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誉满中外的蒲城焰火

2018-01-2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51
转发:0
评论:0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誉满中外的蒲城焰火,蒲城焰火,被称为中华一绝。这朵三秦民间艺术奇葩,在全国花火艺苑中独领风骚、誉

  蒲城焰火,被称为中华一绝。这朵三秦民间艺术奇葩,在全国花火艺苑中独领风骚、誉满中外,被中央电视台拍摄,入选《中华百绝》系列片。
  蒲城自古盛产硫磺、硝石。所以,早在八百多年前的元朝,焰火花炮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就在蒲城产生,所生产的小焰火也仅供皇宫享用;至清朝花炮生产在蒲城进入了昌盛时期,制作技术更加成熟,规模更加宏大。清朝诗人张崇健在观看蒲城宫庭焰火后写下了这样的诗句:“火树银花幻是真,元霄月朗艳阳辰,飞红无限休和象,散作人间满地春”,生动地描绘了燃放焰火花炮的壮美景观。
  解放后,蒲城焰火之花,空前浓艳瑰丽。花色由单一变为五彩七色,可生产20大类,00多品种, 已基本形成了以县花炮厂为龙头的较为正规的生产体系。曾先后七次赴京参加国庆大典。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赞扬。它的足迹几乎遍及全国各地,表演千余场次,还曾为《人生》、《神鞭》、《大刀王五》、《西安事变》、《彭大将军》等中外30多部影视片做焰火配景。一九八三年在上海举办的全国运动会开幕式、“西安古文化艺术节” “西安焰火节”、深圳“荔枝节”,广州《中华百绝》博览会、和平解放四十周年大庆、兰州解放四十周年大庆等国内大型活动都邀请蒲城焰火助兴。1987年十月应邀到法国巴黎表演,法国总统密特朗观看后,称赞“焰火放异彩,海外灿光华!”1992年七月,又踏上日本的大地。盐川町之夜:“贵妃观牡丹”在绚烂的焰火中显现,“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妩媚姿态,欲步欲停……特别是“中日,友谊长青”之火树银’花,点燃了每个观赏者心中永不凋谢的友谊之树。1993年5月9日第一届东亚运动会在上海举行开幕式,事前,世界著名的焰火艺术专家皮埃尔·阿兰先生到蒲城为东运会开幕式焰火表演选择节目。看过样品之后,他兴奋地说:“世界著名的烟花,我都看过,这次又跑了大半个中国,还是你们这儿的好,很有特色。”满意地决定东运会开幕式上的烟花表演,以蒲城为主。
  目前蒲城焰火艺术发展迅猛,特别是“宫庭系列焰火”的研制成功,必将成为一个富有特色的旅游产品,为陕西的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做出贡献。历史悠久,驰名中外的“蒲城焰火”将伴随我们伟大中华民族的崛起,跻于世界文化艺术之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蒲城“神鞭”
(左上)前宜安宁家村会打“神鞭”的10余人都已到中年,很多动作已做不出来了(右上)67岁的武术教师现场献艺(左下)三鞭开道(右下)舞鞭者的脸谱———张飞脸(中)“神鞭”是他们自己动手制作的蒲城“神鞭”是隐匿在民间的“中华一绝”,其“神威”丝毫不逊于安塞腰鼓。鞭子也能成舞?蒲城县就有这样的绝活。据传,这是三国时期的猛将张飞留下来的,当地人称“张飞鞭”,也叫“神鞭”。提起“神鞭”,有这么一段传说。县里的老人们讲,“神鞭”产生于三国时期(蒲城当时属魏国管辖)。那时,蒲城县前宜安宁家村建有一座规模雄伟的庙宇,有三重大殿,壮观得很,香火极为旺盛。有一年过冬,庙里竟闹起鬼来,不时还会听到鬼的叫声,村里人吓得不敢出门,庙里的香火也自然少了。时值魏蜀交战,蜀国大将张飞正好在这里驻扎。他闻讯哈哈大笑:"我这长相,可是鬼见愁啊!"张飞独骑进庙探个究竟,村里人也战战兢兢跟了上来。庙里阴森异常。张飞一时兴起,挥动...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蒲城花炮
蒲城花炮生产历史可追溯到明代,现有焰火品种200多种。按造型可分为杆火、盘火和起火三类,由低、中空到高空形成立体艺术,蒲城焰火曾出访法国,表演民间焰火,轰动巴黎。1988年应邀为深圳“荔枝节”助兴,也取得了很大成功。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社火
陕西在春节,庙会或其它喜庆之日表演的各种民间歌舞,一般统称为“耍社火”。在这些活动中有陕北秧歌、旱船、转九曲;陕南花鼓子、采莲船,及关中各地的秧歌等。演唱形式大致有两类:一类由领舞者即兴领唱,舞队接唱应和,在锣鼓声中边唱边舞;一类由艺人单独或结对表演小歌舞,表演唱或初具雏形的对子戏。闹社火虽然全省盛行,但陕北秧歌由于场地宽广而规模盛大,载歌载舞,豪放恢宏;陕南社火轻巧玲珑;关中平原社火气势宏伟,有向戏曲演进的趋向。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埙的历史
(左上)骨埙(河南安阳殷墟1001号墓)(右上)骨埙(河南辉县琉璃阁殷墓)(左下)埙(甘肃玉门火烧沟化遗址)(右下)埙(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埙是古代重要的气吹乐器之一,多为陶制,形制多种。最早的埙源于古代先民的狩猎工具——石流星(一种球形飞弹),远古多为石制、骨制,后来逐渐改用陶土烧制而成,以模拟禽鸟鸣声,作为诱捕禽鸟的辅助工具。形制有管形、橄榄形、鱼形、圆锥形等多种。顶端均有一个吹孔,埙体上有的无按音孔,有的则有若干个音孔,多为陶制品。目前发现最为古老的埙,是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的7000多年前的椭圆形一孔陶埙;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遗址发现的两个陶埙,距今已有6700多年,一个无音孔,一个一音孔,能吹出小三度音程,即两个音。大约在四、五千年前,在今天山西万泉县荆村和太原市郊义井村,发现一种二音孔陶埙,能吹三个音。埙的发展是在进入奴隶社会之后,甘肃玉门火烧沟文化遗址的平民墓中,出土了二十...
· 秦陇文化—传说趣闻—蒲城桥陵的故事
蒲城丰山桥陵是唐睿宗李旦的陵墓,据说墓址选到这里与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天文数学家李淳风有关。唐睿宗李旦登基后第一件事就是为自己选墓地。这件差事便落在了李淳风和袁天罡肩上。传闻他俩是一母所生,是个双胞胎。其父亲是凤翔县姓袁的大财主家的长工,姓李;其母是仙女。孩子生下后,因养不起,李长工忍痛把老人给了袁财主,这便是袁天罡。另一人就是李淳风。仙女生的两个娃绝顶聪明,十几岁时便能写出《推背图》,预知先天未来之事。这天,两人正在研究星相学。太监传旨让他二人先后晋见皇上。原来李旦还想试试他二人的本事,看看谁比谁强。袁天罡为大,先见皇帝,李旦也不明言,只把一枚麻钱往袁天罡手心一放,告诫他不可告诉任何人。李淳风晋见皇上,李旦却交给他一苗针,叮咛他等袁天罡回朝交旨后,他才可出发。袁天罡领旨后,已知皇上意图,为寻到最好的风水宝地,他走过九州十八县,遍防名山大川,到了蒲城地界,一眼就看见了丰山。只见此山正峰势险,峰...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