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丝绸之路—艺术的辉煌—巴里坤王氏古民宅:见证百年历史

2018-01-2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51
转发:0
评论:0
丝绸之路—艺术的辉煌—巴里坤王氏古民宅:见证百年历史,    71岁的王善桂老人住在哈密巴里坤县城南街榆树巷,他家的“王氏三槐堂古民宅

    71岁的王善桂老人住在哈密巴里坤县城南街榆树巷,他家的“王氏三槐堂古民宅”已经有200多年历史了,是巴里坤县最有名气的民宅。清朝雍正七年,王善桂的先祖从山西省平遥县跟随宁远大将军岳钟琪来到巴里坤一带平定叛乱后,留下来镇守巴里坤一带,官居四品。算起来,王家已有12代人在这个院落里生活了,王善桂是第10代传人,按老辈的说法,他还是王家的族长呢。

    镇守巴里坤

    王善桂家住的巷子以前叫西头道巷,现在改名为榆树巷,因为王善桂家的院子里有一棵大榆树,已经有200多岁了。

    200多年前,王善桂的先祖跟随大将军岳钟琪从山西平遥来到巴里坤平乱。当时,这里是一片戈壁草原,难得能看到几间房屋。

    王家先祖建造了这座带有浓重平遥风格的宅子,人丁旺时,曾居住过50多人。

    清兵平乱选在巴里坤驻军是有原因的,他们一路从张家口、呼和浩特走过来,把这段路叫“北草地”。人马行走必须要走有水有草的地方,而大队人马驻扎,还得要找个能种粮的地方,巴里坤正符合这三个条件,清军就扎营在此。

    当时,岳钟琪有三个总兵,分别姓王、陈、李,其中姓王的,就是王善桂的祖先。王总兵管理着从伊吾到吉木萨尔的这道防线,任务相当重要。

    平定了准噶尔之乱后,岳钟琪的大队人马离开了巴里坤,可是王善桂的先祖并没有回山西,而是留在了巴里坤。

    昔日繁华

    那时巴里坤县城基本没有老百姓,全是当兵的。每个人分上几间房子、几分地,自己养活自己。

    这些人把在内地的亲戚和朋友招来,说这里地广人稀,正是种粮食的好地方。慢慢地,一户人家就有了几十亩地、几十头牲畜。

    当时,巴里坤又叫“万驮县”,骆驼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就算是普通人家,也有十几头骆驼,大户人家有个上百头,一点不奇怪。

    人多了,就有了商人。从北京、陕西、山西、甘肃等地来了很多商家,天津的杨柳青人也来了,让巴里坤变得热闹起来。

    他们把皮毛收上后贩走,又从内地贩来很多手工艺品,逐渐形成了八大商号。商人中尤以山西太原人居多。

    关公就是太原人,所以从石家庄、呼和浩特、巴里坤一线的“北草地”上,几乎每个驿站都有关帝庙。在巴里坤,关帝庙还被尊称为“大庙”。

    这些庙不单是供佛,还起到同乡会的作用,有时候还要接济同乡的穷人,每个庙就是一个地方会馆。

    曾经萧条

    巴里坤的手工业很发达,木工、铁匠、皮匠等最受欢迎。他们给军队供应皮大衣,这些皮匠大多是陕西人。

    巴里坤不仅匠人多,文人也多,是当时新疆的一个文化中心。解放初,新疆大学的很多学生都是从巴里坤考过去的。

    从乾隆到咸丰年初,是巴里坤最红火的时候;可是到了光绪中期,巴里坤逐渐衰落了下来。这都是让路给闹的———路让巴里坤繁华,又让巴里坤萧条。

    到了光绪时候,这条“北草地”已经很荒凉了,很多大家族都迁移到了内地,一些商号搬到了吐鲁番、乌鲁木齐和伊犁等地,只留下看门人在这里守着家。

    王善桂家从官封四品的第一代到第五代都是当兵戍边的,到了第六代,开始从政。

    王家干什么的人都有,有种田的,做小生意的,养牲畜的……无论干什么,大家都牢牢记着祖训:一定要有文化。不仅男孩子要读书,就连女孩子也要念书到12岁之后才学习针线活。

    王家祖训还说:“祖先留下的东西就要存住”。正是这祖训,才让王善桂如今能坐在家门口,给往来游人讲述他家的历史。否则,也只能和巴里坤那些被毁的庙宇一样,成为一场想象中的文化盛宴。

    家道衰落

    王善桂的父亲是王家的第十代传人,有四个兄弟,分别是王修礼、王齐礼、王制礼、王平礼。从这名字中就能看出中国文人的理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王制礼是王善贵的父亲,生有3女7男,王善桂是第四个儿子,是王家第十一代传人。王善桂有5个孩子,2个孙子,4个外孙。

    大孙子大学毕业后留在南京工作,小孙子在哈密上学,放假就回到爷爷家来玩耍。

    当了爷爷的王善桂还常常念叨他自己的爷爷。其实,王善桂并没有见过爷爷,但他知道爷爷曾在政府当过秘书,到了父亲这一辈,家道就有些没落,坐吃山空的父亲成了一个普通老百姓。

    王善桂还清晰地记得父亲常出门应酬时的打扮———穿马褂、戴着像西瓜皮的帽子。

    倜傥的父亲把家产花得差不多了,不得不做点小生意补贴家用,有时候还放点高利贷。

    他骑着毛驴去哈密,需要4天的时间。父亲是个很顽固的人,他将剪下来的辫子一直留着,到去世时,让儿子放进棺材一起带走。

    虽然家道衰落,但王善桂还是上了学,念的是“完全小学”,是个洋学堂,一直念到中学。

    1950年王善桂参加工作,先在银行,后在政府办公室工作,61岁退休,现在,他已74岁了。

    保存历史

    一切都在2002年发生了改变。政府要搞旅游,找到了王善桂家,要把他家变成旅游景点。

    王家宅院最兴盛的时候占地十几亩,在巴里坤是赫赫有名的官宅。木结构的四合院,分主人院、后勤院和菜地三部分,由祠堂、主室、书屋、账房和厨房构成。

    这个老宅子还真结实,虽然经过了1842年和1914年两次大地震,却依然保存得比较完整。

    开始,王善桂老人的子女都不愿意把家变成旅游景点,他们觉得父亲老了,精力不够,加上还要投资大笔资金。不过,王善桂老人还是说服了他们。

    孩子们凑钱重新将房子修整了一下,花了近4万元。单是房顶就花了1万元———用细毛毡子重新铺了一遍。

    要对外开放,孩子们就都搬到别处去住,由王善桂老人每天接待为数不多的参观者,一遍遍地讲解着家族史。

    他说:“能叫一个人知道这里的历史,就叫一个人知道。”

    王善桂说话带着山西味,可能是因为他的先祖们一直生活在这个老宅中,家族概念很强,多少代人都说着自己的家乡方言。

    参观王氏古宅一张门票5块钱,成本是7毛,5毛钱上税,除去其他费用,也就落个3块钱。不过账不能这么算。在王善桂老人心中,这个宅子,就是巴里坤的历史。

    归于平静

    虽然宅子现在看着很一般,可是它的建筑古朴典雅,门楼是精雕细琢的龙凤呈祥图案,虽然失去了往日的色彩,但仍清晰可辨。

    木架结构的房屋居然不用一根钉子,足可见当年建筑工艺的精细。

    当时,很多士兵住的都是地窝子,能住土房子的人都很少,更别说这样一间四合小院了。

    这个房子有270年的历史了,相当于一个小王府。以前的院子大多了,大约占地十亩。

    王善桂的祖上是山西平遥人,很会做生意。小时候,王善桂的父亲常带着他去商号学习礼仪,看人家怎么端茶,怎么拿烟。

    端茶有个规矩叫“酒七茶八”,不能倒得太满;茶的温度要掌握好,不能太烫;要侧面放下茶;当大人们说话很高兴的时候,不能去上茶。

    装烟也有很多讲究,不过现在抽烟不用装了,也就省下了这些规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接待法,就连怎么迎人,都是有规矩的。

    一晃,许多年过去了。只有这旧宅子还在。这棵古树,也亲历了古民宅沉浮200年的历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丝绸之路—艺术的辉煌—金德荣和《巴里坤冰灯歌》
金德荣,字桐轩,清江苏上元(今南京)人。嘉庆三年(1798年)举人,历官安徽歙县知县、湖南江华知县。文雅能诗,早年之诗作,就被著名诗人袁枚誉为“落笔清妙”。道光初年因受大案牵连,被革职流放新疆巴里坤三年之久,入知府图勒炳额(字毅堂)府中效力和担任家塾教书。在清代流放新疆成百上千的官员中,金德荣官阶虽不为高,但他的《巴里坤冰灯歌》却值得一读。巴里坤位于新疆东北部,是东天山北麓的高山草原盆地,也是历史上著名的战略要地。如东汉明帝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班超以军中假司马随将军窦固追击匈奴至巴里坤湖;顺帝永和二年(137年),敦煌太守裴岑率兵在此斩杀北匈奴呼衍王。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年)以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随军的将作大匠姜行本与能工巧匠在松树塘利用天山松木,制造出一批攻城器械,一举攻灭与唐朝对抗的高昌。清雍正七年(1729年),宁远大将军岳钟琪(岳飞二十一世孙)开始在巴里坤屯兵筑城。...
· 丝绸之路—艺术的辉煌—巴里坤出土宜禾县衙石碑、石刻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双格热力有限公司在开挖暖气管沟时,发掘出19块石碑石刻,据巴里坤县文管所工作人员初步判断,这是宜禾县衙的石碑、石刻。据该县文管所工作人员介绍,这是迄今为止在该县境内发现石碑、石刻数量最多的一次。据《巴里坤志》记载,乾隆三十八年清政府御批钦定巴里坤县为镇西府,管辖奇台、宜禾两县,巴里坤县当时更名为宜禾县,县衙设在汉城大十字街口西南侧,即原边防大队驻地,现为私人住宅。9月底,居民邵永昌等5人受热力公司所雇,在私人住宅世鑫宾馆后院内开挖管沟,中午1点钟挖出第一块刻有字迹的石刻,他们立即向当地文物部门报告,并继续开挖,最终挖出19块石碑、石刻。部分石碑、石刻上篆刻的“正红旗”、“正白旗”等字迹清晰可见。因为这些碑刻曾在基建过程中被二次使用,因此,部分石刻出现断裂。据巴里坤县抢救历史文化遗产协会负责人骆春名介绍:迄今为止在巴里坤发现的石碑、石刻共有20多块,其中任尚碑、裴岑碑属国家...
· 丝绸之路—古国古城—探访巴里坤唐代烽燧
巴里坤人把烽燧叫墩,大墩、二墩、三墩、四墩……都是它们的名称。据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文物局的同志介绍,哈密地区尚存的51处古代烽燧中,巴里坤就有29处,有唐代的,也有清代的,大多保存完好。烽燧,也叫烽火台,是古时候人们传递军事信息最快捷的通信工具,据说通信光缆的发明者就是受到了烽燧的启示,才给我们今天的通信带来了如此的便捷。沿着巴里坤县三塘湖乡向东行进,是一段百里风区,风很大,吹得越野车的方向直打偏。一路烽燧不断,或十里一墩,或二十里一墩,在视线中走来,又从视线中远去,仿佛古代的战火硝烟就在眼前掠过。这一次,带领我们的是该县原文管所所长、县文物局副研究员彭兴礼。据彭兴礼介绍说,巴里坤的烽燧是呈散射状的,以县城为中心分四条线路。第一条向东,沿伊吾谷地经下马崖到明水,一直通往甘肃省境内;第二条向南,经南山口至哈密;第三条向西又分两路,一路至七角井,另一路至木垒县;第四条向北也分两路,一路经三塘湖...
· 秦陇文化—文化艺术—巴里坤岩画
岩画是古人类凿刻在岩石上的一种“语言”和“文字”,是用以反映人类生活、生产以及战争的记录和符号,是人类记录在岩石上的原始资料。巴里坤岩画是曾经生活在这里的先民们在岩石上留下的他们真实生活的足迹,将他们看到的、听到的真实地记录在岩石上,有一部分是真实的记录,有一部分是传说,还有一部分可能是想象或者是一种幻觉。总之,岩画是我们研究古人类活动和生活难得的一部“文史资料”。新疆岩画分布较广,横贯全疆东西,每个区域都有岩画,但都有所不同,巴里坤岩画有其独特的一面。表现形式和技法巴里坤岩画在三山基本都有,其中在水源丰富地较为集中,如兰州湾子古遗址群内的岩画,东黑沟古遗址区内的岩画都集中分布在水源丰富地,而八墙子山顶岩画却在山顶上。到目前为止,八墙子岩画区还没有发现人类生存的遗址痕迹。巴里坤岩画之丰富,敲击和凿刻技法之娴熟,是难得的岩画珍品,其内容之广在新疆区域内也很少见。这三处岩画表现形式和技法都有不...
· 丝绸之路—艺术的辉煌—辉煌的克孜尔千佛洞
库车系汉代西域龟兹国故地,县城的前身为汉代龟兹国国都———延城,至今城垣遗址犹存,是古丝绸之路西域境内最繁华的都市之一。库车,语,意为“十字路口”,即通衢之路。佛教自公元2世纪传入龟兹,并由此向东传递。历史上的龟兹曾是政教合一的国度,时至今日,在库车境内尚保留大量的佛教遗迹,其规模、数量之大在国内罕见。库车的佛教遗存分布很奇特,其主要佛教石窟和佛寺均依山傍水而筑;渭干河(古称西川水)与库车河(古称东川水)两岸崖壁上,佛教石窟鳞次栉比,著名的克孜尔千佛洞就是坐落在克孜山崖上的一座文化艺术宝库。克孜尔千佛洞现存石窟248座,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间4个区域。克孜尔石窟的类型大致可分为支提窟、讲经窟、比诃罗窟、仓库窟等6种类型,还有149个未定型的石窟。其中以支提窟居多,分别有中心柱形支提窟等5种形制。由于支提窟是陈列圣物的地方,又称为“圣殿”,是僧侣礼拜祈祷用的石窟。克孜尔石窟中绘有大量的壁画,佛...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