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回族:从城镇住宅到居室忌按人像

2018-01-2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36
转发:0
评论:0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回族:从城镇住宅到居室忌按人像,   城镇住宅一般为土木结构,屋顶呈稍前倾斜的平面,不挂瓦,而抹一层厚草泥,

    城镇住宅
  一般为土木结构,屋顶呈稍前倾斜的平面,不挂瓦,而抹一层厚草泥,以防雨漏。房屋前部装有一板到顶的板壁和双开门扇,两边设有木格花窗,糊纸挡风,通风采光。进门是堂屋,摆设方桌、条桌、椅子,墙壁饰以中文或阿文字画,是待客的地方。堂屋两边多以木雕花板或木板隔开 ,叫做“隔家”,内设热炕。整个建筑的格局呈四合院状,四周垒有围墙,留有大门、门道。按青海高原的地理环境,北房和东房日照时间长,故一般按正房标准修建、使用,厨房、储藏室一般修在西北角或东南角。土坯砌成的墙壁上,多抹一层细腻、平匀的黄土泥,结实光滑,经久不落。这种房屋多数是独门独户,亦有一进二院或一进三院的院落群,天井修有花园。
  有一种住宅叫“楼院”,因院内的一面或数面修有楼房而得名。楼房是二层楼,全用优质木料修成,其屋檐、板壁、门窗等部分镌刻有各种花卉、云龙等图案,楼梯在外,上下有廊。 40 年代初,一些豪门官吏开始修建府第,俗称“公馆”,公馆建筑既有中式平房楼房,又有“洋式楼”、“洋式房子”,还有花园、凉亭、长廊等,极其华丽。
乡村住宅
  绝大多数是四周筑有高墙的独居院落,俗称“庄廓”。一般内有居室、草房、牲口棚圈、厕所等,院内有空地者种菜种花。庄廓的大门是显示主人财力的象征。有能力者修砖大门,无财力者修土大门,择婚时讲究门当户对的“砖大门对砖大门,土大门对土大门”之喻,即来源于此。
  多数房屋是将屋梁、椽子担在四面土墙上修成的,叫“土担梁”的房子。有谚云:“靠上个大墙好盖房,大墙倒掉盖不起房”,说明了农村建房结构的特点,屋顶平坦,不挂砖瓦,只上了一层厚厚的房泥;屋檐设有流水槽,雨过水干,永不漏雨。屋内上方多摆设大型板柜,是储存面粉用的,窗子图案式样多数比较简单,有些地方的窗子外层还安有可以左右推拉或开关的护窗门,所有居室都设有热炕,以马粪、渣垡、麦衣子等煨炕取暖,锅头连炕形式的大炕则以灶火余热取暖。
砖雕
  作为建筑装饰艺术的砖雕,在青海回族的建筑艺术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这种装饰艺术,不但广泛应用在清真寺建筑中,也表现在民居建筑中的照壁、山墙、屋檐等装修上。砖雕的图案以各式花卉、琴棋书画、仙桃石榴、云月山水为主,凤凰麒麟、鹿羔喜鹊等吉祥动物图案,也偶尔出现在一些居室的外部装潢中。
建房习俗
  开工之前一般要请阿訇、亲友念“亥亭”,祈祷平安,告慰先人;其间有能力者还向清真寺或贫困者散“乜提”〈布施〉。上大梁时,请阿訇在纸〈或布、绸子〉上书写一段经文,用红布包到大梁中段,借以“利比利斯”〈魔鬼〉,祈求平安。有的地方受当地汉、藏风俗的影响,将少许五色粮食用布包好缚在屋梁,以求五谷丰登,有的人家以酵面少许置于大梁,以求发家致富。
  回族建房只选吉日〈主麻日〉开工,没有请阴阳看风水的习惯。习惯上对请来的工匠〈尤其是掌尺〉十分尊重,每日盛情款待,唯恐得罪他们后影响工程质量。
贺房  
  房屋修建竣工,搬迁全部完毕之后,亲朋好友们就要上门恭喜,叫“贺房”。贺房常带的礼物有茯茶、羊肉方子、红糖、白糖、冰糖、红枣乃至家什匾牌之类。房主视自己的财力,宰羊买肉或宰鸡盛情款待前来贺房的客人们。
居室忌挂人像
  青海回族特别热中于自己居室的装饰与设置以及家具摆设;但装饰品与摆设的范围仅限于与人体无关的山水画、花卉画、字画、花瓶等,特别忌讳把人和各种动物的雕塑像、画像陈列在桌子、悬挂在墙上。原因是,一般居室中常有礼拜、念经等活动,人像与动物画像摆在室内〈尤其是上方〉,显然违背了教不崇拜偶像的根本教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唐古特人的服饰及住宅
唐古特人的语速很快,语言有以下特点:有大量发音短促的单音节词;有时多个辅音相连;词末两个以上的元音相连时,发一个长音,有时,词中间的两个相同的元音相连也发拖长音;词末的鼻音“n”(嗯)发拖长音,但词末的“m”(姆)不拖长;词首的“g(格)发音有点类似拉丁语中的“h”(喝);“k(科)送气,有点像“kx”(科喝);ch(契)有时发成"c-ch”(茨契);舌头颤音“r”(勒)在词首与一个或几个辅音相连时,轻读。唐古特人所穿的衣服系用呢料或羊皮制成,这是由当地夏季极度潮湿而冬季无比寒冷的气候条件决定的。夏天无论男女都穿及膝的灰呢长袍,穿买的或自制的靴子,戴一顶宽檐儿毡帽(通常为灰色),唐古特人从不穿衬衫和长裤,甚至冬天也是贴身穿皮大衣,小腿露在外面。有钱人穿的长袍使用蓝色中式大布缝制成的,这已经被认为是很奢侈了,这里的与蒙古的一样,身披红袍,个别披黄袍。总之,唐古特人的衣着比蒙古人寒伧得多,在喀...
· 秦陇文化—古迹建筑—回族住宅类型及习惯
回回民族不仅在居住区域上有自己的特点,而且在住宅的造型、结构、设施及其他方面也有自己的习俗。回族的住宅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根据山大沟深、丘陵纵横的自然条件和地形特征,修成窑洞居住。如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河南、河北等山区的回民,因本地林木少,经济基础薄弱,大多住这种窑洞。修窑洞一般先在依山靠崖的地方铲出一个断面,然后掘窑洞,回民叫这种窑为“崖窑”。有的断面大,有的断面小,小则能掘三孔窑,大则能掘五六孔窑。掘窑洞要有一定的技术,一般都由“窑匠”提镐,小工挖土,最后由窑匠再修饰一遍,凿成“人字”形的画纹,最后用泥抹墙。窑洞的样式为底方顶圆,大小视其土质而定,土质坚硬则窑洞可挖得大些,土质松软沙化则要挖得小些。土质好的窑洞一般深为十二米左右,宽三至四米,高三米有余。洞口多用土坯、石头砌成,并镶一门两窗或三窗。回族窑洞一般中间一孔为主窑或叫客窑、大窑,边上的一孔为火窑,供做饭和居住用。火...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祖师、隐语和禁忌
皮影班社与其他行业相似,也供“祖师”,但与其他行业不同的是,其他行业的“祖师”多系传说中的行业创始人,全国大致相同。惟独影戏行业的“祖师”各式各样,其中西安皮影供奉的是梨园祖师偶像,亦即首创梨园的唐明皇李隆基。行业隐语俗称黑话,是中国民间行业中较为普遍的一种语言方式。皮影艺人长年在外演出,饮食住宿都没有属於自己的空间,常遇到一些不测之事需要处理,有时又不希望外人了解自己内部的行为详情,这就自然产生了一套与社会普通话不同的语言。这在过去是十分必要的,而在现代有时有需要,只是平常不轻易说。以下就皮影戏班的隐语的词意作一解说:流--一;约--二;旺--三;仄--四;中--五;申--六;星--七;卦--八;爱--九;车(音居)--十;一个星--七元;中子车--五十元;偏--脏,不好;豆花--小旦或女娃;干戏子--正旦或女子;泥腿子--艄公;方子巾--小生或男青年;干兮子--媳妇;苍厥--老头;厥厥...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撒拉族:从庄廓立盯建房盘火炕到分家
   庄廓        撒拉语叫“巴孜尔”。“巴孜尔”在突厥语里意为城镇,由于长期的社会发展,语义逐渐变成了只指庄廓的意思。在撒拉族中 , 每一个“巴孜尔”标志着一个家庭的存在。“巴孜尔“的形状为正方形。墙的板数约为十一层以上。围墙到四个转角时,舅舅或姑姑须拿出核桃、枣、糖之类慰劳打墙者。打墙时喊着抑扬顿挫的号子,号子若喊到“油搅团来了”时,东家还得拿出热腾腾、黄灿灿的油搅团犒劳他们。立盯         撒拉语叫“高提合”。大门一般修在南墙的边缘上,方向朝南开,因为循化多刮北风,大房大都坐北朝南。大门忌修在墙的中间,忌与正房相对。如果非修不可,则建立照壁,以免冲喜。修建大门时,亲友来贺,主人盛情款待。建房        撒拉语叫“奥依提合”。建房时,党家亲戚皆来帮忙,上梁之间,用一块红布包上粮食、钱以及古兰咒文缠在梁中,意为五谷丰登,财源茂盛,并且祈求真主使主人家人畜平安。建房后,周围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社火
陕西在春节,庙会或其它喜庆之日表演的各种民间歌舞,一般统称为“耍社火”。在这些活动中有陕北秧歌、旱船、转九曲;陕南花鼓子、采莲船,及关中各地的秧歌等。演唱形式大致有两类:一类由领舞者即兴领唱,舞队接唱应和,在锣鼓声中边唱边舞;一类由艺人单独或结对表演小歌舞,表演唱或初具雏形的对子戏。闹社火虽然全省盛行,但陕北秧歌由于场地宽广而规模盛大,载歌载舞,豪放恢宏;陕南社火轻巧玲珑;关中平原社火气势宏伟,有向戏曲演进的趋向。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