。形制有管形、橄榄形、鱼形、圆锥形等多种。顶端均有一个吹孔,埙体上有的无按音孔,有的则有若干个音孔,多为陶制品。目前发现最为古老的埙,是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的7000多年前的椭圆形一孔陶埙;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遗址发现的两个陶埙,距今已有6700多年,一个无音孔,一个一音孔,能吹出小三度音程,即两个音。大约在四、五千年前,在今天山西万泉县荆村和太原市郊义井村,发现一种二音孔陶埙,能吹三个音。埙的发展是在进入奴隶社会之后,甘肃玉门火烧沟文化遗址的平民墓中,出土了二十...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刁鼓
“刁鼓”流传于宝鸡县香泉乡水柏村。由于化装奇特,形式别致,鼓不像一般放在地上,而是由两人侧着鼓面抬起,让鼓手相互争抢敲击,故称刁鼓,“刁”为当地土语,即争抢之意。表演时,以两人敲鼓为主,另有三五人在鼓后成半圆或站八字形敲锣、敲铙进行伴奏。全舞分为五段,即“刁鼓”、“两不见面”、“猴儿耍鼓”、“鼓带锣”、“胯腿钻”(当地俗称“翘尿梢”)。每段表演内容、形式和鼓的排列位置不同,鼓手的击鼓方法和节奏也不同。五段表演互不衔接,各自形成不同的风格特色;“刁鼓”矫健沉稳;“两不见面”亦庄亦谐:“猴儿耍鼓”滑稽诙谐;“鼓带锣”洒脱流畅;“胯腿钻”热烈活泼。独特的表演、古朴的音韵,成为陕西民间鼓舞中一种较为罕见的形式。刁鼓的打击乐谱称为[德行鼓],共分七个段落,根据每段表演,敲击不同的段落,表现不同的情绪。舞者服饰均为头扎白毛巾(结扎额前),穿对襟上衣、黑长裤,扎红布腰带。鼓手穿大襟上衣。表演“猴儿耍鼓”...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撂锣
“撂锣”目前仅有渭南地区合阳县的黑池镇、马家庄乡所属的太定、南吴仁、西中雷三个村庄还保存着。“撂”是当地土语,意为“抛”、“扔”。撂锣,即是手持大锣边舞边敲边将大锣扔向空中的一种表演,当地又称其为“抡锣”。表演时,除以大鼓、小鼓伴奏外,击铙者与敲锣者必须人数相等,少则各三四十人,多则可达近百人。另有数十名舞花杆的姑娘两人一组站在队伍中间,随着节奏边舞边跳。上百人组成一支队伍庞大、响声震天的表演大队。特别是数十面大锣随着节奏同时抛向空中,在阳光的照耀下齐上齐下,犹如彩蝶翻飞,金龙飞舞,给人们以新颖、壮观的气势感染。撂锣只有—个基本动作,即边舞边走边将大锣抛向空中。表演分为“行进式”和“场地式”两种。行进式常和高跷、花杆、彩伞(即儿童*(左扌右周)花伞组成的队伍)等组成综合性民间舞队,在打击乐队的率领下浩浩荡荡的进行游乡转村表演。场地式即广场表演,将大鼓撂于场地中心,击铙队、花杆队、撂锣队依次...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拉蛾
“拉蛾”又叫“扑蛾”,流传于宝鸡市千阳县寇家河乡龙槐塬一带。“拉”为当地方言,意即“逮”,拉蛾就是扑蝴蝶。舞蹈通过三位少女同一位老翁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嬉戏扑蝶的过程,表现了对幸福生活的热爱、追求。老翁扮丑相,在活泼的扑蝶过程中,表现出幽默、诙谐的性格。三个少女天真烂漫,其中一位手执长杆,杆头用绳悬吊几个彩绸制的蝴蝶,另二人手握两片彩裙随着舞步摆动,如同彩蝶在春风中飞舞。表演中打击乐无限反复,以烘托气氛。表演者以即兴方式临场发挥,要求彼此配合默契,和谐统一。少女以“躜躜步”为主。老翁根据舞蹈情节变化即兴发挥,变化各种扑蝶动作,有时是快步急切的追扑;有时要悄悄的窥视,不论是跑、蹲、跪都要栩栩如生地刻画出一个老顽童的形象。拉蛾系地台社火中代表性节目之一,常与“八打棍”、“黑虎鞭”、“高跷”、“狮子”、“竹马”等形式组成民间舞队,在春节或庙会时,游村串乡,巡回表演,挨门拜年。地台社火是当地民间社火...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