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西部民间文化保护走出困惑

2018-01-2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27
转发:0
评论:0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西部民间文化保护走出困惑,以唐卡、壁画、堆绣等为代表的青海热贡艺术,凭借精美的设计、艳丽的色彩和精细的

  以唐卡、壁画、堆绣等为代表的青海热贡艺术,凭借精美的设计、艳丽的色彩和精细的线条,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地艺术爱好者们的欢迎。但是随着民间老艺人的相继去世,市场经济和商品意识的不断冲击,越来越少,充斥市场的赝品、复制品和粗制滥造的现象却越来越多。
    怎样才能使诸如热贡艺术的中国西部民间文化重放异彩,应该走市场化推广之路还是“博物馆”式的原汁原味保护?这是文化保护工作者一直在思考并长期困惑他们的问题。 
西部民间文化保护之困
    中国西部是黄河与长江的发源地,是多民族、多元文化交融的地区,曾经长期占据中国历史文化的中心舞台。多民族杂居碰撞的历史使西部的民间文化形成了具有多元因子的异质特点,拥有独特而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但是随着社会现代化、经济全球化进程和农村城市化步伐的加快,西部民族民间文化正面临着不断被蚕食、日渐消亡而令人堪忧的局面。
    在民间文化保护时不可避免地遇到资金投入问题。西部地区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物质基础薄弱,成为影响民间文化保护工作的主要因素。据青海省文化部门官员介绍,相比东部发达地区,西部在民间文化保护的投资严重不足,有些州县连最基本的政府运转经费都无法满足,何谈保护非物质文化。
    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比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更困难。青海民俗学专家赵宗福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主要靠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是无形或隐形的,很多时候在传承链条残缺后就很难理清其传承线索,很多珍贵的民俗技艺和民间艺术也伴随着老艺人的逝去而销声匿迹。比如,热贡艺术的传承方式就主要以师徒传承和父子传承为主,青海热贡艺术四个大师级画家的相继去世对这门技艺的传承产生了很大影响。
    此外,赵教授表示,民间文化保护还遇到社会认识不足的问题。有些人认为,保护民间文化是“保护落后文化和封建迷信”,是“时代的倒退”,心理上有一定的抵触感。加之外来文化的影响,年轻的一代受现代文化的,宁肯外出去打工挣钱,也不愿意系统地去传承自己的民间传统文化,使民间文化的传承链条发生了断裂。
西部民间文化保护之惑
    民间文化是我们民族精神情感、个性特征以及凝聚力、亲和力的载体,保护民间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中华民族的记忆和根脉。但是民间文化的保护并不是让社会停滞不前,而应该合理开发利用传统文化资源,推动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日常生活。
    赵教授指出,在民间文化的保护过程中,实际上存在两种形式,一种是原汁原味的“博物馆”式的保护,另一种是复兴和推广。也就是说,部分具有学术价值但不宜推广的文化遗产,将作为历史资料原封不动的保存下来供学术研究;而一部分文化遗产经过适当的创新,加入一些现代文化元素后可以推广到民间,但必须保持它们的“灵魂”和内在精神不变。
    在西部地区,有些民间文化遗产因为没有很好地宣传与推广,正日渐消亡、走向没落。比如,青海湟中县的农民画有着辉煌的过去,带有浓郁高原民族特色的作品还曾被推介到国外,湟中县也曾被文化部授予“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乡”的荣誉称号。但现在,由于没有像陕西户县农民画那样走产业化发展道路,精心创作并绘制的农民画没有市场,一些农民画家纷纷“转行”,从事其它艺术创作。
    保护并不排斥创新,但是关键在于文化遗产中原生态的内容应该得到传承,文化的灵魂和精神应该得到保护。热贡艺术近年的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了这朵中国艺术园地中的奇葩,但是产业化的发展也导致了艺术水平的下降,并危及到这一民间文化精髓的传承。据调查,目前从事唐卡创作的艺人中,真正能够绘制唐卡模版的艺人不到3%。因此,需要政府有意识地采取措施,将这些艺人保护下来,使这一技艺更好地传承,以抢救热贡艺术的“繁荣”。
西部民间文化保护之路

    “首先是保护下来,”一位从事西部文化保护工作的专业人士在提到这个问题时强调说,“然后进行筛选和创新推广,这也正是目前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重要内容。”
    她说,相对于东部发达地区,西部民间文化被认为破坏程度较低、保存较完整,因而抢救下来的意义也就更大;但随着西部经济日益发达,西部民间文化也面临变异、衰亡甚至灭绝的命运。此时就需要政府采取措施,有意识地对一些正在消失的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保护,并加以宣传和引导,使这些优秀文化遗产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展。
    2003年,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启动,拥有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西部地区,先后有甘肃环县皮影、新疆木卡姆、陕西西安鼓乐、青海热贡艺术等列为了国家保护工程试点。2005年,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工作启动。根据“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西部各省区相继确定了一批保护项目。同时不少地方政府通过制定地方政府法规,建立传承人命名活动,为传承活动和人才培养提供资助,鼓励和支持教育开展普及优秀民族民间文化活动,规定有条件的中小学将其纳入教育教学内容等多种措施,卓有成效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青海省文化部门官员介绍说,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是切实有效的。比如青海省的藏族传统棋艺蕴涵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具有很高的民俗学、民族学价值,但在保护工作开展前没有棋谱或任何的文字记载。保护工作者通过现场观看藏族老人下棋,记录每一步棋法、绘制棋谱、拍摄照片,将这一民间文化及时地抢救了下来。
    参与青海省“申遗”工作的一位专家欣慰地告诉记者,“申遗”成功后,政府将建立专门的研究和保护机制,通过系统整理和宣传推广,对这些民间文化进行更有效的保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西部写真线猴戏
线猴戏是我家乡独有的一个剧种,一位省委书记把看这样的戏作为人类最美好的理想之一绝对是有道理的,我从情感深处表示认同。在我童年的时候,贫瘠中能使我愉悦的,就是看这种独有的家乡戏,那是太大的快乐了,家乡算得上是戏剧之邦,一年三百六十天,农闲的夜晚,下雨的白天,或者婚丧嫁娶,红白喜事,戏迷们就会在院落门前支起桌子,搭自乐班唱戏。若是收麦忙罢,或者逢年过节,别的村寨都会请四邻八舍的戏把戏,一本连一本地在戏台上演出连台本戏。只有我们那样被称作西伯利亚的村子,因为太穷,演不起这种秦腔大戏,只能另搭小台子唱小戏,这小戏就叫线猴戏,是一种提线操作的木偶戏。相传,线猴戏产生于汉代,似乎与楚汉相争的一场战争有关,但这典故是一个很长的故事,追根溯源很麻烦,简单说,是一场战争带来一种副产品,演绎出一个特殊的戏剧品种。从那时起,我们家乡的土艺术家们就开始操作他们的绝活,先精雕细刻出一个个木偶的头型和面孔,再扎结上躯...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西安鼓乐何时走出尴尬
专家支招要让“活化石”火起来西安鼓乐日前被我省申报到北京,参加“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角逐,同时又被国家文化部确定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项目,同时,在国外学者眼中西安鼓乐乃华夏正声,他们曾多次专程来我市欣赏。1987年鼓乐演出团参加亚太地区传统音乐会引起轰动,被称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西安古代的交响乐”,美国华裔学者梁铭越曾说,中国的“唐代音乐未亡,还保留在今日的西安”。还有学者考证,“日本的雅乐也源自我国唐朝,和西安鼓乐同源”。西安鼓乐可谓名声在外,但它远没有兵马俑、仿唐乐舞的知名度,就连很多西安市民对它也感到陌生,许多市民既没有听过鼓乐演奏也不了解相关知识。这从一个侧面说明,西安鼓乐要摆脱困境,这音乐的“活化石”要火起来会非常地艰难。走向市场才有活路在上周召开的一次专题研讨会上,许多专家认为,当前西安鼓乐应着手考虑发展问题,而不仅仅是抢救和保护。省文化厅原副厅长叶增宽...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社火
陕西在春节,庙会或其它喜庆之日表演的各种民间歌舞,一般统称为“耍社火”。在这些活动中有陕北秧歌、旱船、转九曲;陕南花鼓子、采莲船,及关中各地的秧歌等。演唱形式大致有两类:一类由领舞者即兴领唱,舞队接唱应和,在锣鼓声中边唱边舞;一类由艺人单独或结对表演小歌舞,表演唱或初具雏形的对子戏。闹社火虽然全省盛行,但陕北秧歌由于场地宽广而规模盛大,载歌载舞,豪放恢宏;陕南社火轻巧玲珑;关中平原社火气势宏伟,有向戏曲演进的趋向。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刁鼓
“刁鼓”流传于宝鸡县香泉乡水柏村。由于化装奇特,形式别致,鼓不像一般放在地上,而是由两人侧着鼓面抬起,让鼓手相互争抢敲击,故称刁鼓,“刁”为当地土语,即争抢之意。表演时,以两人敲鼓为主,另有三五人在鼓后成半圆或站八字形敲锣、敲铙进行伴奏。全舞分为五段,即“刁鼓”、“两不见面”、“猴儿耍鼓”、“鼓带锣”、“胯腿钻”(当地俗称“翘尿梢”)。每段表演内容、形式和鼓的排列位置不同,鼓手的击鼓方法和节奏也不同。五段表演互不衔接,各自形成不同的风格特色;“刁鼓”矫健沉稳;“两不见面”亦庄亦谐:“猴儿耍鼓”滑稽诙谐;“鼓带锣”洒脱流畅;“胯腿钻”热烈活泼。独特的表演、古朴的音韵,成为陕西民间鼓舞中一种较为罕见的形式。刁鼓的打击乐谱称为[德行鼓],共分七个段落,根据每段表演,敲击不同的段落,表现不同的情绪。舞者服饰均为头扎白毛巾(结扎额前),穿对襟上衣、黑长裤,扎红布腰带。鼓手穿大襟上衣。表演“猴儿耍鼓”...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撂锣
“撂锣”目前仅有渭南地区合阳县的黑池镇、马家庄乡所属的太定、南吴仁、西中雷三个村庄还保存着。“撂”是当地土语,意为“抛”、“扔”。撂锣,即是手持大锣边舞边敲边将大锣扔向空中的一种表演,当地又称其为“抡锣”。表演时,除以大鼓、小鼓伴奏外,击铙者与敲锣者必须人数相等,少则各三四十人,多则可达近百人。另有数十名舞花杆的姑娘两人一组站在队伍中间,随着节奏边舞边跳。上百人组成一支队伍庞大、响声震天的表演大队。特别是数十面大锣随着节奏同时抛向空中,在阳光的照耀下齐上齐下,犹如彩蝶翻飞,金龙飞舞,给人们以新颖、壮观的气势感染。撂锣只有—个基本动作,即边舞边走边将大锣抛向空中。表演分为“行进式”和“场地式”两种。行进式常和高跷、花杆、彩伞(即儿童*(左扌右周)花伞组成的队伍)等组成综合性民间舞队,在打击乐队的率领下浩浩荡荡的进行游乡转村表演。场地式即广场表演,将大鼓撂于场地中心,击铙队、花杆队、撂锣队依次...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