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探寻历史—克拉玛依的石油之歌
丝绸之路—探寻历史—克拉玛依的石油之歌,北宋年间,沈括在其所著的《梦溪笔谈》中第一次提到了“石油”,从而使得这个名称流传
北宋年间,沈括在其所著的《梦溪笔谈》中第一次提到了“石油”,从而使得这个名称流传至今。其实,早在公元前一、二世纪,我国已在陕北一带发现“石油”,只不过那时候叫作“石漆”、“石脂水”或“火油”。尽管沈括对“石油”的了解还很浅泛,但他却很有远见地预言了这种物质的重要性,认为“此物后必大行于世”。古代中国曾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石油的国家之一,但进入近代后,石油工业却在惨淡中经营,步履维艰。 20世纪初,美国美孚石油公司的两位地质学者到东北和陕北进行石油地质调查。回国后,他们在1926年发表文章,对中国的石油资源评价说:世界主要产油国家的大油田,都在海相沉积地层。中国海相沉积地层分布区域相对较小,陆相沉积地层分布很广。因此,不能生成大量石油。这就是曾大为打击国人自信的“中国贫油论”和“陆相贫油论”的最早来源。美孚学者还断言:中国西北地区不可能进行大规模的石油开发工作;东北绝大部分地区,从岩石类型及其时代看,没有含油可能性。以后,日本人在东北阜新一带进行勘探,打过浅井,没有见到石油,也认为“东北地区找油希望不大”。这似乎更加证实了中国含油远景的贫乏。 对西方学者的结论,中国许多老一代的地质学家不以为然。1928年,时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的李四光就反驳道:美孚的失败,并不能证明中国没有油田可办,“中国西北方出油的希望虽然最大,然而还有许多地方并非没有希望”。但因旧中国实力薄弱,难以摘掉“贫油”的帽子。从1904年至1948年,中国只建成了甘肃玉门、新疆独山子、陕西延长3个小油田和四川圣灯山、石油沟两个气田,还有辽宁的两个页岩油厂。45年间,累计生产原油278.5万吨,进口“洋油”则高达2800万吨。在1949年偌大的一个国家,只拥有1.6万名石油职工,地质勘探、钻井、采油的技术人员只有172人,技术装备十分落后。就是在这样薄弱的基础上,新中国开始了石油工业的建设。 1949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组建燃料工业部,主管煤炭、电力、石油工业的生产建设工作。1950年4月,燃料工业部成立石油管理总局。1952年,地质部成立。为了组建石油工业队伍,1952年2月,经毛泽东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军第五十七师转为石油工程第一师。在师长张复振、政委张文彬的带领下,全师官兵7747人成为我国石油产业大军的骨干力量。此外,国家调集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转行到石油部门,号召从事石油工业的技术人员归队,动员从国外归来的知识分子参加石油工业建设,并在高等院校设立石油科系和地质系,培养专业人才。 经过对原有油田的恢复和建设,到1952年底,全国原油产量达43.5万吨,为1949年的1.3倍。尽管如此,石油工业还是中国工业部门中的最薄弱的一个环节。1952年石油产品的产量,只能满足国家需要的四分之一。国家不得不从苏联、东欧等国家大量进口石油。而更大的问题还在于:对全国石油资源的情况还不很清楚。 从1953年起,我国开始了国民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能源问题特别是石油问题凸显出来。用毛泽东的话说:“要进行建设,石油是不可缺少的,天上飞的,底下跑的,没有石油都转不动啊!”但中国天然石油的前景究竟如何?茫茫大地,何处找油?石油工业的发展是依靠天然石油还是走人造石油的途径?这是制定“一五”计划时面临的重大问题。在分析各方面的情况后,中央明确提出,由于石油工业在我国特别落后,不但产量很低,设备能力很小,而且资源情况不明。因此,要大力地勘察天然石油的资源,同时发展人造石油,长期地积极地努力发展石油工业。 1953年底,毛泽东、周恩来就石油资源问题征询地质部部长李四光的意见。李四光根据其独创的地质力学理论,对中国的天然油气资源作出了乐观、肯定的回答。他提出,关键是要抓紧在全国广泛开展油气普查工作,找出几个希望大、面积广的可能含油气区,作为勘探开发的基地。这个意见和国内许多石油、地质专家的意见是一致的,受到了中央的重视。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大大加强了油气的普查和勘探工作。国务院在1954年12月作出决定,从1955年起,由地质部担负油气的普查任务;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担负油气的详查细测和钻探开发任务;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负责石油的综合研究。为进一步加强对石油工业的领导,加强石油工业的生产建设,1955年7月国家撤销燃料工业部,成立石油工业部,李聚奎为部长。1956年3月,地质部、石油工业部、中国科学院联合成立全国石油地质委员会,作为全国石油地质的咨询机构。同年,中央集中全国的科技力量,制定了《一九五六至一九六七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在规划确定的57项国家重要科学技术任务中,有12个带有关键意义的重点项目,其中一项就是石油及其他特别缺乏的资源的勘探。由此可见国家对石油工业的高度重视。 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各部门随即展开大规模的行动。从1955年起,地质部派出5支石油普查队伍,分赴新疆、柴达木、鄂尔多斯(六盘山)、四川和华北平原,展开了我国有史以来首次大规模的油气普查工作。仅1956年,普查面积达40多万平方公里。与此同时,石油工业部也在全国开展了油气勘查,很快有了重大发现。 1955年10月31日,石油工业部在新疆准葛尔盆地西北缘黑油山地区的第一口探井——1号井喷出石油和天然气,从而发现了克拉玛依油田。这是新中国石油勘探史上第一个突破的大油田。消息传来,全国上下欢欣鼓舞。为支援克拉玛依的建设,国务院动用了13个部门的力量,号召全国35个城市为其加工制造设备和器材,并从苏联和东欧等国进口了部分设备和配件。广大知识青年和转业官兵,满怀开发大西北、建设大西北的热情,投入到了油田的开发和建设中。尽管工作条件极为恶劣,正如当年那首《克拉玛依之歌》所传唱的那样:“茫茫的戈壁像无边的火海”,这是块“没有歌声没有鲜花没有人迹”的荒凉土地。但创业者们凭借着坚苦卓绝的奋斗和努力,终于矗立起了像森林般密密的油井。1956年8月,克拉玛依油田开始进行试采,当年生产原油16424吨。第二年增至70271吨。1958年,克拉玛依油田的原油生产正式列入国家计划。到1960年,原油产量达163.6万吨,占当年全国天然石油产量的39%。克拉玛依油田的发现,打破了西方学者的“陆相贫油论”,证明陆相沉积也可以找到较大的油田。此后,我国又陆续在青海柴达木盆地和四川等地发现了新的油气田。 经过1955年至1957年的普查、勘探,地质部和石油部共发现了256个可能储油构造,有的已钻探出原油,这更加坚定了地质工作者在陆相盆地中找油气的信心。“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的石油工业已初具规模。但由于原来的基础过于薄弱,加上油田分布不均衡,探明的石油资源太少,石油产量还不能满足国家的需要。1957年在全国的消费总量中,国产油只占38%,进口油高达62%。国家为进口石油耗资达1.34亿美元,占国家进口用汇总额的7%。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石油工业是唯一没有完成“一五”计划的部门,这令石油职工们压力很大。他们心里憋着一股子劲,下决心要改变这种落后面貌。3年后,他们看到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历史性转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丝绸之路—探寻历史—身边的历史与记忆
中国的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像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文化遗产,是联结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为进一步加大对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国务院决定从今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我国“文化遗产日”。今年的6月10日是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伊犁地处祖国西北,有着众多的文化遗产。在首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为让更多的读者了解伊犁的文化遗产,伊犁日报特别组织策划了“文化遗产日·伊犁印象”系列报道。“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我们力图全方位展示伊犁境内文化遗产的存在状态,同时希望通过“文化遗产日·伊犁印象”系列报道,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之中,让伊犁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富,让历史的记忆更加清晰。...
· 丝绸之路—探寻历史—丝绸之路见证厚重历史
“丝绸之路”,是古代连接亚欧的东、西方商贸通道的总称。丝绸之路有数条干线和支线,有草原丝绸之路、绿洲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和西南丝绸之路。通常所说的丝绸之路,是指绿洲丝绸之路。位于丝绸之路要冲的西域,是历史上世界民族大迁徙的十字路口,是东西方文化交流荟萃之地。中原文化、古罗马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中亚文化和印度文化都曾通过丝绸之路在这里粉墨登场。古代丝绸之路起点是中国的长安,长安是汉朝和唐朝的国都,当时各地丝绸和其它商品集中在长安以后,再由各国商人组成商队,浩浩荡荡爬上陕甘高原,越过乌鞘岭,经过甘肃武威,穿过河西走廊,到达当时的中西交通要道敦煌。另外青海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再往西便是新疆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丝绸之路经河西走廊到达新疆后分为三路:北道,是经伊吾(今哈密)、北庭(今吉木萨尔)、到乌鲁木齐,然后经过石河子、阿里麻里(今霍城)、伊犁抵达黑海沿岸;中道,是经吐鲁番、焉耆、轮...
· 丝绸之路—探寻历史—龟兹遗梦
有人说,龟兹古城只有谜面,没有谜底;的确是这样。龟兹古城既不是毁于战争,也不是毁于自然,更不是毁于瘟疫,甚至也不是毁于宗教之争。那么,龟兹古城的消亡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人们对于历史的了解,一是史书,一是文物。其实这二者都有着先天的缺陷。专制传统下的史书不过是被抽干了水分的帝王家谱,大众的生活则绝少触及。更何况,不少的史书不是为了说明真相而是为了掩盖真相,或以一种真相掩盖另一种真相。出土文物受到诸多限制,考古学家走岩棚、入洞穴,聚中原、游边陲,风餐露宿,踏破铁鞋,所获历史遗存在破译古代社会古人生活上也常常挂一漏万。还有一个了解历史的途径是否被忽略了呢?那就是民间传说。人可以传宗接代,历史其实也一样,古国消亡,子民存活,他们一代接一代地延续着祖先的香火,也把历史一代一代地传下来。关于龟兹古城的消亡,民间的传说甚多,虽然说法和情节各不相同,但时间却大体上都集中在回鹘称汗的时期,其消亡的过程也大致相...
· 丝绸之路—探寻历史—小河墓地
新疆罗布沙漠连绵而平缓的沙海中,一个小沙包突兀而起,沙包上密集直立着如同死胡杨般的木杆。(木柱间隔1米左右,高4至5米,都是多棱柱,从7个侧面到13个侧面不等,个别的柱子底部还残留着红色的涂料。贝格曼曾在他的书这样描述:“这座死神的立柱殿堂曾经笼罩在一片耀眼的红色之中。”)这就是西域探险史中最神秘的古墓——小河墓地,这里拥有着世界上独一无二、至今未解的墓葬形式。1934年,瑞典考古学家贝格曼首次发现了这个“有一千口棺材”的古墓葬,并将其记录在《新疆考古记》和《考古探险手记》中。科考学者们通过贝格曼当时绘制的地图,不断修正并确定小河的经纬度,终于在66年后,在茫茫罗布沙漠中再次寻觅到“小河墓地”。中国科学院研究员杨镰说,小河遗址应该是楼兰王族的墓地,在对楼兰文明的解读过程中它是无可替代的,它的再发现对罗布泊环境变迁与楼兰王国兴衰这个世界性热点课题的研究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 丝绸之路—探寻历史—尼雅与人的故事
尼雅遗址是汉晋时期西域“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交通要道,位于和田地区民丰县以北约100公里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尼雅河下游尾闾地带。分布范围南北长约30公里,东西宽约7公里,其间散落房屋居址、佛塔、寺院、城址、冶铸遗址、陶窑、墓葬、果园、水渠、涝坝等各种遗迹约百余处,是新疆古文化遗址中规模最大且保存状况良好又极具学术研究价值的大型遗址之一。从1901年英籍匈牙利人马克·奥里尔·斯坦因首次发现尼雅遗址起,上世纪90年代,中日尼雅遗址联合学术考察队,对这个遗址进行了系统调查和科学规范的考古发掘,发现了许多重要古文化遗存和珍贵遗物。但是,尼雅究竟是如何从人类的视线中消失,至今仍是一个没有解开的千年之谜。□文/图记者张迎春尼雅人家10月26日,天刚亮,我随新疆重点文物保护项目领导小组执行办公室组成的保护工作队10多人,在新疆重点文物保护项目领导小组执行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梁涛的带领下,从民丰县驱车赶向...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