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陇文化—民间文化—汉族:婚姻嫁娶生育寿诞丧葬祭奠
一、婚姻嫁娶
〔喜红喜双〕民间对婚姻大事在认识上颇为郑重,认为这是人生头等大事。“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并列为最大的喜庆。因而在与喜事有关事物的选择上,特别着重喜红、喜双。所谓喜红,就是新郎新娘尤其是新娘的衣着、服饰,以及洞房布置等等,尽量用大红暖色调,如佩戴红花、红巾、红绸衣裤、红鞋,洞房中贻红双喜字,炕上铺红毡,红色的绸缎被,燃一对红烛,燃放红色鞭炮,花轿四角要饰以四个大红绣球,请客要红请帖;待客人要先吃给一杯两枚或四枚红枣的枣茶等等。所谓喜双,则是着重 “偶数”的选择,如结婚的日子 要选“双目”〈尤以阴阳历皆双日为佳〉,给喜客敬酒四杯〈取四红四喜之意〉,菜肴要八盘、四碗 ,娘家给女儿的陪嫁物也尽量使之成双成对,如门箱一对,红绸缎被两床等,总而言之,红代表喜,双代表偶,合起来是“喜成佳偶”之 意。
〔婚姻制度〕旧时婚姻制度,在汉族中,大多实行一夫一妻制,少数为一夫多妻制,极个别为一妻多夫制。在劳动人民 的中下家族,均为一夫一妻制;但在某些官僚、地主、富裕家庭,多为一夫多妻制,而这些家庭也多以此显示自己的身分为荣。某些中等人家亦偶有一夫二妻者:其一是所谓要传宗接代,先娶一妻后由于种种原因,未生男孩,故以此为名,再娶一房;另一种情况为姐妹〈同时或先后〉共夫者,民间对此种情况有一滑稽之说日:“老姐夫变新姐夫,大姑爷成杂姑爷”云云。至于一妻多夫,在青海旧时穷乡僻壤偶尔有之,实属罕见。
〔走茶叶〕旧时习俗,说亲要讲究门当户对,老百姓说:“砖大门对砖大门儿,土大门对土大川”,实乃阶级壁垒在婚姻问题上的反射。走茶叶就是提亲说媒。以下以西宁地区的小户人家〈城市贫民、小商小贩等〉为例,试述“走茶叶”的过程。 首先,由媒人带上茶叶包儿到女方家提亲,谓之“走茶叶” 。据明代陈耀文《天中记》所载:“凡种茶树必下子,移植则不生,故聘妇必以茶为礼”。大概是遵从这一古俗,媒人第一次 到女家提亲,就带上一个红纸包的茶叶小包,介绍男方的情况,征询女方的意见,这次送的茶叶谓之“提话茶叶”。如女方认为亲事可以考虑,则由媒人再次送来正式的茶叶礼包若干份。 每份两包,每包约四两,分送给女方的主要亲属:舅父、伯 父、叔叔等,请女方及其亲友合议,此次送去的茶叶谓之“头回茶叶”即“说茶”, 如经过女方家内及其亲属合议,表示首肯,则由媒人第三次向女方家送去一份茶礼,谓之“二回茶叶”。此次茶礼,较为郑重大方,即用大红纸包成两个大包,外贴金喜字,每包有约半斤茶叶及核桃、桂圆等物,又叫“桃果茶”。顾名思义,含有“讨得结果,择吉订亲”之意,这次茶礼,大体上商运了“送礼”的日期及“礼单”等,故亦谓之“定茶”
〔送礼〕“送礼”就是今日“订婚”。送礼要按男方家境及女方要求而定,西宁地区一般中等人家的送礼,有所谓“二十四表礼”及“三十六表礼”的区别。所谓一份表礼就是 一丈四尺的色布一幅。富裕家庭则内含绸缎若干福。除 “表礼”之外,尚有礼盒〈又叫盒儿〉一个,内装十二色干果,羊肉方子两个〈每个方子约为五六斤重的羊肋肉,割成准正方形〉烧酒两壶,茶叶两包,麻钱三十六串〈每串 500 枚〉。到女家送礼者除媒人外,尚须有男家的至亲如阿舅、姑父等 4~6人。女方家设酒饭招待送礼来的男方客人。席间上菜到“酿米” 或“酥合丸”一道时,则由未来的新媳妇在一年长女眷陪 同下,给男方亲眷敬酒行礼。男方的代表则以红纸包钱或衣料相赠,谓之“见面礼”,席间商定婚期。次日,则由双方家媒人共同代表女方家给男方送回去羊方子一个,茶叶两包,作为答谢,谓之“回酒”。大通县城关镇一带,在“送礼”后的第 一个重阳节,由男家父兄向女家送去“面桃”9枚,谓之“讨婚”:含有催婚之意。
〔备婚〕送礼之后,男女双方家庭,都要进行紧张的婚礼准备工作。最重要的有:
缝制新衣。新娘家一般要请来裁缝量体缝制 2~4 套衣服 ,添置各种装饰品〈簪子、胸壶、镯子、戒指、耳坠等〉及制作 各种陪嫁物 ( 如书架炕柜、门箱、被褥等〉、准备好给新郎的“冠带”物〈即给新郎送一顶礼帽、一双皮鞋、一双袜子、一套衣服,有的地方只送鞋帽〉等。男家也要为新郎制作两套新衣,从内到外的衣服彻底更新一番。
沐浴修面。婚前一日,新人在傧相的陪同下,边行一次沐浴。新娘还要请一位女眷为之修面。修面的主要内容是“绞脸”:由一有经验的老年妇女,用一根搓紧的线绳从中要打成活结,将新娘脸上的汗毛拔除干净。表示由“毛女儿” 〈黄花 闺女〉要变成“新媳妇”了。施术者还用煮熟的鸡蛋去壳,乘热在新娘脸土轻轻滚动,使之容光焕发。
添箱、抬箱。婚前一二日,女家要将陪嫁的箱柜、衣被、 针线置于院内,各亲友纷纷前来送上贺礼〈或礼品或干礼〉,谓之“添箱”。男家则于婚礼前一日下午,派 4 名年轻小伙子,到女家抬取陪嫁之物,谓之“抬箱”。女家亦相应派出 4名青年护送至男家,谓之“押箱”。“抬箱”者专拣热闹的大 街行走,招摇过市,意在扩大喜事的知名度。据民间传说,这是刘备到东吴招亲时依诸葛亮的锦囊妙计办喜事的遗风。男家以酒食殷勤招待,并以红包酬劳。
〔饯行〕婚礼前的夜晚,女家至亲厚友,来为新娘饯行。主要是嘱咐女儿要孝敬公婆、夫妻恩爱、妯娌和顺、勤俭持家等等。女儿则叩谢父母养育之恩,拜谢亲友的关怀,表示敬遵家教,不给娘家丢脸等。西宁等地届时还请平弦好家,来家演 唱“十月怀胎”、“三娘教子”等曲子以助兴。
〔娶亲〕西宁一带娶亲的时辰颇早,冬日在五六点钟,夏日在四五点钟。宫灯一对前导,四抬或八抬彩绸、绣球等装饰一新的花轿一顶随后,鼓乐手〈长号、唢呐、云锣、竹笛等〉吹吹打打,以媒人和娶亲奶奶〈必须是公婆、丈夫、儿女齐全 者〉等为主的娶亲队伍,拿上各种礼品,及给新娘的面纱、彩 花、上轿衣等浩浩荡荡直奔新娘家而去。
到新娘家门时,只见大门紧闭,不见人影。这时娶亲的队伍燃放鞭炮,高声叫门,使劲吹打乐器,如此三奏,始闻门内应声曰:“门锁着哩,钥匙寻不着呗 ”。娶亲者会意,即从门缝中塞进一个红纸包,说:“钥匙在这里哪”。如此这般,相互调笑戏谑一番,多塞几个红包谓之“开门钱”, 方才落锁开 门。这时娘家人在大门内摆着一个条桌当路障,严阵以待。桌子两边有身强力壮的年轻人手执酒壶酒杯,给娶亲者一一强行敬酒四大盅,谓之“拦门盅”。谁不吃此酒休想入内。以上可视为“抢婚”和“防抢婚”的遗迹吧。
娶亲队伍来到女家后,先由冰翁大人将男家送去的礼物、 衣服、饰物等一一置于房内的供桌上,奏乐,焚香,燃灯,叩拜如仪后,女家的“职客”即请男客娶亲者入席,先吃油包、枣茶,再吃八盘〈或六碗〉酒菜,谓之“上马席”。 席间给娶亲者每人赠红包一份。
新妇梳妆就绪,身佩日月宝镜〈大小铜镜两面,用红绳串系在镜背面的柄眼上,置前后心间。大镜为日,在背,象阳小镜为月,在胸,象阴〉。穿大红袍子,名曰“优衣”〈是借用正月耍社火时胖婆娘的外袍〉,头顶红手帕,名曰“ 经袱 子”〈是阴阳先生包裹经书用的包袱,用以避邪云云〉,怀抱“宝瓶” 〈内装粮食、小钱币等的瓷花瓶〉,在“送亲奶奶”( 亦要家全人全如娶亲奶奶者〉等人的簇拥下,坐一下鞍子或“财斗”〈为一木制四方斗,中置粮食〉表示平平安安,招财进宝等意。“娶亲奶奶”还要向娘家人要一对内装大米、红 枣,外封红纸,用红线扎串在一起的细瓷宫碗,谓之“讨饭碗子”, 表示新娘到婆家后,丰衣足食,不愁吃穿。在新娘离开 闺房的同时,由新娘家男性亲人一名〈或新娘自己〉手拿一把大红筷子,随意由闺房门外撒向门内,有人以为是取“快生贵子”之意。接着由新娘的哥哥或舅父将新娘从床上抱至大门 外花轿内,轿内同时还坐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谓之“压轿娃” 。这时只闻新娘大放悲声,哭泣起来,呜呜咽咽直到男家大门,方始收泪。
〔婚礼〕新娘花轿到门,男家登时鸣放鞭炮,在院子内点 燃“松篷”〈用松木条垒成井字形而点燃的篝火〉,灯烛齐 辉,鼓乐高奏。新娘由新郎相伴,娶送亲奶奶簇拥扶持,通过红毡〈由两三条红毡倒换而行〉,从大门轻移莲步,行至“花 堂” 一一“婚礼堂”。堂内供桌上有大红纸书写的“红鸾天禧神之位”的牌位,两侧大红蜡烛一对焰光闪闪,香炉中轻烟袅袅,果碗筒子中干鲜果子等供品累累,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
这时由“赞礼”〈即司仪〉一人〈谙熟悉礼仪的人担任〉主持婚礼的进程。按青海东部农业区各县的规矩,由赞礼者唱道“……三份钱马九炷香,夫妻双双拜花堂。一拜天,二拜地 ,三拜地方神灵,四拜列祖列宗,五拜父母大恩,夫妻双双同 拜:鸳鸯对舞,白头偕老”。“儿成对,女成双,梧桐树上落凤凰。今年二人拜花堂,来年生个探花郎”。新人根据赞礼者的领唱内容叩拜如仪,就算完成了一件“人生大事”。
〔抢入洞房〕婚礼之后是入洞房。婚礼刚毕,由男女两家娶送亲者中事先选好的一些壮小伙子,分别簇拥甚至抱起新人“抢入洞房”、“抢上床头”, 更有甚者有的新郎官为了“捷足先登”匆忙中将自己的新鞋脱下,抢先摔向床头,表示业己先登之意。所谓“新人上床,先到为强”,认为谁先进房上床谁在生活中将是强者,话虽如比,一般在男尊女卑的社会风气 下,十有八九是新郎占先,新娘最多和新郎“同时到达”, 就已经是占“上风头”了。还有的地方习俗是新郎站在新房炕上 执竹弓竹箭,向洞房门口射上三箭,意在驱邪云云。
〔禳床闹床〕新人送入洞房,由新郎揭去新娘盖头的红帕。在送亲奶奶的引导下,新人行“合琶”之礼,用黄杨木时两个,柄系红线,注以家酿的青裸酩酸美酒,放在小盘内 ,让新人当头对面,不用手只用口交换着同饮,语之“吃交杯盏 儿”。按青海东部地区习惯,还要行“攘〈 Rang 53 〉床”活 动。由一位男性老汉或两青年跳到新人的炕上,手拿两个“油包儿”, 边以底儿相对敲击节拍,边以脚踏歌道:“我老汉上炕踩四脚,踩着新人们儿女多。我攘的床儿四四方,把新人坐到床中央,左转三转,踏的百病消散,右转三转,踏的牛羊满 圈。双脚踏在象牙床,踏得白虎离了床……”接着是“撤帐”, 抛撒之物有枣儿、核桃、糖果、铜钱等,亦可由穰床人担任,先给新人手中左手握给两枚枣儿,右手握给两枚核桃。边撒边唱:“双双核桃双双枣,养下娃娃满炕跑。双核桃单枣 儿,养下杂娃是杂保儿,单核桃双枣儿,养下姑娘了叫巧儿……这时看热闹的大人小孩纷纷俯地拣拾撒物:民俗以为得枣者得男〈女孩子拾得者象征得婿〉,得核桃者得女〈男孩子拾得者象征得媳〉,得糖者幸福,得钱者发财。
傍晚时分,娘家人席散客去。婆家人以男性青年为主,进 行“闹房”活动,有叫新娘“夹〈读 J ian〉针”〈碟中置绣花针数枚请新娘以筷子夹起,实际上很难做到〉、给新郎“点烟”〈新娘用嘴横含纸烟一头点火,一头让新郎吸〉、新郎新娘“吃悬果”〈绳系果蒂而下悬,要求新人不用手握而食之〉 ,“ 采花”〈闹房者将一枚绢花插到“仰尘”上,并由新郎新娘边表演边对词曰 : 梁上一朵花,妹妹要采它,花高够不着,请哥哥抱一抱〉等节目。戏谑调笑不一而足,谓之“三天 没大小 ”。
夜阑人静,在送亲奶奶的呵护下,将闹房者驱之门外,新人掩户就寝。西宁地区习惯,就寝前还由娘家人送来面食给新人吃,谓之“吃铺床面”。这时顽皮的年轻人,常用舌头舔破窗纸,向新房内偷偷窥视,还说些戏谑的俚句,如“ 墙上挂了 个箩儿,新娘揣了个猫儿”等等,谓之“禳〈读如 Nan53 〉床”。 “禳” 之不足,更有在窗根、门外终夜伏听者,谓之“听床 ”, 将所听到的内容,在次日绘声绘色地在同辈人中散布,作为戏谑新人之笑柄。
〔抬针线 抬上汤〕婚礼当天,热诚招待娘家客人。由新郎亲自登门邀请岳父母全家及其主要亲友,而且要“三请”以见其诚,中上人家还备上轿车请客,以示其敬。娘家宾客来到时,婆家职客也用“拦门盅”迎接。然后请客人先吃油包、馓子、点心,喝枣儿奶茶,谓之“喝下马茶”, 简称“喝下茶”。喝毕“下茶”, 在院内摆上几条方桌,桌上铺以红毡,由娘家人当众打开陪嫁的箱锁,将一切陪嫁之物,特别是衣服、枕头、鞋袜〈均手工缝制〉等,一一陈列其上,以花色鲜艳、款式新颖、做工精细为佳,以受到宾客称赞为荣,是谓 之“摆针线”。 接着娘家人给新郎送上一顶礼帽,一双新鞋 袜,一套新衣服,让新郎穿上,谓之“冠戴”;有的人家还给 上学的新郎赠送笔墨文具,以资鼓励,新郎向娘家的贵宾行礼致谢。除给新郎“冠戴”外,还要由娘家人给婆家公婆、兄嫂、弟妹及伯叔舅父等己亲和冰翁大人等分送衣服、鞋袜、枕头、手巾等物,谓之“抬针线”。如给小姑抬针线时,司仪者唱:“送给小姑礼太轻,小小针扎做人情,平常带在内衣用 ,甭向女眷说真情”。抬完针线,乐都等地由新郎的父兄用木盘盛上“ 油包儿” 、铜钱、核桃、枣儿等,上盖红纸,倒入陪嫁 箱内,是谓“装箱”, 以示祝福。因宁则由婆婆向箱内倒钱币等物,父兄不倒。装箱毕,请娘家客人入席。由男方父兄辈向 娘家亲友轮番把盏,频频敬酒致意,由新人行礼敬酒,由职客开拳拇战,务必使娘家人酒醉饭饱而后己。席间要由娘家人给 厨师敬酒酬劳,送上新毛巾一条,上放红纸钱包一个,谓之“抬上汤 " 或 “谢厨长 ”, 并致词礼赞,其略曰:“厨长厨长 ,手艺高强,切得又薄,炒得又香。汉三杰闯香下马,周八士知味入房。一条毛巾擦个汗,几元薄礼谢厨长。”娘家人吃罢席,请来公婆,敬酒致意,并述说以下意思:“我们的姑娘长得丑,甭笑话 ;针线茶饭没学下,指教着;嘴秃言短不会说,担待着;手心手背都是肉,痛爱着。”并给姑娘再三教导:尊敬公婆,敬事夫君,爱护幼小,和顺妯娌等等,以上谓之“交 人”, 亦谓之给姑娘“栽扎”〈嘱咐之意〉。娘母在述说时 ,往往涕泪滂沱,新娘则呜咽悲侧,拳拳之情,闻之酸鼻。酒阑客将去,主人早在门口设下“拦门盅”敬酒如客来时。男家主 人将娘家客人恭恭敬敬送到门外,按东部农业区乐都等地习惯,客人上马行一二百米后勒马返回再次辞别,这时男家敬大 碗酒,如是者三,谓之“饮回马酒”,边行边唱,依依惜别 ,举手劳劳而去。
〔闹公婆〕婚礼后的第二三日招待男方自家的客人,西宁等地习俗,在席间酒酣耳热之际,由三五好友,采取突然袭击 的方式,将公公捉住,给公公头戴一顶破草帽,谓之“闪花草帽扇火扇”, 腰缠草绳一根,斜插火铲一柄,并用锅底黑色炭灰〈俗叫锅墨子〉调以青油,涂在公公脸上,谓之 “打扮火爷”。 这种哑谜式的戏谑,大约和西宁方言中的“烧火”、“扒灰”等词语有关。因此,此一戏谑活动要绝对禁止在娘家人的面前进行。与此同时,给婆婆耳朵上要挂上红辣椒,谓之“ 歪辣婆婆”,或背给一 对牛角,谓之“牛角婆婆”。青海乐都有的地方,还给公婆倒骑毛驴,出戏闹者簇拥着到村庄内“”一 番。西宁等地,则将公婆,特别是经过“打扮”后的公公,在一张方桌上面放上凳子,令其高坐于上,由新媳妇行礼敬酒,当面大声呼叫 " 爹爹”、“大大 ”, 谓之“ 认公爹”;公公则要给新媳妇赏钱,谓之“见面钱”等等。
〔盟洗礼〕西宁习俗,婚后第一个清晨,由小姑儿端上一个盛有温水的新脸盆,水中放入银铺子一对,核桃、枣儿、铜钱等物送到新房,供新人盥洗。新娘则以红纸包或小礼品送给小姑答谢。有能耐的新郎,还给新娘画眉、簪花,很有点“画 眉深浅入时无”的古风。
〔下厨房〕婚后第三日或第四日,由新妇到厨房做一顿长面饭,并亲手端给公婆、长辈、新郎等人,谓之“下厨房”。 多数地方则由妯娌代庖,拼好案面,新妇只用菜刀切好即可。
因宁有的人家新妇下厨房则要到第八天或第九天,第八天者谓 之“霸家鬼儿”——意即持家有方,财源茂盛;第九天者谓之“久吉溜儿” 一一意即聪明可人,尽如人意。如此讲究,颇有悖于“三日入厨下”的古礼了。郊区、农村习俗,给新妇怀抱 内盛白面的面升子一个,背柴火一小捆,肩挑清水一扭,在众 妇女扶持下,从院中走到厨房,亦谓之“下厨房”。
〔回门〕婚后第四日或第六日,由娘家设宴招待公婆、新人。男方客人,是日清晨即行,以早去为敬。新媳妇则是婚后 首次返家,故谓之“回门”。当晚男家客人包括新妇全部返回。过蜜月期间,新妇回娘家小住,谓之“坐洞月”只能住 五或七天,谓之“坐单不坐双”;再过一个月,由娘家人派人 来邀请新娘正式坐娘家,时间可长达一二十天,谓之” 坐头回娘家”
〔招女婿〕男方无财力娶妇,或女家有女无男,则由媒人 从中说合,由男子到女家结婚,谓之“ 招女婿”。 女婿即成为女方家庭的成员,所生儿女均以女方家的姓氏命名。
〔童养媳〕旧时贫穷人家,特别是多女孩无力抚养者,常经人说合,送给男家当童养媳,男家只以微薄礼物送给女家。童养媳往往小者五六岁,大者十一二岁。如遇公婆凶悍,常遭打骂虐待,苦不堪言。亦有一种贫穷家庭,因缺乏劳力,常为 十一二岁的小男孩,娶来十七八岁的姑娘当媳妇,实际上“尕女婿”只知玩耍不懂人事,新媳妇只当苦力使用,精神上甚是痛苦。民间一小词唱道 : 一个大姐才十七,四年没见二十一,嫁给了女婿娃娃才十岁,不多不少大十一,小俩口儿去抬水,一头高来一头低…… " 其中对大媳妇尕女婿的描写即指此。
〔换门亲〕男女双方家庭均因贫穷而无力为儿女完婚者 ,经媒人说合,双方家长商定,各以女儿嫁给对方男孩为妾,谓之“换门亲”。这种喜事,彩礼、待客等一切礼仪从简,但多有感情不和,发生悲剧者。
〔寡妇再嫁〕旧时封建礼教约束,妇女丧夫,以不再嫁人为贵,谓之“守节 ”, 颇受世人尊重。而寡妇再醮,颇为世人所轻。故寡妇再嫁,虽为喜事,但不坐花轿,而以骡马迎娶 ,时间往往安排在腊月二十四日送灶以后至除夕之日天黑进行 ,不奏鼓乐,不放鞭炮,不请宾客,一切礼仪从简,只是静悄悄地进行而已。民咨认为:这段时间灶神上天述职,各方神灵亦未降凡,偷偷添个人儿,最为适宜。
二、生育寿诞
〔求儿女〕旧时人们常以“儿孙满堂” 、 “四世、五世同堂” 、“多子多福” 、“早来的儿女早得济”, 为人生、家庭 的幸福观,再加上“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的儒家思想的影响,对所谓子嗣问题,视为人生头等大事。如果某人由于种种 原因,没有儿子,不但家族内视为不幸,就是社会的,也视为不祥。更有甚者以为此人必是前世 “ 积德”太少,因此断绝了子嗣,还有些因果报应之说,故而凡无子女特别是没有儿子者,精神负担特重,一定要千方百计,养上一二个儿子,当 然是儿子越多越好。世代相传,更替不衰,成为一条不成文的 定论,变成了一条看不见的锁链。但旧时妇女多妇科疾病,不生育者颇多,或生育者多存活者少,故而也加重了妇女的精神负担。妇女如生了儿子或多胎生儿,则家庭地位立即提高,反之,家庭地位要走下坡路,因为旧时把生不生男孩儿全部责任推给女方承担,因此妇女蒙受的精神压力更为严重,因而广求 子嗣,就成为妇女的一项天经地义孜孜以求的大事,加上青海汉族土著妇女昔日也是泛神论者,因此举凡王母娘娘、九天玄女娘娘、碧霞元君娘娘、百子娘娘、子孙娘娘、送子观音等均 在崇拜之列。大通元朔山、乐都老爷山、西宁的土楼山、香水 园都有百〈或娘娘庙内的百〉或老虎洞等,均是求子 妇女必拜必祷之处。求子妇女在拜祷时,焚烧香表,献上面桃 ,跪拜祝告之后,或从娘娘的神幡上解下香包儿一枚,或从老虎 洞中摸出小儿鞋子一只等,认为是得子的信物,待以后生下小孩,则加倍奉还,以示还愿。
〔接生〕旧时接生均系土法助产,一般由有经验的老太太担任,俗呼为“老娘婆”。由于操作不科学,消毒不严密,新生儿极易感染破伤风,俗呼为“四六风”即出生4~6天而死亡,遇到难产则由丈夫提一桶清水登梯上到产房之上泼下,水沿着屋檐雨水漕——漏瓦槽儿淌下,屋上的人边泼边问“下(ha)来了没(mang)?”屋内的人拖长声音回答:“下来了,下来了!”大概由于产妇闻声而使其精神松驰的缘故,常见此法奏效的情况,因此相率遵从此法。有的地方,如胎盘久不下来,则用锅盖在产妇头上压在百会穴部位作旋转动作,据说亦有效果。对于脐带保留的长短,民间有一种说法:“脐带长,尿脬大”意即小儿不随便尿床云云,故保留较长的脐带。不知有无科学概据,存之以待识者。孩子生下以后,丈夫要点灯焚香化表,叩拜天地祖宗,以示感谢之意。
〔坐月〕产妇俗称为“月婆子”。在一月内要实行忌口,不让吃葱韭亥(Hai)蒜、荤腥(肉类),也不让吃盐。不让吃盐。还有一个说法,“月婆吃了盐,裤裆尿不干”,即产妇会患失禁的病。以上禁忌,似无任何科学根据。食盐只要不过旦,也不会发生什么问题的。在这些条条框框的禁忌之中,产妇坐月,只能以小米红枣稀饭、曲连(一种加有青油、鸡蛋的圆圈形的馍馍)等为食,这种禁盐、禁动物蛋白,再加上不见阳光的做法,使 坐月如同坐禁闭,绝大多数“月婆子”出月时面容苍白,身体虚弱,腰膝酸软,行步艰难难。
坐月时有些地方还有让产妇饮童便的习惯。从产后第二日起,清晨空腹,给产妇饮以10岁以内男孩的一杯,家境较好者,还要放些红糖矫味,这样连服30-100天。据说有止血、化瘀、消肿、止痛、复宫、安神等多种功效。
〔打遮肚子〕“打遮”是青海方言,有清扫、、使清爽整之意,所谓“打遮肚子”则特指“月婆子”坐月期满,由家人割上“牙猪”(公猪)肉半斤,白水煮熟后,先将肉捞出,用肉汤让“月婆子”洗脸洗手,据说此法可将手脸等皮肤上的脏物及皮屑等清除殆尽;然后再将煮好的猪肉,切下两小块,不放任何佐料,让“月婆子”吃下(据说难以下咽),估计有轻泻作用,谓之“打遮肚子”。经过如此“打遮”了以后,产妇有解除“忌口”之禁,可以吃“荤腥”(各种肉类及葱蒜等)了。
〔洗三〕生孩子的第三天,对婴儿进行一次。时仍请接生员——俗呼“老娘婆”操持。用一个新陶盆,内盛用花椒、地椒、蕲艾等熬温水,水中放上核桃、枣儿、铜钱等,洗前由青年妇女抢先摸取之,摸取者以为是得子女、发财之兆。“老娘婆”用棉花蘸盆中之水,从婴儿的脸、头、颈、身、四肢等处由上向下,进行,谓之“洗三”。这天,外婆家要送去米、糖、枣、曲连以及小儿的衣服等。
〔百家锁 百衲衣〕旧时生下男孩,畏其不寿,要从亲友处讨些碎铁,请铁匠打制成一条长达30厘米的铁链及铁锁(2x1x0.8厘米)一枚,谓之“百家锁儿”,在“洗三”之日,套在脖子上,意在将其生命锁牢,不使夭折,直到自行贳(yi)断,或在13岁第一个本命年时方才卸直来。还从亲友处讨些各色碎布,拼缝成一件五颜六色的上衣,谓之“百衲衣”,意为此衣是依照和尚的衲衣那样,从“百家”化缘得来,婴儿穿上它,也就意味着皈依佛门,佛爷自然会予以庇佑,使之百病消散,长命百岁。
〔留胎毛 穿耳眼〕对于“头寿儿”(即第一胎所生者)尤其男婴,或者是前此经多胎生养而常夭折者,如遇生下男婴,则特别宝贵,必定将头上胎发留下不剃,谓之“留胎毛”。并梳成一条倒向左边的辫子,直到13岁即第一个本命年时,方才剃去。剃下的胎毛用红绳扎住,保存下业。并给这个小男孩的左耳垂上穿刺一个小洞,谓之“穿耳朵眼”,戴给一枚饰有微型银锁的小银耳环。留发蓄辫,穿耳饰环,很明显要将男孩妆扮成女孩孩儿模样。民俗以为,如此打扮一番后,鬼神会将男孩妆扮成女孩模样。民俗以为,如此打扮以一番后,鬼神会将男孩以“丫头”(女孩)视之,不再降灾、布疾,这样“男孩儿”反而容易存活下来。
〔出月〕新生儿满一个月,即可抱出“月房”。是日清晨由一位年长妇女抱上婴儿,先到上房,再到厢房、灶房、厕所转上一圈,表示婴儿认识环境 ,亦有与各方位神灵见面,祈保平安之意。农村中还要将婴儿放到马槽中,让小睡一会,民间相传,小婴儿犹如小马小骡,很像“小贱”的小畜牲 ,而越是下贱的动物,越易存活,生活得也越“皮实”(顽皮结实)云云;亦有祝愿小婴儿如骡马一样健壮之意。这天还要给婴儿剃头,只将头顶的头发留下不剃,剃下的头发用红布包好,保存起来。
〔过百岁〕生子 100 天,设宴招待亲友,谓之“过百岁儿”。婴儿这时已可以拥被而坐了,俗语说:“百岁儿过,围围儿坐”。
〔抓周〕小儿一周岁,要设宴庆贺,这时小儿已经能扶持学走路。俗语说:三翻(即三月会翻身)六月(六个月会坐)九爬扑(九个月会爬行),十二十个月载娃舞(周岁时摇摇晃晃像跳舞的样子走路)。这天在炕上或地上铺一条红毡,上面放上毛笔、书籍、算盘、尺子、馍馍等,让小儿随意抓之,谓之“抓周”,以预卜生平能干何种事业。如抓上毛笔、书籍,则曰:“念书人”;抓上馍馍则曰:“庄稼人”;抓上尺子则曰:“裁缝”;抓上算盘则曰:“买卖人”去云云。
〔剁麻筋〕小儿刚学走路时,则请一老年妇女,手持切刀,在小儿两腿之间,向地上剁去,边剁边问:“麻筋剁断了没?”众答:“剁断了”,如此三四次,即告结束,谓之“剁麻筋”。民俗认为,人死时用红绳绊住双脚,故“转生”来的小儿,亦有看不见的“麻筋”,束缚着双脚,故小儿行走不便,现在剁断这个羁绊,小儿步履自然稳健了。
〔保存〕旧时婴儿的死亡率极高,故小男孩在一岁左右时,就请神佛保佑。青海土著汉族是泛神信仰者,故请“保”诸神多种多样,如菩萨、山神、灶君、无量、吕祖等,相应给男孩还要起一个神佑名字,如菩萨保、山神保、灶君保、无量保等。小女孩则经神求保之后,可起名为“某某存”,如菩萨存,观音存、灶存子等。汉族中也有信仰藏传佛教者,则求强巴、丹欠等佛保佑,谓之强巴保、丹欠保云云。保时由父母携带小孩,拿上香表、馒头、钱币等礼物,到神佛前跪拜祝愿,祈求保佑即可,每年到寺庙随喜布施,大约到12周岁时,方才结束。
〔赎身〕婴儿由神佛保之后,虽然在家生活,但从名义上说,已经扳依佛门,实际上和出家人一样了。到13岁第一个本命年时,要请来和尚道士到家中念经、点灯、以财物还愿布施,这样才能从认识上“还俗”回家,故谓之“赎身”,有从寺院中赎买回来之意。亦有在13岁时,到寺庙行礼,布施,以“赎身”。
〔夭折〕旧时由于生活水平低下,医药卫生条件极差,故婴儿死亡率甚高,民间称之为“夭折”了或“折 (shai 〉耗掉了”。夭折的小孩,只穿随身衣服,请来进城积肥的农民,用麦草卷起尸体,到郊外浅埋了事。民间以为这种薄验浅埋的作法,可以使殇者早早脱胎转生,有时求孕的妇女,请人偷偷到郊外拾拣殇者的衣服碎片带回家中,保存起来,希望殇者早日转生投胎自己腹内。笔者幼时,曾殇夭一弟,约半年后,母亲使人如法暗取碎衣,回来一看,竟是殇弟之旧物,既恸且喜,以为是殇弟仍按自己娘胎之兆。这种无知的巧合本不 为训,但后来母亲真的又坐下了我现在这位弟弟,在家内就成为轶事了。
〔庆寿诞〕旧时习俗,男子 50 岁生自谓之“五十大寿”, 但如果父母健在,则不能做寿。对于“六十大寿 ” 比较重视 ,认为“人生六十花甲子 ”, 按青海汉族旧俗,以为是“一圈儿转圆了”, 故要隆重庆祝一番。但庆寿又忌讳“本命年”, 故 在 59 岁的生日那天,提前过六十大寿。祝寿时亲友们一般送来寿桃〈用面蒸成桃形馍〉 9 个、寿面 ( 用红纸打一箍〉 4 把、 寿酒两瓶为贺。女儿女婿则除上述礼物外,还要加送寿幛、 衣料、鞋帽等,以示尊敬。渔中县多巴村一带寿仪的进行是在拜寿时院中点燃松篷,鸣放鞭炮,由、“寿星”的舅父或姑表兄弟给 “寿星”披红〈用 1 丈 8 尺红绸,结成绣球,斜披于肩上〉,然后先由“寿星”本人给祖先、父母牌位行跪拜礼,以谢养育之恩,次向长辈行礼以谢关怀之意。最后接受晚辈的叩拜。 叩拜以后,要点燃“寿灯”。所谓“寿灯”就是从寺庙中借来 给神佛供桌上点燃的陶质或铜质灯儿,按 36 洞天 ,72 福地,共 108 盏灯之数摆在一张圆桌上。具体摆布是:天圆〈一周 52 盏〉 地方〈将因用 24 盏灯十字切开,〉 ,4 个象限〈每个象限中有8 盏灯〉共祝八福长寿。此外,在夭地中央,亦即圆心部位放一盏大铜灯,谓之“本命灯”。“本命灯”由“寿星爷”亲自点燃,其余由亲友及家中诸人点燃,所点燃的灯,以看谁点的灯结的灯花最大,照的时间最长为佳。点寿灯岁后,入席饮酒,给“寿星爷 ”要敬八杯酒,取八福长寿之意。
〔寿材〕旧时,年过五旬,人们在生前即张罗给自己做一 副像样的棺材,谓之“做寿材”, 俗谓之“盖大房”。挑选松、 柏、柳等木料,请来手艺高明的“ 掌尺”〈木工中的技艺精湛者〉,选择闰年闰月、黄道吉日,开斧造材。造材中选择木料的讲究是“铁盖铜帮豆腐底”, 即以柏木为盖,松木为帮,薄薄的柳木板为底。其意在于“速朽”, 早日化土,早日超生。
寿材的木工做好后,还要请漆画的高手油画装饰一番,材 头画上一进两院或三院的院落房屋,门旁有金童玉女,楹联常 书:“有花有酒春常在,无月无灯夜自明 " 之句,横额为 “五世其昌”。材盖上书“ 乾元亨利贞” ( 男性〉或 “坤柔顺利 贞”〈女性〉五字,写在直径约 15 、 16 厘米的圆圈内。材帮则 绘以龙〈男性〉风〈女性〉或书八个寿字,谓之“八寿团”。材脚则绘上莲花、云纹。有的人在材盖下,还要加盖一薄木板,上绘 “北斗七星 ”, 谓之“七星盖”。
寿材既成,众亲友前来祝贺,谓之“贺寿材”。老人穿上 寿衣〈又名老衣〉,接受儿孙亲友的拜贺,设酒宴招待亲友。
三、丧葬祭奠
〔喜丧泪丧〕青海土著汉族将丧事分为喜丧与泪丧两 种,操办的方式也大不一样。历谓喜丧,即指老人年过六旬 ,家事己成,有儿有女,无牵无挂而去者。亲友在吊唁时,哀而不悲,既悼且贺。僧道诵经,超度亡灵,比较起来要大操大办 一番,例如要设酒宴待客,可猜拳行令。在送灵前夕,请平弦 好家,唱曲儿“送行”。给孙儿的孝帽上缀上红布一小块,给重孙的孝帽红布上再放一小块绿布,谓之“ 披红带绿,福寿全归 ” 。
泪丧则指英年早逝,事业未成,甚至上有父母,下有年幼儿女,其死亡犹如梁摧柱折,给家中带来极严重的后果者。亲友在吊唁时既悲且哀,奠仪尽量从厚,含慰问周济之意,丧事不事声张,不大操大办,不饮酒吃席,整个过程是在极其悲怆 的气氛中进行的。
〔探病〕家中老人患病时必设法多方求医,进行治疗。如久治不愈者,谓之 “老病”。凡是老病,必定邀请老人的娘家、 外家〈,俗谓之“骨头的主儿 ” 〉及主要亲友前来探视,带上老人平时喜食之物,尽量让老人吃,并温语宽慰,甚至轮流守 护。总之,要使临终的老人最后享有一次人间的温情。对于老病患者,如子女给主要亲友隐情不报,以致未来探病,则要受到谴责,在丧事期间还要受到严厉的责罚。
〔倒头祭〕亡人断气后,急在口中含以珊湖、珍珠、金银 饰物、冰糖、茶叶〈贫穷人家,没有金银珠宝,只好放点茶 叶〉等,谓之 “含宝 ”, 然后请一有经验的中年亲属或孝子亲自给亡人穿好衣服,用一根红绸〈布〉带子系在亡人腰中由两人提起,头脚各有人抬起,放在堂屋正中,脸上盖以“蒙目巾”,在用木板临时搭的床上,头外脚内仰面挺放,谓之 “寿终正寝”〈妇女则谓之“内寝” 〉。这时赶快蒸好一副面桃或馒头,献在祭桌上,谓之“倒头献子”;并献上两碗米饭,中间直插一双用白纸裹糊的筷手,谓之“倒头饭”;供桌下面置一供烧纸 接灰用的陶盆,谓之“烧纸盆盆”, 点灯、烧香、化表、烧纸钱,谓之“烧黄昏纸”。这些算是对亡人的初步祭奠。
〔报丧〕丧事之家,请来亲友中的若干人为职客,其中一 人任“丧官”, 负责指挥安排,第一件事是对外报丧,报丧分“口头”或“下白帖” 两种形式。一般在农村,中下人家均要 由孝子在职、客陪同下,用口头形式,给主要亲友,特别是死者 的 “娘家”、“外家”, 亲自报丧。报丧者不得进入大门,先由职客敲门呼叫,孝子向大门跪伏在地,职客代向被邀家人略述亡人死亡时辰,及祭奠日期等,邀请吊唁。孝子叩首不揭而 起,告辞而去。书面形式是用白纸书写“ 白帖子 ”, 其略曰:“敬讣哀告者。家严〈慈〉某公〈太君〉于某月日不幸逝世,享年若干岁,某等待奉无状,百身莫赎。兹拟于某月日将安窀穸,先期某日敬设家奠。伏祈莅临,葛胜衔感。孤〈哀〉子某某泣血稽颖” 。亦有的人家,在大门口竖一面白纸黑字的“丧牌 ”, 其略曰:“不孝男某某,罪孽深重,不自殒灭,祸延先考〈姚〉某某,于某年某月某日某时寿终正寝 (内寝〉,享年若干。定于某日起吊唁、家祭。不孝男某某泣血稽颖” 。
〔破孝〕一般老人在病中时,就由家人事先买好白布一二 匹,待老人去世的次日凌晨,就将自布撕分成约 9 × 18 寸〈含有长久之意〉的白布巾供人们佩带,谓之“破孝”。子女及儿 媳、女婿等则要穿孝衫、戴褡头,长子则要戴麻孝一一戴麻 冠、穿麻鞋、扎麻带、背麻绳,麻绳是用约 3 厘米直径的粗绳 ,结成井字形,井字形绳下是一张粗麻纸,上书“欲报之德 昊天罔极” 八个大字,背在背上。以上子女及亲人穿戴孝服谓之“成孝”。凡是家人穿孝服,亲戚或孝巾者谓之“满孝”;凡是给前来祭奠的亲友送孝巾者谓之“见祭而孝”:凡是泪丧之家,只由子女戴孝,而其他家人、亲友不戴孝者谓之“家内孝” 或“ 不出门孝”。
〔祭奠〕一般丧事设祭 1~3 日,最多有 5 日者。夏日则短 ,冬日则长。中等人家要请 2~4 名吹鼓手〈演奏琐呐、云锣等乐器〉,坐于庭院对大门口的一隅。凡是吊唁者入门,即由吹鼓手奏乐,丧官职客前趋迎接。吊唁者一般是“盒儿祭祀”一份〈猪肉 1~2 斤,烧纸香表,礼盒一个内装 8 样干果〉;己亲厚 友可再加挽幛一副〈上书“驾鹤西归” 、“音容宛在”等字〉、馒头一副〈每个约半斤重,共 12 个〉;女婿女儿还要以“金银 斗”、“童男女 ”献祭。
吊唁者到灵前献上祭品,焚香化衰,跪拜致祭,其时孝子孝女等则哭泣致哀,祭毕哭止。由职客引吊者入席,每客大肉 粉汤若一碗、米饭一碗、酸汤一碗,俗谓之“汤米三碗”;亦有以“六碗 ”、“八盘”待客者,均视丧家家境而定。席间 由丧官引孝子拉一丧杖,垂首躬身至吊客前行礼一一跪地叩首而不揖拜,吊客则报以一揖而已。
在祭奠的最后一日,还要举行一次家内亲人为主的祭祀活动,谓之“家祭”。家祭时,除焚香化表,跪拜如仪之外,还 要读“ 祭文”, 祭文的内容,由致祭者的身分不同而异,大致是颂扬亡者功德,表示。
〔僧门两道〕在吊唁祭奠期间,中等以上人家,还要请和尚、道士等击磐、摇铃、鸣鼓钹、敲木鱼而念诵经卷,以超度亡灵。凡是既请和尚又请道士者,俗谓之“僧门两道”〈按语义,应是‘僧道两门 ’, 但青海方言皆称‘僧门两道’ 〉。个 别富裕人家,如兼信藏传佛教者,还请念藏经,就变成“僧门三道”了。诵经期间道士还在院内竖起经幡,诵 3 日者 竖 3 杆经幡 ,5 日者 5 杆经幡。经幡为伞形缨络或用黄表做成 长条的纸旗,垂于数丈的高杆之上。
〔铭旌〕一般喜丧之家,还要用约 66 厘米宽、 231 厘米的红布,用金粉在上面书写亡人一生的主要功德,在院中央高悬于八九米的木杆上,以供吊唁者瞻仰,俗谓之“ 树铭旌” 。其格式大致如下〈以农民为例〉:恭铭〈上款〉大德望某某公讳某某字某某生平务农有功教子有方寿享几十有几不幸身患某病寿 终正寝骑鲸仙逝〈正中书正文。所表彰的功德,视本人生平中 协主要事迹而异。〉某某沐手敬书枢前树铭〈下款〉。
〔行香〕在祭奠期间,还有一次“招魂 ”活动,谓之“摄 招 ”, 即古人所谓“ 魂兮归来”之仪式。约于傍晚时分,从家发,执事手执挽幛,祭品前导,接着自两人各提香灯一盏〈八角式吊灯状,每角下垂点燃的线香一把,顶端有一木 柄〉;又两人抬香案〈长条桌〉一个,其上有香炉、蜡烛等物;香案之后为纸糊的“灵轿”一顶,内供亡人的木制神主或亡人遗像;“灵轿”由两 人或四人抬好,其前用一匹白布牵引,谓之“桥布”,“桥布”实为执绋之物,执绋者最前面是孙子,次女婿,最后靠“灵轿”者为儿子,均将“桥布”置于右肩之上,双手持布,如拉纤之状挽而前进。亲属、亲友等均佩带孝巾随行在“灵轿”之后,僧、道等随行击钹、摇铃,念念有词,唢呐、云锣演奏哀乐。整个“摄招”的队伍因持香案、香烛前进,故行动极其缓慢,民间将此行动称之谓“行香”(故西宁方言中将行动迟缓者讥谓“行香者”)。“行香”一般至隍庙或通衢大街、空旷之处,诵经致祭,招唤亡灵,跪拜如仪后返回。
〔发引〕送灵柩安葬,谓之“发引”。发引前一日的下午,将亡人遗体放入棺中,并请娘外家己亲,临棺查看一番:鞋帽是否齐全、衣服是否够件数(一般要穿5~7件)等等,谓之“亲视含殓”,然后用木楔将棺盖钉好,谓之“盖棺论定”。发引前夕,如果是喜丧,要请“平弦”好家,演奏亡者生前喜欢的曲调,为这“送行”。“送行”之际,由道士、僧人诵经,并祝告致祭,祭后,还由亲人将亡人灵枢的大头儿(即棺材的头部)轻轻抬起放下三次,谓之“醒灵”。发引起灵的时辰,一般在凌晨三四点钟,扛房家(犹如今日的殡仪馆)抬棺,棺材头上放一盏用面捏制的大灯,芯粗油多,灯光明亮,谓之“长明灯”。用“桥布”执绋,以引魂幡、金银斗、冥舍、童男女等前导,吹鼓手奏乐,众亲友随行。到墓地后,略事休息,待朝晖初露光芒之际,将棺材徐徐放入墓穴,材脚放“宝瓶”主个,内装粮食、钱币、“十全大补汤”中药等。先由孝子铲土三锨入穴,谓之“孝子三锨土”,继由众人群起铲土入穴。有的地方还在墓穴中放杏树枝一株,谓之“梅花桩”,是防盗墓木刺的遗迹。最后堆起馒头状坟堆,谓之“坟骨堆”,安葬完毕。有的中上人家还要在坟前树石碑一块,上书亡人名讳,生卒年月及立碑人姓名等。
〔全三 周年〕墓葬的第三天,家人对新坟培土修整,进行祭奠,谓之“全三”。并用马粪煤末做成土坯状的“粪块”,在新坟旁过堆放点燃,谓之“煨火”,有为亡人以火为伴、驱寒取暖之意。“煨火”一般持续49日或100日。每7天祭奠一次,待7个7天谓之“尽七”,不再祭奠,直到“百日”才祭奠一次。一般亲属在是日解除孝服。待到次年忌日,隆重祭奠一次,旧谓之“小祥”,俗谓之“过头周年”,子女可以解除孝服,谓之“换孝”。旧时亦有儿子要戴三年孝的,旧谓之“大祥”,盖因奉行儒家“三年无改于为父之道,可谓孝矣”的信条所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