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陇文化—民间文化—陕西民族民间器乐曲综述
历史背景
陕西省简称陕或秦,位于我国中部,南北地域狭长,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分为陕北高原,关中平原,陕南汉中盆地和秦巴山这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
蓝田猿人及其文化遗址的发掘,表明早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就在陕西关中生存。类似大荔县沙苑文化的中石器时代遗址,在陕西发现有15处。陕西新石器时代遗址已发现900多处,遍布关中及陕南流域。
与人类发展相适应的音乐文化,在陕西有着特殊的地位。如陕南商州市出土的陶埙,关中铜川市王家河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骨哨,西安市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哨,长安县客省庄遗址出土的陶钟,陕北榆林出土的龙山文化时期的石馨等,则表明居住在陕西的民早在原始社会已经懂得制造和使用吹乐器和击乐器。
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音乐也不断以新的形态展现。长安县等地出土的大量西周钟和编钟,凤翔秦公大墓遗址出土的10多件石馨和残块,宝鸡太公庙村出土的秦公?,安康出土的楚国?王时期的 纽镦于和宝鸡博物馆藏的镦于及《史记·李斯列传》记载“夫击瓮叩缶弹等博髀,而歌呜呜快哥(目)者,真秦之声也”,表明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击乐器、弦乐器和歌唱艺术已有了相当大的发展。1976在秦始皇陵园了出土的纽侧镌有秦篆“乐府”二字的错金银小钟,确定了秦代已有乐府设置。
唐代的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唐代音乐得到了空前的大繁荣、大发展,当时首都长安设立了庞大的音乐机构,属朝廷太常寺的太乐署、鼓吹署就有乐工数万人,属于宫廷的教坊、梨园,集中了大批音乐艺人和艺人子弟。燕尔熔汉族音乐、少数民族音乐和一些外国音乐于一炉,成了盛唐时期宫廷音乐的主体。燕尔也随宫廷尔伎、乐工流入民间,字、亢朵剧、南北曲,已是脱离了宫廷的为文人和市民所欣赏的艺术。在现有的民间音乐中,仍可找到不少与唐教坊乐及字、亢南北曲同名的乐曲。
明、清以来鼓吹乐有了较大的发展,除用于军乐外,在民间也备受欢迎,在陕西形成以西安鼓乐和鼓吹乐两上主要乐种。
现状述略
陕西现存的民族民间器乐曲,分民间器乐曲和宗教乐曲两大类。民间器乐曲有西安鼓乐、锣鼓乐、丝竹乐、鼓吹乐四个乐种,宗教乐曲按教别分为道教乐曲和佛教乐曲。
西安鼓乐,流行于西安市及其所属的长安、周至等县;有固定的班社组织;各乐社均有乐谱,属工尺谱系统,所用谱字与宋代俗字谱谱字基本相同,有较完备的乐谱符号,板拍分明,板式规矩;有行乐和坐乐两种形式,不同的演奏形式选用不同的乐曲,其乐典特别是坐乐套曲,,有比较严格的章套结构,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完整体系。西安鼓乐是陕西的主要乐种。鼓吹乐在全省地市均有分布,有较固定的班社组织,艺人多以此为职业;个别地区、个别乐社保存有工尺谱,但因师徒传授基本是口传心授,不用乐谱,因此现在的艺人大多不识谱,多数地区和乐社没有乐谱。锣鼓乐,流行于陕南的安康地区和整个汉中地区,班社组织有固定模灿辛偈弊楹系模灰话阄蘩制祝词褂欣制祝膊煌暾蛔既罚杖丝梢钥谀畛陕喙脑樱ɡ嗨坡喙木K恐窭置窦涑啤跋宜鳌保鞔赜蚝苷智欢啵辉谖靼彩屑鞍部凳小⒂芰质杏猩倭康难葑嗷疃?
陕西的宗教乐曲,比重不大,只在陕北、陕南的不多的寺庙、宫观中有乐班的演奏活动,而演奏的曲目,除少量宗教本身的乐曲外,很多是来自民间的鼓吹乐曲和锣鼓乐曲。
陕西民间器乐演奏活动大多与民俗活动相结合,且成为民俗活动的一部分。民间礼俗活动和娱乐活动,主要有:逢年过节耍社火、闹秧歌、赛龙舟,朝山进香赶庙会,祈雨和婚丧嫁娶。
现今陕西民间应用的乐器以吹管乐器居多。大小不同的竹质、木质 唢呐,笙,笛子以及多钟鼓、锣的应用最为普遍。
陕西,这片积淀着先民们惊人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土地上,孕育了丰厚而又悠风度的民族民间器乐曲,它是古老的三秦传统化的民族民间器乐曲,它是古老的三秦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历史民间艺人,僧道乐人、艺术家们的智慧结晶。对它的挖掘、整理、编集,进行深层次的探索、研究,更是建议社会主义音乐文化的重要一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