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十面锣鼓

2018-01-2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22
转发:0
评论:0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十面锣鼓,“十面锣鼓”流传于西安市,临潼县的零口、马额、纸李、新丰、铁炉等乡镇及与临潼

  “十面锣鼓”流传于西安市,临潼县的零口、马额、纸李、新丰、铁炉等乡镇及与临潼县相连的渭甫市南义村和高陵县的个别地区。

    十面锣鼓的舞队由二十一名男演员组成,其中一人敲击马锣进行指挥,另有十人敲社鼓、十人敲社锣。舞者身后背一根高约140厘米,上插各色彩纸做的三角小旗和纸花的花花杆。社鼓、社锣则用一软竹杆(横杆)从背花杆中下端向前伸出,担在舞者左肩上,俗称“背弓”,前端装上细绳吊勾,将社锣挂在吊勾上,左手握锣系,右手握锣槌敲击;社鼓挂法与社锣相同,即将一鼓环挂在横杆前端铁勾上,从另一鼓环中穿一绸带系在腰中,让鼓斜面横于晌前,左手握鼓架铁勾,右手握鼓槌击鼓。社鼓、社锣的持法,民间又习称为“背弓鼓”、“背弓锣”。此外,也有不用“背弓”架的;只将鼓横挂在腹前,双手握鼓槌交替敲击,称为“双  双槌击鼓式”。临潼县的零口街、渭南市的张义村表演时则是由十二三岁的儿童们踩着小跷边舞边打。尽管有单槌、双槌之分,有踩跷与平走之别,但其表演形式和风格基本上是相似的。均由马锣手率众锣鼓手成一路纵队,边击锣鼓边不停的跑动,常用的队形图案有“白马分鬃”、“双玉镯”、“剪子绞”、“朝帅旗”、“太极图”、“五马卷蹄”、“三杆旗”、“游四门”、“龙摆尾”,以及“双辫蒜”、“交鞭”等,队形变化流畅,构图严谨和谐。

    舞者边舞边敲击鼓、锣、马锣,不另设伴奏乐队。马锣一般作领奏乐器,鼓和大锣为之配合。整个锣鼓节奏变化分为三段:前段平缓庄重,中段铿锵有力,末段热烈欢快。表演者随着锣鼓节奏的变化,越敲越紧、越跑越快。锣鼓声声似雷鸣,背花林立似彩虹,给人们感到如同古代军旅操练布阵一般。

    临潼自周、秦、汉、唐以来就属长安京都之邑,烽火台、秦始皇墓、秦兵马俑、鸿门宴遗址、唐华清池等历史文物古迹充分说明临潼自古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上的重要位置。据老艺人曹克勤(1912~1982年)介绍,历代相传十面锣鼓是从韩信布的疑兵阵演变来的。两干多年前楚汉相争在灞上(即今临潼的零口和渭南市的西原一带)。楚霸王持重兵十万即将攻打汉军,而汉军当时仅有少数兵无法抗争。,韩信想出一条妙计,让汉军每人身背旌旗、敲着锣鼓,往返跑动敲击,楚霸王看见汉军旌旗招展,鼓声大作、尘土飞扬、喊声震天,误认为汉军正在调兵遣将,疑有重兵埋伏,不敢妄动袭击汉营,终于贻误了大好战机,被汉所灭。后人为了颂扬汉王功绩和大将韩信的谋略,创造了十面锣鼓,以模仿韩信所布疑兵阵。这虽属传说,但从现在表演的风格特色和服饰道具的运用,仍可感到具有一种古老的军旅布阵的气氛。

    十面锣鼓除了春节耍社火时表演外,每年清明节当地宗族上坟祭祖时(俗称“上官坟”),也用作仪仗队伍。舞者身背色彩艳丽的花杆击鼓前导,增强了清明祭祖庄严肃穆气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上锣鼓
“上锣鼓”是一种较为古老的鼓舞形式,现仅在渭南地区合阳县伏六乡东雷村流传。东雷村地处黄河西岸,自古是通往山西的交通要隘,有“铁码头”、“看船嘴”之称。旧时,村中的百姓除农耕外,不少人从事驾船摆渡或拉纤摇橹,终年在黄河上劳动生活。为祈福求神、庆贺丰年,每年正月十五皆在村中修的三官庙前闹社火。从正月初五清晨起,锣鼓队便挨门依户在群众院落中大敲大擂,俗称“镇穷鬼”。上锣鼓的表演则是正月十五晚闹社火时的高潮,是最热闹最精彩的活动。当鼓手们围鼓敲击达到高潮时,便悄不自禁地争先上鼓、边击边跳,因而,群众称其为“上锣鼓”。东雷村分南、北两社,以村中小巷为两社的分界线。表演上锣鼓时,南北二社皆组织锣鼓队,先到对方社界中作挑衅性敲击。先敲击的客社尽情狂敲乱舞一番时,主社的锣鼓队从各自家中冲出,客队锣鼓队立即向本社界内逃遁,主社锣鼓队急追,如能追上客社锣鼓队,便将自己的大鼓摞在客社的大鼓上敲击,以示压倒了对方...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锣鼓草
打锣鼓草的流行,是陕南人民在生产实践中独创出来的一种将劳作和唱打融为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因多在播种薅草时演唱,故而得名。锣鼓草在各地内容风格不一,有的只有歌师押仪二人,阵容变换机动灵活,程序内容侧重礼仪。有的则是歌师押仪三人,阵容庞大,演唱前,脱产的歌师立于阵后,手擎大锣,待薅草的人依地形排开后,歌师就着节拍敲上一通。唱词有正本,有即兴创作,正本曲调则有《麻雀闹林》、《野鸡扑》和《牛搔痒》。过去打锣鼓草,要请端公安神,第一支歌叫《立五门》,即:“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壬癸水,北方庚辛金,中央戊已土”。唱罢才入正题。这种锣鼓草,一般在农忙季节才打,特别是耕地多的农户,在薅草、采茶、插秧、养蚕等农活打架时就非打不可。事前,主家要到邻近农户家中打招呼,也有不请自到的。来人都是好劳力,虽不付工钱,但招待得特别好,除酒肉烟茶之外,还要给歌手预备白糖水,午饭则为固定的风味小吃——甜浆子,农忙季节...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锣鼓乐述略
陕西的锣鼓乐可分为伴奏锣鼓、清锣鼓和表演锣鼓三类。陕北多为伴奏锣鼓,关中一带以表演锣鼓和清锣鼓见长,陕南以伴奏锣鼓和清锣鼓显现其特色。(一)伴奏锣鼓·以伴奏社火节目为主,这些节目,有陕北的秧歌舞,跑旱船,关中的狮子、龙灯、高跷,陕南的彩莲船、耍狮子。(二)清锣鼓·这种锣鼓乐,也常在年节喜庆时演奏,但它不带任何舞蹈表演动作,也不为社火节目伴奏,而是纯锣鼓乐器合奏。(三)表演锣鼓·这是指演奏者同时作各种简单舞蹈动作的锣鼓乐,舞蹈的表演者也就是各乐器的表演者,几乎每一种表演锣鼓都有一段传说故事。这种锣鼓乐,只见于关中一带。应用乐器和组合形式陕西锣鼓乐所用乐器可以归入鼓、锣、镓三类之中。鼓,有大鼓、堂鼓、小堂鼓、板鼓等。锣,有大锣、马锣、小锣、双云锣、云锣。镓,大镓、小镓、大饶、小饶、大钹、小钹等。曲目有的班社,为继承一个大型曲目的演奏而存在,这个大型曲目,也是一个曲种。因此,曲目、曲种、班社三者...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被誉为“威风锣鼓”的是哪种锣鼓?
咸阳牛拉鼓,以其气势磅礴、雄浑沉厚被誉为“威风锣鼓”,具有浓厚的民间气息。咸阳牛拉鼓,历史悠久,据传,起源于秦代,作为战鼓而用,后来逐渐成为一种民间娱乐活动,盛行于民间传统的社火节目。咸阳牛拉鼓由数百人表演,场面宏大,气势壮观。它是用一头剽悍、健壮的秦川牛拉着直径1.5米的大鼓,走在队伍前列,后面紧跟数面直径0.8米的中型大鼓和直径为0.4米的小鼓,分三层排列。接着是百余名锣、钹手。表演时有固定的队形。第一面大鼓的击鼓者身穿红色马甲,头扎红色武士巾,脚登红缨履,手握红绸鼓槌,用鼓点指挥队伍或行或停。其后紧随数名手持长琐呐的吹手,均作武士装扮,吹着低沉雄厚的古乐。再后是八头雄健的大黄牛,头戴大红花,各拉一面大鼓,击鼓者与队伍前列的指挥者穿戴相同。后面又有数百名头扎黄色武士巾、身穿黄色马甲、脚登白色黄缨鞋的武士,击鼓、打钹、敲锣。只见指挥者长长的鼓槌从空中猛地一落,顿时,长唢呐骤然响起,数百名...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社火
陕西在春节,庙会或其它喜庆之日表演的各种民间歌舞,一般统称为“耍社火”。在这些活动中有陕北秧歌、旱船、转九曲;陕南花鼓子、采莲船,及关中各地的秧歌等。演唱形式大致有两类:一类由领舞者即兴领唱,舞队接唱应和,在锣鼓声中边唱边舞;一类由艺人单独或结对表演小歌舞,表演唱或初具雏形的对子戏。闹社火虽然全省盛行,但陕北秧歌由于场地宽广而规模盛大,载歌载舞,豪放恢宏;陕南社火轻巧玲珑;关中平原社火气势宏伟,有向戏曲演进的趋向。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