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艺术的辉煌—巴里坤王氏古民宅:见证百年历史
71岁的王善桂老人住在哈密巴里坤县城南街榆树巷,他家的“王氏三槐堂古民宅”已经有200多年历史了,是巴里坤县最有名气的民宅。清朝雍正七年,王善桂的先祖从山西省平遥县跟随宁远大将军岳钟琪来到巴里坤一带平定叛乱后,留下来镇守巴里坤一带,官居四品。算起来,王家已有12代人在这个院落里生活了,王善桂是第10代传人,按老辈的说法,他还是王家的族长呢。
镇守巴里坤
王善桂家住的巷子以前叫西头道巷,现在改名为榆树巷,因为王善桂家的院子里有一棵大榆树,已经有200多岁了。
200多年前,王善桂的先祖跟随大将军岳钟琪从山西平遥来到巴里坤平乱。当时,这里是一片戈壁草原,难得能看到几间房屋。
王家先祖建造了这座带有浓重平遥风格的宅子,人丁旺时,曾居住过50多人。
清兵平乱选在巴里坤驻军是有原因的,他们一路从张家口、呼和浩特走过来,把这段路叫“北草地”。人马行走必须要走有水有草的地方,而大队人马驻扎,还得要找个能种粮的地方,巴里坤正符合这三个条件,清军就扎营在此。
当时,岳钟琪有三个总兵,分别姓王、陈、李,其中姓王的,就是王善桂的祖先。王总兵管理着从伊吾到吉木萨尔的这道防线,任务相当重要。
平定了准噶尔之乱后,岳钟琪的大队人马离开了巴里坤,可是王善桂的先祖并没有回山西,而是留在了巴里坤。
昔日繁华
那时巴里坤县城基本没有老百姓,全是当兵的。每个人分上几间房子、几分地,自己养活自己。
这些人把在内地的亲戚和朋友招来,说这里地广人稀,正是种粮食的好地方。慢慢地,一户人家就有了几十亩地、几十头牲畜。
当时,巴里坤又叫“万驮县”,骆驼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就算是普通人家,也有十几头骆驼,大户人家有个上百头,一点不奇怪。
人多了,就有了商人。从北京、陕西、山西、甘肃等地来了很多商家,天津的杨柳青人也来了,让巴里坤变得热闹起来。
他们把皮毛收上后贩走,又从内地贩来很多手工艺品,逐渐形成了八大商号。商人中尤以山西太原人居多。
关公就是太原人,所以从石家庄、呼和浩特、巴里坤一线的“北草地”上,几乎每个驿站都有关帝庙。在巴里坤,关帝庙还被尊称为“大庙”。
这些庙不单是供佛,还起到同乡会的作用,有时候还要接济同乡的穷人,每个庙就是一个地方会馆。
曾经萧条
巴里坤的手工业很发达,木工、铁匠、皮匠等最受欢迎。他们给军队供应皮大衣,这些皮匠大多是陕西人。
巴里坤不仅匠人多,文人也多,是当时新疆的一个文化中心。解放初,新疆大学的很多学生都是从巴里坤考过去的。
从乾隆到咸丰年初,是巴里坤最红火的时候;可是到了光绪中期,巴里坤逐渐衰落了下来。这都是让路给闹的———路让巴里坤繁华,又让巴里坤萧条。
到了光绪时候,这条“北草地”已经很荒凉了,很多大家族都迁移到了内地,一些商号搬到了吐鲁番、乌鲁木齐和伊犁等地,只留下看门人在这里守着家。
王善桂家从官封四品的第一代到第五代都是当兵戍边的,到了第六代,开始从政。
王家干什么的人都有,有种田的,做小生意的,养牲畜的……无论干什么,大家都牢牢记着祖训:一定要有文化。不仅男孩子要读书,就连女孩子也要念书到12岁之后才学习针线活。
王家祖训还说:“祖先留下的东西就要存住”。正是这祖训,才让王善桂如今能坐在家门口,给往来游人讲述他家的历史。否则,也只能和巴里坤那些被毁的庙宇一样,成为一场想象中的文化盛宴。
家道衰落
王善桂的父亲是王家的第十代传人,有四个兄弟,分别是王修礼、王齐礼、王制礼、王平礼。从这名字中就能看出中国文人的理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王制礼是王善贵的父亲,生有3女7男,王善桂是第四个儿子,是王家第十一代传人。王善桂有5个孩子,2个孙子,4个外孙。
大孙子大学毕业后留在南京工作,小孙子在哈密上学,放假就回到爷爷家来玩耍。
当了爷爷的王善桂还常常念叨他自己的爷爷。其实,王善桂并没有见过爷爷,但他知道爷爷曾在政府当过秘书,到了父亲这一辈,家道就有些没落,坐吃山空的父亲成了一个普通老百姓。
王善桂还清晰地记得父亲常出门应酬时的打扮———穿马褂、戴着像西瓜皮的帽子。
倜傥的父亲把家产花得差不多了,不得不做点小生意补贴家用,有时候还放点高利贷。
他骑着毛驴去哈密,需要4天的时间。父亲是个很顽固的人,他将剪下来的辫子一直留着,到去世时,让儿子放进棺材一起带走。
虽然家道衰落,但王善桂还是上了学,念的是“完全小学”,是个洋学堂,一直念到中学。
1950年王善桂参加工作,先在银行,后在政府办公室工作,61岁退休,现在,他已74岁了。
保存历史
一切都在2002年发生了改变。政府要搞旅游,找到了王善桂家,要把他家变成旅游景点。
王家宅院最兴盛的时候占地十几亩,在巴里坤是赫赫有名的官宅。木结构的四合院,分主人院、后勤院和菜地三部分,由祠堂、主室、书屋、账房和厨房构成。
这个老宅子还真结实,虽然经过了1842年和1914年两次大地震,却依然保存得比较完整。
开始,王善桂老人的子女都不愿意把家变成旅游景点,他们觉得父亲老了,精力不够,加上还要投资大笔资金。不过,王善桂老人还是说服了他们。
孩子们凑钱重新将房子修整了一下,花了近4万元。单是房顶就花了1万元———用细毛毡子重新铺了一遍。
要对外开放,孩子们就都搬到别处去住,由王善桂老人每天接待为数不多的参观者,一遍遍地讲解着家族史。
他说:“能叫一个人知道这里的历史,就叫一个人知道。”
王善桂说话带着山西味,可能是因为他的先祖们一直生活在这个老宅中,家族概念很强,多少代人都说着自己的家乡方言。
参观王氏古宅一张门票5块钱,成本是7毛,5毛钱上税,除去其他费用,也就落个3块钱。不过账不能这么算。在王善桂老人心中,这个宅子,就是巴里坤的历史。
归于平静
虽然宅子现在看着很一般,可是它的建筑古朴典雅,门楼是精雕细琢的龙凤呈祥图案,虽然失去了往日的色彩,但仍清晰可辨。
木架结构的房屋居然不用一根钉子,足可见当年建筑工艺的精细。
当时,很多士兵住的都是地窝子,能住土房子的人都很少,更别说这样一间四合小院了。
这个房子有270年的历史了,相当于一个小王府。以前的院子大多了,大约占地十亩。
王善桂的祖上是山西平遥人,很会做生意。小时候,王善桂的父亲常带着他去商号学习礼仪,看人家怎么端茶,怎么拿烟。
端茶有个规矩叫“酒七茶八”,不能倒得太满;茶的温度要掌握好,不能太烫;要侧面放下茶;当大人们说话很高兴的时候,不能去上茶。
装烟也有很多讲究,不过现在抽烟不用装了,也就省下了这些规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接待法,就连怎么迎人,都是有规矩的。
一晃,许多年过去了。只有这旧宅子还在。这棵古树,也亲历了古民宅沉浮200年的历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