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丝绸之路—丝路美文—罗布泊,不再神秘的探险之地

2018-01-2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36
转发:0
评论:0
丝绸之路—丝路美文—罗布泊,不再神秘的探险之地, 喧闹的长假,在赶往这片荒芜沙漠的人潮中,罗布泊或许并没有很多人想像的那样神秘

   喧闹的长假,在赶往这片荒芜沙漠的人潮中,罗布泊或许并没有很多人想像的那样神秘,去过的人、将去的人和没有去的人都在设定自己心目中的罗布泊,以自己的依据和想像。

  曙光中,废墟与荒漠交织的楼兰暴露出它的荒凉来,百年前,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也曾站在同样的位置遥望残存的佛塔、寺院。
  
  在去罗布泊的路上,库尔勒市野骆驼车队的司机会告诉你和这块土地有关的所有故事,关于盗墓贼的猖狂和报应,关于彭加木神秘的种种传说……通往罗布泊深处的是一条细细窄窄的“搓板路”,以前的车压出坑坑洼洼的坎,后来者就随之不断颠簸起伏,放眼出去则是发白的盐壳,晴朗得刺眼的蓝天。很多人在这关节后悔为什么花钱找罪受,但心里仍残存着一份坚持:毕竟,这是罗布泊,这是一次探险。

  卑微的纪念碑

  罗布泊湖心是漫无边际的盐壳地貌,犹如进入了梦中的火星一样,灰褐色的地表翻卷出小小的褶皱。在这漫无边际的旅行中,疲倦得无心看书,只能以故事来消遣漫长而颠簸的行程。到湖心,最触目的是各地穿越车队埋下的纪念石碑,上面是无一例外的“到此一游”,他们的名字在强烈的阳光下荒芜着,让人惊讶人们有着如此强烈的历史感,以至于要提前镌刻这么多的纪念碑。

  除了地理上的中心外,人们当然也要到罗布泊文化的中心去。十八里扬尘路走四个小时,车在黄昏时刻才抵达楼兰,汽车的大灯只隐约照出耸立在高坡之上的佛塔,天色刚刚发青,就心急地跃出帐篷寻找传说中的三间房。


nbsp;   十分钟就到了那平缓的土台上,十多米的佛塔是古遗址中最高的建筑,塔的上半部分已经倾塌,只能在靠近塔座的部分看到一层层土坯垒就的基础。墙垣大多已倒塌,残留着最后一截胡杨木和红柳编织成的墙骨,周围满是木梁、檩条、椽子和瓦片,散落的几根方形大房梁的姿势似乎还是百年前斯文·赫定、斯坦因来时的样子。

    楼兰出土的木简、玻璃器和贵霜钱,无法和西安历史博物馆的汉唐重器相提并论,但让古代的罗布泊重要的不是它拥有的实体,而是“交通”的功能。直到今天,给罗布泊蒙上神秘色彩的还是路,比高速公布要艰难的土路、沙石路和盐碱路。

  进入罗布泊的人路

  无法考证出谁是最早踏出楼兰古道的人,也许是一个糊涂的牧羊人或者冒失的商人。

  之后,成批的商人驼队沿着有泉水的道路前进,皇帝的使者和军队接连前来。在汉代,楼兰成为“丝绸之路”南北两道的分岔口,使者、商旅、僧人往来的必经之地。

    繁盛一时的楼兰国在公元4世纪隐没,唐代高僧玄奘经过的时候已经成为废城,现在的楼兰古城的形制却只是魏晋时期的,是否为西汉的楼兰国都城,还是学界争议的内容。1979年就曾到楼兰的考古专家王炳华认为,楼兰消失的最主要原因应该是在经过哈密、吐鲁番的丝绸之路北道开通后,沙漠道被废弃,楼兰失去了存在的社会依据。

  近代的探险者则把路本身当作研究的对象。1901年,斯文·赫定深入罗布泊考察,他的族向导去寻找铁铲时遭遇大风沙。幸运的是,向导带着一个精致的木雕平安返回,无意中暴露出楼兰古城的秘密,吸引探险家们接踵而来。

    在这片牵涉到国族情绪的探险热潮中,黄文弼和陈宗器是最早进入罗布泊考察的中国学者,地理学家陈宗器不仅绘制了迄今仍延用的罗布泊地图,还得以三次访问楼兰古城,第二次访问时他发现楼兰以东五公里之枯柳已渐长新叶,“伏睡了2000年之潜在生命,得以复活,不可谓非奇事也”。而黄文弼却始终没有到达他渴望进入的城池,直到1979年,中国考古学家才乘直升机第一次到达楼兰。

  因为“死亡之海”罗布泊这个天然屏障,楼兰遗迹得以存在了上千年,也因为这份已经艰难的路途———虽然现在的难度已大大降低———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探险旅游者到来。如今的路是为了军事实验,为了探测石油和运送钾盐开辟的道路,旅游者掀起的风尘掩盖了探险家和考古学家往事。旅游者失去了定义这条路的历史机遇,只能让自己被这条路定义,于是“第一个徒步穿越罗布泊的探险家”等“记录”接连诞生,这次“重走玄奘路”的行旅也同样淹没其中。惟一欣喜的是,偶然低头,楼兰佛塔下,有一丛微弱的绿,生长着。

  ■面面观“泊”

  历史罗布泊

  汉文帝四年(公元前176年),接到匈奴单于的一封来信,第一次了解了楼兰等西域的信息。张骞出使西域,了解了西域各国,为中国走向世界找到了一条新的道路。《史记·大宛列传》记载:“楼兰,姑师邑有城郭,临盐泽。盐泽去长安可五千里。匈奴右方居盐泽以东,至陇西长城,南接羌,鬲汉道焉。”

  “楼兰国最在东垂,近汉,当白龙堆,乏水草,常主发导,负水担粮,送迎汉使。”《新唐书·西域下》也有记载:“又东行入大流沙,人行无迹,故往返辄迷,聚遣骸以识道。无水草,多热风,触人及六畜皆迷仆。行四百里至故都逻。又六百里至故折摩驮那,古且末也。又千里至故纳缚波,古楼兰也。”此时环境已经极度恶化。李白的《塞下曲》有“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抑玉鞍,原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这时候楼兰国已经不存在了,楼兰已经成为诗人心目中边荒之国的指代。1900年3月,罗布泊因探险家斯文·赫定的著作《游移的湖》而闻名,现在却成了一片沙漠。

  地理罗布泊

  罗布泊总面积10多万平方公里,古罗布泊湖盆诞生于200万年前,由高到低有三个湖盆:台特玛湖、喀拉库顺湖、罗布泊,三个湖盆间有水道相连。干涸的罗布泊指的就是罗布泊地区最北、最大的这个湖盆———罗布泊湖。历史上,罗布泊湖水最大面积为5350平方公里,1972年后彻底干涸,成了茫茫盐漠。罗布泊无人区指中间最荒凉的9.7万平方公里区域,至今仍没有单身一人尝试穿越罗布泊无人区。

  人文罗布泊

  在秦汉时代,罗布泊周边分布着一些小国家和部落,至今仍然有佛塔、寺院等残存遗迹。其中最著名的是罗布泊西岸的“楼兰古城”,在历史上,楼兰属于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公元前后与汉朝关系密切,是“丝绸之路”的交通枢纽,在公元五世纪之后,楼兰国从史书上消失。现存的最大古迹戍堡就是吐蕃进入西域时的遗迹。附近还有“营盘”遗址、“土垠”遗址,探险家余纯顺等遇难地也成了新的人文景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丝绸之路—丝路美文—镜泉宿月的故事
站在黑沟沟口放眼远眺,著名的巴里坤湖,恰似一面闪光的明镜,镶嵌在大草原的腹部,确是东天山北麓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古称莆类海的巴里坤湖,湖面海拔1581米,东西宽12公里,南北长约20公里,湖水面积112.15平方公里。据说古代的巴里坤湖要大于现在的四到五倍。远看,巴里坤湖水烟波浩森如鉴镜天光。每到盛夏,碧波荡漾的湖面岚影沉浮,霞光掩映,宛如凸显在大草原上的一颗明镜,显露着大自然山色风光独具“迷离蜃市罩山峦”的奇观,被嘉庆进士李銮宣描写为“雪岭三峰矗,天光一镜函。日高澄海市,波净豁云岚”。后来,清道光年间诗人史善长到此又写下了这样的诗文:“滟滟溶溶波一片,寸苇纤鳞都不见,围三百里磨青铜,历千万年澄匹练”。巴里坤湖显然在人们视野中都很美,但大自然为巴里坤湖造就的却不是淡水湖,湖水既不能供人们食用,也不能供战马啜饮和人类沐浴,而是含有盐碱成分较高的咸水湖。所以千百年来,在这里生活的各族人民食用水还...
· 丝绸之路—丝路美文—秋到琼博乐
初秋的琼博乐依然是绿色的海洋,树是绿的,草是绿的,山也是绿的;初秋的琼博乐是凉爽惬意的,秋风习习,凉爽宜人,在这个季节里来此旅游是你最好的选择。早上10点,同事们一起乘车向琼博乐进发。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颠簸,我们到达琼博乐山口。见到美景,一路风尘和疲劳已经被抛到了九霄云外,一幅绿色画卷渐次展开,同事们或隔窗仰望,或凝思感叹。车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小心翼翼地前行。“这里的山好陡啊!”“这里真是攀岩的好地方!”“这里的松树长得好高啊!”车厢里的嬉闹声戛然而止,同事们被眼前的景色所吸引,大家不约而同地把头转向车外,去欣赏沿途的迷人风光。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到达目的地———琼博乐景区。环顾四周,一片绿色映入眼帘。在这片绿色中,除了景点的一些建筑外,附近只有一两家牧民的毡房,偶尔还可以听到远处山洼传来的几声牛、羊或者是牧羊犬的叫声,整个草原显得十分静谧,甚至可以听到谷底流水的声音。久居都市的上班族来到这人...
· 丝绸之路—丝路美文—百万年不息的黑油泉
这是一个创话的地方,在这里因为黑油唤醒了沉睡万年的戈壁;这是一个实现神话的地方,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克拉玛依油田,在这里第一次喷出了黑亮亮的原油;这还是一个展示神话的地方,是一座天然的石油地质展览馆,更是新疆石油工业发展史的忠实见证。这就是克拉玛依的摇篮———黑油山。当年,正是黑油山的发现,才诞生了克拉玛依这座城市,在语里,克拉玛依就是“黑油”的意思,而黑油山经过百万年,至今依然不停息地喷涌着黑油。"天公醉洒墨砚翻"是黑油山恰当的写照黑油山坐落在克拉玛依市区东北两公里处,远远望去,它只是一座不起眼的黑色山丘。顺着通往丘顶的石阶走上黑油山,台阶两旁,一片凹凸连着一片凹凸,犹如蜂窝一般。黑油山在夏天的烈日下,更像是一大块黑色海绵,一个个自溢原油的油泉在阳光的折射下,仿佛全都变成了一颗颗黑亮的珍珠。“咕嘟,咕嘟……”一个又一个黑亮亮的油泡不间断的从地下冒出,此起彼伏,汇聚成泉池,从山顶到山坡,一个...
· 丝绸之路—丝路美文—高山出平湖
尼勒克海子,湖光山色,美不胜收。从尼勒克县城出发,沿315省道向东行驶28公里就可到达海子。海子呈长条状,东西长20多公里,水域面积19平方公里,最深处有140多米。海子四周为春秋牧场,草原上绿草如茵、鲜花盛开。蔚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葱绿的草原与清清的湖水交相辉映,形成一道独特而美丽的风景。嘤嘤嗡嗡的蜜蜂与清脆的鸟鸣更加衬托出这里的宁静。这里美丽的湖光山色令人陶醉,清清的湖水中倒映着蓝天白云,映衬得草原分外美丽,使人不由得想起苏轼那首写西湖的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目前,该县正在这里筹建州直最大的水上游览区,届时,游客可乘坐游船领略高山出平湖之壮观美景,体验回归大自然的浪漫情怀,领略“塞外江南”独特的自然风光。
· 丝绸之路—丝路美文—“雄鸡”尾巴上美丽的羽毛
它是中国版图这只“雄鸡”尾巴上一缕最美丽的羽毛,在阿尔泰山的崇山峻岭间,在7月的阳光下,熠熠生辉。它被誉为“人类的最后一块净土”,2001年以来,先后被评为“4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今年3月,在“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评选活动中获金奖,7月初,被国家建设部列入首批《中国国家自然遗产、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7月底,又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胜地”。这就是喀纳斯。喀纳斯湖四周群山环抱、峰顶白雪皑皑;山下森林密布、草场繁茂;湖面碧波荡漾,蓝天、白云、雪岭、青山、绿水浑然一体。山巅银光闪烁,冰川雄伟壮观。山腰、山麓地带原始林带一片葱绿,百花争艳,湖水随着季节和天气的变化时时改变着自己的颜色:湛蓝、碧绿、黛绿、灰白……有时诸色兼备,浓淡相间。喀纳斯有挺拔的落叶松、塔形的云杉、苍劲的五针松、灌木柳、小叶桦、阿尔泰大黄鸡腿参,秀丽的冷杉以及婀娜多姿的欧洲山杨等。受强...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