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丝绸之路—艺术的辉煌—喀什土陶面临“失传”

2018-01-2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61
转发:0
评论:0
丝绸之路—艺术的辉煌—喀什土陶面临“失传”,新疆喀什土陶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近日被入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一件

  新疆喀什土陶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近日被入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一件值得喀什乃至新疆各族人民庆幸的盛事。

    远古流长、工艺精湛的喀什土陶以喀什市高台民居的作坊式祖传制陶而闻名中外。

    据《孟子·告天下书》曰:万室之国,一人陶,则可乎。比喻造就、培养成一个有用的人才,则可以安万室治国兴。由此诗句中可以推断,制陶工艺在我国至少可追溯到东汉战国时期。

    又根据考证,喀什的制陶工艺也至少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而且,当时的土陶制品只是供人们生活之用,它一般的品种有盆、缸、坛、壶、盘、碗等。

    其实,制作土陶的原料很一般,就是以河里的泥土为主要原料,加上一些芦苇花絮用手反复柔捏数分钟即可。殊不知,这几样东西一旦合为一体,它的矿物质成分非常丰富,坚韧性很强,主要含有高岭石、水云母、蒙脱石、石英、长石等。

    土陶的制作过程也很原始,土陶的制作人先是将揉捏好的陶泥取适当部分放在自制的木制轴盘上,顺着轴盘下面有一个直径约60公分的转速盘,制陶人的右脚不停的踩踏转速盘,或急促或缓慢,或轻或重,轻重缓急根据上面手里的需要而调整。

    更为精湛的是,制作毛坯不设计图纸也没有模型。值得一提的是,过去的土陶与现在的不同,它不附着任何色彩,有的只是刻上烧制人的名字或年月,有的干脆什么也不刻到了汉晋时期,有的艺人给土陶上了釉,有的刻上花纹,或添加上不同的颜色…… 总之,进窑时是什么形状、色彩,出窑后浑然无恙,不变形不变色。也正是因为族土陶有如此精湛的制作艺术,特别是独具特征的神秘造型,让许多疆内外、海内外、国内外旅游家、艺术家、收藏家和考古学家,每来到古丝绸之路要塞喀什,都要带上一点土陶制品回去作为纪念珍品。

    喀什市高台民居第七代制陶传人吐尔逊老人告诉记者,就连他自己也记不清是他祖辈的哪一辈烧制的一件陶碗久远又堂而皇之地摆放在伦敦大英博物馆的橱柜里,它以一个民族的、历史积淀深厚的身份与那些身价不凡的镇馆之宝比肩而立。

    然而,据吐尔逊讲,如今他已年近60岁,受雇于喀什民俗馆,月薪1500元,他身后有两男两女均不愿承传包括父亲在内祖宗七代的制陶业。

     吐尔逊老人带着一脸的忧伤告诉记者,土陶在他这一代要面临“失传”的尴尬遭遇。他呼吁意志坚定,甘愿吃苦的制陶者传播、弘扬喀什的制陶业,兑得起国务院近日把喀什的制陶业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善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丝绸之路—艺术的辉煌—辉煌的克孜尔千佛洞
库车系汉代西域龟兹国故地,县城的前身为汉代龟兹国国都———延城,至今城垣遗址犹存,是古丝绸之路西域境内最繁华的都市之一。库车,语,意为“十字路口”,即通衢之路。佛教自公元2世纪传入龟兹,并由此向东传递。历史上的龟兹曾是政教合一的国度,时至今日,在库车境内尚保留大量的佛教遗迹,其规模、数量之大在国内罕见。库车的佛教遗存分布很奇特,其主要佛教石窟和佛寺均依山傍水而筑;渭干河(古称西川水)与库车河(古称东川水)两岸崖壁上,佛教石窟鳞次栉比,著名的克孜尔千佛洞就是坐落在克孜山崖上的一座文化艺术宝库。克孜尔千佛洞现存石窟248座,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间4个区域。克孜尔石窟的类型大致可分为支提窟、讲经窟、比诃罗窟、仓库窟等6种类型,还有149个未定型的石窟。其中以支提窟居多,分别有中心柱形支提窟等5种形制。由于支提窟是陈列圣物的地方,又称为“圣殿”,是僧侣礼拜祈祷用的石窟。克孜尔石窟中绘有大量的壁画,佛...
· 丝绸之路—艺术的辉煌—沙漠飞天抚箜篌
图为1996年且末扎滚鲁克14号墓出土的箜篌,木头刳成半个葫芦形作为音箱,底部开一音孔,颈首凿刻椭圆形卯眼以固定弦杆,杆首有三道明显的系弦痕迹,形状精美,这是我国目前发现时代最早的箜篌之一。图为箜篌发展后期的绘制图,比早期出土的箜篌要精致许多。(资料片)发现之旅李贺有诗云“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箜篌,多少文人墨客、才子佳人曾沉醉在它美妙的音符里,但如今这古老的乐器却随着历史慢慢湮没,今人已然无缘聆听。可能冥冥中有种缘分,在不同时空让我与这美妙绝伦的中国竖琴———箜篌两次邂逅,分别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两个城市且末和拜城,它们亦是古时繁盛一时的西域三十六国。形永生的凤凰五月初来到且末,一个被沙漠围拢的绿洲小城,这里的扎滚鲁克古墓因出土“楼兰美女”而蜚声四起,但其还有着两个世界第一的头衔,“最多人数的家庭丛葬墓”和“最早年代出土的拨弦古乐器———箜篌...
· 丝绸之路—艺术的辉煌—伊犁青铜武士俑介绍
伊犁州博物馆珍藏着一件国宝级文物———青铜武士俑。它于20世纪80年代初出土于巩乃斯大草原。说到伊犁,大家自然会想到滚滚西去的大河———伊犁河,诞生《东方小夜曲》的可克达拉草原,蒙古铁骑西征时凿通的果子沟天险,玄奘取经路过的天山冰凌达坂以及蓝蓝的天空,耸入云霄的雪山,茫茫的草原,奔腾的天马,如云朵般的羊群,伊犁的美景让人折服。伊犁各地发现的大量青铜器很有特色,那些青铜方盘、对虎铜环、对翼兽铜环、三足铜釜等个个都是,它们器形一般都比较大,铸造工艺水平都很高,其数量之多,堪称全疆之冠。在诸多青铜器中,青铜武士俑就是其中的一件,它高40厘米,头戴尖顶小毡帽,上身赤裸,腰系短裙,赤足,左腿弯曲,右腿跪地,两手环握放在腿上。更引人注目的是他的面部表情,你看他双目凝视前方,眉宇间显示了草原武士的威武与自信。这个头戴尖顶帽的青铜武士俑到底是什么民族?据《史记》、《汉书》中的《匈奴列传》、《大宛列传》、《...
· 丝绸之路—艺术的辉煌—也根布拉克岩画要“移动”
布尔津县冲乎尔水电站是布尔津河上规划的第五个梯级电站,该电站建成后,布尔津河边绵延数公里的也根布拉克岩画群将被淹没。10月底,随着该电站的开工建设,为了保护该岩画群,布尔津县已出台具体措施,将对也根布拉克岩画实施异地保护。也根布拉克岩画高程726米,冲乎尔水电站蓄水高程755米,淹没程度为29米。因此,为满足文物保护和水电建设的双重需要,根据《文物保护法》有关规定,该县决定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根布拉克岩画进行异地保护,由文物部门和建设部门一同对该岩画进行重新调查和测量,建立完善的原始资料,同时邀请上级文物专业人员对也根布拉克画点进行拓印、制作档案,并对岩画点控制地带内的古墓葬实施抢救性挖掘和拓印,最后对也根布拉克岩画画面进行整体切割,迁至该县博物馆。据介绍,布尔津县将以此次岩画迁移为契机,在加强保护的基础上,县博物馆内将开设也根布拉克岩画长廊,并向游人和公众开放。
· 丝绸之路—艺术的辉煌—裴慧琳与《一切经音义》
2世纪之后,佛教通过西域向我国中原地区广泛传播。在纷涌东进的众多佛教传布者中,出现了鸠摩罗什、佛图澄和裴慧琳这3位贡献卓著的佛学巨子。前两人都是4世纪时的龟兹人(今新疆库车),而裴慧琳则是唐代西域疏勒籍的少数民族高僧。裴慧琳(737—820)青年时代离开故乡疏勒国去了内地,后在唐朝京城长安西明寺为主持,是唐代著名高僧.他不仅精通本民族文化和梵文佛教经典,对汉语言文化也同样有精深造诣,史称他“内持密藏,外究儒流,博及群经,精通训诂”,其学识博大宏富,为当时甚至后世许多学者所不及。除了对佛教经典理义和教律的译注阐释方面有其独到之处外,裴慧琳的最大贡献,是花费了整整25个年头,用汉文编纂出一部长达100卷的《一切经音义》。这部著作不仅有对佛经音义的详尽注解,而且还包含有许多语言文学方面的知识以及大量有关历史、地理、物产、风俗民情等方面的宝贵资料,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后人曾盛赞该书“精心编撰,无美...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