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陇文化—伏羲文化—伏羲庙
伏羲庙:创建于元至正七年(1347年)。 名太昊宫,俗称人宗庙,座落在天水市城区西关伏羲路北。该庙坐北向南,现存建筑为两门三进,布局严谨规则,有一条贯穿南北的主轴线。坊、亭、庑、殿疏密有致,布局对称,主体建筑前后排列在主轴线上。
1、牌坊
原有三座,即“开天明道”,“继天立极”,“开物成务”牌坊。
“开天明道“牌坊在大门前,处台基之上。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创建。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秦知州李宏邀进京见回任的西宁道杨应琚书“开天明道”匾以更替已佚失的“太昊宫”匾。嘉庆十年至十二年(公元1805~1807年)间重修,并对“开天明道”匾重新翻刻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公元1885~1887年)之间得修。牌坊通高11米,面阔3间计划10米;檐楼三架,两级庑殿顶,累经重建,依旧呈明代建筑风格。
“继天立极”牌坊和“开物成务”牌坊,在台基前当街。前者在东,后者在西,跨街而建,两厢对峙。东牌坊界伏羲庙东墙,西牌坊界西墙。牌坊下各立一石,铭文告诫过往行人:骑马者下马,乘轿者下轿,以示对伏羲的崇敬。牌坊不明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创建,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嘉庆十年至十二年(公元1805~1887年)间,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公元1885~1887年)间重修。1958年,天水市通行有轨电车,线路穿坊而过,为不影响运营,牌坊基座被整体加高难度1米左右。1972年4月被拆毁,明代榜书不明下落。
2、大门 仪门 前院
大门又称正门,前门,头门。明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创建,嘉靖二年(公元1523),清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重修。嘉庆十年至十二年(公元1805~1807年)间由原来的3间扩建至5间,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公元1885~1887年)间又重修,始成今制。面阔5间计17米进深2间计划5.4米。 悬山顶绿瓦龙吻,质朴典雅。
仪门又称二门,明嘉靖二年(公元1532年)创建。明榜书“文祖”清时改悬“道启鸿蒙”匾,现悬著名书法家楚图南的“伏羲庙”清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乾隆四年(公元1739)重修。嘉十年至十二年(公元1805~1807年)间由原3间扩建树间,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公元1885~1887年间又重修,始成今制。悬山顶,形制和大门同,规模略小,遥相对应,构成通道式建筑。惜门次间至今依旧被围成屋舍,移作他用。
前院在大门和仪间,东西界墙。原院除连结大门,仪门次间的两条石砌甬道和道旁列植的古柏外,别无他物。民国29年(公元1940年)国民政府这政部荣誉军人第十三临时教养院依院内东西墙盖办公用房。1989年至1990年间,天水市博物馆依其旧址建成文物展览大厅,东西各一列。
3、中院 先无殿
中院处仪门和先天殿后墙之间,是伏羲庙的的主体院落。先天殿居后中,东西两侧分列朝,碑廊,钟鼓楼,构成典型的四合院。
先天殿又称正殿,大殿.在中院后部正中,是伏羲庙建筑群的主体建筑.明成化十九年至二十年(公元1483~1484年)创建的太昊宫是其前身,但)原宫址未必是今殿址.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扩建,时榜书"先天"清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嘉庆十年至十二年(公元1805~1807年)间,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公元1885~1887年)间屡经重建始成今制面阔7间26.4米。进深5间计14.05米。殿雄踞宽阔的露的台之上,庄严宏伟,重檐歇山大顶衬以龙吻脊,雕花天宫宝刹,显得高贵典雅,气度非凡,虽屡经重修依旧呈明代风貌。上檐殿身七架,下檐周匝廊,间架结构自然,比例尺度合理。正面明间,次间,尽间隔扇门窗雕以盘龙,团风,仙鹤,麋鹿等吉祥物图案,饰以牡丹,艾叶,松枝等植物,华丽精美,因阅历久远,色彩斑驳,时显苍桑气息。殿内伏羲圣像高3米有余,手托八卦,目光如炬,正襟危坐神龛中,灵气逼人。像右原有龙马雕像,左原置河图洛书石盘,民国30年(公元1941年)被十三临时教养院生产合作社拆除,现已依原样恢复。殿顶棚以井口天花和藻井在正中相伴半装饰;井口天花镶嵌伏羲六十四卦卦象图,而藻井施绘河图和伏羲先天作卦图,将装饰和伏羲氏的业绩紧密结合,别具特色。
明月之夜,置身中院,月光从古析枝桠缝中筛落下来,银辉泻地,而先天殿檐牙上的老铁钟迎风摇曳,叮当声轻盈入耳犹如超入化境。
4、朝房
分列于先天殿前东西两侧和太极殿前东西两侧,相向对称分布。中院、第三院都有。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创建当时有20间。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修葺6间。新建14间。嘉庆十至十二(公元1805~1807年)间重修10间,光绪十一至十三年(公元1885~1887年)间改建为16间,即中院先天殿前东西各5间,第三院太极殿前东西各5间;现存太极殿东侧3间,悬山顶,土木结构。1989年,天水市政府投资在先天殿露台前东西两侧重建朝房各5间,出廊式悬山顶砖木结构。
朝房是仿宫殿式建筑设置的,按古代惯例,文武官员上朝前先在朝房做准备活动,或面浴或整衣冠,而后静待金銮殿的上朝钟声。文官居西朝房,武官居东朝房。伏羲庙的朝房平时闲置,举行祭典时用以接待官员或相关人员,成为小憩用茶的场所。在清代一些潜心科举考试的士子,借住朝房,彻夜苦读。
5、钟楼—鼓楼
分列先天殿露台东西。这是仿宫殿式建筑的又一例,按古代惯例,文官上朝走西边甬道击鼓而进,开官走东边甬道击钟而进。清嘉庆十年至十二年(公元1805~1807年)间创建,均呈六角攒尖顶,小巧玲珑,原来都来是封闭式的,只一面为门,现柱间的雕花窗棂已全部拆去,与亭无二云致。
钟楼在民国29年(公元1940年)十三临时教养院进骓伏羲庙后,因失火被焚毁,清代的大铁钟下落不明。现存的钟亭是1988年天水市博物馆复原重建的。民间祀伏羲的组织“上元会‘补铸铁钟一口,悬置其中。
鼓楼依旧,而鼓早已不知去向。依据采访所知,原来鼓楼的鼓很大很响,民国33年中国戏剧学社戴涯话剧团来天水演出话剧《雷雨》,还曾借用这面鼓伴奏雷声。
6、碑亭.碑廊
原在先天殿西侧。创建时间不详,乾隆《直隶秦新志.建置>提及庙内有"碑亭"据此疑创建于明代.清嘉庆十年至十二年(公元1805~1807年)间重建,时有碑亭6所,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公元1885~1887年)间改建为碑廓一列,共5间.1955年,天水师范搬入伏羲庙后,占用碑廊,将碑碣放翻另置.1990年,天水市政府投资在仪门内侧东西新建碑廊两列,共10间.卷棚顶,砖混结构,所有碑碣都得以安置。
7、第三院太.极殿
第三院处先天殿后,内中主建筑为太极殿。有侧门和中院。后院相院。
太极殿又称退殿、寝殿、寝宫‘在第三院后部正中,依“前宫后寝”惯例而建。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创建,时榜书“太极”。清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嘉庆十年至十二年(公元1805~1807年)间、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公元1885~1887年)屡经重修,始成今制面阔5间计17.7米,进深3间计9.38米,单檐歇山顶下正面装饰不及先天殿华丽,但尽间龙凤呈祥雕刻,鲜明生动,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殿内设神龛,供伏羲圣像,比先天殿像略小而形体相似。不设顶棚,较先天蓼简陋。近年来出看版的有关伏羲庙的书籍中多言太极殿配祀神农,实为莫大误解,先天殿是伏羲的殿,太极殿何而能成神农的寝呢?且殿名太极,太极又与神农何涉?
8、后院
又称第四个院,处太极殿后墙和伏羲城北城之间。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院内设置见易亭、水池、桥亭等,并植有花木,经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整修,成为风景幽美的园林。明胡缵宗有《与赵太史易亭小坐》诗,正是在此院中吟作的。以后逐渐废弃。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秦州知州李宏主持重修伏羲庙时,院中的亭、池、桥不复见,亦未恢复,于是逐渐就有了陵寝之称。民国时人称“后陵”,认为是归葬伏羲的地方。院内杂草丛生,大蛇屡见,人迹罕至。民国28年(公元1939年),第三十临界时教养院进驻之后,在院内修建工房等。1995年天水师范学校迁入之后,又在这片地上修建教室等。1970年后归部队使用至今。
9、来鹤亭
在先天殿西,自成院落。亭院之东墙即庙之西墙。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秦州知州李宏主持重修伏羲庙,忽有白鹤飞临庙柏,古人视鹤为福寿吉祥的象征,为此建来鹤亭以资纪念。重修重情况不详。光绪二十年(公元1900年),“陇南文宗”任其昌行生去世,学人私溢“文介公”,辟来鹤亭为生祠堂,于是亭亦被称为任文介公祠,哈锐有联“黛色参天有老柏;黄花满地建新祠”即指此。民国10年(公元1921年),亭院内设存古学社和陇南十四县县志编纂局。时任承允、哈二先生主讲学社,传道授业。冯国瑞、胡楚白、赵尧臣等皆为小学教员,听讲就试,后皆成学者,尤以冯国瑞最为出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