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扇子鼓

2018-01-2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29
转发:0
评论:0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扇子鼓,   “扇子鼓”流传于渭南地区白水县雷牙、冯雷等村镇。由于领舞者画猴相,手拿鹅毛
   “扇子鼓”流传于渭南地区白水县雷牙、冯雷等村镇。由于领舞者画猴相,手拿鹅毛扇,  扮作孙悟空,边舞边摇扇子指挥表演,故群众称其为扇子鼓。

     扇子鼓由四位男青年表演。除领舞者外,其余鼓手、锣手、镲手三人均戴传统戏曲中的头盔、扎靠旗、披云肩,作戏曲中古代武将的装扮。鼓手胸前系一个高约100厘米、直径约70厘米的桶形大鼓,臀后还悬吊一个高约30厘米、直径约18厘米的大铜铃(生活中常吊在牛车之后,俗称“闷铃”)。表演时,边敲边舞,相互穿插跑动:领舞者一会儿做“弓步扇扇”,一会儿做“猴式瞭望”,一会儿眺,一会儿转,挥舞着扇子指挥节奏。其它三人成一横排紧随其后,停停走走,走走停停,相互挑逗,交流情绪。扮雅者兰观众以活泼、调皮,具有诙谐、幽默之感;锣鼓手动作简单、粗犷。使孙猴的领舞与三名锣鼓手形成对比鲜明、舞姿各异的表演整体。

    扇子鼓是当地民间社火表演中的常见节目,多和当地流传的“老鼓”、“跑鼓”组成社火鼓队,进行表演。过去除了春节、元宵节时表演外,也常参加庙会活动。据清乾隆《白水县志》载:“惟正月二十一日各村男妇赴杜康庙赛享至晚……二十三日倾城男妇往百庙祈嗣.是夕燃树灯放花爆。”现在虽已不再举办庙会,但民间社火相扇子鼓,仍在节庆期间活动于白水县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刁鼓
“刁鼓”流传于宝鸡县香泉乡水柏村。由于化装奇特,形式别致,鼓不像一般放在地上,而是由两人侧着鼓面抬起,让鼓手相互争抢敲击,故称刁鼓,“刁”为当地土语,即争抢之意。表演时,以两人敲鼓为主,另有三五人在鼓后成半圆或站八字形敲锣、敲铙进行伴奏。全舞分为五段,即“刁鼓”、“两不见面”、“猴儿耍鼓”、“鼓带锣”、“胯腿钻”(当地俗称“翘尿梢”)。每段表演内容、形式和鼓的排列位置不同,鼓手的击鼓方法和节奏也不同。五段表演互不衔接,各自形成不同的风格特色;“刁鼓”矫健沉稳;“两不见面”亦庄亦谐:“猴儿耍鼓”滑稽诙谐;“鼓带锣”洒脱流畅;“胯腿钻”热烈活泼。独特的表演、古朴的音韵,成为陕西民间鼓舞中一种较为罕见的形式。刁鼓的打击乐谱称为[德行鼓],共分七个段落,根据每段表演,敲击不同的段落,表现不同的情绪。舞者服饰均为头扎白毛巾(结扎额前),穿对襟上衣、黑长裤,扎红布腰带。鼓手穿大襟上衣。表演“猴儿耍鼓”...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对鼓
“对鼓”流传于汉江南岸巴山脚下的勉县镇川、阜川、刘家山,岳家台子等地。每逢春节,这种鼓舞就会出现在当地的社火队中,与“龙舞”、“狮舞”、“跑竹马”、“彩莲船”等民间舞蹈一起活跃在街头、场院。表演时,先由一肩扛扇牌的丑角沿表演场地挥舞手中的扇牌跑场一周,起着使人群后退打开表演区和活跃观众情绪的作用;高兴时,还吼几句当地的山歌。随后,两名腹前挂鼓的鼓手,在丑角扇牌手的带领下,做“跑场鼓”上场,开始了风趣、诙谐富有喜剧风格的鼓舞表演。扇牌手时而挥舞写有“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扇牌来往穿梭;时而摇动羽毛扇挑逗两名鼓手。鼓手则在扇牌手的逗引下,挥舞鼓槌,以“跑场步”、“马步跳”、“马步横蹉”等为基本步伐,做“黄莺闪翅”、“对击”、“武松打虎”、“前蹲后退”、“蹲裆跳转”等动作。突出鼓手的双人比试、对打,及扇牌手与鼓手的逗趣表演。这种鼓舞阳刚中含着几分阴柔、内秀;热烈中透出几分委婉、风趣。该舞原来为三...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素鼓
“素鼓”流传于渭南地区华阴县的双泉、马村、尚村,以及毗邻的潼关县高桥乡等地。1958年因修建三门峡水库,尚村与双泉镇的东泉店村被搬迁,现在只剩下西泉店与马村两地尚能表演。索鼓不象一般民间鼓舞以表现情绪为主,而是通过鼓手们的击鼓跳动,表现古代军旅征战的故事。节目包括《敬德一条鞭》、《秦琼双背剑》、《三战吕布》、《四马投唐》、《五龙二虎逼彦章》、《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八虎困幽州》(或《八阵图》)、《十面埋伏》等。相传清末还表演过武王伐纣攻打潼关收雷震子的故事,即《百子擂阵》,后因用鼓太多,条件要求高,加之老艺人相继谢世,此节目也就失传了。根据不同的节目,表演时在场地中摆置数目不等的扁鼓。鼓的直径约46厘米,高约25厘米,每面鼓放在一个高约70厘米的木制鼓架上,表演时少则一面鼓,如演《敬德一条鞭》;多时需个二面,如演《开场鼓》。素鼓表演程式严谨、套路完整。表演时,每个鼓手各持一对长约60...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背花鼓
“背花鼓”流传于渭南地区华县下庙乡,因表演时鼓手身后背一个扇形花架而得名。又因鼓手击鼓时双脚不停左右横移,有轻微蹦跳之感,故又称“踏鼓”或”蹦鼓子”。背花鼓寝演者均为男性,其中包括鼓手二十四人,敲马锣者二人,敲大锣者二人,另有两位击大铙者。舞时均头扎白毛巾(结扎额前),穿对襟白上农,黑长裤。除两个执大锣者外,其他人均边跳边击,步伐单一有力,舞资古朴粗犷,音韵浑厚铿锵,情绪奔放,舞至高潮时,表演者随着动作节拍连续放声呼喊着“啊—哦!”,更增添表演的强烈气氛。建国前,背花鼓是当地群众于每年农历三月初去华山求雨“取水”队伍中的仪仗。建国后,“取水”活动虽已停止,但背花鼓却作为民间社火保留于春节活动中。华县,西周时为郑国地,汉、唐时属京兆管辖,其后一直为州府之地,俗称“古华州”。下庙乡因原有一古庙,与华山脚下的西岳庙相对,西岳庙用上,古庙居下,故而习称为下庙。每年农历三月初,下庙都要举行盛大庙会。...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花苫鼓
“花苫鼓”流传于渭南地区大荔县石糟乡九龙村,是一种少见的由女子(过去是男扮女装)击鼓、男子伴奏的民间舞蹈。表演时,鼓手腹前挂一个扁圆小鼓(鼓的直径约35厘米左右),并用一块长约70厘米、宽约50厘米的彩花绸缎做鼓围子,围遮鼓帮,垂于鼓下,当地俗称“鼓苫子”,“苫”,当地方言,指用物遮盖的意思。花苫鼓由于鼓手扮相俊秀、服饰华丽,群众又称其为“花鼓”、“花社火”。表演时,女子击鼓、男子击镲敲锣伴奏,另有数十名小娃娃打着彩伞站在鼓手左侧进行游转。打伞的娃娃,大的八九岁,小的两三岁,甚至还有更小的,由大人抱着他们参加。村中有小孩子的人家都争着要参加社火表演,以为这样可以求得神佛保佑,使孩子长命百岁、幸福吉祥。花苫鼓表演分行进和场地两种形式。行进表演时,队首有一位老者手舞花杆指挥,女鼓手两人一组,面相对站在队伍中间,单数者边击鼓边退,双数者边击鼓边前进,然后单数进,双数退。马锣、大铙相间成一排面向鼓...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