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民间传说:阿瓦提的棉花

2018-01-2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99
转发:0
评论:0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民间传说:阿瓦提的棉花,传说阿瓦提以前没有棉花。古代一个维吾尔富家女子和一个放羊的汉子相爱了。这女子的父

传说阿瓦提以前没有棉花。古代一个富家女子和一个放羊的汉子相爱了。这女子的父母不同意他们结合,就百般阻挠。

他们把她锁起来,不让她去见牧羊人。姑娘整日以泪洗面,茶饭不思,很快消瘦了下来,但也没有感动她的父母,两个相爱的人痛苦万分。

牧羊人见不到心爱的姑娘,就天天在她家的院子外唱歌,因为心里悲伤,其歌声也凄楚,姑娘听着爱人的歌,却见不了面,忧郁在心。

牧羊人从叶子绿时唱到了下雪天,可还是见不到美丽的姑娘。天气渐渐冷了,牧羊人常常冻得发抖,就连歌声也有了颤音。

在一个寒冷的早晨,姑娘终于抑郁而亡。后来在姑娘的坟头长出了一种奇怪的植物,它在夏天开花,秋天结果,果实不能吃,却可以御寒,这种植物就是棉花。

人们都说是姑娘不忍牧羊人挨冻,所以化成棉花给他御寒。传说只是传说,但如今阿瓦提的棉花非常出名却是真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民间传说:贤妇毛艳
很早以前,昌吉有个叫毛艳的媳妇,丈夫早年去世,给毛艳留下一个瞎了眼的婆婆。毛艳只好到附近的一个财主家打短工来养家糊口。毛艳每天给财主家和面做饭时,就故意在胳膊上粘一层面糊,回家后洗下来熬成糊糊给婆婆喝,糊糊虽说吃不饱但也能充饥。有一天毛艳刚刚回到家中,把胳膊上的一层干面糊洗下来准备给婆婆熬糊糊,突然天空电闪雷鸣,婆婆很害怕,就对媳妇说:“毛艳啊,这电闪雷鸣就在我头上响,莫不是你每天偷了人家的面叫我吃,现在老天来收我了?”媳妇哭着说:“婆婆啊,面是我偷的,老天该是来收我呀!”婆媳俩哭作一团,不知如何是好。最后毛艳说:“我每次偷的面都是粘在胳膊上带回家的,我把胳膊伸出去,就让老天把我的一双胳膊收了去吧!”于是,毛艳把两只胳膊向电闪雷鸣的窗外伸了出去。只听又一阵雷鸣电闪,一道亮光在窗前闪过,毛艳两眼一黑,什么也不知道了。好一会儿,毛艳从黑暗中醒了过来,她把胳膊从窗外想拿进来时,却沉甸甸地怎么也举...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民间传说:阿依古丽要跳舞
传说中,在古代叶尔羌河流域有一位名叫阿依古丽的族女子,她的美是语言无法描述的,她的舞姿令人眩晕和迷恋。所有的人都被她的舞艺迷得神魂颠倒。只要听到“阿依古丽要跳舞”的消息,人们便从四面八方涌来,相聚在一起跳麦西热甫。不论哪里举办麦西热甫,哪里就有阿依古丽的身影。因而人们在向对方打听要到哪里去时,便以“到阿依古来克去”的答案代替了“看阿依古丽跳舞去”,指得就是要看麦西热甫舞。渐渐地,人们把阿依古来克这个词演变为麦西热甫的意思,后来阿依古来克这一名称就逐渐得以普及。现在叶尔羌河流域仍可以遇到将麦西热甫称为“阿依古来克”的情况。据研究结果证实,麦西热甫的名称也像木卡姆的名称一样,是根据场合、意义、舞蹈动作的内容与格式而定名的,随着历史的发展有过多次的改变。在这些名称中流传至今的有:布迪麦克、苏尔曲克、索格都积、阿依古来克、拜孜曼、麦西热甫等。“麦西热甫”一词是最后大众接受和得到普及的名称。
· 秦陇文化—民间传说—琴的故事
族乐器包括热瓦甫、艾捷克、卡龙琴、达甫手鼓等。这些乐器结构简单、旋律动听,在人的文化历史中,有很高的声誉。族乐器产生的年代非常久远,在阿瓦提、巴楚、麦盖提等地区民间都有很多有关音乐及乐器的传说……传说音乐是在人的祖先出现以前就存在于天堂,最初人类被造成了一个内空的躯体,然后再用泥巴垒成。接着神在人的躯体内输入生命,但由于生命惧怕黑暗,不敢进到躯体里。神无论如何也不能将生命输入,最后便由仙女钻进躯体里弹起了艾捷克。不久艾捷克声停止,当生命醒来一看,发现自己是在一片黑暗的山洞里,于是在惊吓之中到处乱窜。忽然,发现有一处亮光。为了逃出黑暗,生命便向有亮光的方向奔跑,后来才发现这是人的鼻孔。当生命准备从鼻孔爬出时,鼻孔痒痒不止,打起了喷嚏。打第一声喷嚏的同时,从躯体里传来了艾捷克的声音。当然这只是个神话而已,但我想这是为了要说明艺术是精神生活的创造者这一道理,而编造的一个神话。人们这么传说是想表达...
· 秦陇文化—古迹建筑—买力克阿瓦提故城
位于市南25公里处的玉龙喀什河西岸。这是丝路南道上又一座重镇。也有专家认为,它是汉代于阗国都城遗址,兴于西汉初年,衰至唐代末年。故城西有沙山环峙,南倚昆仑山麓。早年尚有内外皆为方形的二重城墙残迹,现已不存,仅留下大小高低不等的若干土墩,而以该城西南部为多。遗址上现有相当数量的陶窑堆积物和建筑柱石。地面上遍布红、绿、灰色陶片,器形有盂、钵、单耳罐等等。城南约1公里处,台基分布密集,疑为旧日王宫,也有人认为是官衙或贵族居住区。近旁还有一方形土台,高约3米,长约百米,似为一古代大型建筑,近处多有红色陶片。往南行约10公里,又有一座石塔,周长约60米,残高约6米,周围散布许多泥塑残件。据传附近有屋舍遗址,已被流沙淹没。此处曾发现泥塑佛头,上饰金叶,制作精美。一说该遗址就是《法显传》中记载的屈摩帝大寺。故城遗址北端曾发现一口大陶缸,内盛汉五铢钱45公斤上下。在大缸南恻100米处出土了壁画残片、泥塑壁...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社火
陕西在春节,庙会或其它喜庆之日表演的各种民间歌舞,一般统称为“耍社火”。在这些活动中有陕北秧歌、旱船、转九曲;陕南花鼓子、采莲船,及关中各地的秧歌等。演唱形式大致有两类:一类由领舞者即兴领唱,舞队接唱应和,在锣鼓声中边唱边舞;一类由艺人单独或结对表演小歌舞,表演唱或初具雏形的对子戏。闹社火虽然全省盛行,但陕北秧歌由于场地宽广而规模盛大,载歌载舞,豪放恢宏;陕南社火轻巧玲珑;关中平原社火气势宏伟,有向戏曲演进的趋向。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