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丝绸之路—探寻历史—古城旧地今何在

2018-01-2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90
转发:0
评论:0
丝绸之路—探寻历史—古城旧地今何在,    年长的哈密人都知道,古老的哈密城,历史上是由回城、老城和新城三座古城形成

    年长的哈密人都知道,古老的哈密城,历史上是由回城、老城和新城三座古城形成。这三座城的建城历史各不相同,城建规模也不一样,相距都不到一公里。各自原来虽有城墙护围,但城外周边多有街市和民宅相连,所以历来相互之间的往来交流不断,只是在战乱期间在一定程度上各起过保边安民的作用。

    上世纪五十年代,这三座城的城墙先后逐被拆除,融入现代新型城市的规划范围。如今已很难看清它原有的风貌了。若说起三城的变迁,哈密人都还记忆犹新,但对城里城外或三城之间原有的一些著名旧址、旧地,却被人们渐渐淡忘了。今天,不妨让我们重新作一次寻访。

    回王府

    回王府,是历代回王的王宫,位处原回城的东北角,是在回王被清廷授封之后的1706年,在原蒙古王府的基础上重建的。王宫原址西与回王陵相望,北连今日的环城路,东临西河坝,原哈密市党校是王府花园的旧址,也是唯一残留至今的遗迹。

    从新疆美术协会会员王天裕先生绘制的回王府复原图可以看出:当年的哈密回王府是城中之城,园中有园,宫中有宫,规模之大,房屋之多,超过了清代北京王宫大臣的豪宅,是一座体现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相融合的宫廷艺术建筑群。 王府内有正宅三层,左右宅相依,有长廊、宫室、亭台、大小花园和高出城墙的王爷台,台上有回王办公室、居室、阳台、珠宝库、炮亭等。从上可以俯视周边全景,整个建筑有房屋八百多间,每座建筑虽然风格不同,但都体现了中西融合、飞阁流丹、雕梁画栋、琉璃瓦顶、金碧辉煌的宫廷风范。真有‘王宫台谢旧繁华’的意境,只可惜在1873年和1936年的两次战乱中,一度显赫的回王府先后均毁于战火。假若不是在战火中被毁,能遗存至今,哪倒是一处值得览胜的多元文化遗产。回王和边疆各族人民在历史上为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增进与中原经济文化交流作出的贡献,已载入地方史册;回王府遗址也将以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使其成为古城览胜的一个新景点。

    左公祠

    在哈密老城自由路北侧,也就是原中山堂旧址,曾有一座左公祠,是清政府为表彰左宗棠西征功绩,哈密民众纪念这位历史名臣于1895年修建的。

    左宗棠在1875年授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后,坐镇肃州(今酒泉)指挥西征,首先统帅大军长驱直入,所向披靡,一举南下,歼灭了阿古柏为首的入侵者,收复了南疆失地。此后,他又不顾年迈体衰,以69岁高龄抬棺进疆把总部由肃州移驻哈密,积极备战,对付沙俄,准备收复伊犁;并在哈密筑城、修路、屯田、安置湘军中的留守人员和老弱病残在老城和垦区营生。至今这一带有不少哈密人是湘军的后裔。左宗棠还号召军民广种榆柳,绿化边疆,这都大得民心。后来左宗棠的部下杨昌竣触景生情,写下了“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遍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的名句。

    左宗棠移驻哈密虽然时间不长,但他的功德已铭记在各族人民心中。当年建成的左公祠却因年久失修,残破不堪,在1949年修建中山堂时被拆除了。

    花果山

    花果山这个地名在哈密几乎延续了近百年。老哈密人都知道花果山的位置就是现在建国南路的哈密市医院到原老城北门一带。其实最早这里既无花园,也无什么山川,人们所以叫花果山,是因为当初哈密人出了老城北门看到的是一片高高凸起的土丘和不少坟莹,夕阳西下时,远远望去土丘宛如小山重重叠叠,土丘上生长着许多骆驼刺、马莲草、野玫瑰和一些零星的沙枣、桑杏。每到春季,这些植被为土丘染上一片青翠。马莲花、玫瑰花、沙枣花开放时更显得生机盎然,分外绚丽,于是热爱绿色的哈密人便送给它花果山的美名。后来几户大户人家果真看准了这片风水宝地,在这里花钱修了房屋,建了果园。随着人口的增加,商路的畅通,有人还在花果山开办了骆驼场子。经长途拨涉,走进哈密的驼户和商旅们,便常常在这儿打尖歇脚。天长日久,从老城前往阿牙桥,就自然形成了一条高低不平的大道。有了路,有了居民,花果山才逐步形成了一个由内外商人小贩,买卖各种商品的小集市。演化到今天,已成为市区建国南路中段和解放东路的交点,但花果山在不少哈密人的记忆中还并未完全消失。

    风凰台

    在哈密说起大营门许多人都知道那是城郊乡的一个村,但说起风凰台就知之甚少了。

    其实,风凰台就在大营门村,就是原县运输公司后面靠西的一片较高的土平台,既然如此又何以叫大营门,这是因为当年左宗棠大军驻哈密之后,便把大营驻扎在了风凰台。大营四周筑有外墙,而营门就在原运输公司附近,所以后人把这一带习称为大营门。

    光绪六年(即公元1880年),左宗棠由酒泉进驻哈密后,就坐镇在风凰台。为了收复沙俄侵占的伊犁,他严明纪律,禁赌禁烟,扩大屯田,筹划粮草,减轻农民负担,并命令各部坚持操练,研究战术,提高实战能力;他个人率先垂范,黎明即起,操办公务,掌握敌情,加紧军事准备,这在群众中都留下了良好的口碑。沙俄闻讯后,也再未敢轻举妄动,通过谈判,使伊犁终于回归祖国。今日的风凰台虽然已不复存在,但这一段历史人们还记忆犹新。大营门今天已成为天山南路和西河坝之间的一个新的居民区。

    龙王庙

    古城哈密历史上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各种宗教信仰和多元文化同时并存。到清未民初,这里遗存下来的各种寺庙,象著名的艾提卡寺、肃州寺、陕西寺,至今通过修膳都依然保护完好。但有些寺庙在战乱和文革中先后或被拆除,或已改作它用,象老城的定湘王庙,原蔬菜公司的观音阁,西河坝大坡上的娘娘庙,新城的关帝庙,小营房水源地的龙王庙、玉皇阁以及和平巷的山西会馆、甘肃会馆等。在历史的风风雨雨中都逐渐消失了。但在过去香火最盛,印象最深,最被哈密人看重的而且每年农历四月八日都要举行庙会的,当属西河坝源头,即现在前进东路引南工程大桥南侧,红星医院楼后崖壁上原有的龙王庙群落了。

    原来,西河坝的源头,就是现在前进东路大桥洼地,这里曾有一湖约万余平方米的湖水,湖心有泉眼、凉亭,维语称苏巴什海子。这股水一直流经城郊、回城、花园和南湖四个乡,哈密人历来把它看成是赖以生存的源泉。信奉佛教的汉民为感谢龙王恩赐,企盼常年风调雨顺,河水长流,消灾免旱,1877年在哈密办事大臣明春的倡导下,对湖面进行整修的同时,紧靠西崖壁,自上而下,自左向右筹款修建了龙王庙、玉皇阁、山宵庙及观音阁等,并在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在此举行大型庙会,唱大戏、办集市,哈密的善男,城乡百姓都要到此赶庙会祭龙王,看大戏,敬香拜佛。加上这里湖水清澈,碧波荡漾,柳树成荫,景色优雅,便成为哈密民俗风情的一大盛景。

    1931年,马仲英围攻哈密城时龙王庙部分建筑被毁。后来虽作了一些修复,但终因年代较久,坍塌破败。到1938年为抗战需要,龙王庙的玉皇阁、后厢阁相继被拆,修建了招待所、车库、油库、食堂、礼堂后改称小营房。龙王庙便渐渐消声隐迹,加上水位下降,湖水干涸,便荡然无存了,至今可以看到的只是一片古柳,不时可勾起人们一些古老的回忆。

    北沙窝

    北沙窝,沙在何处?这对今天生活在哈密的许多年轻人来说,还确实难以说清,并感到陌生。但对生活在哈密的老住户来讲则是家喻户晓的地名。

    半个世纪以前,也就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今天的中山北路蔬菜公司以北到时代广场。几乎全是黄沙覆盖的地方,这里既无路,也很少有居民,除了沙堆,便是坟莹。人们若想北行,如不绕道就得翻沙梁、爬沙坡。有的沙丘高达十多米,附近的不少围墙被积沙掩埋的只露出墙头,所以当时有人这样描述哈密是无风满城土,有风沙飞的舞,沙埋半个城,城在沙窝中。北沙窝之名也就因此而生。

    历史上的哈密城,本来就是一座万倾戈壁中的孤岛,加上哈密多刮北风,每到风季狂风肆虐时,被卷起的黄沙便无阻无拦被吹到城北,在有住房阻隔的地方驻足落户下来,年复一年,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沙丘。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刚刚解放了的哈密百废待兴,政府为了清理积沙,打通中山北路,每年早春便动员郊区农民拉沙肥田。一面又发动机关干部企业职工参加义务劳动,清运积沙,连续几年,首先把大十字以北的沙丘全部清除,打通了中山北路,接着又把时代广场的积沙移走,北沙窝从此在哈密人的视线中便完全消失了。后来,在大办农业的进程中,地方、兵团又相继在北部兴修水利,建设农场,营造大量的防风林带,形成了层层绿色屏障,起到了抗风固沙作用,使边城哈密的生活环境有明显的改善。所以北沙窝事实上早已名存实亡,今天人们看到的是繁荣昌盛的新型街区了。

    飞机场

    古城哈密是丝路重镇,又是连接中原与西部的边陲交通枢纽,城市虽然不大,但历史上却有两个飞机场。一个是老机场,就是现在位处市区益寿路东侧,金矿家属区以南的跑马场;另一个是位处郊区陶家宫乡东北,同万亩草场相连的民航站机场。

    老机场是1937年为了接应原苏联援华参加抗日战争的军用飞机,在这里起落、加油和进行组装而动工修建的。

    1941年,苏德战争暴发,苏联为了集中全力保卫祖国,便逐步停止了援华军用物资,老机场才停止了运转。解放后交由空军八航校管理,一度成为八航校家属区。1993年,自治区在哈密举办全疆第三届会,经过协商老机场移主由地方作为运动会场址。如今,周边已建成了新型街区,老机场成为市区的另一个公用场地。

    至于位居东郊草场与陶家宫乡为邻的东郊机场,那是在1939年中苏航空公司成立后,为开通哈密到重庆和由哈密飞往阿拉木图的航线,由苏方派专家勘察设计后,在哈密修建的。这座机场一直延续到解放后,苏方撤离才改为中国哈密民航站,并一直保留至今。

    大营房

    位处哈密城区东北角、南靠陶家宫乡泉水地村的大营房,最早是原苏联红军,骑兵第八团的驻地。1942年红八团奉命撤离后,由国民党第十八混成旅进驻。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新疆,成为十六师驻地。

    大营房占地约四百多亩,红八团未来之前,是泉水地村紧靠北戈壁的一些耕地。抗日战争爆发后,海路受阻,为了开通国际通道,保证援华军用物资及时运往前线,曾一度推行六大政策的军阀盛世才,便以地方政府名义请苏联政府派军队进驻哈密,守卫通道畅通。“红八团”进驻后,在地方政府协调下,征用了泉水地北缘的这块土地,修建了大营房,建有办公室、官兵宿舍、礼堂、食堂、武器库、停车场、操场等一应俱全,并栽种了大量的新疆杨,使营区远远望去像一道绿色的屏障,一片葱翠。如今,大营房按城市规划,已纳入城区建设的统一格局之内。1978年,哈密市成立后,大营房改作哈密县委县人民政府机关驻地。1984年县市合并,仍交回生产建设兵团,现在是农十三师总部所在地。

    尖尖墩

    做为丝绸古道上的古城哈密,古代走西向东,或走北向南,沿途都设有烽火台。烽火台在古时是一种传递信息的军事设施,遇有军情,白天煨烟,夜晚举火,传递信号,有塞驿远如点,边烽互相望之说。尖尖墩就是相距古城哈密北上天山最近的一个烽火台。

    解放前,尖尖墩是离城区仅有五、六公里的一片戈壁荒野,台墩在漫长的岁月中经风雨剥蚀已千疮百孔,大大缩小,但遗址尚存。由于距城较近,这儿便成了安葬死人的坟场。每到清明,哈密人或坐车,或步行都要到这里来为去逝的亲人点香火烧钱纸。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由于兰新铁路穿越哈密,恰好铁路穿过尖尖墩,所以从现在前进东路的河沟到火车站,北到桥梁厂全划归铁路建设区,尖尖墩的所有坟地不但全部迁移,而且改建成车站、工厂及街区和住宅区,现在已是城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丝绸之路—探寻历史—消失在沙漠中的古城墙、核桃林
乌什卡特古城沙雅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古人曾经在这里创造过辉煌的文明,也留下了许多萦绕在历史之中的谜团。1928年考古学家黄文弼一行在沙雅考古,曾经发掘出大批田契、粮契、米状、钱币、木简等。在后来的考古调查中,这里先后又出土了“汉归义羌长”古印、唐代陶缸等许多文物。深秋时节,我来到沙雅县,走访了一些古城遗址,收集了一些民间传说,其中,围绕着一片消失在沙漠中的核桃林展开的故事,深深吸引了我。溯源沙雅据说,沙雅最早是龟兹古国南部的一个大村庄。西汉神爵二年(公元前60)建立西域都护府之后,沙雅便有了较为准确的屯垦历史记录。比如,沙雅县现存的“汉人渠”遗址,就是那个年代留存下来的。新莽天凤三年(公元16)西域都护率部众活动于玉什喀特城一带;东汉班超、任尚、段禧、班勇等都护,司马、长史皆先后在这一带治军和屯垦;从魏晋经南北朝至隋唐的200多年间,今沙雅县界内的央塔克协古城是重要的屯戍之地。贞观年间...
· 丝绸之路—古国古城—惠远古城
惠远古城,一座新疆的历史名城,它曾是新疆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历经岁月变迁,风雨飘摇,如今走进惠远古城,走进将军府,依然被那份庄重、素雅的历史氛围而倾倒。将军府门口两尊石狮俯卧雄视,南方石狮细腻的形态与新疆雕刻粗犷的技巧融汇其中,它们不同于一般北方石狮的凶猛威严,显得淳朴、憨拙。将军府的主要建筑为四合院式,土木结构的飞檐式“人”字梁平房,房檐朴素淡雅,无画梁雕刻。院内古树参天,4棵古树是历史活的见证。站在前庭朝前望去似有差使策马驰来,飞报战讯。“惠远”之名乃乾隆帝亲赐之名,是取大清皇帝恩德惠及远方之意。惠远老城繁华一时,当时城内建筑整齐,纵横四条大街直通四个城门:东门景仁、西门说泽、南门宣闿、北门来安。城中心建有高大巍峨的钟鼓楼,以镇四方。城内城外有不少军事设施,有官兵操练武艺校场。城内外寺庙林立,清真寺、庙是少数民族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城内大街小巷商铺林立,百货云屯,市肆极为繁华...
· 丝绸之路—探寻历史—丝绸之路见证厚重历史
“丝绸之路”,是古代连接亚欧的东、西方商贸通道的总称。丝绸之路有数条干线和支线,有草原丝绸之路、绿洲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和西南丝绸之路。通常所说的丝绸之路,是指绿洲丝绸之路。位于丝绸之路要冲的西域,是历史上世界民族大迁徙的十字路口,是东西方文化交流荟萃之地。中原文化、古罗马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中亚文化和印度文化都曾通过丝绸之路在这里粉墨登场。古代丝绸之路起点是中国的长安,长安是汉朝和唐朝的国都,当时各地丝绸和其它商品集中在长安以后,再由各国商人组成商队,浩浩荡荡爬上陕甘高原,越过乌鞘岭,经过甘肃武威,穿过河西走廊,到达当时的中西交通要道敦煌。另外青海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再往西便是新疆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丝绸之路经河西走廊到达新疆后分为三路:北道,是经伊吾(今哈密)、北庭(今吉木萨尔)、到乌鲁木齐,然后经过石河子、阿里麻里(今霍城)、伊犁抵达黑海沿岸;中道,是经吐鲁番、焉耆、轮...
· 丝绸之路—探寻历史—龟兹遗梦
有人说,龟兹古城只有谜面,没有谜底;的确是这样。龟兹古城既不是毁于战争,也不是毁于自然,更不是毁于瘟疫,甚至也不是毁于宗教之争。那么,龟兹古城的消亡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人们对于历史的了解,一是史书,一是文物。其实这二者都有着先天的缺陷。专制传统下的史书不过是被抽干了水分的帝王家谱,大众的生活则绝少触及。更何况,不少的史书不是为了说明真相而是为了掩盖真相,或以一种真相掩盖另一种真相。出土文物受到诸多限制,考古学家走岩棚、入洞穴,聚中原、游边陲,风餐露宿,踏破铁鞋,所获历史遗存在破译古代社会古人生活上也常常挂一漏万。还有一个了解历史的途径是否被忽略了呢?那就是民间传说。人可以传宗接代,历史其实也一样,古国消亡,子民存活,他们一代接一代地延续着祖先的香火,也把历史一代一代地传下来。关于龟兹古城的消亡,民间的传说甚多,虽然说法和情节各不相同,但时间却大体上都集中在回鹘称汗的时期,其消亡的过程也大致相...
· 丝绸之路—探寻历史—小河墓地
新疆罗布沙漠连绵而平缓的沙海中,一个小沙包突兀而起,沙包上密集直立着如同死胡杨般的木杆。(木柱间隔1米左右,高4至5米,都是多棱柱,从7个侧面到13个侧面不等,个别的柱子底部还残留着红色的涂料。贝格曼曾在他的书这样描述:“这座死神的立柱殿堂曾经笼罩在一片耀眼的红色之中。”)这就是西域探险史中最神秘的古墓——小河墓地,这里拥有着世界上独一无二、至今未解的墓葬形式。1934年,瑞典考古学家贝格曼首次发现了这个“有一千口棺材”的古墓葬,并将其记录在《新疆考古记》和《考古探险手记》中。科考学者们通过贝格曼当时绘制的地图,不断修正并确定小河的经纬度,终于在66年后,在茫茫罗布沙漠中再次寻觅到“小河墓地”。中国科学院研究员杨镰说,小河遗址应该是楼兰王族的墓地,在对楼兰文明的解读过程中它是无可替代的,它的再发现对罗布泊环境变迁与楼兰王国兴衰这个世界性热点课题的研究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