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秦陇文化—古迹建筑—巴州索合拉房

2018-01-2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04
转发:0
评论:0
秦陇文化—古迹建筑—巴州索合拉房,索合拉是维吾尔语,土块房子的意思,是用土和泥砌筑的房子,泥稍干,两边夹模板固

  索合拉是语,土块房子的意思,是用土和泥砌筑的房子,泥稍干,两边夹模板固定,中间填泥,人上去反复脚踩压紧,每隔0.3米放一层拉筋材料,拉筋材料一般为芦苇和红柳枝,墙的底层放1厘米芦苇防潮层,墙砌高至2.5~3米架檩条,墙的檩窝约0.5米,干土块找平,架十余根木檩后,铺上一层苇席,苇席上铺直径10厘米的苇把,抹上3厘米草泥,待干后,再抹2厘米的草泥。墙围无窗,房顶有一至两个天窗,用以采光通风。屋顶没有屋檐,也不上瓦,因巴音郭楞地区属于旱区,平均降水量仅200毫米,尤其若羌、且末、轮台、尉犁、库尔勒市南4县1市,甚至常年无雨,所以屋顶既无檐也无瓦,这种房子冬暖夏凉,居住舒适。

  索合拉房内砌有土坑,上铺苇席毛毡,坑头四壁都挂壁毡,墙上留有放置被褥的壁橱,巴音郭楞在七八十年代曾流传这样的谚语:上海人的财富铺在路上(上海男女知识青年未婚1年探家1次,已婚4年1次),的财富挂在壁上。

  家家门前均有小院,大都种植葡萄、果木、花卉,房门的右侧设有土台,上铺毡席,供夏季纳凉之用。

  五六十年代,族建筑的索合拉房已有了根本性的变化,虽然全部采用土块,但是承重墙已改为1跑坯1顶坯的55墙。隔墙和非承重墙采用38墙,即1顶坯即可,每10厘米用湿泥砌筑。墙留大窗,里外抹草泥或石灰沙浆,房内喷白,庭堂明亮。

  七八十年代,农牧民向三室一厅发展,即正门在中屋,然后左右各开两大间,大间一般20平方米左右,房顶为了装饰也砌檐头,前高后低于10厘米,房后安装水漏子,已由土块房向砖房转变,而墙体仍比其它民族房墙厚实,常用两顶砖50墙做承重墙,常用1跑砖1顶砖的37墙为非承重墙。前后开窗,高窗大棂,门高亮漆,座北朝南,颇有气势,大部分房内也开始使用木床。

  90年代至今,的房屋更与其它民族房屋相比别具一格,开始修一排多间房屋,墙体有了根本性的变革,承重墙一般为1跑砖1顶砖的37墙,非承重墙为1顶砖24墙,拉筋材料为钢筋,外饰瓷砖,内抹水泥砂浆或贴墙纸,或贴壁画,睡席梦思床,摆设现代化民族家俱。

  至今仍有部分农民在住泥砌索合拉房,土块索合拉房和六七十年代的老砖房。到巴音郭楞来,索合拉房就象一座座房屋博物馆,给你一本历史教科书阅读。你还可以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一些殷实人家的房屋内,墙体四周雕龙绣凤,花卉流芳,花树环绕,房子的墙体就象花园一般美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秦陇文化—古迹建筑—巴夏合其古城
巴夏合其古城位于阿瓦提县西南部(三团)的喀什噶尔河冲积平原上,巴夏合其是“许多路出城”之意。当时这里水草繁茂,处于交通要道,四面八方都有路到达此地,后因战争被毁,逐渐荒芜,整个古城被黄沙掩埋。1986年,阿吾提周地克在巴夏合其打柴时,古城内的许多文物被大风吹出,他拾到两件袍子、一本手抄古兰经、两本手抄经文集、三份爱情护身符和各色捻线。一件袍子为浅蓝色,被火烧得只剩下衣领和襟;另一件为枣红色,被坍塌的墙压在底下,保存完整,用且克曼绸做面料,手工精细缝制。袍子长大,长1.52m,1.65m,襟宽2.84m,袖长0.8m,袖口宽0.17m。古兰经中夹有一份协议书,用草纸(和田纸)写成,草纸被裁下来的一边有字,另一半为存根,右旁有打官司人姓名和用黑墨水按的指印。另有1张写有诗句的纸,还有3只靴子,靴子跟细,从靴头开始用各色丝线绣出花纹。该古城已被沙掩埋,但具有一定的历史研究和观赏价值,是研究多浪人...
· 秦陇文化—古迹建筑—巴州回族厅厦房
1949年以前巴音郭楞的回族住房一般以中国传统四合院建筑为模式,融合回民生活起居特点的厅厦房。四合院的正北是两层木结构框架式的阁楼,二层楼前为木结构的勾连搭式的卷棚。卷棚下有1.2─1.5米宽、5─8米长的厅厦,两侧厢房长出1.2─1.5米无厅厦,所有外露的梁、柱、廊、窗都有精细的雕刻,雕梁画栋,飞瀑流花,蜂飞蝶欢,燕飞莺舞,花格子窗油光流彩,厅厦子间五光十色。四合院内三四代同堂,一般北屋为爷爷奶奶所住,东西厢房住着儿子儿媳,南屋住孙辈,阁楼放杂物、粮食,因焉耆地潮,极易翻浆,百年老屋极为少见,这种四合院目前已经大部分坍塌,所存只有焉耆陕西巷子有两套。厅厦房的正屋虽比其它房屋建造牢固,而所存仅有乌什塔拉农村3套和焉耆7套。七八十年代,巴音郭楞的回族人开始建造土木结构的厅厦房,为一明两暗三大间,即正屋为厅厦房,两厢房也只是侧门前窗,和有厅厦的正屋相比,相对较暗,只是单砖平檐,檐头走向简洁流畅...
· 秦陇文化—古迹建筑—拜都拉
与回族大寺、塔塔尔寺一起号称伊犁三大寺院的拜都拉清真寺历时近8年的大范围改扩建工程近日完工。装修一新的拜都拉清真寺从本月起盛装揖客,游客只需掏5元钱就可以全面参观拜都拉清真寺。拜都拉清真寺位于伊宁市新华东路,是伊宁市最大的穆斯林群众的宗教活动场所。从1996年开始,该寺由教协会承办,各级政府拨款,信教群众资助,总共投资1000多万元进行改扩建。建成的新寺建筑面积为6950平方米,由双心拱门、圆形穹窿顶的两层礼拜殿为主体建筑,4根镂空乳白色尖塔直耸入云,保留了原来的宣礼塔。整个大寺具有浓郁的教艺术风格。礼拜殿内可同时容纳3000至5000人,墙壁及立柱上有极为精美的族风格的雕花,是由建设方专门从喀什等地请来的工匠精雕细刻而成。大殿前方正中央是领拜人所处的位置———小窑殿,小窑殿前壁上雕刻有古兰经经文选段,在其北侧有一被称为“库图拜”的讲坛,依麻木在这里为信徒讲经。“拜都拉”在语中是“天房”的...
· 秦陇文化—古迹建筑—阿拉勒巴格佛寺
阿拉勒巴格佛寺遗址位于和田市以南11公里处的土沙拉乡阿拉勒巴格村。范围约1平方公里。佛寺建在20多米高的土垒包之上,保存的较为完整。附近有陶片等遗物。据了解,这里曾发现有大量叠压的人骨。还常有铜钱、陶器、珠子等物出土。相传此佛寺是于阗国国王为纪念东国公主传桑到于阗所建。
· 秦陇文化—古迹建筑—拉依苏烽燧
拉依苏烽燧遗址位于轮台县城西约20公里,此处分别矗立汉唐时期的烽火台和小型戊堡遗址,为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一)汉代烽火台残存的烽火台为夯筑,现存平面略呈方形,残高约8米,边长约6—7米,烽火台南侧附近残存有房屋遗迹,曾出土规整较多剪轮五铢铜钱,烽火台四周为屯田遗址。(二)唐代烽火台烽火台平面呈梯形,残高约14米,基地宽约7米,土坯垒筑,土坯长35厘米,宽25厘米,厚11厘米,其东壁建筑保存完整,建筑形式较具特点,即在土坯层内夹层中放置圆木桩,增加拉力,每层柱相距1.4米的间隔,上下共11层大顶部,顶部同台面中央置有木桩残迹,木桩经“碳—14”测定,其绝对年代距今为1155±75年,属唐代建筑。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